如何理解“智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知,主也。言,问也。

“道”约束万物而不为万物主宰。

知者不言,故主宰万物者不会干预万物。

言者不知,故干预万物者不能主宰万物。

心居无为之事,承认万物的有差别存在而不主宰万物。

身行不言之教,维护万物的有差别存在而不干预万物。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

从“智者”与“不知”看,提问者对此句真有疑问。在帛书本中“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是写作“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的,也就是说,两个“知”的用法一样。下面是我对该章内容的通释和解析,帮助大家理解是“知”还是“智”。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③;和其光,同其尘④,是谓玄同⑤。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⑥;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⑦;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⑧,故为天下贵⑨。

[通释]

明智的人不好说,好说的人不明智。堵住那出口,关闭那入口;磨去那锋芒,摆脱那纷乱;融进那光芒,汇入那尘埃,这就叫做大同。所以不能够亲近他,不能够疏远他;不能够给他利益,不能够把他危害;不能够使他富贵,不能够让他贫贱,所以被天下人看重。

[注释]

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明智的人不说,说的人不明智。知者,真正懂得道的人。知,同“智”。

②塞其兑,闭其门:堵住那出口,关闭那入口。参见第五十二章注释⑤。其,不确指代词。

③挫其锐,解其纷:磨去那锋芒,摆脱那纷乱。挫,打磨。锐,锋芒。解,脱,摆脱,消解。纷,纷乱之绪。“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王弼本第四章也出现了这几句。

④和其光,同其尘:融进那光芒,汇入那尘埃。和,音hè,融入。光,光芒,光亮。同,混同,汇入。尘,尘埃。

⑤是谓玄同:这就叫做大同。玄同,大同。玄,形容混同的程度深。

⑥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所以不能够亲近他,不能够疏远他。可得,能够。而,连词,连接能愿词与一般动词。亲,亲近。疏,疏远。“亲”与“疏”后均省略了不确指代词“之”,以下的“利”“害”,“贵”“贱”后均省略了不确指代词“之”。

⑦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能够给他利益,不能够把他危害。利,给……利益。害,危害,把……危害。

⑧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不能够让他富贵,不能够使他贫贱。贵,使……富贵。贱,使……贫贱。

⑨故为天下贵:所以被天下人看重。为,音wéi,介词的被动用法。贵,看重。

[意义归纳]

本章提出为道要实现玄同。全章分两层。

第一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推崇“不言”——为了达到“玄同”而“不言”。

第二层:“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讲要实现“玄同”。 这一层先讲实现“玄同”的方法:“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然后讲实现“玄同”达到的境界:“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考辨]

我疑心最后一句的“故为天下贵”也是点评之语的植入。“故为天下贵”《道德经》全篇两见(另见第六十二章),如果没有这一句,“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仍然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思想的延续。不亲不疏、不利不害、不贵不贱,不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结果吗?不是“玄同”的境界吗?本章强调的是“玄同”不是“故为天下贵”,由于理解得不够才用“故为天下贵”点评,而使后人误以为“故为天下贵”就是原文内容。 相传《道德经》五千言,尽管不可能是五千整数,但不能超太多。我对传世的《道德经》进行了整理,删除了个别重复的内容,但加入标点仍然远远超过六千言,经过整理并去掉标点、章号后还达到了五千二百三十多字,有多少点评之语被植入原文?

再讨论一个问题。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在《郭简》中为“智之者弗言,言之者弗智”。“之”处在宾语位置,应为代词,但其指代不清。按《郭简》,有“之”时“知”为“zhī”。此“之”的出现,绝对对“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的初始理解产生影响。无“之”时“知”可以为“智”。释作“知”意思则不顺,释作“智”逻辑思维则顺畅。由《郭简》可见,人们对“知”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解读与点评]

明智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明智。“不言”只是智者表现的一个侧面,如第八十一章尚有“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智者为什么要“不言”呢?因为不用多说,因“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多言数穷”(第五章),多说无益。 “塞其兑”,正是为了“不言”。

堵住出口,关闭入口;磨去锋芒,解开纷乱;融进光芒,汇入尘埃,这就叫做大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中的“其”,是个不确指代词,指向应该一致,否则就违反了“同一律”这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我试图将所有“其”释成“自己”:“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是自身修养的需要,应该指向“自己”,但“和其光,同其尘”解释不通;我又试图将所有“其”释成“他人”,但与老子的“无为”的思想矛盾,只好将“其”模糊一点儿处理,释作“那”。

“塞其兑”,正是为了不胡言乱语;“闭其门”,正是为了不胡思乱想。“塞其兑,闭其门”是闭目塞听,消除欲望的有效手段。“挫其锐”,是为了消除锋芒,守钝示弱;“解其纷”,是为了摆脱纷乱,守住清静。“挫其锐,解其纷”是坚守无为的必要措施。“和其光”,是融入光芒,不出类拔萃,是从众;“同其尘”,是融入尘埃,是从俗。“和其光,同其尘”是实现玄同的理想境界。“玄”,深远也,广大也。“玄同”即“大同”,是天下大治的景象。可能有人会说,老子提出的“玄同”不就是“闭目塞听”“同流合污”吗?不错,《道德经》中老子正是这样的主张,然而是有前提的,比如老子主张“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第三章),比如老子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六十四章)等等;同时应该认识到,当我们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比如国际格局,我们非得为坚持真理去拼个你死我活吗?

是谁“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从前面看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是《道德经》点化的有道者,就是说《道德经》(老子)希望有道者达到这个程度,达到这个境界,如果从“故为天下贵”看,当是圣人一类的体道修德者。亲近不得,疏远不得;利诱不得,为害不得;看重不得,轻视不得,因此为天下贵,此乃“长生久视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

要明白《道德经.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 的意思,首先要知其五十六章的无字标题密码是:七二十四(随九九乘法表排的),全章都是以此论述的。

中华文化、龙、应用数学的七午是龙的组成部分:马首(道首)代表交换、票决等马跳跃的意思;二丑是龙的组成部分:牛鼻子,代表对方提不同意见;十四是:龙鸡手,代表工作等意思的十,制止用龙兔腿,代表法纪规矩的四。

按此应用数学说操作原则,即这句话的真意:交换、票决的“七”时,不能用法纪规矩约束其无记名无言地反映不同意愿,如马跳跃跨越时不能用马绊约束。

知道此意思者,不靠发言反映,靠投币、票说话,为智者;靠发言提不同意见的"二"者,不知此理,也是无知的。

所以要“塞其兑",即不言“说”,去言就是塞"兑"…… 。”

不信你看一下《道德经》的文艺版《红楼梦》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的“大包干”责任制,就是说这一不完全的市场交换方式。

读老子的《道德经》要注意的是,在哪章哪时的话只适用哪章哪时,在另外一章时就不适用。即“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切不可乱搬用。例如:知道午睡时不能说话,但到讨论发言时就要说话。否则是无知。

详见拙著《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包括《道德经》译文)五十六章回。

(文/刘树成)


其他网友回答:

问的好的很吶。是呀,既然你老子说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吗,那你还有五千言文干啥?是知还是不知,自相矛盾呀

有这个疑问的不止你呀,其实古之学者有很多都反问过的,譬如,唐代白居易就作过一首诗曰: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对呀,反问的很好嘛,你老君要是知者,为何,还自著五千文。你自己说的,知者不言嘛。若你老君不是知者,你《道德经》又作何用,以盲导盲嘛?

于是,这样的话便似乎造就了这样的伪善的人,说一套做一套,自己滔滔不绝的告诉人家,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贵人少言,沉默是金,呵呵,岂不知,自己已经喷了多少唾沫废了多少口舌教导人家哩啦。自相矛盾呀!

其实,经还都是好经,往往是念歪经了而惹出的匪异的多些罢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是说,开口言论就是“不知”。那哑巴与装哑巴岂不都是知者了?老子的话语大部分还都是挺辩证的,要知会其意,只抓住那几个文字生搬硬套没多大意思的,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言若讷,等等,然后后人也跟着模拟了曰,大爱无爱,大用无用,等,往往成了搪塞别人,推卸责任,遮羞自己的利器罢了。其实,皆是知用其形而不懂却避用其质。古之仕子还要三不朽呢,曰立德立功立言,若碰上这句话“知者不言”要按字面义解,知者,不言,那还立什么言呢?

知者不言,一如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绝对不是一无所作所为。而是不妄为。遵循道法自然为前提,如若絮絮叨叨,废话连篇,言之无物,那也是“不言”的一种。知者不言理应当是知者不妄言胡言,妄言那是不知不智。对呀,知道的话还会妄言胡言或者不言嘛?

当然,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不是常道,还有庄子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那么,“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便还是十分恰当有理的,大道不可说嘛。但是,一般社会不是修道的交流,没有那么多谈玄说道吧,动不动套用“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岂不很荒诞!自相矛盾,说一套做一套。言,不能表达天下真正的所有真理,自有它的局限性。但是,言,是人之正常交流传达心意、信息、道理的工具。岂可不言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矣!这便是一般社会而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恰好解释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知者不言,是知道万物变化,无穷无常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质,故而不言。言者不知,能描述出来的道理的人,还没有了解大道之变化无穷的本质。

这句话是对大道本质的一个形象阐述。道是变化无穷的,它的本质是不能够用语言来描述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能够用语言描绘出来,他已经远离道了。

道是无穷无尽,无处不在的。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知道的人不说,爱说的人不知道!聪明的人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不聪明。

这就是深奥的道理,简单的应用。也就是大道至简的活学活用。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去应用它!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请:什么是经?称得上精髓、精华、经典、方能是经。道德经是老子的经典之作,能使我们后人收益多多,受用无穷。字字精髓,一字千金。


首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是指有智慧的人不是不说话,而是不乱说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是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地点说该说的话。成熟稳重,足智多谋,要说的话也必须是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入木三分。言者不知是指对事物一知半解就夸夸其谈,不懂装懂,胡乱发表评论,不了解事情原委就下结论,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事、这话是哪来的,一问三不知,却能惹祸端。

第二个问题是说既然是智者不言为啥还要出书道德经呢?

首先说能出书者是一个大公无私,心胸坦荡,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做到的。他的理论价值有益于社会,有利于人们大众,有造福社会苍生之功能,有助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大众的素质修养,等等。

时光荏苒,走过了几千年,人们还没有忘记,还在用这宝典。足以说明他的智慧所在,意义所在,国之瑰宝,千古流传。

以上纯属本人拙见,如有不妥之处见谅。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智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一句成语,也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的一句名言。出自老子著的《老子.五十六章




》。我的理解有三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从字面上理解,即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一般很少说话,而说话喋喋不休的人往往不聪明;二层意思从深层理解,有智慧的人不发号施令,往往是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教育人,而没有智慧的人往往是嘴上说的多,行动做的少,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三层理解就是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人品好的人知道的事多,往往守口如瓶,不随便乱说,而道德低下的人往往爱打听小道消息,捕风捉影,随便乱说。要用老百姓的方式理解就是:咬人的狗不露风,露风的狗不咬人。总之,智者不言,言者不知告诉人们要修身养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品味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言多必失,贵人语话迟。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越是有知识、有智慧、有修养、有涵养的人,越是不急不躁,稳稳当当,很少说话。不说是不说,说就说到刀刃上,说他个一鸣惊人,切中要害。

而那些夸夸其谈、谍谍不休,唠叨没完,整天说得嘴干舌燥的人,正是没知识、没修养的人,他们才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他们的目的是显示他们有知识,有才能,还为了掩盖他们的不足,让别人高看他们,尊敬他们,所以才人前显圣,处处表现自己。

孰不和事得其反,这样的人又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谁都讨厌他们。试想有哪个人愿意跟自高自大、自吹自擂、毫无礼貌的人打交道呢?所以要想搞好人事关系、社交往来,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个有觉悟,有道德,懂宽容、谦虚礼貌待人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老子对《周易·同人》的领悟,不追根溯源难以达其真意。

《道德经》 五十六章: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先明悟《天火同人》:

火为质变分化——为不同的民族教派,故《象》曰:君子以类族辨物

天为旋转搅拌——为君王致中和、求大同。故《彖》曰: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于野:野是旷野——无边界、普天下;同人于野就是求同而能存异(利涉大川独立而不孤立(利君子贞)。

同人卦讲的是民族与宗教的同化问题:

再对比理解《道德经》五十六章

塞其兑:兑是传播,塞是阻碍;不可放任不管,姑息养奸(不可得而疏

闭其门:对应同人九四,乘其墉——王权必须凌驾于教宗之上,不可与虎谋皮不可得而利

三变是巽风上爻(艮山)转阴。山为壁垒,为特色,为标志,转阴是突破其壁垒,弱化其特色,抹平其标志;教化他、同化他,不战而屈人,故曰乘其墉,弗克攻,吉


解其纷:调和民族宗教冲突(巽风为冲和),不可养虎为患(不可得而害

挫其锐:九五为惯性动量,转阴为山为挫锐。信仰自由,和平共处,防止一家独大,凌驾于世俗王权(不可得而贵

和其光:和光对应同人游魂为火水未济,水是先知智者,神圣仙佛;火是信仰分化,文化交流。圣人已杳(知者弗言,王者和衷共济

同其尘:民族矛盾、宗教纷扰,由来已久,求同存异而已。异心者煽动分裂,妄心者假传圣经(言者弗知——王者当执易以牧天下,尽人事听天命;世人当擦亮眼睛,以慎辨物居方,敬鬼神而远之。

解纷挫锐和光同尘——同而化之才是王道,这就是同人卦的意义(是谓玄同);不可背道而驰细分民族、强化信仰!

不可得而亲是引导民众慎入,不可得而贱是趋利避害取其长化为己用,让信仰使人向善发挥正面作用。

君子明了了亲疏贵贱利害关系,则为能通天下之志,可为王者治国(故为天下贵)。

其他网友回答: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老子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从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大多没有智慧。 如果推而广之,老子提倡“知者不言”还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智者从不乱讲话。“知”即“智”,知者即智者。古往今来,有智慧的人从不随便说话,而信口开河、乱发议论的人也不是明智之人。

二是不说话的知者才是真知,是大智若愚;而多说话的不知者却是无知,是大愚若智。

三是有些事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不说,可以给人头脑想象的空间,思维驰骋的天地;说了,反而直白外露,失去了意蕴内涵。“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四是很多事情知道了不一定非得说出来,正所谓看破不说破,明白装糊涂,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常言道:口舌是把杀人刀。有些事情说了不如不说,不说还好,说了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甚至会造成灾难祸殃。

五是行教重于言教。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用无为的方式来处理事情,不用说话,只用行动就可以施行教化啦。

标签: 言者不知 智者 不言 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