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请问盗夸的“盗”字如何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作为万物的唯一标准,谓之“盗”。

除之朝,芜之田,虚之仓,采之贵,剑之威,贪之余。此七者之行为,皆是“盗”之行为也。

凡以主观意志挂帅者,民皆苦!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

天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所谓盗被盗不道,有明盗,如人种收万物为用,人在种收万物時要消费一些气力和時间牺牲在里面暗暗的被万物所盗。只有天道,空无气里的物质是白给的是无价的。盗天之气是众妙之门。到盗道也。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中的句子。“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哉!”

此章重在揭露冒充大道招摇撞骗的统治者,这样的统治者就是“非道”,就是“盗夸”。“盗夸”不仅指出冒用大道名誉的统治者是大盗,而且重在指出其行为直接导引很坏的结果。“盗夸”就是夸盗,表扬赞美盗,岂不是引领国人向很坏的方向发展。“服文彩,带利剑”,就是言统治者靠威严治政,靠漂亮华丽的虚文彩逞能执政,自己获得很大利益,即“厌饮食,财货有余”。这样自私贪婪的统治者就是“盗夸”,就是“非道”,就是“无道”。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就是指出的“非道”的本质,也即与大道治国相违背相逆相对抗的本质。“除”,指的是台阶,等级,关口,或拆字理解成过多的监听反对者的人;“朝甚除”,就是形容统治者等级威严高筑,隔绝民众,不与民众接近,将民众视为敌对势力。“田甚芜”,一言统治者不注重生产,二言统治者违天时地利,不遵守自然规律,所以才造成“仓甚虚”的物质匮乏。那么,正确的大道治理国家,应该是与民众没有隔阂,没有距离的,应与民众一致的,重视生产,尊重自然规律,应该努力使国家物产丰富,仓储殷实丰盛,能够满足民众和保卫国家的需要。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这两句给出的信息是“径”与“夷”完全对立的,也即“人之好”和“径”是不能超越大道和“夷”的。“径”,即人们习惯行走穿越的山间小路:那么,“夷”就是断绝小路,没有小路径可走可逾越的高耸而立的险峻大关口,就相当于隔绝入侵的雄伟国防,“大道甚夷”就是言大道就是国家民族强大的国防;“而人好径”就是言普通人很少有这样的认识高度。(许多人将“夷”解读为平坦,平坦与“径”是构不成对立的。)“夷”从本义上讲,从大从弓,就是顺从创新创造“一人”和兵器“弓”的意思。《说文》解“夷”为“字亦作巳”,意思就是说“夷”与“巳”字意思相同,“巳”的本义就是在胎包中成长的小儿,也即保彰未来的最大希望,大道所建立的强大险峻的国防就是孕育确保未来的希望。这与“朝无除,田顺丰,仓储实”是一致的。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畏”就是最可怕,最令人畏惧的。什么令人如此畏惧?就是“惟施”,也即惟有一个“施”字让人害怕、畏惧,“施”是什么?“施”就是旗帜,就是旗帜引领;此句就是言最怕最畏惧的就是旗帜或文化思维引领人产生错误,那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大问题。前两句是言大道文化旗帜引领人“行于大道”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使我介然有知”就是言坚定的沿着大道前进的方向前进,就会产生出人类的智慧,“知”就是智慧。“大道”的方向,就是尊重“一”,尊重道生一,尊重探索未知自然和技术创新的“无为”,就是“从大从弓”。

其他网友回答:

盗夸一一盗贼夸耀奢侈生活及财富。

其他网友回答:

享乐纳税人税款者。享乐纳税人税款是万恶之源。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是强盗、掠夺者之意!

李耳先生有云: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我觉得他的意思是顺道而为的天下秩序是在”冲气以为和“的状态下,宇宙万物自然而然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背道而驰的天下秩序是”争而灭“的状态的不自然灭亡,是强盗横行状态。

通过掠夺,成为”服文采,佩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无道的,这样的人就是强盗,这样的行为是不道的,不道早已,是走向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盗就是强盗、盗贼的意思。盗贼盗什么?盗人的神气!什么是盗贼?这里的盗贼指的是“文彩、利剑、饮食”,是“文彩、利剑、饮食”盗窃人的神气。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奢侈经济过分追求吃穿、炫耀武力是强盗在夸耀自己,不合道哇!

其实“服文彩,厌饮食,佩利剑”是人的“心贼”在作怪,是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失去了自己的神气。所以这句话是在直指人的“心贼”。

标签: 服文彩 也哉 道德经 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