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怎么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天之道,不能说指的是天,指的是道,地引力之道,高处下落,首先是阳光,地引用造温度,没有地光是暗的。在者雨,水下流下。滋润万物。黄河水胁带高原土造平原。风化山石朽木下补精微物质与生物。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光合,风调和,水雨顺下也。

其他网友回答:

天道“中庸”“无私情无私利”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其他网友回答:

天之道尚均衡,故损有余而奉不足;

人之道尚优势。故损不足而奉有余。

其他网友回答:

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

原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释义: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感悟:老子的哲学命题,指与“人道”相对的“天道”的作用和功能。在老子看来,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自然界最初的自然法则——“天之道”。但人们早已忘却“天之道”,代之而建立了人们自己的法则——“人之道”,有利于富人而有损于贫者。“天之道”,有利于贫者,给他们带来宁静与和平,而“人之道”则相反,它是富人手中的工具,使贫者濒于“民不畏死”的绝境。从均富和使人与物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一点看来,老子的愿望是好的,但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一愿望时,人类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

读懂这句话,便懂得了封建社会。它憎恨世间丑恶,呼唤公平正义,暗含治国大道,饱含处世智慧。起初我只是为了做头条任务,真正研究起来才发现获益的是自己。

“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语出《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意译:“上天所遵循的法则,像拉弓射箭,姿势高要往低放一放,姿势低了要往高举一举,劲儿使大了要松一松,劲儿小了要再用力,概括起来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世俗之人恰恰相反,‘损不足,奉有余’。谁能做到‘有余以奉天下’(暗指贫富关系)?恐怕只有充分领悟上天意志的人能够做到。

相信绝大多数的人跟我一样,读了原文和译文之后,感觉朦朦胧胧、晕晕乎乎、似懂非懂,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因为年代久远,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追本溯源”。

首先,解决3个问题

问题1. 什么是天?

中国人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两千年封建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天地哺育众生,冥冥中主宰一切,主持至正公理,拥有无上权威。

皇帝自称“天子”表示“代天牧民”,四时“祭天”表示“奉天承运”,借天之力彰显统治权利的合理合法。老百姓视天为主,每逢重大节日或事情便焚香祷告,祈求老天爷做主。因此,普通大众的眼中天即权威,天即正义,天即公理。这让我不由的想起《水浒传》中宋江等人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聚义梁山的场景,天具有与生俱来的说服力、号召力。这也是古人体天格物的精神品格

体天格物:体察上天的意志,推究事物的规律而适应它。

《道德经》以天喻道,有可能就是一种“权威背书”的写作手法。

“权威背书”指的是写作时借用名人名言或经典理论佐证自我观点的方法。

问题2. 什么是道?

《道德经》的回答是“道法自然”。“道”可以理解为它万事万物联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的解释可能太过书面化了,举几个通俗的例子:地球公转一周是1年、地球自转一周是1天,苹果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人不吃饭会饿、不喝水会渴、都有生老病死……这些自然规律非人力可以左右。

老子所说的“道”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可能主要在强调道至正公理、无比神圣、不可侵犯违背

问题3. “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读《道德经》应该清楚老子的眼中事物存在阴阳对立的两面,相生相克,矛盾统一,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易经・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治国理政、做人做事都不可极端偏废,要懂得阴阳平衡。

“有余”和“不足”暗指社会贫富,也可以理解为老子眼中的阴与阳。联系原文上下不难知晓老子是想通过阴阳平衡之道告诫统治阶层要均衡社会贫富关系,杜绝穷奢极欲(搜刮民财),避免因为贫富差距到了极点,公平正义失信,而造成“官逼民反”的动乱,并且这代表着上天的意志不可违背。

同时,老子也毫不客气的揭露出世人“损不足,奉有余”的丑恶行径,充满了指责与失望。为了方便大家更深入理解,下面有一段明沈一贯《老子通》在批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时所说话的话,不喜欢可以跳过。

"人之道则不然。裒聚穷贱之财,以媚尊贵者之心;下则棰楚流血,取之尽锱铢;上则多藏而不尽用, 或用之如泥沙。损不足以奉有余,与天道异矣。"清易佩绅认为天道为"均","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后适于用。 此有余则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余,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损有余也;举其下者,补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穷也"

然后,用发展联系的方式思考看待

老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人们要不“嫌贫爱富”,要不“极度仇富”,这都是不可取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做人做事犹如“拉弓射箭”张弛有度,辩证看待才是应有的态度。

最后,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对待“有余”和“不足”懂得阴阳平衡,对待“舍”与“得”、“进与退”……何尝不应如此?

不骄不躁。对待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一分不喜,失一分淡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不卑不亢。洒脱自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笑看世上事,时怀平常心,一切那么刚刚好。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评论、点赞,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个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揭示的是道法自然的一个现象,物极必反,比如说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犹如一颗种子,春天不可能一直生长,到了夏天其生命力最茂盛,在其最茂盛的时候,悄然进入秋天结果的季节,瓜熟蒂落之后,进入冬季,涵养种子的生命力,以待发芽,继续进行这一个道法自然的过程。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和后一句话成对比,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说明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让某些事和物过度发展,限制其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作为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有些人把这句话解释为物质性的,带有消极因素,实际老子的的这句话是指的对人类自己,减少自己的缺点而发扬自己的长处,这才是做人的大道。与物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原创首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老子不见得人人知悉,《道德经》不见得人人读阅,但道德二字从古至今却已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成为了人品的衡器,行为的度量。

故《道德经》的道涵括了天道、地道、人道。

而其中的天之道,我再三思忖揣摩方有了一些浅悟,乃为大道,恒道,衡道,公道,以及自然之道。

对于天之道的悟性,大悟可明理,彻悟能通禅。我是没有那个道行,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能有自知之明也不错,至少不至于愚昧无知,也不至于难得糊涂。

所以以我拙见,天喻苍穹,从不昏道,地纳四方,亦不蔽暗,天道酬勤,闳于世间,明晓偏直,合理以正,洞悉余缺,公平以衡。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的理解吧。

譬如,旱则霖之,静则震之,冷极催暖,寒尽逼春,水满疏泄,热极生风等等,皆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之象。

具体来讲,火山喷发,地震动摇,人类把它看作是灾难灾害,应该不全尽然,我看是天之道的损有余吧,如不时而宣发,长期积蕴后果堪恐,只是人类科学研究没到罢了。作为自然医学的中医讲究阴阳平衡顺应四时,其中有一治疗法则叫做“实则泻之”,应该也是合于此道吧。

又比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幸事。其中久旱逢甘雨无论是对于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是幸事中的幸事,毕竟是靠天吃饭,庄稼绿草离不开雨露的浇灌和滋养,这就是天之道的补不足吧。中医的“虚则补之”也是同理。

老子是个了不起的智者,《道德经》是篇亘古未有的崇论。他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自然现象用哲学思想加以生化,不但诠释了自己的天下大同,天下大公,天下大平的宏愿道义,也反衬了“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天道,不尽人意吧。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

意思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道家太极图讲究阴阳平衡,道法自然,自然才是平衡理念的起源。

有很多现象和名言可以帮助理解这个思想,比如:

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满招损,谦受益

枪打出头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对我们指导意义是:做人做事,讲究平衡,不要过度牵强。

努力工作学习不要让身体受损

关心朋友不要让人觉得厌烦

赚了很多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懂得回馈社会。


标签: 有余 之道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