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和”常使民无知无欲”是否愚民思想?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2>老子所言“愚民”=“保民”!

为什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段话,反过来就是,“尚贤则民争,贵难得之货则民为盗,见可欲则民心乱”!

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使民无知无欲!

然而为什么行不通?大争之世!老子讲的道超越个体有限的生命,然而那个个体又拿无知无欲过活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欲望会成为个体及社会生长发展的动力!

然而,老子所谓的“发展”指向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的进步。人对物质的依赖强了,必然会束缚精神的自由。这就是个悖论,故而在现实社会,老子只能作为圣人存在,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可以弥补儒家思想的不足。

结语:老子的思想提供一种“理性”,奈何人类社会本身或个体始终停留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很难同时达到老子的高度!

其他网友回答:

此两言非愚民思想,乃是抑制主观意志而承认万物是有差别客观实在的思想。

明,犹言辨也。愚,犹言寓也。老子曰:非以辨民也,将以寓之也。

凡物皆是有差别的客观实在,思想上容纳民众的差别性存在,故曰“非以明民也”。

老子曰:“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故曰“将以愚之也”。

民有知有欲,皆是赖上之所赐也。上抑制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作为万物唯一标准,可“使民无知无欲”矣!


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

前一句不知道出自哪里。这后一句是《道德经》第三章原话: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句话我的理解“知”不应是知识也不应是智慧,而是一种小聪明、小智慧也就是有的翻译过来说的“知巧”——现实社会的俗人和骗子的小聪明、小智慧。学习老子的思想不能凭直觉更要凭历史和老子思想本质及老子的任务。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推崇“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是为了使人民聪明,不是愚民。

《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其不是愚民、糟粕,是全书和中华文化的精华、闪光点。

其意思是:竞争、锻炼创新出候选目标,能使选民在选举时没有分散目标的思考、认知,选与自己有私利的非公正目标的私欲,使有耍聪明的智者不敢操纵选举,胡作非为。

就像锻炼身体活动,能使人睡(民)个好觉,在熟睡中无知觉无欲,使意识意志的智力不敢干扰睡觉,胡作非为,在梦中作乱,从而使人健壮,即"弱其志”"强其骨"。

《道德经》这句话在第三章,原文是这样的: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古文中的“民"指选民、睡觉中的人(巳弋)。

为什么译成如上的正确意思?

因为,《道德经》第三章的标题密码星:一三得三,一是鼠,代表人、龙须、意识、意志;三是虎,代表竞争、锻炼创新,是人、龙的虎骨。本章内容是要:"弱其志”的一,"强其骨"的三。

《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这一《红楼梦》的龙虎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说曹雪芹是中国孔子后的一位国学大师。因封建社会是有朝无国的"假(贾)政”,不能明说民主法制的国学,只能写国学小说。详见拙著《解密红楼梦真味道》。《红楼梦》是《道德经》的文艺版,每一章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共九九八十一章回。

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大众龙学》《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

原创文/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阅读340万,粉丝2152,获赞2.。万……

(图片图1.3来自网络,图2为作者友人所摄,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的两段话中的摘录。“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中其中的一句。而“常使民无知无欲”是《道德经》第三章中其中的一句。也就是说。老子是先说了“常使民无知无欲”之后又说了“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常使民无知无欲”是说,“智者”要使民众“虚心”、“弱志”、“无知无欲”。而紧接后边一句是“智者不敢为”,意思是要使“智者不敢为”。智者是谁?智者指的就是君主即统治阶级。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说,不要使民众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圣贤才智、巧技名利等等,民众并不愚,不傻,民众是淳朴自然的。不要让君主即统治者有太多智巧,而是应当使之变为愚钝、敦厚。这句后边紧接着是句“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皆因为君主即统治者使用太多的智巧与心机了。

以上两句连起来解释,就是君主即统治者不敢把民众当笨蛋了,民众心里都明白。“智者”们要换位思维,摆正位置,要谦虚,敦厚真诚地依靠民众,不要巧立名目,狂费心机,否则,民众是很难以统治的。

从以上看,这里面根本不存在愚民思想,而是警示君主即统治者,要正确对待民众,要相信民众的智慧。君主即统治者要学着“无为而治”,这样天下就会太平,社会才能安宁。

总之,老子《道德经》中说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和”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不是愚民思想。

这个话题分析论证起来还需要很多笔墨,在这里仅仅是说说老子说的这句话不是愚民思想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2>可以很明确的说,这并不是愚民思想。每一种文化思想的提出,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社会动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老子认为,动乱的根源在于贪欲盛行和物欲横流,尤其是统治者贪图权力的欲望。





为何老子会提出这样的思想?

面对这种情况,老子提出了治国的具体做法。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圣人治理天下,要净化老百姓的心灵,并满足温饱;减少他们的欲望,强健他们的体魄,使老百姓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让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圣人以无为的态度进行治理,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





无知不是不要知识,而是不要投机取巧、尔虞我诈。无欲不仅是对民众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因此无欲是保持心灵的纯真朴质。


陈鼓应老师认为,“所谓‘无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乃是消解巧伪的心智。所谓‘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消解贪欲的扩张”。


而且我在冯友兰老师的《中国哲学简史》,也查阅到了他对这句话的观点。


这里的“愚”是指质朴纯真。圣人不仅希望他的子民“愚”,也希望自己愚,如《道德经》第二十章所说:“我愚人之心也哉!”在道家思想中,愚并不是一件坏事,倒是一项巨大的美德。


总结

所以,我们并不能通过现代的思维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样就会望文生义,而且不是有个成语是“大智若愚”吗?


我们更应该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并结合老子的思想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化经典。


你认为呢?欢迎评论区一起交流学习。



其他网友回答: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①。民之难治,以其知多②。故以知治国,国之贼③;不以知治国,国之福④。知此两者亦稽式⑤。常知稽式,是谓玄德⑥。玄德深矣远矣⑦,与物反矣⑧,然后乃至大顺⑨。

[通释]

古代善于把握治国之道的人,不是为了使百姓精明起来,而是为了使百姓不胡思乱想。百姓难治理是因为他们想得太多。所以用智谋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谋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明确了这两点也就明确了治国的原则。始终明确治国的原则,就是具备了玄德。玄德深邃高远,与世俗认识相反,这样做了以后就达到了大顺。

[注释]

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时善于按道治国的人,不是为了使百姓精明起来,而是为了使百姓什么都不想。本句是一个综合判断句。前一个“之”,助词,的。非,不是。以,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为了。明民,使百姓精明。明,使……精明。将,要。愚之,使他们愚钝。愚,使……愚钝,因愚钝而不胡思乱想。后一个“之”,代词,指前文的“民”。

②民之难治,以其知多:百姓难治理是因为他们智慧多。本句是解说性判断句。之,放在“民”与“难治”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以,因。其,他们,指“民”。知,同“智”。

③故以知治国,国之贼:所以用智谋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本句也是判断句,下句同。以,用,凭借。之,助词,的。贼,害,灾害,灾难。

④福:福分。

⑤知此两者亦稽式:知晓这两种情况也就有了治国原则。知,动词,知道。两者,实际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以知治国”的坏处和“不以知治国”的好处。亦,相当于“也是”,“也就”。稽式,原则,考察标准。稽,考证,考察。式,模式,标准。

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始终明确这些治国的原则,这就是具备了玄德。常,恒久,一直。知,因知晓而把握。玄德,潜蓄于内的德性。玄,深远。参见第一章注释⑧和第六章注释①。

⑦玄德深矣远矣:玄德深邃高远。深,深邃。远,高远。

⑧与物反矣:与世俗认识相反。物,事物,这里指一般的事理,世俗的认知。反,相反。

⑨然后乃至大顺:这之后就达到非常顺利。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指以上讲的情况。乃,就,才。大顺,非常顺利。

[意义归纳]

本章谈的是老子的治国观。老子认为,把握“不以知治国”的“稽式”就具有了“玄德”,就会达到“大顺”。全章分两层。

第一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知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提出要把握不以智治国的稽式。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说“古之善为道者”的做法,“民之难治,以其知多”是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得出“不以知治国”是稽式的结论。

第二层:“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分析把握了不以智治国的稽式也就具备了玄德的意义。

[解读与点评]

古代善于把握治国之道的人,不是要让百姓精明,而是使百姓愚钝。百姓难治理是因为他们花花心眼儿多。所以治国同百姓玩心眼儿是国家的灾难,治国不与百姓玩心眼儿是国家的福分。

“古之善为道者”中的“为”是“把握”的意思,“道”是“正确的治国之道”。“非以明民”,不是为了使百姓精明(聪明)。何为“明”?见多识广、内心清楚为明。“将以愚之”,就是要让百姓愚钝。何为“愚”?不谙世事,对外界反应迟钝为愚。“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为什么要实行“愚民之策”呢?百姓难治理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多。结论是,用智谋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害;不用智谋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

明确了这两点也就明确了衡量的标准、治国的原则。始终把握这个衡量标准、治国原则,就称得上具备了玄德。玄德深邃高远,与世俗的认知相反。做到了这些就达到了大顺。

“知此两者亦稽式”的“两者”,实际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以知治国”的坏处和“不以知治国”的好处;“稽式”就是考察衡量的标准。稽→考→考察,考核,考证;式→模式,标准,原则。是否“以知治国”是考察衡量统治者是否“善为道”的标准。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常知稽式”就是始终明确并遵循标准。“玄德”就是深邃的品德,高大的品德。“玄德深矣远矣”正揭示了这种品德的内涵。“与物反矣”之“物”是客观存在,是世俗的认知:世俗认为百姓聪慧为好,主张“明民”,而“与物反”者却主张让百姓保持原始的“朴”,主张“愚民”, “与物反矣”就是“与世俗的认知相反”。“然后乃至大顺”。“然”代指“愚民”之策,“愚民”就会达到国家“大顺”。

本章是老子为统治者支招。治国以智不以智,不局限于是否愚民,还在于统治者用不用心计。用不用智,首先在统治者。“以知治国”,跟百姓玩心眼,想方设法欺骗百姓,算计百姓,是真愚弄百姓;统治者用智,百姓也斗智,“刁民”即与统治者斗智之民。“不以知治国”,不跟百姓玩心眼,百姓也就不用心思,这就达到了“愚之”。这也暗合了第三章老子举的圣人之治的例子:“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百姓愚,就会做顺民,不作乱,当然就会达到大顺。

老子愚民的初衷,是让百姓保持原始的“朴”,而且前提是治国不以“智”,古今中外不乏统治者借用老子“愚民”之策治国的,然而他们只借用了老子的“封闭”之策,照样跟百姓玩心眼,以智愚民。当然,世界错综复杂,什么样的愚民方式都不是永远能行得通的,同时治国不以“智”也是不可能的。

其他网友回答: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常使民无知无欲”不是愚民政策。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太初,善,能量。道者,成为道。太初,宇宙的“善”的能量创造天地万物被称之为“道”的时候,“道”不是给自然万物以聪明知识,而是先使万物有自然的身体,使万物有一颗浑厚淳朴的心。民,自然万物,人类。人类在所以难以管理,就是因为知识的缘故,所以,用聪明知识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盗贼,不用聪明知识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气。自然规律只有一阴一阳,阴阳规律是宇宙的平衡杆,平衡杆大工作原理与万物道工作原理恰恰是相反的,付出越多反而是得到越多,牺牲越大反而是成就越大。所以,真理隐藏越深,根基却越坚固,就好像高楼大厦,地基越深大楼就越稳固。大树只有往下扎根,才能枝繁叶茂,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道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贤,贤惠,榜样,其本质是知识。不尚贤就是不要推崇知识的意思。用另一个角度表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文明知识的区别。常,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已经是最完全、最完整、最完美的知识,而且,自然规律有最安全的防火墙,人类的知识(黑客)是永远也攻不破的。

常,自然的规律。万物在自然规律中生长,是不需要知识,也没有欲望,一切都是道道本能的彰显,自然而然,顺其自然。

老子写的是宇宙的自然之道,民,不是人民,是万物。所以,不是愚民政策。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句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明 ,日月明的明,不能用明来治理,可见这个明在这里应该取它的凶意,凶意是什么,巧诈,昭昭察察,计较,聪明,这里讲的是对待的知见,一看这是美的,这是丑的!这是善的,满心欢喜,这是恶的,满心厌恶,这就是明。

将以愚之,这个“愚”在这里是吉意还是凶意,很明显是吉意,明不能用,要用愚。这个愚字就不能解释为愚笨,应该解决为,不分别,不取舍,一种宽恕,一种从容。

这句话,说古代善于以道治国的人不着急教导人们对外物的分别知见,因为人心易被物欲所迷,先教导人们内心归于无分别取舍的那份和平安宁。

现代世界科技这么发达,但世界和平了吗,没有。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段是圣人修行的法决,虚心是寡欲之基,指内心不被物欲困绑,就可以养得浩然之气,也就是开始实其腹。弱其志,这个志就是指静相,强其骨,这个骨也是讲浩然正气。常使民无知无欲,比喻身体里的气没攀附知见,物欲,这段话是讲内心的修行。道德经整整八十一篇都是讲内心,要解道德经,就得去观自己的内心。道德经,第一章,观其妙,观其缴。讲的是反观觉照自己的内心。跟佛家的观自在,应作如是观,都是一个理。

其他网友回答: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些话,语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世人多以为这是“愚民思想”或“愚民政策”,其实,这都是世人的误解,将圣人的慈悲之心,误解为贬低之意。世人之误,就是误解在一个“愚”字上,以为“愚”是一件耻辱的事,其实不然,愚没有什么不好,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是很值得赞扬吗?愚民其实是为了保民。

所谓“非以明民,将之愚之”者,乃是说古时候的圣贤,以道治国,而不是以智谋来治理国家。他们也不教民众斗智斗勇,机巧诡异,而是教人淳朴敦厚,善良本份。这样,整个国家就会安定团结,国泰民安,这样,才是人民的福祉所在。若是以智谋来治国,就是等于教人民相互斗智,人民之间相互斗智,自然造成两败俱伤,国家也就乱了,人民更加遭殃。

“常使民无知无欲”出自《道德经》第三章,这句话是说,古时候的圣贤教导人民,不但要消除高傲与自满的骨气,以及不择手段的互相竞争之心,还要除去虚伪欺诈的心智,以及争夺取胜的欲念,以保持天真和谐的状态。人民能够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争端了,俾使人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这样以无为的方法来治理天下,于家于国于人都是有利的。

 

标签: 非以明民 民无知无欲 思想 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