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几千年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且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何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学说中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其表现如下:
(1)子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只能听统治者使用,不能知道其中的原因。是标准的愚民政策,与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思想严重对立。
(2)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礼,臣亊君以忠"。孔子提倡等级观念,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愚忠,愚孝,愚节,与现代社会的公平,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恩想格格不入。
(3)子曰:"唯女子小人难养也⋯⋯"轻视妇女思想昭然若揭。和男女平等的思想相去甚远。
(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提倡不在领导岗位,就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人民群众应该参政议政的观念大不相同。
(5)子曰:"君子不器"。是典型的精英主义。骨子里渗透着严重的看不起劳动人民的思想。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个人认为: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孔子的学说。一定要有自尊,自强精神,也要有科学的态度。既对历史负责,有自爱自立的意识,敢于弘扬孔子学说中一切优秀美好的东西;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有自我批评的精神,敢于否定和抛弃孔子学说中一切落后丑恶的东西。
其他网友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对孔子的质疑其实是对儒家文化的质疑。从五四运动以来,批判否定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大有人在,把中国社会发展中遭受的挫折磨难都归罪与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人也不是少数。即使现在,在传统文化受到鼓励的时代背景下,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嗤之以鼻的也不乏其人。
反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人往往认为儒家文化落后、不符合人性、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其实,这几种看法有的是失之偏颇的。
儒家文化不是落后文化,而是先进文化。从国家、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注重道德的价值和功用,提倡以德教治国,这些思想不仅在几千年之前是积极先进的文化,就是在当今世界,这种思想也是值得推广提倡的。
从个人角度看,儒家思想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强调每个人都应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按照理想的道德标准修养自身,把个人“修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思想观点,对于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都行之有效。
儒家文化强调人性、尊重人性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就是以血缘亲缘为基础,先爱自己的亲人再爱他人是儒家肯定并且坚持的。另外,儒家思想中“亲亲相隐”也是对人性的尊重,反对父子间互相揭发,认为亲人之间“恩重于义”,可以“以恩掩义”,这些都是在正视人性、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才生发出来的思想,所以,说儒家文化不符合人性是对儒家文化了解过于片面的说法。
至于说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儒家虽然不反对科学,但对科学仅仅是接纳包容的态度,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导致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科学发展一直没有占据较高地位,也因此没有跟得上工业革命的步伐,导致了从明清开始中国在科技、工业方面与西方国家拉开了差距,由此引起了以后一系列的危机。这一点,确实是儒家文化的短板。
虽然儒家思想有一定的缺失,但是,儒家思想在治国理政、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一家文化都不可替代的,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这一突出优势,他才能在中国几千年社会中始终站在舞台的中央,也是由于儒家思想的这一突出优势,中国的大一统一直的以延续保持,中华文明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裂的文明。所以,对孔子也好,对儒家思想也好,质疑是应该的,但是更多的内容还是应该发扬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大家好,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汉字知识、识字启蒙、汉字创新思维训练等,欢迎关注、交流!
孔子,是儒家的鼻祖,创立的儒家学说,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为什么孔子在现代社会,会受到众多质疑?
讲到儒家,不得不提到,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名之问,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
先讲讲,孔子儒家
孔子儒:仁礼,孔子讲“德”道,从“德”而出“仁”,进而仁德仁义。“儒”以“仁”为内核,以“礼”外显,内“仁”外“礼”,讲仁义,说礼仪,孔子讲仁义礼智信,其实都是很完美的理念,
孔子学说,这么完美的治国理念,为什么不被当时各国采用而成为治国方略?
其实这是有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儒家学说,说得非常好,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孝悌等,都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都很难做到,也就是说,很难执行到位,不象法家,一条一条的法律条文,是可以实施的,所以秦采纳法家治国的就成功了。
回到刚才的李约瑟之问,中国古代科技水平一直领先西方,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
这与宋明理学,儒家变成儒教有很大的关系,整个社会以儒为尊,说白了,就是搞人际关系,选人才重科举,文官儒生能得到国家的重用。
历史上,战争的武器、工具等研发一直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力量。武将、兵者、搞科研都不受重用,国家不重视搞科技研发的,现代科学自然很难在中国诞生。
孔子儒起源于与老子道,孔子与老子相比,天的大小不同,老子是自然天,天人合一,是大天,讲自然与人的关系;
老子道: 道德,老人从易经“道”出说“道”讲“德”,道——从天地自然本生而成,德——人心认知自然万物而得,以后天心 “德”而循先天自然“道”。
孔子是社会天,讲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义礼智信。
社会天相比自然天的格局要小很多,
这里的天,指的是文化概念上的天,就象佛家心一样,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
现代社会以科学发展为第一生产力,儒家思想的作用就小很多,当然,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和谐相处为好,
汉字,是知识,是逻辑,是想象力!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汉字知识、识字启蒙、汉字创新思维训练等,欢迎关注、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一个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人,被今天的人封为“圣人”本来就是笑话。这和我们人性中拥有的虚荣性有直接的关系。孔子是我们中国文明教育的重要的代表,也是我们中国文化重要思想发展的一位巨人。孔子时期的一些思想和论文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精髓之一,这样的说法是科学的评价。但是我们要看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是如何利用“圣人”名义之下别有用心的真正的目的。他们把孔子奉为圣人,从头到脚包装得严严实实,让他成为普通人精神上的偶像,让他不存在任何错误和缺点,所有人都要以孔子论语中有利于统治者的方向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规规矩矩方圆伦理来服从封建统治阶级的号令。那么我们的文化祖先孔子先生真的是一个十分完美无缺的“圣人”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孔子对我们中国文化的走向影响是巨大的,也可以说是好坏参半。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信仰,而是被历代帝王钦定的国学正统。我们查查历史就可以得出结论,但是很少有人去思想为什么?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可以几千年来始终把孔子侍为圣人的主要原因,因为是孔子把人类社会按照等级划分,因此受到历来封建王朝的追捧与尊重。孔子在所谓的“礼”的思想中,已经把社会阶级对立而又统一在一个平台上。使得中国封建王朝得以血缘而名正言顺的“代代相传”。
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年轻人反对孔子的学说?是今天的年轻人思想落后了这位二千多年前的“圣人”?不是!一定不是!而是今天的年轻人读懂了我们中国的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受到质疑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有的思想都会受到质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为什么质疑,而是质疑之后是否有进步。
早在西周时期,“天命”这种不可抗外力都会被当时的人所怀疑。他们会否认天命的不可抗性,怀疑天命对人间的统治力。
人们对天命的怀疑,抑或对孔子的怀疑,甚至对其他一切理论活或者人物的怀疑,都只有一个原因。这个人的思想,或者这个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当时出现的问题。
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小时候的教科书上都有过类似的故事,比如哥白尼、布鲁诺为捍卫地心说付出的代价。
人们怀疑某一事物或理论,前提是发觉了它们的不完备、甚至错漏之处。在怀疑的基础上,人们需要做的,是对这一理论进行适应性改造。
孔子的思想,在汉代的时候也是经过这样一番改造才得以成为官学的。
武帝即位时,希望能有一个符合当时大一统政治体系要求的思想体系,但当时的儒生,像申生,辕固生这种倾向于固守传统的儒生,都没办法拿出一个合适的体系。后来还是董仲舒比较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需求,从而奠定了儒学的官学地位。
要说董仲舒对孔子的思想完全没有质疑,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果没有质疑,也就没有融合儒家阴阳家名家的“天人感应”理论体系。但是董仲舒做到了质疑基础上的创造性建设,所以他成就了儒家,也成就了自己。
到了宋代,儒学面临佛家理论挑战的时候,一开始由于没有成体系的本体论和形上理论,导致很是被动,当时的士大夫纷纷从佛家理论中寻找他们关心的人生终极关怀。要说此时的百姓对孔孟之言,对儒学理论没有质疑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彼时连儒家自己的拥趸都在钻研佛道。
但有意思的是,儒家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细致的“性与天道”学说,成就了“理学”、“心学”的辉煌。让我们见识了二程,朱熹这样当世大儒的风采。
再回过头来说现在。人们质疑的,不仅仅是孔子一人之言,更是孔子代表的传统儒家的理论。人们质疑它的不合时宜,是因为传统儒家中确有不合时宜之处。人们质疑它的虚伪不失,是因为在当代儒者,或者非儒者中,都有那种虚伪不实之人。
人们之所以质疑孔子之学,是因为质疑之人吃过孔子之学的苦头,或者因为被某些心怀叵测之人打着儒学的旗号欺骗,或者因为被那些打着圣人之言的腐朽言论长期打压,又或者仅仅是觉得孔夫子的某些只言片语不符合他自己的价值观而已。
但就像我开头所讲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质疑,而在于质疑之后,你是否能够有建设性的创新和进步,这样也会让这些质疑,变得更有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受到现代人的质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质疑孔子的个人经历其实就是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失败者;另一方面是质疑孔子的儒家学派削弱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
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分别是射箭和驾驭马车,这其实就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儒家也并不鼓励一味退缩忍让——“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甚至对君王也不是要求一味愚忠——有人对孟子说:“武王伐纣是弑君”;孟子回答:“未闻弑君,只听闻放逐独夫民贼”。事实上春秋战国本身就是尚武的年代,那时的儒家和宋以后理学化的儒家具有本质的不同。所以第二点质疑其实和孔子本人无关。
至于第一点质疑的人更多——事实上无论是孔子的崇拜者,还是反对者在有一点上基本上观点一致——那就是孔子基本上就没做啥实事。孔子的崇拜者认为: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他索性专心治学,希望学生们能将儒学发扬光大,这一希望直到汉武帝时代才实现,但毕竟实现了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法统道统,这难道算不得伟大吗?孔子的反对者则坚持认为:孔子的学说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对解决实际问题没半毛钱作用,于是他们动辄嘲笑孔子“百无一用是书生”、“只会空谈干不了实事”、“混不好才去装逼”、“博出位来骗饭吃”。那么我们今天就不谈孔子对中华文化有何贡献,仅仅只从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孔子究竟是人生赢家,还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首先孔子相比别人的起点是比较高的:孔子的祖上出于殷商王室。周灭商封殷商王族微子启于宋,建立宋国,孔子祖上由殷商王室变为宋国公室。西周后期孔子先祖弗父何从公室中分出,为宋国之卿,由诸侯之族转为公卿之族。弗父何及曾孙正考父都是宋国名臣。春秋早期宋国内乱,孔子先祖孔父嘉被华父督所杀,宋国华氏始强。孔父嘉曾孙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奔鲁国,世为鲁国大夫。孔子之父叔梁纥是鲁国大夫,也是当时著名猛将,偪阳之战中曾经手托千斤闸,扬名诸侯。所以孔子是不折不扣的官N代,在春秋时代各国的官职基本上是贵族世家世袭,那时候可没什么科举制,所以孔子的出身其实是他仕宦为官的敲门砖。
遗憾的是孔子虽然是贵族子弟,但却到底没有拼爹的命,因为他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所谓人走茶凉,随着叔梁纥的死他身前混迹官场的人脉关系也随之而去,自然也不能给孔子提供多少混官场的资源,充其量也就是提供了贵族身份,使孔子具有仕宦为官的敲门砖,否则他连为官的资格都没有。事实上孔子正是因为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不得不提前中断学业,出仕养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没像其他官二代富二代一样拼爹,倒是很有点早当家自力更生的意思。
由于失去父亲的庇护,孔子只能从最基层的低级公务员干起。在职场上孔子也混得不错:能胜任会计、牧业管理等多个岗位,而且肯定做出了一点名声,才能为齐、鲁国君所知,今后设帐收徒时才能来那么多人。另外孔子主动完善职业技能,对与职业有关的农业、园艺也颇有研究,否则后来樊迟也不会问他园圃之事,虽然孔子自称不如老农、老圃,但那一是自谦,二是不大感兴趣,并不是不会。孔子自己就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后来孔子担任鲁国中都宰,一年之内使中都大治,在中下级官吏的业务范围内不愧是能吏,后来在高级官员任上又不愧为名臣。孔子中年以后,声望大增,其时鲁国政局动荡,孔子因缘际会成为鲁国高官:一年内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到大司寇,并且暂代宰相执政(摄相事),完成了坐火箭式的官场三级跳。其官阶换算到现在相当于鲁国最高院院长兼国务院总理,鲁国是当时的中等强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省,所以孔子官职最高时几乎做到了一省长官,而连个普通公务员都崇拜得不行的屌丝们居然认为孔子混得不好,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以此言之:孔子并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会计、农活、园艺等等他都会干,他也曾做过高官,显然不能说混得不好。孔子的反对者除了讥讽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和情商低混的差之外,还认为孔子削弱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把我们变成了一个文弱的民族。实际上真实的孔子是一个大力士,常年佩剑从不离身,虽然正史没记载孔子的武功到底高不高,但多少是会些功夫的,之所以正史对孔子的武功缺乏记载是因为他从不在人前炫耀武力。除了个人的武功之外,孔子也曾率部征战,关于他指挥战争这个是有正史记载的:鲁国费邑的长官公山不狃发动叛乱偷袭国都,鲁定公措手不及,被费邑的部队包围,情势十分危急。孔子指挥申句须、乐颀奇袭公山不狃,大破费军,救出国君。但就像他个人不推崇武力一样,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孔子也更倾向于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春秋时代晋楚争霸是主旋律,但到后期把持晋国国政的六卿内斗,使晋国陷入衰落,齐国开始挑战晋国霸权,拉拢晋国的盟国鲁、卫等国。孔子相鲁期间齐鲁为此举行了夹谷会盟。此次会盟孔子软硬兼施折冲樽俎,尽显外交才能。首先孔子预料齐国作为大国会要炫耀兵威,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力主带上军队。齐国果然派莱夷士兵劫持鲁定公,因鲁国有备,没有成功。仪式上齐国又让侏儒上来演滑稽戏,这在庄重的会盟上是非常失礼的行为,而且带有侮辱的性质,孔子当机立断斩杀侏儒,又一次挫败齐国的计策。会盟结束时齐国临时加了一个条款,规定齐国出兵,鲁国要出兵车三百乘助战,这时如果硬顶会过于得罪齐国,但低调接受又会让齐国予取予求,于是孔子放软身段,提出以齐国归还汶阳之田为交换,有条件的接受。最终齐鲁夹谷会盟成功,孔子也获得齐国君臣的尊重。可见孔子虽推崇礼教礼法,但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古板,他在处理外交事务依然是讲究求真务实的。
孔子推崇六艺,所谓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后世的儒家学派一直推崇礼乐,可在孔子的反对者看来:正是对礼乐的过度推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削弱了尚武精神。其实射、御就是教人们射箭和驾驭马匹,这在当时无论文人武士皆将这两项技能作为必备技能,毕竟当时是礼崩乐坏的大争之世,不会一点功夫都保护不了家人。书是指的书法、数则指的计数之法,我们知道现代的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其实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孔子当然不可能预料到几千年后的世界会是啥样,但他在当时就敏锐意识到数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其实孔子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轻视不等于无视,事实上孔子对自然科学至少是不排斥的。除此之外,孔子还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他跟鲁国国家级乐师师襄学习弹琴,一段时间后即令师襄自愧不如。
其他网友回答:回答之前,看了很多人的答案,大多把孔子的儒家学说当成统治工具之类的大加批判,甚至还以人身攻击泼口大骂孔圣人的。
上面这个叫“宫山隐士”的,不知道什么水平,可能有念一点书,认得一点字,可是我敢肯定,哪怕你是中文、哲学、历史几科的博士后,也无法了解孔子学说的精髓,甚至不知道有念过几行孔子的文章。虽然本人所学离孔圣人还有“900亿光年”,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
孔子的学说或者说理论十分博大精神,它既不是只有汉武帝“独尊儒术”,也不止我们中学文言文所学的那几章,更不止于丹的所谓“论语鸡汤”。儒家学说可是涵盖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社会、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中华文明的成形,成是源于糅杂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理论,最终大成的儒学体系。
儒家 讲的仁、义、礼、智、信,绝不是什么“封建余孽”,这么认为的人才是那四十年前大讲“批林批孔”的“什么余孽”。它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遵守的生存和生活法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每一个都充满丰富的哲学智慧。其实不单是孔子,我都很怀疑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是不是史前文明来的,怎么就那么有智慧,他们的学说至今还在指导着我们,或者说两千年期间,后人还没有任何理论能突破孔孟、老子等人的学说。
儒家文化是中国大一统的基础法则和理论依据。
中国为什么会保持数千年的统一,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能延续,其中的奥秘就是孔子的儒家学说。不得不配佩服董仲舒和汉武帝,如果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那么华夏大地时间一长就陷入思想的分裂,虽然百家争鸣很热闹,但就不会有今天14亿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共同遵循一个信仰。汉武帝之所以能和秦始皇并列,一方面是他领导了汉民族与匈奴抗争并击败匈奴,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为华夏统一确定了唯一的理论基础。
儒家文化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根源
清末一百多年的落后,让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曾经先进了几千年的文明为什么会落后于西方?一百多年来,西方文明在全球大行其道。然而,当人类社会高达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却在质疑西方文明,并且发现世界大同、和谐发展的真正“圣经”其实在东方。孔子学院能在全球蓬勃发展,不仅仅是因为西方加强与中国沟通联系的需要,更是因为他们重新认识并认可儒家学说,认可东方文明。
儒家学说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先进文化
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但并不是说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指定的意识形态后,其它学说就成了异端。相反,几千年来,战国时期的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等的学说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流传至今,否则我们今天也不知道有这些东西。古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吸收、改良,逐渐形成了儒家学说兼容并包的文化特性。我们不拒绝任何先进文化,也不容易被其它文化所吞并。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如果活在当今,晋升不了教授,因为他没有论文或著作。老子如果活在当今,晋升不了研究员,因为没有专家组评审认定的成果。正因为他们二人没有正高职称,在面对现在中国千千万万的院士、教授和研究员的时代,不被怀疑才怪。
其他网友回答:质疑,这本身就符合求学的态度。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又日落西山,这一自然景观一般不会遭质疑,原因很简单。
孔子(仲尼)传说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儒家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及学术流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遭重创,而后汉武帝为维护统治地位,听从董仲舒”罢點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行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其实儒家学问范围很广,不只是(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也包括(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科学著作《考工记》《天工开物》等也是世界级别。
当西方大炮轰开国门,近代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孔运动,五四运动达到高潮,文革期间也是一样,孔子变成了”孔老二”,儒学相当然成了糟粕。儒家学问就是这样,反反复复一会拿出来批判,一会又崇拜的不得了,就像小两口吵架,一觉醒来又好了。
威海链 » 为什么孔子会受到现代人们的质疑?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