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绝学无忧\"的本意是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绝学本无为,何以有忧虑?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是说在洞察知识背后的规律,参透天地自然乃至民心之道之后,人就会超脱尘世,无忧无虑,怡然自得,便如梦蝶庄生一般了。

鲲鹏展翅 扶摇万里

【版本】

楚简本作“絶學亡憂”,帛书本作“絶學无憂”,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作“絶學無憂”。“亡”通“無”,“無”即“无”,故各本义同。楚简本最古,故从楚简本。

北冥有鱼 其名曰鲲

【释义】

“绝”:本义是指断丝,这里是指洞察、超越、跨越,即透过通常的学问和自然界万事万物,参透天地、自然以及人心之道。《史记•天官书》:“绝汉抵营室。注:《索隐》曰:‘绝,度也。’”《荀子劝学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注:绝,过也。”

“学”:学问,知识。《说文》:“觉悟也。”《增韵》:“受教传业曰学。”《诗周颂》:“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书说命》:“王人求多闻,时惟建学,学于古训,乃有获。”《礼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无”(無):没有。无(無),是舞的初文,象执牛尾跳舞,本义是跳舞,后衍生为“没有”。《玉篇》:“无,不有也。”《书•益稷》:“无若丹朱傲。”《书•洪范》:“无偏无党。”《荀子•法行》:“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

“亡”:象一把刀的刃被折断了,成了无用的东西,引申为死亡、灭亡,后借为“无”,表示“没有”、“不”等义。《正韵》:“同無。”《诗》:“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注:亡,谓贫也。”

“忧”:忧愁,忧虑。本义为“忧愁”。象形字,金文中是人形,面左站立,举手挠头,一副发愁的样子;古玺文中,上页,代表头部,下心,也是忧愁的样子;古代有居丧之义,多指父母丧,如“忧毁”,是指因为居父母之丧悲伤过度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庄生一梦 身化为蝶

【简评】

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第一种境界,是人心的初始境界,此时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尚属粗浅,只看到表面现象,此时属于愚昧无知之状态,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的过程,便是“为学日益”,知识逐步增多。

第二种境界,是人心的中级境界,经过对自然和社会学习之后,对具体事物的本质有了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具体事物背后的规律。比如,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讲,数字控制,不过是用高低电平(0和1)基于时间(t)的各种组合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控制而已;数控机床,不过是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刀尖相对于工件表面的相对运动而已;机器人,不过是机械手爪末端相对于物体的相对运动而已。这样,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就日益深化了。

第三种境界,是人心的高级境界,通过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天地万物不过只是循道而行,社会民心也不过是循道而行,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动植物的生生灭灭,人生的生生死死,不过是自然之道罢了,尽人事、顺天意,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根本遵循。懂得了这些,面对自然和社会的一切,知道这背后都是自然规律驱动之下的因缘际会而已,于是也就变得超然自得,不会再争夺所谓的虚名物欲了。

所以,“绝学无忧”,绝不是放弃对于知识的追求,而是在追求知识之后,洞察知识背后的奥妙,参透天地人心之道,进而超然尘世,无忧无虑了。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大圣人老子之外,非嬉笑怒骂、笑傲江湖之中的梦蝶庄生莫属了。庄生境界,仰为天人也。

身当绝顶 心梦翔云

【本号文章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第二十章如何解释?

先看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飏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而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大意):

唯唯诺诺与训斥怒骂,有什么不同呢?善与恶,又有多大差别呢?大家都说可怕,人们不得不跟着说可怕。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啊,这种不良的风气什么时候才能终结呢!

简单解读:

先说明一下:“绝学,无忧”当属第十九章的内容,笔者已经作了解释,这里不再赘述。本章最后一段即从“众人熙熙——而贵食母”,不象老子的风格,故不译,也不加以解读。笔者认为,本章内容是从“唯之与阿”开始到“其未央哉”为止。

在这一章里,老子告诫人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道”与“德”的标准。失去“道”与“德”的标准,“唯”与“阿”,“善”与“恶”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人们就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人家说可怕,也跟着说可怕,人家说好也跟着说好,人家说坏也跟着说坏,没有事非标准,这正是失“道”与“德”的表现。随波逐流,人之亦云,虽然是自古以来形成的风气,但应通过“道”与“德”的教育,使其终结,不可延续下去。

其他网友回答:

“绝学无忧”应该是《道德经》第十九章尾句,而非第二十章首句。这里暂不讨论为什么是第十九章而非第二十章的问题,只研究“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摒弃效仿的攀比就会没有忧愁。

学,音xiào,教,效仿。《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绝学无忧”诸本均列为二十章的首句,结果使得这句话在二十章没有着落,此乃后人初分章时形成的错误,帛书甲、乙本均不分章;然而郭店简本已经把“绝学无忧”抄没了。“绝学”与“见素”“少私”同类,且它与本章“此三者”紧密相连。“绝知弃辩”需要“绝学”,“绝学”就会“无忧”;要“绝伪弃诈”,就必须提倡“见素抱朴”;做到了“绝巧弃利”,就会促使人“少私寡欲”。其实,“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正是老子提出的三条参照标准。从语言结构和逻辑思维角度看,“见素”是“抱朴”的前提,“少私”是“寡欲”的前提,“绝学”是“无忧”的前提,在老子看来,只要“见素”“少私”“绝学”,就会“抱朴”“寡欲”“无忧”;而且只有“见素”“少私”“绝学”,才会“抱朴”“寡欲”“无忧”。它们的前后件之间是充要条件关系。“无忧”又总述“见素”“少私”“绝学”“抱朴”“寡欲”五事,就是说,“见素”“少私”“绝学”“抱朴”“寡欲”后,自然就会“无忧”。

其他网友回答:

<2>愚人张延智为您解答。

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可翻译为:抛弃掉学文,就能抛弃掉忧愁,恭维和斥责,又相差多少呢?所谓的善与恶,又相差多少呢?别人所害怕的,我们也不可不害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不知何时能停止!众人无忧无虑,欢欢喜喜,就像是在参加盛大的宴席,又像是在春天登台眺望一样。只有我淡泊宁静,没什么追求,就像个婴孩一样。做事闲散没有目的,就像无家可归一样。众人都欲念有余,只有我处处不足。我真是个愚人的心一样,众人都呢么明白,只有我如此糊涂。大家都如此精明,只有我如此愚钝。世人都有所作为,只有我愚蠢笨拙。我不同于别人,因为我找到了根本所在。得道之人是超然于世外的,世俗的价值观念在他的眼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人要有一种超然的情怀,虽说当下是一个追求实际的时代,但是人不能没有超于物质的精神追求。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绝学无忧“的本意是让君王达到“绝学无忧”的境界

欲知老子“绝学无忧”的含义,先弄清楚“绝学”的含义。

“绝学”就是“精学”“博学”“饱学”之意。就是“深思熟虑,必有奇谋”。就是兵家所说的“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就是古人所说的“思之精所以尽其微”。就是岳飞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不仿效他人,重在自己领悟,内心能够运用自如。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技艺、谋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无忧”就是没有忧患。就是毛主席说的:“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就是有战略的定力和自信。

怎样才能做到“绝学无忧”呢?请看《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君王抛弃自以为是的聪明智巧,回归本真,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拿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粉饰社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少私寡欲。才能达到绝学无忧的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心中有"道"!人生无忧是也!。

其他网友回答:

绝字有两个字意,一是根绝,二是绝妙。因而后人对此老子之句有两种释义,一是根绝学问则没有忧愁,二是拥有了绝妙的学问则没有忧愁。我们不能断章取义,老子五千文其实就是一篇文章,有其严密的逻辑推理性,他主张"学不学"即学习探索客观之道,不应止步于生存之术。老子之文有高度的同一性,根本没有自相矛盾之处,他一辈子才写了五千字,根本没留下可供后人诟病之处。他的名篇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即最绝妙的学说,他身处乱世却没有忧愁,自觉率领儿孙远徙陇西,为大唐的兴盛打了基础留下了种子。

其他网友回答:

据老子提倡学说来分析,人若无忧应当是对后天的认知尽量的减少这么去理解。应以先天的本性为重。

其他网友回答:

绝学无忧,是承上章绝圣弃智的进一步阐释。绝学,绝的是世俗功名货利之学,绝学也是一种学习——出世之学。道佛两家都是出世之学,洋洋洒洒,其深厚广袤程度不下于世俗之学。所以绝学不是什么都不学。

无忧,圣人慈愍大众无所适从之困境,增其绝圣弃智、转而向道的信心而已。

凭什么可以无忧呢?下面具体阐释:一切世间之学,无非对待而生之两极转化而已,比如应答之语可以真心诚意地“嗯嗯”,也可以勉强应付“啊”。就连习惯认定的善恶之辨,虽失之千里,而往往在于一念之间。究其发生的那一念,到底又有多大差别呢?差之毫厘。

人之所畏,畏的是什么呢?就是前二章之智巧之害,对于智巧之害,人人都应该畏惧,不得轻易为之。而现实是什么状态呢?后面“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以及皆有余、昭昭、察察、有以,都是不知畏惧之现状。

针对损道、不道的现状,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以及“独若遗、沌沌兮、昏昏、闷闷、顽且鄙,都是知畏返道之德相。

得道之人为什么可以完全返世俗而行,独异于人?

贵求食母。最后一句是此章点晴之笔。得道之人之所以敢这样做,就好比婴儿有母亲的庇护一样,无忧!当然,前提是认得谁是你母亲。


更深入的注释,请参照憨山大师注本:

【注】此承前二章言圣智之为害,不但不可用,且亦不可学也。然世俗无智之人,要学智巧仁义之事。既学于己,将行其志。则劳神焦思,汲汲功利,尽力于智巧之间。故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知者又何所求。是则有学则有忧,绝学则无忧矣。然圣人虽绝学,非是无智。但智包天地而不用。顺物忘怀,澹然无欲,故无忧。世人无智而好用。逐物忘道,汨汨于欲,故多忧耳。斯则忧与无忧,端在用智不用智之间而已。相去不远,譬夫唯之与阿,皆应人之声也,相去能几何哉,以唯敬而阿慢。忧与无忧,皆应物之心也,而圣凡相隔,善恶相反,果何如哉。此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也。老子言及至此,恐世俗将谓绝学,便是瞢然无知。故晓之曰,然虽圣人绝学,不是瞢然无知,其实未尝不学也。但世俗以增长知见,日益智巧,驰骋物欲以为学。圣人以泯绝知见,忘情去智,远物离欲以为学耳。且夫声色货利,皆伤生害道之物,世人应当可畏者。我则不可不畏惧而远之。故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苟不知畏,汨没于此,荒淫无度,其害非细。故曰荒兮其未央哉。央,尽也。由是观之,世人以增益知见为学。圣人以损情绝欲为学。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耳。众人忘道逐物,故汨汨于物欲之间。酷嗜无厌,熙熙然如享太牢之味,以为至美。方且荣观不休,如登春台之望,以为至乐。老子谓我独离物向道,泊于物欲未萌之前,不识不知,超然无欲。故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兆,念之初萌也。婴儿,乃无心识爱恶之譬。孩,犹骸骨之骸。未骸,所谓骨弱筋柔。乃至柔之譬。众人见物可欲,故其心执著而不舍。老子谓我心无欲,了无系累。泛然应物,虚心游世,若不系之舟。故曰乘乘兮若无所归。乘乘,犹泛泛也。众人智巧多方,贪得无厌,故曰有余。我独忘形去智,故曰若遗。遗,犹忘失也。然我无知无我,岂真愚人之心也哉。但只浑浑沌沌,不与物辨,如此而已。故俗人昭昭,而我独昏昏。昭昭,谓智巧现于外也。俗人察察,而我独闷闷。察察,即俗谓分星擘两,丝毫不饶人之意。昏昏闷闷,皆无知貌。我心如此,澹然虚明,若海之空阔不可涯量。飕然无著,若长风之御太虚。众人皆自恃聪明知见,各有所以。以,犹自恃也。我独无知无欲,顽而且鄙,亦似庸常之人而已。然我所以独异于人者,但贵求食于母耳。凡能生物者,谓之母。所生者,谓之子。且此母字,不可作有名万物之母的母字。此指虚无大道,能生天地万物,是以道为母,而物为子。食,乃嗜好之意。众人背道逐物,如弃母求食于子。圣人忘物体道,故独求食于母。此正绝学之学。圣人如此,所以忧患不能入也。前章绝圣弃智,乃无用之用。此章绝学无忧,乃无学之学。后章孔德之容一章,乃无形名之形名耳。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标签: 绝学 本意 无忧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