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易中天的观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但今天只说与问题相关的话题。
1,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很大一部分是“斗争文化”内耗太大。人们忙于斗争“争斗”只注重意识形态方面的较量。普通大众无暇关心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与应用。
2,传统文化的观念影响使得上世纪中页的国人思想过于保守,僵化。不知道向前看,只懂向后看。不论什么事都要以史为鉴。科学的进步,新技术的发明,创造是没有历史经验可借鉴的。
3,传统文化里更多的是“学而优则仕”充满登堂入仕耀祖光宗的封建思想。缺少对自然科学发现,发明,创新的启蒙,引导和激励。
对形而上学的看法过于偏颇。探索,发现,理论奠基,发明,创造都是从无到有形而上学。
传统文化是什么?易中天能够说清楚吗?吃着传统文化的饭,却拿着传统文化说事儿,是不是有点儿不地道! 如果反过来说,发展科技就必须“去传统文化”吗?
科技又是什么呢?科技不过是一种工具;现代文化(西方)可以利用或者开发升级,传统文化(东方)照样可以玩转——问题仅仅在于实力。
换言之,只要有相应的基础理论与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无论什么样的文化,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徒,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可以取得科技的进步。
阻碍科技发展的短板不是某一种文化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局限与政治的原因;西方国家以及前苏联就是很好的例子;
前苏联主体民族和宗教与西方基督教国家同源,为了与美国争霸全世界其科技发现水平不相上下,根本就在于前苏联也有相同与西方国家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现在的俄罗斯倒是没有了传统文化,全部向西方看齐;但是无奈兜里的银子不够,于是科技才大大落后于美国;
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当中最优秀的那些部分是民族的精华比如说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不忘初心等等;这些精华正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易中天先生的出名,不也是借助了科技的进步,上电视这个平台吗?你的《品三国》不也是传统文化吗?你不也是在阻碍科技的发展吗?
传统文化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首先要分清楚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不能一棍子打死,易中天先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吧!
其他网友回答:易教授的话有道理。一是传统文化中迷信糟粕多,不相信科学而信鬼神。原本在三千多年前,成汤与伊尹破除迷信,否定天命,改革神政,实行人政。形成了革新进取的新风尚,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可在孔子学说的诱惑下,中华民族重又回到鬼神为大的迷信深渊中,根本看不到科学之光。二是儒家学说是鼓吹官贵为大,君子独尊,欺侮广大小人百姓的官本位主义。极大地摧残了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一一小人百姓,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推进。他们仇视所有的革新与发展,将其视之为异端邪说。给科学技术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其他网友回答:我赞同易老师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可以对比,中国古代有墨子,是光学与机械的研究者,是有科学精神的,当时墨子的水平不比古希腊的托勒密差。托勒密有地心说与光学研究,也是极强的。但是,古希腊科学人才很多,亚里士多德的浮力论与杠杆学说,已经超越了墨子时代的中国人。古中国与古希腊的比较如下,古希腊是城邦小国组成的,奴隶主也养奴隶,奴隶主生活不愁 ,主要就是吃喝玩乐思考哲学与科学。中国春秋时代也是奴隶主当道,本来也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其中出了孔孟。孔孟思想是控制社会的阶层与思想的,到了汉武帝时代,孔孟思想一家独大,这与帝制一家独大相关,其他科学思想被打压。而古希腊科学,到了帝制时代,转移到了阿拉伯国家,也就是所谓的翻译运动,进入中东保留了下来。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就基本没保留。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算出高精度的圆周率,是一个奇迹,但也是一个孤例。隋唐以后,科举制度不考数学,国家财政管理不靠会计制度,没有数目字管理。科举只考儒学,美其名曰传统文化,其实相当偏颇。不过西方也没好到哪里去,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也是一千年的黑暗,远没有中国繁荣。不过,西方全面复兴,是来自文艺复兴,这个事情开始后,科学兴起。因此,中国缺了一个文艺复兴,主要是帝制太盛,儒学控制了社会思想。目前来说,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补一个短板 就是科学。其他中国本来就很强,复兴起来很容易。
其他网友回答:说传统文化阻碍科技进步,是错误的。把科技和传统文化对立起来就是不对的。科技是传统文化积累发展的结果,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科技的东西,比如四大发明,历法,建筑,纺织,治炼,航海,中医,中药等等。汉语,汉字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外科技就是靠它们来学习丶继承和推广,怎么能说阻碍了科技呢。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易教授可能就不能称为教授了。不能忘本啊。
其他网友回答: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国人的自我认同感,这就是根,但现今社会不应该一根独大,就像教育中某些人说的得语文者得天下,这样的说法就言过其实了,未来的国家发展还是要靠科技强国的,中文就是门语言,就算你精通唐诗宋词,深耕孔子文化你也造不出芯片,所以传统文化应该保留但不应该过分神化,在教育中点亮科技树这才是国家发展之路,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传承,而科技是物质传承,
其他网友回答:传统文化肯定是有碍于科教发展的,现在是什么年代已经进入智能时代啦 。传统文化只实应艺术,生活,谈情说爱……
其他网友回答:传统文化特别是科举制度妨碍了科技的产生是客观亊实。
现在而今眼目下的万军万马考公务员热,也是使大量专业人才学非所用,浪费教育资源、浪费人才的现象正在阻碍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客观亊实。
观察和评论人和事必须尊重亊实、尊重逻辑才不会打胡乱说。
传统文化很值得尊重吗?为什么《共产党宣言》要这样说呢?一一“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其他网友回答:我不认同易中天传统文化会阻碍科技的观点。首先,科技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文化做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具备先进才能留传至今。传统并不完全意味着落后。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两者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易中天先生没有说错,我们国家的科技基本上就是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领域人们自豪的秦砖汉瓦也让人汗颜,两千多年居然就没有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中人们使用马车基本上与当初的罗马帝国的军队同步,而当西方科技日新月异时,我们国家的精英们居然做轿了,不但没有丝毫进步而且还大步退去,实在是让人诧异。
威海链 » 易中天为什么会说传统文化会阻碍科技?博眼球?你认同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