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是东汉末年一首长篇五言叙事诗,大约为建安年间时民间无名氏所作。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个字。
这首诗写的是卢江郡有一小吏,名叫焦仲卿,娶刘兰芝为妻。婚后两人你恩我爱,情感极笃。但焦仲卿母确不待见刘兰芝,将其赶逐回娘家。卢江郡太守见刘兰芝贤淑美貌,便遣媒人为其儿子求婚。刘兰芝不为作动,投水自尽。焦仲卿闻讯后亦自缢身亡。
《孔雀东南飞》通过叙述一对青年夫妇被封建礼教拆散,分别寻情而死的故事,充分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忍性和普遍的害人性,形象地控诉了封建的纲常伦理道德。诗的最后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两句作结束语,表示了对刘兰芝、焦仲卿的无限同情。全诗结构完整,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他网友回答: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吗?是汉代乐府,她与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以诗的形式描述了一对情侣的悲情故事!凄美的爱情故事!主人翁焦仲卿与刘兰芝情投意合,感情甚至,刘兰芝的母亲教女有方,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琴棋书画样样行!她的家庭是一个破落的官宦人家!十七岁嫁给焦仲卿!焦仲卿按现在来说,就是一个机关单位里的公务员,她的母亲不喜欢刘兰芝的原因,因为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刘兰芝按现在来说就像是网红,因为她聪慧过人,心灵手巧,她织的素,绣的锦远近闻名!她的绣品,她织的布总让客户满意,争着要,按现在来说就是出名了,出尽风头了,可能也有点显摆!有点抛头露面,在那时候,那还了得,有失妇规,应该深居简出,最主要的是像钗头凤,没有生娃!婆婆就让儿子把刘兰芝送回娘家,意思休了!东边邻居家有一位很美丽的姑娘秦罗敷,美貌出众,关键是在深闺长大,而且知书达理,漂亮而不矫情,美貌也是出了名的,现在还有句话,生就罗敷貌,也需七彩衣,意思是生的在美,也得衣服衬托!所以女人穿衣很重要,人是衣服马是鞍!就足以说明罗敷有多么美,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情,是不为所动的,给母亲下跪求母亲不要把刘兰芝送回娘家,遭到母亲严厉指责!就对刘兰芝说你先回娘家,过一段时间去接你,刘兰芝就哭着走了。得有多伤心啊!与心爱的人两分离!回娘家母亲是行的,但母亲说,我把你培养的这么好,还是被人家送回来了,哥嫂不待见她,正好焦仲卿的领导就是上司,要把刘兰芝嫁给他的儿子,而且儿子是官二代,还帅气!领导就是智商高,因为他知道刘兰芝的价值所在!刘兰芝不嫁,等着焦仲卿来接她,但焦仲卿就是不来接了,哥嫂也混的不好,说这次的人家比焦仲卿家有显赫的多,为什么不嫁!冷眼冷语的说他母亲!母亲也让她嫁,为了母亲她答应了,出嫁的那天,穿的特别漂亮!打扮的也特别漂亮,化了漂亮的妆,跳河自尽,焦仲卿悲痛欲绝,也上吊死了!两家还商量着合葬,留下了凄美的千古绝恋万载痴情的孔雀东南飞!
其他网友回答:《孔雀东南飞》为汉代乐府,似乎已成定论。但有人通过对故事主题,所写的社会习俗和语言现象三方面的分析,对此定论是有疑义的。
情死合葬,有鸟双飞的故事主题,第一次记录在书面的见于南朝梁人任昉的《述异记》,鲁迅《古小说钩沉》录有此文。很清楚,这个母题出现于三国时期。诗中反映了不少社会习俗,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之类的描写,表现的是江南特有习俗。闻一多在《乐府诗笺》中说,它首见于东晋创业后的文献。“举言谓新妇”的习俗始于魏晋时代的江南地区。“交广市鲑珍”句中的“交广”一地,据《三国志》得知,也是三国时期才出现的地名。
语言方面的例则更多,如表示人称的“渠”、“卿”,诗中之句“渠会永无言”、“我自不驱卿”等,索之他书,则是《三国志》、《后汉书》早为早见。又如表语气的“是”和“复”字,诗中有“同是被逼迫”、“便复在旦夕”,这种用法以南朝梁人萧子显的《南齐书》和《后汉书》最为早见。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飞》属于汉代乐府的可能性很小。《孔雀东南飞》及序,最早见于南朝梁陈时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一书中。据推断,它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物,而最大可能当出在晋末至南朝初期。
其他网友回答:(原创)《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精品,是现存古代乐府民歌诗中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到高峰的重要标志!内容主要写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受迫害而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诗中叙述刘兰芝聪慧俊美知书达礼遵规守距,而焦母逼仲卿驱赶兰芝,仲卿屈服于母亲的封建礼教家规,劝兰芝暂回娘家。兰芝回娘家后,家兄又耻笑她,逼兰芝再嫁官宦大家公子,兰芝假意答应,最后“举身赴清池”而死!焦仲卿闻讯后,“自挂东南枝”,二人为爱情共赴黄泉!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殉情后“化蝶”双双飞,而焦仲卿与刘兰芝殉情后“变鸟”!“双飞蝶”“比翼鸟”在中国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而“孔雀东南飞”一词,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也用来比喻“不拘一格降人才”东南沿海地区广聚英才发展特区的热词!汉语的魅力生命力由此可知!
威海链 »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