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情李白在《将进酒》中的遭遇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李白,诗仙,酒仙。他一生写诗近万首,留存至今的,也有三千首之多。三千首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诗,都写到酒,诗人可谓“三步不离诗,三篇不离酒”。一首《将进酒》,无论从内容,语言,意境,风格上,都堪称是其代表作。这首诗也只能出自李白之手。

《将进酒》不乏经典传颂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等等。诗人就是诗人,他将诗歌艺术推上了历史诗坛的顶峰,让我们敬仰,叹为观止。似乎,唐朝没有李白,就称不上是辉煌的唐朝了。

(李白)

李白为什么要写《将进酒》?李白写诗随性,随遇,随意,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信手拈来,喷薄而出。但笔者认为这首诗,却是他深思熟虑之作。看似喝酒,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首诗应该是他最为成熟的作品,因为,在这首诗里他要表达的是一种积郁的心情,他对时局和人生的思考,他敞开心肺对世人的呼喊和警示。有人说,李白看似是在山脚下的木屋里喝酒,其实他早已登临山顶,俯视苍穹,心中包揽乾坤。

据郁贤皓《李白集》载,《将进酒》写于开元二十四(公元736年)前后。而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据此,《将进酒》应该是李白天宝年间离开京城后,游历江淮,后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那是一种什么心情?可不是游山玩水所应该释放的心情。因为他这次离京,是被权贵排挤,近似于“流放”了。早在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进京任职为供奉翰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又因权贵的谗毁,被排挤出京城,唐玄宗“赐金放还”。

李白的政治抱负是很强的,但他一个文人,无力抗衡权贵势力,他感觉到自己怀才不遇,前途暗淡,这种打击对一个文人来说可想而知。他是在心情极度烦闷,失落感大增的情况下,重新开始了他早期就放任的游历生活。他与好友岑勋相遇,两人把酒言欢,后应邀一起前往嵩山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朋友相聚,李白心情好多了,什么金钱,什么权势,都是身外之物,随它去吧。但是,三人登高畅饮,触景生情,李白心中悲愤又起。他要写诗,但此时他写诗并不是要引起朝廷的注意,而是要发泄心中的不满,以及对权贵势力的蔑视。这个时候,他的头脑应该是清醒的。越是清醒,他越能写出看似醉意朦胧其实寓意深刻的诗篇。《将进酒》呼之欲出,应运而生。

这首诗秉承李白一向的风格,但却“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一泻千里。但字里行间,表达的却是李白的心情和当时的意境。他心中愤懑,借酒烧愁,他是悲愤的。李白的人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人生。《将进酒》就是他悲剧人生的写照。

今人看来,李白的境遇值得同情。唐朝应该是历史上最为宽容和文明的朝代,但是,它却容不下大诗人李白,原来也仅是表象,悲呼!@头条历史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头条读书会 @美文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什么遭遇,同情什么?《将进酒》不过是李白劝朋友喝酒的劝酒词。和现在朋友聚会,在酒桌上劝朋友多喝点酒的话是一样的,只不过李白把劝酒的话,用诗一般的语言和弦律写出来了而已。我倒欣赏其快人快语!

其他网友回答:

你同情李白在《将进酒》中的遭遇吗?

(原创)《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被贬"赐金放还"后,心中烦闷,抒发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而挥毫而就。

"将"读(qiang),就是请的意思。《将进酒》本是汉乐府旧题,题的意思是"劝酒歌",也就是在饮酒的时候某种感情奔放而歌。

这首诗是作者怀大才而不遇发出的怒吼。感叹人生苦短,应该及时畅饮行乐,不要白白浪费掉自已的一生。也含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意。读者在这里自然想得到诗人失意受挫的苦闷心情。但是,从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作者昂然兀立于世,貌视一切,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这种形象正是诗人大手笔性格的流露,是感人心灵的千古概叹!

把酒与朋友相聚,是人生一大幸事,特别是象李白这样怀天地之才的大文豪而不遇,于是把酒抒怀,将心中所累积的郁闷迸发出来。大有必吐,不吐不快之势。

于是乎虽怀才不遇,然而"天生我才必有用"。其时写此诗时,诗人本已悲慨到极至,但不发出悲哀的语言,而是放荡不羁,滚滚而来,一泻千里,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诗人开篇明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天",这奔流直下,滚滚而来的黄河之水,岂道不是诗人滚滚而来的诗兴奔涌而来!然而人生是短暂的,它短暂得像早上是青丝,晚上则如白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 可见作者是如何的豪饮豪唱。到了最后"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才画龙点睛,道出了饮酒是为了消除这积累起来的万古愁忧。

我不是同情太白先生的遭遇,而是敬佩他的豪放。在受到压顶打击下,想到自己的才能(天生我才必有用)终能得到利用的这种希望。这种顽强的自信心理。

然而,现在还是"与尔同销万古愁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李白的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确实值得同情,但在这首《将进酒》的诗中,他所表达的情感,没有对人生的不幸有伤感之意,使读者看到的是豁达乐观、开怀畅饮的激情,我也被他这种向上的心胸感染,很难说出同情与否。因为丹丘生准备好了酒饭,招待李白和好友岑勋,爱酒的李白当然高兴了,到了酒场,心情改变,浑身的不愉快,全被这酒赶跑了。人们常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酒下肚了,诗性就来了,千古名作《将进酒》就出现了!

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慨叹人生苦短,大自然的规律不可违,但他并不为此悲观,下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复还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人生不能沉沦,要把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其劝酒之词“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虽是夸张,却能看出作者希望和友人尽兴畅饮,一醉方休,使饮酒的兴致达到高潮。“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钱是粪土,有酒就好,有酒就有豪情,这种阔达的情怀,不愧酒仙之雅称!贫穷也好,富贵也罢,什么怀才不遇,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有了酒,就使作者豪气冲天!“与尔同销万古愁”,为此,激情戛然而止,收笔结束全诗

可以 说,读者必然会被作者的激情感染,我也很难说出对作者的同情与否!似乎是无所谓同情与不同情的心理!

其他网友回答:

一直以来,对李白的遭遇都是深感同情的。但是,看到这个问题后,又突然不知道该不该同情了。

对于《将进酒》这首千古名篇,相信大多数人都很喜欢,可是,如果李白没有当时的不得意,那就肯定不会有这首强自欢颜,一泻千里的名篇。

所以说非常矛盾,假如李白得以施展自己平天下的抱负,那就不会有《将进酒》;如果想要有《将进酒》,那李白就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可谓不可兼得。

此时此刻,真的不知道该不该同情他的遭遇了。

其他网友回答:

根据《将进酒》的内容看,李白是对自己的前途绝望后写的。情绪低下,但不忘借酒消愁,说明他很喜欢喝酒。同时在诗中也号召大家也同他一样大加喝酒。当时也不知有没有人听他的。

其他网友回答: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作者:李白

李白号称诗仙,李白的诗篇思想豪放,文字表达夸张!这首诗千古传颂,是唐代诗作的典范。《将进酒》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封待诏翰林,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后排挤出京,到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这一年,距李白被“赐金放还”已经8年了。8年来,虽然远离政治中心,李白忧国忧民的心情一直未变,可是又无用武之地,52岁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放浪于形骸之外。一日,李白和他的两位朋友岑勋、元丹丘相聚于嵩山,煮酒论时世、谈人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英雄老去,世多纷扰。酒酣耳热之时,借酒放歌,吟诗一首。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将进酒》。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非常孤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这首诗气势磅礴,热情豪放,为乐府古体诗。《将进酒》意译为“劝酒歌”。

译文:您看到了吗?黄河之水由天上(高处)奔流之下,一路狂奔到大海,永不停歇(不回返)。您看到了吗?年迈的双亲对镜,看到镜中的白发(悲悯),曾经的青丝,双鬓已染白发,朝暮之间,光阴稍纵即逝,发出韶华不在的感慨。朋友啊!开心时,就尽情开怀畅饮(得意解释为开心),不要让酒杯(金樽)空掉,斟满酒,对月当歌(自信满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尊贵和有价值的,钱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即使会经历一些坎坷,我还是那颗最耀眼的星(天生我材必有用)!

整首诗,恣意飞扬,豪放潇洒,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儿时就读“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自己的小脑袋里,唐诗就是李白,李白就是唐诗的化身。读《将进酒》,审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看到的是一个豪放不羁、才气冲天的诗仙,看到的是一个有抱负没有实现、借酒放歌略带颓丧的中年男人。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陕西成纪(今陕西天水附近),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李白自幼聪颖好学、文学功底深厚。26岁出川,开始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漫游生活。李白虽广交朋友,但为人狂放不羁,政治上始终不得志。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激情、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因而被推崇为诗仙。
《将进酒》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作,也是他性格的真实写照。在李白的近千首诗歌中,表现饮酒的很多,但表现个人愁苦的却为数不多。而这首《将进酒》却是在写借酒浇愁,而且是“万古愁”!这“愁”难道浇得灭么?不过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罢了。李白虽有救世救民之心,但无奈郁郁不得志,只能仰天长叹,让人倍感同情!

其他网友回答:

做出同情这种情感判断之时,至少应该在了解其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从唐代文官制度看李白的「失意」——读赖瑞和「三官」三部曲有感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千古名作《将进酒》一诗中,以落拓不羁的笔触,把个人的境遇,人生的困顿,胸中的豪气描绘的淋漓尽致,蕴藏其中的不能抑制的情感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感染了每一个汉语的使用者。然而,诗歌是对真实历史的抽象描述,凝练优美的语句背后,往往湮没了那种情感所根植的社会事实,这对阅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因此,如果我们需要理解这之中的层层的隐义,就需要尝试把诗人的语境重建,在他们的语境中借以理解他们的所述,唯有这样,才有可能触摸诗歌背后的诗人之心。

对于李白来说,他那些动人至深的诗文,写作的目的往往不是简单的「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大鹏赋》),而是想「特请拜一京官,献可替否」(《为宋中承自荐表》)。这类目的,从唐代制度史上考察,并不是什么怪论。白居易也曾以其诗文投谒,可见一斑。唐代文官,最开始的基层官,一般是校书郎,或者是正字。晚唐诗人李群玉(813?-861),擅长写诗,令狐绹推荐李群玉的状表中,以「佳句流传于众口,芳声籍甚于一时」称之,可见其当时诗名之盛。而李群玉向唐宣宗进诗「歌行、古体、今体七言、今体五言」四种三百首,宣宗读过之后特别称赞其曰「异常高雅」,因此就拜李群玉为宏文馆校书郎。这种待遇,是李白等人所不敢望之的。

这里需要向读者交代一下,按照唐代人自己的理想中的升迁图,通过科举或者制举之后,最开始的基层文官往往希望是校书郎(李群玉正是如此)、正字、参军、县尉,开元年间,则是巡官、推官、掌书记。不久升迁,到中层文官,就希望是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拾遗、补阙、员外郎、郎中、县令、司录、录事参军等,开元年间,又增加了判官一种。到了高层文官,则是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中书舍人、谏议大夫、给事中、侍郎、尚书、仆射、州长史、州别驾。刺史、都督、都护、观察使、节度使、盐铁使、转运使等。这些官职,不仅硬性条件(诸如待遇问题)好,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都是「清要」之职,不是世家或者是名流出身,往往是没有机会担任这些官职的。李白没有选择考科举,显然他与这种不断迁升的考功体系是无缘的,凭借这种出身而介入治天下的可能也就没有了。由此而言,李白大概想走的是那种被天子直接征召起用的路子。

依照《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等书的记载,李白生平,做过一个「翰林待诏」的官。这个「翰林待诏」,在后人眼里,似乎就是「天子征召起用」的。但是实际上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翰林待诏」,其实并不是那种我们通俗理解上的、那种能参与政治事务的「翰林学士」,反倒是接近技术高工的「翰林待诏」。前者是出身科举或者制举,或者就是开国名臣。擅长文词,玄宗以前有这样一群人,但是没有这种名号称呼;后者是以琴、棋、书、画、医这些实用技能,不需要有科举或者制举出身。本来这两类人,玄宗初都称为翰林待诏,或者又称呼为翰林供奉,但直到玄宗开元二十六年,通过设立了学士院,把前者同后者予以区别,前者才固定有了「翰林学士」这个讲法。

这一点,很不起眼,但是很重要。因为这两类「翰林待诏」甚至对于未来在官场中的迁转也有着不同意义。前者这种待诏往往是带有自己真实的官衔,是升迁过程中的「中转站」,工作任务也常常是替皇帝撰写诏诰。而后者则是布衣之身,进入翰林要颇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官衔,工作任务就是用自己的技术奉承皇帝,并且,他们往往就是一辈子以此为生了,很少有擢为朝中大员,介入官僚政治的。而李白所担任的「翰林待诏」,由于李白本人不是出身科举或者制举,所以没有官衔,没有升迁,都是不足为怪的。借用敦煌残卷(伯2567,伯2552)上的讲法,李白可以称呼为「皇帝侍文」,也可以用赖瑞和先生的讲法,称呼其为「诗待诏」。其在翰林中的作用,直白点的话说,就是写诗娱乐玄宗。。由此来看,李白以白身被拜为翰林待诏,其实质与起用政治人才的「天子征召」相去甚远,指望从此一举登上政治高位,那是不可想象的。

永贞中,「二王八司马」的王叔文,其起家是做了十八年的棋待诏,逢迎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顺宗,得其欢心,才一举登高。但这种境遇在唐代都是比较罕见的特例,对比李白,可知其生平从未有过什么机会能够一遂其心愿的。

而理解了李白这种「诗待诏」的性质,那么就能够明白唐玄宗对其召之即来,「下輦亲迎」;挥之即去,「赐金放还」的举动并不是什么昏庸之举。(如果说李白同那种出身科举或制举的翰林一样,那么玄宗不可能做如此之事,迎接他的只不过是贬官。)正因为李白没有科举或者制度的保障,所以他的得意与失意,就是看当朝的皇帝对他的亲密不亲密,欣赏不欣赏。在意时,可以亲手为其调羹,觉得不满意了,下诏放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人对于凭借技术而成为「翰林待诏」的人是非常轻鄙的,这一点赖先生有着非常精彩的述评,此处不赘。由此来看,李白的在后世人眼里值得称道的「出仕」经历,在当时而言其遭遇是近乎「倡优蓄之」。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李白的《将进酒》,就能够更深一层的了解其诗作的内涵。

根据詹锳先生的看法,《将进酒》一诗作於天宝四年,也就是李白「赐金放还」之后的第二年。照此,诗中「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一句,就不单单是用刘伶的典故,而更是追忆其当时与贺知章,怀素等八人相交,痛快喝酒而著有「饮中八仙」名号的快意之事了。并且,与八仙之时的快意对比,虽然李白在翰林时,能够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落拓不羁,但是其「诗待诏」的特质,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在放肆的同时,让其治天下的愿望一得伸展,而诗作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一句,恰恰正是被放还之后内心苦闷的写照了。

当然,赐金放还并不是意味着李白从此与政治绝缘了。他还有一条路子可以走,就是通过幕府介入到政治里。这一点他晚年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就足以说明了。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史料里并没有李白在永王李璘的幕府中担任何种官职的记载,一般而言,像李白这种有声名的人被辟幕府,往往担任巡官,不久即升迁为推官和掌书记——这是在幕府中,最基层的文官官职。今存新、旧唐书李白本传和唐才子传中,都对李白在永王李璘幕府之事十分模糊,所担任官职一无交代。中唐人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一文,甚至为墓主讳,直接把这段历史抹去。由此来看,李白在永王李璘的幕府的境遇,也并不是那么好。亦即这里似乎指明了一点,李白的政治才能恐怕并不见得高明。

如此,再来读《将进酒》,内中有句曰「天生吾徒有俊才」(传世本一般写作「天生我材必有用」,属于后人改动),这里的「俊才」,大概只是说其文字水平很高而已。与常人理解里,那种治天下的「才」,毫无相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将进酒》一诗虽然文辞优美,情真意切,十分动人,但是也就仅仅限于此,要是把这种看成政治人才的自挽与书愤,那就陷入了被构造的幻境——「文学才干高的人,政治才干也高」。更进言之,对于李白通过《将进酒》中写出的个人遭遇,并不能产生那么大同情心来,因为这并不是「不得时、不得位」的事,而是说走了这样一条干谒政治的路子,就必须要面对这样的结果。这一点,读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也能够明白。

范文言,「公自量疏远之怀,难久於密侍,候间上疏,请还旧山。元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後患,惜而遂之。」很明白的把李白赐金放还之事,塑造为自己的上疏求自放,而有意的不提这实际上是「斥去」(《旧唐书·李白传》)。这足以昭示李白的在翰林作用,对于当时的政治事务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也能够看出李白所谓的「翰林待诏」的地位,恰恰符合我们上文的讲述。依此附言,范文中的「遂直翰林,专掌密命。将处司言之任,多陪侍从之游」几语,除了「侍从之游」,算得上是实话,「专掌密命」、「司言之人」就是典型的谀墓之词了。

总之,当我们了解了唐代官职的升迁运作体系,把李白的遭遇放入这一体系中来考察,就能够明白,李白的遭遇并不是那种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不得时」、「不得位」——因为我们使用「不得时」、「不得位」这种词汇时,往往认定了被形容者具备「时」与「位」需要的出身或能力,而李白恰恰并不是由科举或制举进入的「翰林院」,在「翰林院」中也并不是担任那种政治人才的「翰林学士」,甚至其本身可能也缺乏政治才干,只有文才高于世人。而也正是因为此,看上了其诗才的唐玄宗,在开始可以特地将其招来,宠遇甚厚;不久之后又可以「斥去」、「放还」。所以,对于李白的这种境遇,个人而言并不会产生通常意义上的同情成分。

然而,李白用其生花的笔触,把这种境遇凝结成了《将进酒》这篇非常动人、非常豪放的诗歌,让那种奔腾,跨越时空的界限扑面而来。并且,只要是个汉语的使用者,就不可能不受这种奔腾的感染。这无疑又非常令人敬佩与追慕,因为面对曲折而惨淡的人生,李白这种奔腾的豪情,会给予人以极大的力量,在其黑暗的夜空里,迸出一片璀璨的星星来照明前路

其他网友回答:

刘老师96283原创

这本是一首劝酒歌,何来“遭遇”之说。那我就顺着题主的思路先来推敲“遭遇”所涵盖的内容:是深陷囹圄的境遇,还是穷困潦倒的窘况,你只要细品读这首诗,得出的结论是二者皆可抛,既然如此,何来同情?

这首诗的闪光点就在于观表面现象是“借酒浇愁”,实则包含着积极的思想内容,用今天一句时髦的话:满满的正能量。即:不必为人生短暂而忧伤,不必为人生挫折而烦恼,应当相信未来,相信明天,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绝非是一种沉沦,大可不必同情。

一《将进酒》原诗:

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为无数的迁客骚人,芸芸众生所折服,他的《将进酒》虽是劝酒歌,却给我们展示了一副副生动画面:

画面一:君不见滔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朝如青丝暮成雪,两个君不见,然则直抒胸臆,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必将使我有用武之地。即使钱财散尽了还会回来。这幅画面气吞山河,大气磅礴;

画面二:让我们宰牛,杀羊,暂且尽情作乐,正应当一口气喝它三百杯。(当然这三百杯是夸张) 陈勋先生啊,丹丘先生啊,快快喝完这杯酒,不要让酒杯暂停,我为你们歌一曲,请你们侧耳倾听,钟鼓馔玉不足贵,只愿我们长醉不再醒来,这画面生动形象,豪爽惬意;

画面三:自古以来圣德贤人都寂寞无闻,只有寄情美酒的人才会永远留下姓名。譬如那陈王曹植曾在平乐宴饮,尽管一斗酒十千钱(在当时已经很昂贵了)仍旧恣意寻欢。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少呢?只管去买酒,让我与你们欢饮。五花马,千金裘快快拿去换美酒,让我与你一起消遣这千古忧愁。这幅画面引经据典,光彩照人。

二 细细品味 跌宕起伏,志在必得:

全诗大开大阖,霸气豪放,篇首,既用两个“君不见”领起,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气势磅礴,并且诗中屡用巨大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现豪迈诗情和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其独特之处,无人可比拟。情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具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气势与力量。品评到此,我们还须同情吗?

李白诗歌内在韵律上的特点是大起大落。就《将进酒》而言可概括为:一起一落;再起再落;再起:

1.诗的开篇是两组长句:一组长句把黄河的壮丽说得更壮丽,面对壮丽的河山,诗人豪情满怀,欲有所作为,这是诗情的第一次大起;另一组长句,把短暂的生命说得更加短暂,表现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时不我待,对虚度年华的恐惧,仅此而已,这是诗情的第一次大落。

2.然而诗人拒绝消沉,于是诗情再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说的:人生得意,当然不是现实,而是憧憬中的未来,所以,他要为痛饮满杯并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绝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充分肯定,况且这一豪放的诗句即全诗的主旨据此明朗,这铿锵有力的诗句所表达的是使命感,自信,坚定,志在必得的情怀。“千金散尽还复来”,仍是信心满满,这不仅说花钱豪爽,更是对前景的乐观,这是诗情的第二次大起;

接着:“请君为我倾耳听” “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对现实的不满是牢骚,是诗情的再次低落,对古代著名的“饮者”,诗人举出了一个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因为曹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所以借酒浇愁。诗人就这样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这就是诗的第二次大落;

3.诗人不甘心“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需沽取对君饮,甚至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不因现实的不得意,而否定未来,为了诗人肯定会到来的未来,他要痛饮高歌,把过去的一切不快“万古愁”彻底销掉,这是诗情的第三次大起。

结语:诗仙李白《将进酒》中的不平,只是诗人政治报负不能得以施展,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宣泄,仅此而已。据此我们无需同情,反倒诗人给我们留下的千古绝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倒是值得我们深思……

2020年6月23日于北京原创

标签: 将进酒 李白 同情 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