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名声好一点的太监?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太监又被称为中官、宦者、内侍、内臣、内官,是历史上为宫廷服务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是一群不是男人的男人。

这群人身份低下,平时不得干政,只能干杂活,但因与皇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殊情况下也能权倾一时,比如魏忠贤、赵高。

从历史上看,很多太监确实干了不少坏事,太监的整体名声一直不太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群小人,加上许多戏剧作品对这群人的黑化,太监已经彻底的成为负面词。

其实,不管是历史还是戏剧作品,都是人创作的。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主观立场。尤其是历史人物,很难用是非、黑白、好坏来定义,比如曹操或雍正,做过不少好事,却留下滚滚骂名;刘备是一个地方军阀,坏事也没少干,名声还好得不要不要的。

立场不同,评价的标准就不同,只要得罪过读书人的人,不论是是君王还是太监,很难留下好的名声。比如,明朝的太监与东林党斗得不可开交,东林这帮人就一定是好人吗?但他们是知识分子,会打“口水仗”,掌握着名誉定价权,不管太监做过什么,反正就一个劲地对其进行抹黑。

正是因为古代读书人从整体上看不上太监,能够留下好名声的太监可谓少之又少。

帝王中的太监,太监中的帝王——曹腾

曹腾是东汉沛国谯人,《三国志》记载他是曹参的后人,从小就入宫中当宦官。汉顺帝继位之后,曹腾还升任小黄门、中常侍,在宫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汉桓帝的继位过程中,曹腾又立下拥戴之功,被朝廷封为费亭侯,还升职为大长秋。

曹腾在宫中当了三十多年的太监,言行上还算本分,胸怀也比较大度,曾为朝廷举荐过不少名士,比如赵典、堂溪、张奂、虞放等人。曹腾曾被益州刺史种暠弹劾过,但他并没有公报私仇,反而夸奖种暠是能干之臣。

曹腾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收了一个养子——曹嵩,曹嵩又生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曹操,曹操统一北方,成了三国的枭雄,后来曹操的孙子曹睿当皇帝后,追封曹腾为高皇帝。于是,曹腾成了历史上唯一被正统王朝承认的太监中的帝王。

改进型造纸术的蔡伦

蔡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从就熟读儒家经典,还学习过冶炼、铸造,种麻、养蚕等技术,十八岁才进宫当宦官。

凭借自己的才华,蔡伦入宫之后,一路高升。还因皇帝的信任,当过中常侍兼尚方令,这可是负责铸造以及保管皇帝尚方宝剑的职位。后来,蔡伦因邓太后所赏识,被封为龙亭侯。

可能过多的参与了政务,邓太后去世后,蔡伦的靠山没了,他的“旧账”被安帝翻出。最后,蔡伦不得已,只好饮鸩自尽。

蔡伦虽然在朝堂上成就不大,却改进了造纸术,让纸张从奢侈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这项成果,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蔡伦也因此拥有了世界级的名望。

军师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是冼夫人的六代孙子,出生于唐朝的官宦世家,因家道中落而被人领养。他天生谨慎,心思缜密,刚入宫时,还曾受到武则天的赏识。

在宫廷中成长,高力士看透了人心险恶,于是也学会了见风使舵,“神龙政变”中,高力士良禽择木,押对了李隆基。后来,高力士又帮李隆基出谋划策,先后铲除了韦后与太平公主,因此成了唐玄宗最信任的心腹。

随着皇帝的信任的加深,高力士的权利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身份与地位也水涨船高,一直做到了冠军大将军、渤海郡公,朝廷的许多政务都由高力士裁决,李隆基曾说过“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

唐玄宗能够开创开元盛世,高力士献过一些良策,也尽了一份力。高力士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他撮合了唐玄宗与杨贵妃这段千古姻缘;二是“力士为李白脱靴”。

此外,郑和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定义,他对明成祖忠心耿耿,在“靖难之役”中也立下功劳,但“七下西洋”的目的毕竟只是耀武扬威,还劳民伤财,加重了百姓负担,到底算不算好事还有待商榷。所以,郑和只能算半个好太监。

其他网友回答:

太监这个词语似乎总是给人们留下阉人、横征暴敛、飞扬跋扈、残害忠良等不好形象。中国古代的太监,虽然名声不好的很多,但是其中也不乏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名声好的太监们。

首先是东汉的蔡伦。许多人只知道蔡伦改进了民间造纸术,却不知道蔡伦其实也是个太监。蔡伦在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当了太监,后来又因为有功于太后,升为了中常侍。

蔡伦本出生于铁匠世家,他曾经在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学习《论语》和《周礼》。但年幼的蔡伦对周边的环境十分感兴趣,他在这段学习时光中不仅变得满腹经纶,还对养蚕、冶炼、铸造、种麻等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

蔡伦在负责监管宫中各项器物的生产与制造时,开始着手改进造纸术。

在蔡伦的造纸术发明之前,纸的制造工艺复杂,材料贵重。因此纸是平常百姓家不可企及的贵重物品,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使用。

蔡伦却用破布、麻绳、渔网等废料制作成了一种坚韧又轻薄的纸。元兴元年(105)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受到了汉和帝的赞扬。在汉和帝下令在天下推广这种纸的生产与使用后,蔡侯纸迅速普及。纸成为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历史长河中沿着丝绸之路向着西亚、西欧,向着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继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便是明朝的郑和了。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也能算是其中不一般的一颗。郑和以其先于西方人进行航海而受到世界的关注。他所代表的一种中国人不畏惧艰险,征服自然,和平与世界各国交流的精神也受到人们崇敬与赞美。

郑和少年时就服侍明成祖朱棣,因此朱棣对郑和的个性,能力都有着充分的了解。郑和本人十分了解军事、航海,他不仅英勇善战,还具有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他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在这些战火中得到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战经验。

永乐三年(1405),朱棣任命正使郑和航海西洋,与西洋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为明朝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关系,同时以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警告那些有妄想的"喜战好斗"的岛国。

郑和六次下西洋,不仅对解决明朝与东亚各国的矛盾,在亚洲与多国建立良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中国引入了许多珍奇物种。同时,在郑和的远洋过程中,世界的航海之路被开辟。

郑和把中国古代的海洋远航事业推向了顶峰,也对人类海洋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还要说到的两位名声好的太监就是高力士和王承恩了。

他们虽然没有像蔡伦一样在发明创造方面做出贡献,也没有像郑和一样推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他们对各自辅佐的皇帝的一片忠心是无可置辩的。

高力士对李隆基忠心耿耿,为李隆基在政治上出谋划策。在李隆基去世后,深受打击的高力士吐血而亡,随李隆基而去。他也被后人誉为 "千古贤宦第一人"。

王承恩也是如此的一片忠心报主恩。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时,王承恩没有像其他奴仆一样弃主而去,寻找自己的活路。他对崇祯皇帝不离不弃,最终随崇祯皇帝上吊身亡。

这些太监们不似汉朝的十常侍、宋朝的童贯、晚清的李莲英等人仗着皇帝对他们的宠爱与信任为非作歹。相反的,他们为自己的主人鞠躬尽瘁,有些愿意用生命追随自己的主人,而有些人则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对中国甚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他网友回答:

有,比如明朝时期,就有很多名声很好,值得后世敬仰的太监。

1、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

郑和就不用多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1405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船队足迹踏遍东南亚、南亚、非洲的众多地方,让中华文明得以远播海外……



2、张敏—为保护年幼的明孝宗而死;

张敏虽然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不多,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但他的人性光环,却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当初,万贵妃要张敏毒害尚未出生的明孝宗。结果,张敏却于心不忍,违背了万贵妃的命令,最终让明孝宗得以保全。而自己最后却因忧惧而吞金自杀。

3、冯保—支持变法,中兴大明;



冯保也可以说是明朝名臣时代的一颗闪烁的星星,张居正改革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支持与付出。

他颇具文化修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掌权后,冯保先是在万历初年主持热审,让许多冤狱得以平反昭雪。此外,冯保作为张居正在皇宫内最坚实的支持者,一直在后方支持张居正改革的推进,让“一条鞭”法得以推行。因此,万历中兴离不开他的贡献。

4、陈炬—心系天下,经世济民;



陈炬是万历年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陈炬在秉笔太监任上,不仅秉公执法,而且时常进谏,及时匡正神宗的失德之举。此外,陈炬为人处世宽仁有度量。因此,许多获罪而被刑部或是镇抚司监狱所关押的内臣、外臣,哪怕是犯了重罪的,陈炬都曲意保存,让他们得以免受迫害。

5、王承恩—忠贞不屈,与崇祯一同殉国。

王承恩多年来侍奉崇祯,忠心耿耿。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城。在明王朝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并没有出逃,而是在王承恩陪伴下,登上煤山(景山),吊死于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



而在陪伴崇祯走完最后时刻后,王承恩也随之吊死于一旁的海棠树上。因此,他的忠贞不屈也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本文作者:小贱贱

其他网友回答:

有啊有啊,历史上最伟大的太监是明朝的郑和。

郑和,原名马三保,从13岁跟随朱棣南征北战,一直到靖难之役,朱棣打败朱允炆。

朱棣攻入南京城的那天,宫中起火,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

据说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朱棣不放心,派他出海暗地里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1405年7月11日,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郑和率领240多艘巨轮,2万7千多名船员,从苏州刘家港出发,扬帆远航。

1405年(明永乐三年)~1433年(明宣德八年),郑和共出海远航七次,他最先发现了美洲,澳洲,南极洲。



最近,在墨西哥城考古发现了大量的明成祖年间的中国瓷器,证明了郑和比哥伦布早发现美洲大陆80多年。

郑和到达马来西亚时,尝到了一种奇怪的热带水果,软、甜、糯,入口即化,又臭哄哄的。

郑和很喜欢,吃了之后,留连忘返,遂称之~榴莲。



欧洲哥伦布航海时,由于长年海上航行,没法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许多船员患上坏血病,不明不白地死去。

而郑和带领的中国船队,却没有发生这种状况。

听说是那时候,中国船只上经常吃黄豆芽,绿豆芽、豆腐之类的,及时补充了维生素C。

还是咱们中国人智慧啊。



明朝时,中国的航海业,造船业,均是世界一流。

中国的远洋巨轮一路乘风破浪,浩浩荡荡,旌旗蔽日,纵横大洋,扬我国威,令四海八荒蛮夷敬畏,前来朝贡。

威武霸气!



郑和于1433年最后一次回到古里时,因病在船上离世。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太监,在大众的印象里,他们都是阴阳怪气、性格恶毒,在历史的发展中,诸如魏忠贤这样权势滔天的太监祸乱朝政,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害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过,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个体而去评判整个集体,并非是所有太监都声名狼藉,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名声好一点的太监呢?

实际上,许多在历史上做出贡献的人物,都有着太监的身份。比如有着“纸神”之称,被《时代》周刊评为“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之一的蔡伦。提到他的名字,很多人会下意识觉得,他发明了造纸术,不过准确的说,他是造纸术的改良者。

蔡伦虽然是宦官,但是是十八岁后才入宫,所以他留下了后人,据他的后人叙述,他本是桂阳郡大凑山下的一个铁匠家的孩子,从小便同那个时代的其他孩童一样,学习《论语》、《周礼》等儒家经典。在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他被推荐入宫,成为了太监。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蔡伦和从小入宫的太监不同,他读过书,很有才学,加上性格敦厚谨慎,很得喜爱。他并非只会阿谀奉承之辈,在宫中任职期间,他多次因为陈述事情的是非和道理而惹得皇帝生气。

除了侍奉皇帝,蔡伦毕竟是铁匠铺里长大的,他精于技艺,曾经“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当然,最著名的还是他对造纸技术的改良了。在蔡伦之前,人们编写书籍大多是用竹简,有些富有的人可以使用布匹写字,当时,写字用的布匹就叫做“纸”。

蔡伦有感于这一现状,便另辟蹊径,“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汉和帝看了蔡伦的纸,很高兴地夸奖了蔡伦,并将用他的方法制造的纸张推广,人们争相使用,称之为“蔡侯纸”。自此,蔡伦成为了对历史产生巨大贡献的著名太监。

东汉末年,还有一位名声较好的太监,而且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孙子曹操,他就是曹腾。曹腾收养子曹嵩,曹嵩又生下曹操,所以曹腾是曹操名义上的爷爷。还是《后汉书》中记载道:“邓太后以腾年少谨厚,使侍皇太子书。”

年纪轻轻的曹腾因为谨慎忠厚,于是被太后选择陪伴太子读书,太子也十分喜爱这个年纪相仿的玩伴,《三国志》中说:“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众有异。”后来太子继位,是为汉顺帝,而曹腾也备受重用,担任要职。

蜀郡的太守派遣手下小吏进京,想要贿赂曹腾,可他的书信却被益州刺史种暠中途截获。种暠便以书信为证据,向皇帝弹劾曹腾,指责他贪污受贿。可是皇帝认为,书信是蜀郡太守单方面送来的,和曹腾无关,于是不予追究。后来,曹腾不但不计较种暠的弹劾,还常常向皇帝称赞他是个有能力的官吏。这一行为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赞美。

后来,曹腾的曾孙曹丕称帝,建立魏朝,并追尊曹腾为高皇帝。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他:“奉事四帝,未尝有过……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西晋史学家司马彪也称赞他:“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

李白是享誉中外的著名诗人,他藐视权贵、放荡不羁。而其“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典故也是家喻户晓,这些举动被视作是对权威的一种不屑,人们说到时,常常觉得“力士脱靴”中的主角高力士非常滑稽,却忽略了他的贡献和贤明。

这位常常因为赞美李白而被反衬成谄谀之臣的太监,其实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的美誉,他出身于武将世家,祖上甚至是皇室贵胄。后来,高力士的家族受战乱影响而南迁,成为岭南豪族,他幼年入宫,从小就聪慧过人,于是受到武则天的赏识。

唐玄宗继位,高力士也深得喜爱,他被授予特权,能够自行决定朝廷小事。天宝初年,高力士被封“冠军大将军”,获爵渤海郡公。后来,又晋升骠骑大将军。唐玄宗特别宠信的宦官有高力士、袁思艺二人,他们地位相当,不过人们都喜欢恭敬谨慎的高力士,而厌恶骄傲自大的袁思艺。

后来安史之乱,袁思艺不假思索便叛投安禄山,而高力士则对唐玄宗不离不弃,随着他逃到了成都。后来,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高力士护驾有功,加官进爵。却因被陷害而流放到位于今天重庆的黔中道。

后来,高力士被大赦,回首都的途中,才听说李隆基已经去世了,他“北望号恸,呕血而卒。”一如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说:“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有宦官(太监)这个特殊官员群体,他们的本职是服侍皇室,因为有机会接近皇帝,所以经常有参与政治活动的事。

汉代的宦官政治,主要情况是宦官协助少年皇帝夺权,对抗外戚,之后皇帝报恩并倚重宦官,宦官子弟得以发达。这一切都在中平六年(189年),由袁绍与张让爆发的政变冲突后结束,宦官被屠杀殆尽,东汉王朝也走到了崩溃边缘。

唐代的宦官政治则更加夸张,在唐代中后期,宦官的权势比肩皇权,例如皇帝懦弱如肃宗,宦官李辅国便能够操控朝政,甚至后来还有逼宫的俱文珍,弑君的王守澄,可以说把李唐皇室弄得乌烟瘴气,颜面扫地。不亡国都没有天理了!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知道唐代的前车之鉴,便立下“宦官不许干政”的祖训,可是到了中后期,皇帝懒惰无能,又让刘瑾、魏忠贤等宦官有了可乘之机,虽然没有对皇权造成太大的破坏,但是对明末日益衰败的社会造成冲击。


宦官只是一个群体,真正弄够有机会操弄、影响朝政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人,绝大部分宦官都是地位低下的宫内仆人而已。所以,单纯的认为“所有宦官都是坏人”,把极少数人的行为当成群体标签,进行全盘否定,这是不学无术的表现。

在历史上,当然有好的宦官。笔者尝试举几个例子。

汉代

在东汉末年,虽然有中常侍张让这些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但仍然有五名宦官被称为“清忠”,他们只做好分内之事,从来不争权夺利。

《后汉书·宦者列传》:时宦者济阴丁肃、下邳徐衍、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佑等五人称为清忠,皆在里巷,不争威权。

其中如李巡,他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钻研,给《尔雅》做注,流传后世,他还曾和大儒蔡邕一同校订儒学经典,完成了熹平石经的创立。

【熹平石经的残石】

从这一点看,李巡对儒学传承是有功劳的


唐代

唐玄宗时期的杨思勖高力士,都是对玄宗忠心耿耿的宦官。

杨思勖颇有武勇,有军事才能,在唐玄宗时期,哪里有叛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凭借卓越的战功,拜将封侯,最后活了八十多岁,寿终正寝。

高力士更出名,例如“高力士给李白脱靴”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

【高力士脱靴的根雕艺术品。现代张始周黄杨木雕】

他一生侍奉唐玄宗,恭顺谦卑,在安史之乱时,也不离不弃,忠心护主;在晚年,他被宦官李辅国排挤流放边地,等大赦返回时听闻玄宗已经逝世,便痛哭呕血而死。

杨思勖这个人为人残暴,但是治军有方,征战有功,可以说是为国家稳定做了贡献;高力士没有为国出力,仅从他对唐玄宗的事来看,他就是一个忠臣。

只不过后来如李辅国等一系列的宦官没有杨、高这般忠诚,把唐王朝带向了灭亡的深渊。


明代

明代最出名的“好宦官”,莫过于郑和了。

郑和是云南人,从小因为战乱的缘故被送入宫内做了太监,跟了朱棣,深受朱棣信任。朱棣称帝后,在1405到1433年间,先后七次派他率舰队下西洋,为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郑和雕像】

后人又说郑和是受朱棣使命,去调查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也有人说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出海是为了去麦加朝圣。不论动机如何,郑和的壮举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不可磨灭的成就。


总而言之,古代的宦官群体中既有好人,又有坏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读史之人不可一叶障目,应该做到就事论事。

有一说一,不偏不倚,感谢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2>中国好太监列传:名声的好与坏。

一、秦国赵高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太监之一,也是较早见于正史记载的掌握国家大权的大太监。他早年间曾经与少年嬴政流落于赵国。因为他为人机警,办事干练而且忠心,深得嬴政的信任。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策划阴谋,李斯下水,逼杀公子胡苏,将大将军蒙恬与其弟下狱,成功助胡亥篡位。最终掌握了大秦帝国的政权,秦二世胡亥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连大臣们也对他阿谀奉承有加不得不违心的指鹿为马。

二,东汉蔡伦

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他家境贫寒,孤苦无依,汉明帝永平年间,迫于生计,入宫当了太监。章和二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对造纸技术加以革新,改进,经过多年的实验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最后因为在宫廷权力斗争中站错了队伍,由于自己这一方处于劣势,他被迫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东汉张让

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昏庸无道,大汉政权落入了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手中,而赵让作为宦官集团的最高首领,说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为过。汉灵帝刘宏在张让的谗言之下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自己淫乐,汉灵帝刘宏美美地喜笑言开。由于张让恶贯满盈,可以说得上是天怒人怨,人神共愤。最终,在禁卫军的叛乱中,他走投无路,投身黄河而死。

四、唐代李辅国

李辅国,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他曾经跟随唐朝大太监高力士打杂儿,干一些最下贱的低等粗活。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跟随当时还是太子的唐肃宗逃离京师。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李辅国审时度势极力劝进唐肃宗即位称帝。因此深得唐肃宗的信任。到后来他又故伎重施,用力,唐肃宗的儿子唐代宗继位。由于拥立两代皇帝,李辅国的飞黄腾达就不用说了。官拜司空中书令,跃居宰辅,晋爵博陆王,尊号尚父。但他毕竟是一个出身低贱的小人。小人得志便猖狂,他也不例外。从皇子到亲王,从嫔妃到皇后,从大陈到窄巷,凡是得罪他的人,他绝对不能容忍,比除之而后快。

五,明朝郑和

郑和原名马三宝,中国回族人,清真教徒。从小便在烟王朱棣的王府里当太监,由于在靖难之役中立有战功,深得永乐皇帝信任,他本人行事干练,非常有主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中国的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那么郑和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航海领域的巨人。

小伙伴们,你们认为谁的名声比较好呢?

其他网友回答:

前面的老师都漏了这位著名的宦官,他下西洋的时间比郑和早了整整620年,他就是唐德宗时期出使黑衣大食的杨良瑶。

公元1984年,在陕西泾阳县一次普通的田野考察中,无意中出土一方石碑。这方名为《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的石碑,揭开了一个掩藏了一千多年的秘密。在这方神道碑上明确记载着,这位名叫杨良瑶的唐臣远渡重洋出使大食的事迹。

石碑上记载的这位杨良瑶,为弘农杨氏后裔,咸阳泾阳县人,生于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娶妻刘氏,生有二子,肃宗至德年间,“入为内养”成为专门服侍皇帝的宦官。

杨良瑶在乡间之时,“少以节义为志行,长以忠勇为己任”,是个极有抱负和担当的人,入宫后在皇帝身边多次完成出使各地的任务,久历疆场,功劳突出。

唐代宗永泰年间(756年),(治今山西吉县)、(治今山西隰县)等州发生武装叛乱,狼山部落首领塌实力率众劫掠,威胁州县。

这时,“西河初平,四野犹耸”,唐王朝无力兴师东征,于是派遣中使刘崇进前去招抚,让杨良瑶充任判官。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代宗之时,招抚乱军的宣慰宦官,多有被杀的事例。

也能是因为已有前车之鉴,作为招抚大使的刘崇进面对纷乱如潮的乱军,畏惧不前,眼看朝廷招抚的大计即将流产。

身为判官的杨良瑶挺身而出,毅然接过了招抚的乱军的重任。他孤身入敌营,当着乱军的面,昂然宣布皇帝的口谕,神情平静坚毅,使得狼山部落众人为之气夺。

所幸在唐朝天威的震慑下,狼山部众“交臂屈膝,弃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颡受诏”,顺利平息了这次动乱。

经此事之后,代宗充分认识到杨良瑶是个敢于担当的宦官,于是委以重任,任命他为文林郎、行内侍省掖庭监作之职。杨良瑶也不负代宗之望,“奉使必适于所难,临事未尝有不当”。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杨良瑶又先后奉诏宣慰安南(越南古称,包含广西一带),震慑广府(今广东广州)叛军首领哥舒晃,当时舒晃叛军凶煞无常,但杨良瑶再次展现了,他果敢坚毅的性格,“山立嶷然,不可夺志”,叛军再次受到了震慑,因受命危难,不辱使命,归朝后备受赞誉。

建中末年(783年),因泾师之变,德宗被迫西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杨良瑶一直追随在皇帝左右,和德宗一起经历了奉天之围,这段苦难的历程。

兴元初年(784年),唐朝国内叛乱频仍,唐朝面对这种乱局,无力逐一剿灭乱军,遂派杨良瑶出使回纥,乞求援兵。杨良瑶再次临危受命,毅然北上回纥,说服回纥可汗,出兵南下协助唐军平叛。借助回纥的力量,唐朝顺利的平息了叛乱,杨良瑶因此“再造寰区”之功,受命为内侍省内给事,加朝散大夫。

这些功绩都不足以使杨良瑶成为一个传奇,碑载“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今伊拉克),备判官、内傔,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于远。”

贞元初年,为了实现李泌计策中西联大食的部分,德宗需要一员干将出使联络黑衣大食,这次德宗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杨良瑶的身上。之所以选择杨良瑶出使除了“比才类能,非公莫可”外,估计德宗也考虑到,杨良瑶曾多次出使广州、安南等地,对于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

现在河西之路早已被吐蕃截断,北上回鹘道也不甚安全,西去大食只有南下出海,面对茫茫大洋,相对比较便利。但对于长期生活在中原腹地的唐朝君臣来说,茫茫大海深邃而恐怖,驾舟出海可谓九死一生,只有意志坚定,可担大任之人方能托付。杨良瑶之前屡遭磨难,但果敢坚毅的性格,给德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远渡重洋,面对茫茫未知,杨良瑶再次成为了不二之选。

贞元元年四月,年届五寻的杨良瑶获赐绯鱼袋,带着国信、诏书毅然踏上了出使南洋之路。到达海边弃陆登舟,面对无尽碧涛,杨公“邈尔无惮险之容,懔然有必济之色,义激左右,忠感鬼神”

在岸边杨公割发祭海、指日为誓(至今南方渔民仍有剪发祭海神的传统,但是对于古代大臣深受“身体发肤受于父母”的思想影响,不是抱着决死之心,是不会割发为誓的),毅然挂帆海上,举棹击浪而去。

一路之上,唐朝使团“黑夜则神灯表路(应该是指阿拉伯人设立的灯塔),白昼乃仙兽前驱(可能是指海豚之类的海洋动物)。星霜再周,经过万国,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于无垠 ”。

沿途途经暹罗湾,顺马来半岛南下,经苏门答腊岛东南部,抵达爪哇岛。出马六甲海峡,横渡孟加拉湾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行,过阿拉伯海,经霍尔木兹海峡抵达大食国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伊拉克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最终到达茂门王所都缚达城(今巴格达)。

这条远跨重洋的路线,并没有记载在《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之上,但是却被详细的标注在《新唐书·地理志》之中。与杨良瑶同殿为臣的唐朝地理学家贾耽,在其所著的《广州通海夷道》文中也纪录了相同的海上出使路线,贾耽曾任职鸿胪寺卿,专门负责外交事务,他本人从未有出使大食的记录,但在文中却能详细记录泛海西行沿途各国的地名,可以推断这些信息应该来源于杨良瑶的记述。

杨良瑶西去联络大食,是否和大食王达成协议,历史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在《新唐书 • 大食传》记载,“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由此可见,杨良瑶联络大食获得了实际上的效果。

贞元年间,大食与吐蕃在中亚争夺渐烈,多次夺城攻伐,牵制了大量的吐蕃军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唐朝在陇右、安西的军事压力,这也正是宰相李泌定计的初衷。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春,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所部进攻昆明(今四川盐源)、诺济城(今四川西昌境),在雅砻江(泸水)以西,大败吐蕃军队,俘获两万余人,史称“渡泸之役”。在这场战役中俘获的俘虏中便有大食士兵,此时大食与吐蕃在中亚存在领土争端,而大食与唐朝远隔千里,中间还隔着回鹘,所以大食没有可能与吐蕃结盟共击唐朝,再结合陇右、河西吐蕃军中已有被掠唐人充军的先例,可以推测吐蕃军中的大食士兵极有可能是在战场俘虏的,这从侧面表明了,吐蕃在中亚确有和大食交手的迹象。

良瑶的这次泛海西行,虽然史籍无载,但是神道碑的出土,却还原了这次伟大的西行壮举。杨良瑶出使大食,比我们熟知的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两人均为宦官,却矢志不移,为国尽忠,足见我神州大地豪俊辈出,莫问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

太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不太受待见,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其一中国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而太监在人们看来不能繁衍家族香火乃是不孝;其二或许正是由于太监无法享受男女之事的乐趣,所以他们用揽权干政来弥补心理落差,为此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于是太监往往被视为是祸国乱政的代名词。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倒也有几位名声相对不错的太监,这些太监大致分为两类群体:其一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者;其二是坚守底线尽职尽忠者。

蔡伦是东汉桂阳郡(今湖南郴州)人。蔡伦出身于铁匠世家,在当时的盐铁官营政策下政府在当地设置有铁官,身为铁匠世家的蔡家就少不了要与这些专管盐铁事务的官员发生交集。幼年时代的蔡伦曾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在这里他习得《周礼》、《论语》等典籍,与此同时他对种田、养蚕、冶铁等生产技术也颇为熟悉。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进入皇宫当太监,成为自秦始皇统一华夏以来历代大一统王朝中第一位现存史料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南方籍太监。关于蔡伦入宫后曾一度兼任尚方令,主管皇宫制造业。“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作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蔡伦掌管尚方时大幅改进了制作工艺,据晚于蔡伦三四十年的崔寔在《政论》中写道:“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蔡太仆”、“龙亭”指的都是蔡伦,他已成为兵器“品牌”的代名词。不过真正令蔡伦名留青史的并非他对兵器制作技术的改进,而在于他对造纸工艺的改良:在西汉末年中国已出现了最初的纸张,然而制作工序极为复杂,因此难以推广。直到蔡伦身处的时代书面文书的主要载体仍是木简竹版,蔡伦打小就熟悉各种生产技术,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改进造纸工艺。蔡伦把树皮、抹布、旧渔网等东西都剪短了,然后就放到一个水池子中浸泡。在水中泡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杂物就腐烂了,而内纤维是不容易被腐烂的,所以纤维就保留了下来了。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来放入石臼中,然后再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尽管最初的造纸术并非蔡伦发明的,然而正是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才使纸张得以真正普及开来。蔡伦改良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造纸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中国造纸术的西传,那么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可能就无从谈起,即使欧洲人后来靠着自己的摸索发明出纸张,那么欧洲封建蒙昧的中世纪恐怕就将延长,这样一来整个世界历史可能就会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唐代的高力士是整个有唐一代第一位手掌大权的太监,然而比起晚唐时期那些擅权弄政乃至于废立君王的太监们而言:他是一个尽心尽职忠于本分的人。本名冯元一的高力士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是南北朝时代岭南著名的巾帼英雄冼夫人第六代孙,他的祖先世代镇守岭南,致力于当地民族之间的团结。在武则天时代的高压政治下冯家卷入了谋反案,年幼的冯一元被阉割后充作宫奴,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因此改名高力士。早在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高力士就侍奉左右并参与了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的行动,因功晋封为太子太保。李隆基继位后高力士一度权倾朝野:太子称其为二兄,诸王、公主皆称其为“阿翁”,驸马们则称其为“爷”。这一时期高力士尽管权倾朝野,却始终尽忠职守,从无弄权祸国的行为,不过也有不少经他推荐上位的官吏玩弄权术互相嫉害扰乱朝廷法纪。高力士显贵之后命岭南节度使寻访自己失散多年的生母,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母亲的高力士将其接到长安悉心奉养。安史之乱后高力士追随唐玄宗李隆基入蜀。在平叛过程中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唐军收复长安后李亨将父王李隆基接回长安,在李隆基移宫事件中高力士据理力争而触怒唐肃宗李亨,因此被流放黔中道。宝应元年(762年)三月77岁的唐玄宗病逝,高力士得知消息后向北遥拜嚎啕痛哭后吐血而死,享年78岁。高力士一生对李隆基始终不离不弃,因此明代的李贽评价他:“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

就在唐玄宗年间还有一个太监几乎和高力士一样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信——此人名叫杨思勖。和高力士一样他早年就追随李隆基参与平定韦后之乱,不过和待人宽厚的高力士不同:杨思勖为人残暴冷酷。然而在个人私德上存在严重瑕疵的杨思勖却为中华民族立下过不朽功勋:唐玄宗开元初年安南(今越南北部,当时隶属中国郡县管辖之下)首领梅玄成叛乱并与林邑、真腊等国合谋攻陷安南府。杨思勖奉命率军讨平了这次叛乱。开元十二年五溪蛮族首领覃行璋作乱,杨思勖再次领兵将其讨平。开元十四年邕州贼帅梁大海拥宾、横等数州反叛,杨思勖又统兵讨之。开元十六年泷州首领陈行范、何游鲁、冯璘等聚徒作乱,一时间攻陷四十余城,这次又是杨思勖出兵将其讨平。杨思勖虽战功显赫,但始终对唐王朝忠心耿耿,从没居功自傲、擅权弄政的行为。

杨良瑶应该是一个不太为人熟悉的名字,直到1984年在陕西泾阳县出土的《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的石碑揭开了一个掩藏了一千多年的秘密:早在郑和下西洋的620年前一位名叫杨良瑶的唐代宦官曾远渡重洋出使大食。石碑上记载的这位杨良瑶为弘农杨氏后裔,出生于咸阳泾阳县,生于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唐肃宗永泰元年(765年)杨良瑶奉命说服了在慈隰一带叛乱的狼山部落归顺朝廷;代宗大历六年(771年)他又奉命宣慰安南、广府;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杨良瑶赴回纥借兵,从而挽救了唐王朝的危局。 贞元元年(785)四月杨良瑶受命出使黑衣大食(西亚一带),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回国后受命主持修葺历代唐陵并参与洛阳平叛。杨良瑶历事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皇帝,经略中外五十余年,特别是奉命出使黑衣大食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郑和本名马三保,是云南地区的回族人,祖上来自西亚地区。他的家族在元代曾为高官,明军平定云南时郑和成为明军的俘虏并被阉割。此后因缘际会之下郑和进入燕王府侍奉燕王朱棣。1402年朱棣从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后马三保因功被赐名郑和并升任内宫监太监。1404年明成祖派郑和出使日本。郑和统督水师10万到达日本,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奉朱棣之命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此后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远航,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造访了30多个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世人誉之为”国威所至,远迈汉唐“。郑和下西洋不仅仅只是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强化了明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存在:1407年为便于郑和舰队的补给朱棣在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此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的最南端。明朝的这一宣慰司辖区包括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国和菲律宾一部分。而在更早之前的1403年明朝就已设立缅甸宣慰司,明朝疆域一度囊括了今天缅甸绝大部分领土并拥有印度洋出海口,而在下西洋后明朝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度进一步加强。郑和从34岁开始航海到62岁结束了七下西洋之旅,长达28年漂泊在海上,他创造了海上生活最长的记录。这28年里他在陆地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不过8年。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把中国海洋事业推向了高潮,为中国的航海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事实上在和郑和同时代还有一位太监建立了丝毫不亚于郑和的历史功勋,他的名字叫亦失哈。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既会女真语,也会汉语,既熟悉东北女真部族的风俗习惯,也熟知明朝的典章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永乐九年(1411年)春明成祖任命亦失哈为钦差太监,让他率领官军千余人,乘坐大船二十五艘前往东北女真部族聚居地巡视。正是在亦失哈的努力下明朝得以在东北女真人聚居区建立奴儿干都司和辽东都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亦失哈在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治所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兴建了一座供奉观音的寺庙,祈愿奴儿干地区与人民永世昌宁,故名“永宁寺”。勒石为碑,作“永宁寺记”。记述自己奉奉命巡视奴儿干,抚慰各部民众以及修建永宁寺的情况。碑身左右两侧分别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就这点而言亦失哈之功不亚于郑和——郑和下西洋尽管扬威异域,在当时看起来挺热闹,然而犹如昙花一现,最终没能成功引领中国真正走向海洋时代;然而在亦失哈的经营下东北地区得到了大力开发,为捍卫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主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是孝穆纪太后。说起来明孝宗朱祐樘的母亲纪氏的一生经历可谓跌宕起伏:自幼父母双亡的纪氏辛苦备尝,好在后来被广西贺县(今贺州)桂岭的一户亲戚家收养,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家。当时广西、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土司叛服不定,明军时不时就会对当地土司发动军事打击。当时明军是有在这些地区掳掠人口的惯例的:一般来说被掳掠的男孩就没入宫中当太监,比如郑和、汪直等人;而被掳掠来的女孩则往往没入宫中当宫女。纪氏就这样很不幸地被没入掖庭为奴。由于识得些文字,于是被授予女史之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纪氏得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幸并因此诞下皇子朱祐樘。按说诞下皇子的纪氏自然母以子贵,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诞下皇子的纪氏引起了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万贵妃的嫉妒。当初土木堡之变明宪宗朱见深的父亲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部的也先俘获,以于谦为核心的朝臣们拥戴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也先见不能从朱祁镇身上捞到什么好处,于是索性放回朱祁镇。此后朱祁镇和他的儿子朱见深就实际处于景泰帝朱祁钰的软禁状态之下,在这一过程中朱见深的贴身侍女万贞儿一直悉心陪伴他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那段岁月。朱见深登基后专宠万贞儿,此事引起皇后吴氏的不满,一气之下的吴皇后对万贞儿动用了杖刑。朱见深得知此事后不顾太后与大臣的极力阻拦强行废后,但太后也绝不同意朱见深立万贞儿为后,于是最终达成妥协:万贞儿尽管只升为贵妃,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她就是后宫之主。万贵妃只生下过一个儿子且早夭,因此她极其妒忌朱见深的嫔妃中有身孕者。纪氏发现自己怀孕后万贵妃命令一名宫女为纪氏堕胎,好在平日里纪氏人缘极好,以致于派来的宫女不忍下手,而是回报万妃谎称纪氏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半信半疑的万贵妃将纪氏打入冷宫,纪氏是在冷宫中偷偷生下的朱祐樘,然而这事还是被万贵妃得知了,于是她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好在天良未泯的张敏却将朱祐樘藏了起来,包括吴皇后在内的那些被万贵妃排挤过的后妃们自发帮助哺养婴儿。尽管万贵妃多次搜查,但都被张敏等人藏得很好,朱祐樘就这样靠着吃百家饭长到六岁。由于万贵妃的迫害,以致于朱见深的嫔妃但凡怀孕者多被其暗害,只有朱祐樘因张敏等人的保护而幸存下来,但对此朱见深是不知情。有一天张敏在为朱见深梳头时听见朱见深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有儿子了。”在朱见深的追问下张敏这才和盘托出朱佑樘之事,得知此事的朱见深大喜之下赶紧去见自己这位皇子: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因长期幽禁而面黄肌瘦、形容枯槁,连胎毛都没剪的孩子。欣喜万分的朱佑樘召集群臣说出了真相,次日就下诏立朱祐樘为皇太子。然而不久之后朱祐樘的生母就暴亡了,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二人之死与万贵妃脱不了干系。张敏为保护年幼的皇子不惜牺牲自己,也算是历史上名声相对较好的太监。

太监名声不好,明朝的太监尤其不好——王振、刘瑾、魏忠贤一个个擅权弄政祸国殃民,搞得民怨沸腾。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被太监败坏得厉害的王朝在行将就木之际几十万人齐“解甲”,那些食朝廷俸禄多年的朝臣们一个个全都躲起来了,陪着末代君王走完最后人生旅程的恰恰是一个太监:当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北京城时崇祯皇帝紧急击鼓鸣钟召集大臣上朝议事,然而他连一个大臣也没等来。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来到煤山上的一颗歪脖子树下准备自缢,这时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当崇祯贵为一国之君九五至尊时手下文臣武将山呼万岁,然而在这一刻却只有王承恩一人陪他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旅程。王承恩的忠贞之节甚至令作为敌人的李自成和满清也为之动容:李自成下令将其厚葬,顺治皇帝为他修墓立碑,康熙皇帝为其著书立传。

其他网友回答: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700字,阅读需2分)

中国古代的太监,又被成为宦官,被蔑称为“阉人”。

由于其不正常的生理特征,很多太监心理都比较变态,加之个别人运气好得到皇帝的新任,变成了权力极大的大太监,尤其是汉朝、唐朝、明朝(宋朝几乎没有权监),最有名的权监是明朝的魏忠贤。加之一些影视剧里大太监的负面形象,很多人在心理上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太监就是坏人。

太监这个职业其实就是干杂役,服饰伺候别人的。大多数太监还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不过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没有留在历史记录里。然而,有几位青史留名的太监,名声还是不错的。笔者举两个代表。

蔡伦

蔡伦这个人物想必大家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了,因为他经常出现于中学历史教科书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引以为傲的事情,当然要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了。

蔡伦是东汉人,并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而是改进者,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属西汉时期,但那个时候制作成本太高,普通人是用不起的。蔡伦后来用树皮、渔网、麻头等廉价易得的材料改进了造纸术,造出来的纸张由于成本低,所以很多人都用得起,这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普及,说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不过分。虽然蔡伦后来参与过官场斗争,那是因为身不由己,但其改进造纸术这一项历史贡献足够让他名垂青史。

郑和

郑和也是一位上教科书的历史人物。郑和本姓马,又被称为三宝太监,因为其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明成祖赐姓郑。和很多宫内的太监不一样,郑和很有军事韬略,能带兵征战。

明成祖朱棣继承大统后,由于没有建文帝确切的死讯,听说建文帝跑到了海上,又由于促进交流的需要,他任命郑和为正使出使西洋,从1405到1433年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这一下不要紧,无意中完成了人类海航史上的一大壮举,还首次开通了亚非航线。郑和的下西洋和近代欧美那些资本主义列强不同,他并不是攻城略地(虽然郑和的海军实力很强),而是友好交流,和沿海各国和平相处。最后“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所以,郑和青史留名也就不奇怪了。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标签: 太监 名声 历史 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