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见花落泪?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题主好,你的问题涉及到了诗歌艺术表现手法问题,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杜甫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三年(757)三月,当时,杜甫身陷长安,为叛军所俘已逾半年,皇帝出逃,京城陷落,国家风雨飘摇,忠君爱国的杜甫,此时又是兄弟妻子离散,音讯全无,生死不明,他内心的哀痛悲愁可想而知。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情是主观的,是抽象的,诗人们常会借助客观的景来抒发感情。景与情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种情况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致产生喜悦或悲愁的感情,这是情缘景生,此类诗大都是感兴之作,诗人写景也就是抒情。

另一种情况是诗人先有了主观的感情,或悲或喜,此刻看到眼前的景致,把自己的情感借眼前的景致表现出来。美好的景致常会使人喜悦,凄凉的景致常会让人悲伤,这是普遍的规律,因此,在诗歌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以乐景来抒发乐情,以哀景来抒发哀情。

杜甫这首诗中的花鸟都是乐景,可杜甫抒发的却是极度的悲愁,这种情况属于以乐景来抒发哀情,它会使哀情更哀。此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就是这种手法。(野狐答问中有这首诗的详细解读,此文成为了爆款,有兴趣的可以查阅前文。)李煜的《虞美人》中有“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其实也属于乐景哀情的手法,春花秋月都是美景,为何李煜希望这些不要出现,问它们何时才能了结?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亡国之君,阶下囚。望月思乡,看花伤感,这些美好的东西只能引起更大的悲伤。

江山不管兴亡事,对于亡国之君,亡国之臣,他们看到这些美好的景致常会引发出无限的悲愁。姜夔有词句“二十四桥明月在,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人生失意的柳永在《雨霖铃》中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知音零落,四处漂泊,人生落魄,看到春天的美景,引发的更多的会是伤痛。

杜甫《春望》有黍离之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其中的名句,这个以乐景来抒发哀情的表现手法,充分的抒发了安史之乱身陷贼中,妻子兄弟离散,国家危难情况下杜甫极度的哀愁与忧伤。


这种乐景哀情的诗词很多,有兴趣的师友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感时”!意思就是“心中悲叹时局”,但其中恐怕暗藏得更多的,是心中因自己平生的处境、遭际而悲伤!只所以“见花落泪”,可能主要就是有感于“花尚岁岁有时红,我为何一生就没有得志得意过一天呢?”

其他网友回答:

“感时花溅泪”,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春望》里的诗句,意思是:感伤国事艰难,看到美丽的鲜花禁不住流下眼泪。这是“用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反衬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安史之乱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痛恨,表现了诗人心忧国家、胸怀百姓的高尚情怀。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杜甫为什么见花落泪?

我也来回答。

“感时花溅泪”是杜甫著名诗篇《春望》里的一句。

公元757年的春天,杜甫在长安,时年正是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原本想投奔唐朝皇帝为国效力的杜甫,被叛军困在沦陷后的长安。

都城沦陷了,国家破碎,山河依旧,春天却还是照样来到,只是人烟稀少的都城里,草木过于旺盛,春天的花开依旧,只是诗人看花的心情不好,想到昔日春天里,家人朋友饮酒赏花,欢声笑语,再看看如今破败景象,诗人不由得热泪盈眶,滴滴泪水落在花上,往日美妙动听的鸟儿的鸣叫声,现在听来让人心惊胆战,摄人心魄。越是感怀往日的美好,越是增添心中的酸楚。

连绵不断的战火持续了整个春天,诗人已离家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家人的消息,如果能收到一封家书,那万两黄金又算什么,战争让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家人音讯全无,人民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诗人浮想联翩,一年多的战乱流浪,东奔西走,不仅愁出了白发,头发还越来越少,连簪子都无法插上,此情此景,百感交集,国事家事,种种的颠沛流离,孤独无助,在这春天的时光,一一涌上心头,诗人以诗抒怀,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诗篇《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他网友回答:

杜工部的五律《春望》是经典之作,历来受后人批崇,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操影响深运,至今仍然是学习楷模典范。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歌合时而著,被称为"诗史"。755年11月,安史之乱暴发,次年6月,叛军攻陷潼关,玄宗逃亡回川,长安沦陷,杜甫也被叛军俘获,757年春天,诗人目睹长安的破败萧条景象,百感交集,愤然写下《望春》。安史之乱是盛唐国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杜甫为什么见花落泪?

其原因一是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诗人深感愤恨,身陷囹圄而又报国无门,这又让他非常苦恼;

原因二是长安城满目萧条,人烟稀少,昔日盛唐的繁华景象不在,杜甫是长安兴盛繁华的见证者,也是安史之乱的受难者,这种感慨自然深厚;

原因三是连绵的战火历经了3个月,官军平叛胜利无果,诗人内心又非常焦躁;

原因四是自己家破人亡,生死末卜,音讯无全,一封家书可以抵得上万金,这是夸张的手法,其真实的结果是没有收到家书,不知家人是否平安,这份惦记,让人牵肠挂肚,心痛不已,寝食难安;

原因五是国破家亡的痛,忧国忧民的愁,内忧外患的纠结,人民流离失所遭遇,缺衣少食的苦难,战火中生命的安危,这些让诗人倍受煎熬,这年才45岁的杜甫,身体健康在迅速衰退,头发都白了,挠头次数太多,白发也越抓越短、越来越少,连发簪都插不住了。

正是在这些情景下,诗人触景伤怀,但是长安的春天依然如期而至,草木茂盛,鲜花盛开。让人感到春风、草木、鲜花仿佛不识人间疾苦,因此诗人看到鲜花潸然泪下,听到鸟宛转叫声,都胆战心惊。这是以乐景表现哀景的艺术手手法,反衬诗人内心的痛苦,获得浓郁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总之全诗含蓄凝练,言简意赅,而又情景交融,意境深沉,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为什么见花落泪?这与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息息相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背景

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四川,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杜甫听闻李亨继位后,安顿好妻儿就去投奔肃宗,但是在途中被叛军所捕,押往长安。此时长安已经沦陷,杜甫因为官职太低被释放,他目睹了长安因为战乱满目疮痍的样子,悲从心来,写下了这首诗。

二:解析

国家破碎而山河依旧在,春天里的长安城草木茂密而人稀少。

有感于长安城的沦陷,那盛开的花儿也禁不住落泪,这家国破碎的悲恨连鸟儿见了都忍不住悲伤地哭泣。

烽火已经延续了三月,家书难以见到,一封抵得上千金之价。

心中愁闷,搔首时发现白头发越摸越短,简直不能再插簪了。

三:为何见花落泪

花本是没有感情的植物,但见到“烽火连三月”这样惨烈的状况却忍不住落泪,这其实不是花在落泪,而是杜甫在落泪。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说明杜甫为何落泪。

1:悲叹国家破碎

杜甫被困在长安,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下,战争不断,国家破碎。杜甫是爱国的,他冒着重重危险投奔唐肃宗,就是想为收复国家出力。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诗人,见到自己的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见到满目疮痍的长安城只有花还在盛开,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潸然泪下。

2:哀叹百姓受难

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深刻地描写了百姓的疾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护百姓、关心百姓的人。战争起,最先被波及的就是黎民百姓了。诗中“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草木会如此茂密,因为人烟稀少,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百姓有的被迫离开,有的死在了城里,有的担惊受怕的躲在城里。杜甫看到这番场景,怎能不落泪。

3:感叹自己飘零

杜甫此时在长安城就像一棵蓬草一样,随风飘荡,孤身一人,无处安身,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家书抵万金”,杜甫收不到家中妻儿的信,他亦不能寄信回家。妻儿担心杜甫,杜甫也担心妻儿,他们一家两地分离,无法团聚,徒自思乡。另外,杜甫投奔唐肃宗的计划也落空,悲伤不已,遂见花落泪。

其他网友回答:

诗人见花落泪。不是随随便便的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诗人在《春望》一诗中写到“感时花溅泪,”是触景生情,忧国忧民的具体体现。

我们一起来赏析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春望》。

  

一、原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二、译文: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也别不住了。

三、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四、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意境深沉“国破”然而“山河在”, “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一字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五、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其他网友回答:

  • 杜甫是我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的年代,正遇上“安史之乱”,国破、民流离失所,加之杜甫又被俘,目注一切的一切,内心非常的悲痛,由此写下《春望》这首诗。
  • 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目注国破、山河溅踏,花草、树木、鸟兽被废坏的现实忆想比喻,形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使花草都在流泪,鸟兽也惊心飞走的场面,同时也反映了杜甫本人对“安史之乱”的厌恨,对和平生活向往的内心感悟。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是一种写作方法,运用拟人的手法,托物言志。用花来寄予感情,当时安史之乱,国家危在旦夕,‘’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用花和鸟来寄托杜甫的心思。他流落他乡,想念故乡,自己空怀才思,不能为国家分忧,百感交集!

    标签: 杜甫 落泪 春鸟 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