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和南宋王朝相比,谁的形势更好,谁的翻盘几率大一点呢?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偏安王朝,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东晋和南宋。东晋和南宋确实也是我国古代最典型的大王朝失去半壁江山后的缩小版。东晋和南宋都是偏安政权,两个政权统治者也都有人嚷嚷着要北伐,收复大好河山。那么东晋和南宋两个比较起来,谁的形势更好呢,谁的翻盘几率又更大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开看。如果只看最初的形势,我觉得东晋的形势要好于南宋;如果只看翻盘几率的话,南宋的翻盘几率要比东晋大一点。

晋惠帝是一个非常迟钝的皇帝,国家大权掌握在皇后贾南风手中。由于贾南风擅权,西晋内部诸侯王争夺权力,西晋内部出现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西晋的统治根基被彻底消耗掉,给了北方的少数民族可趁之机。匈奴贵族刘渊趁机对西晋发动进攻,建立“汉国”。后来匈奴贵族攻陷了洛阳,又攻陷了长安,西晋灭亡。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睿在王导等士族的拥护建立东晋。当时东晋的根基非常不稳固,而且国家大权并没有掌握在司马睿手中。

宋徽宗时期北宋的朝局日益败坏,而且北方的女真族逐渐兴起。金朝建立之后,先灭掉了辽国,又起兵进攻宋朝。宋徽宗和宋钦宗无力抵抗进军入侵,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之变中北宋皇室、大臣、宫女等三千多人被金军俘虏北上,北宋灭亡。东京城被攻陷之时,康王赵构并不在东京,因而躲过一劫。赵构在应天重建宋政权,史称之为南宋。南宋建立之后国家大家一直牢牢掌握在赵构手中。

虽然司马睿一直受到士家大族牵制,但是东晋的局面要好于南宋。匈奴灭掉了西晋,建立“汉”也称为前赵、汉赵。前赵虽然强盛,但并没有统一北方,汉赵政权也就是强盛一时。当时一起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并不止有匈奴一支,还有鲜卑、羯、氐、羌等四个民族,合称之为五胡。各个少数民族和北方的汉族在东晋以外的地方建立二十多个政权,其中有影响力的政权多达十六个,史称之为十六国。十六国之间相互攻伐,各个民族之间也相互攻杀,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北方,在一定程度上“忘却”了南方的东晋。

虽然当时的东晋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但是由于北方各个民族都没能统一北方,每个政权的力量都不是特别强大,都没有能力南下攻灭东晋。东晋虽弱却没有亡国之忧,东晋所处的形势要没有到非常棘手的地步。前秦完成统一北方的时间是376年,这一年东晋已经建国六十年。376年前后,也是东晋最稳定的时期。

南宋建立之后面对的是金朝,金朝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政权。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朝占领。金朝当时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占领北方就好,而是灭掉南宋。南宋建立之后,金朝一直没有停止进军,金朝把所大部分兵力用于对付南宋。宋高宗从商丘一直南逃,甚至在海上度过一段时间。如果不是韩世忠、岳飞等人稳定局势的话,南宋极有可能提前灭亡。南宋初期的形势要比东晋危险得多,南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灭亡的命运。所以南宋的形势更差一点。

从翻盘几率上来说,南宋的几率要大于东晋。

司马睿能建立东晋靠的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北方士家大族的力量。东晋建立之后,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国家大权实际上掌握在王导、王敦手中,王敦甚至曾经发动叛乱,而且将司马睿打败。司马睿更是对王敦低声下气地哀求道:

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腾当归于琅邪,以避贤路。

一个皇帝可以卑微到这种地步,可见东晋皇权的衰落。东晋不仅有王氏掌握大权,谢氏、庾氏、桓氏也先后掌权。桓氏掌权期间,桓玄一度攻陷建康,杀死司马元显、司马道子,废黜了晋朝皇帝。东晋政权一直都是王氏、谢氏、庾氏、谢氏四大士族均衡的结果,皇权一直没有真正掌握在司马氏家族手中。东晋除了侨姓士族操控政权,还要处理好与江南本地士族的关系。东晋的各个掌权阶层,大多对北伐没有兴趣。有兴趣的桓氏,心又不在东晋朝廷。东晋组织的几次像样的北伐都由刘裕主导,不过当时东晋离灭亡已经不远。

南宋建国之初的局势非常危险,稍有不顺就有可能亡国。但是当岳飞、韩世忠等人逐渐稳定局势之后,南宋的形势逐渐好转。南宋从建立之初,国家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宋高宗手中。岳飞更是在郾城取得大捷,甚至有收复东京的可能。南宋的翻盘的可能性不小,如果宋高宗等人坚决支持北伐的话,说不定岳飞可以打败金人。

岳飞被害死之后,南宋与金朝签订了《绍兴和议》,之后宋金之间的疆域彻底稳定下来,南宋政局也完全稳定下来。秦桧去世之后,南宋皇权更是没有失去了相权的牵制。如果南宋王朝能够抓住机会,并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宋孝宗时期曾经主持过北伐,不过没有取得成功。此后南宋还是有不少翻盘的机会,只不过南宋王朝没有抓住而已。

南宋实力要远远好于东晋。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南宋的经济实力绝非金朝可以比拟。南宋的国土面积大大小于北宋,但是南宋的经济实力并不比北宋弱。南宋的整体实力也不比金朝弱。永嘉南渡时期,南方并没有得到开发。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当时的经济重心还在北方,东晋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北方。南方经过六朝时期的开发才逐渐具有和北方对抗的实力。

综合起来看,南宋翻盘的可能性比东晋更大。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鱼尾。

东晋和南宋都是偏安一隅的割据王朝。两个王朝都进行过数次北伐。论翻盘几率,我认为东晋翻盘几率显然更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东晋武将门阀掌权,南宋皇权独大

第一个原因,就是东晋和南宋权力体系不一样。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皇权旁落力量小。东晋有句著名的“王马工天下”,就是说王家与皇族司马氏共同治理天下。东晋的武将有更多自主权,可以主导发动对外军事行动。如东晋有名的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刘裕北伐,都是在这些武将掌握绝对军事权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北伐。

在这当中,东晋军事门阀形成了著名的北府军。北府军集团由著名门阀陈郡谢氏的谢玄为应对北方前秦军事压力而创立。这支军队掌握了东晋后期的军政大权,参与废立了多个东晋皇帝。这个军事集团涌现出了刘裕、刘牢之、刘穆之等名将。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这支北府军,东晋的门阀士族便可以出将入相,把持朝政。

而南宋与东晋不同。历经宋初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有宋一代皇权大大加强,特别是军事大权。宋朝武将地位大幅下降,一个将领在一支军队里呆一段时间就要换到下一支部队里去。这样打破了将军与士兵的依附关系,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军队不再是武将们的私兵,将兵之间缺乏了解和默契。即使如岳家军、韩家军这种,也不是岳飞韩世忠的私人军队,赵构只要一纸调令,军队就要换帅。说到底,他们终究属于皇帝直管的军队。

因此,东晋如北府军打起仗来,武将往往能指挥自如,作战勇猛。而南宋军队打起仗来,就各种缺乏配合,军队战斗力发挥不好。而且南宋皇帝经常越级指挥一线战斗,武将不敢擅自做主张,因而往往造成战机延误。

东晋武将靠军功立威,南宋皇帝怕武将做大

第二个原因是,东晋门阀要靠军功立威,争夺朝政大权,而南宋皇帝则害怕武将做大威胁皇权。

既然东晋的军队属于武将们、属于士族门阀们,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东晋朝廷上不止一个门阀,有王氏、谢氏、桓氏、刘氏,军队到底属于哪一家呢?

因此,门阀之间往往需要互相竞争。竞争就要取得军队的支持,取得军队的支持就要在军中立威。因此,那些门阀为了取得军队支持,往往要通过北伐战争树立威信、排斥政敌。

故而,东晋的门阀将领们往往更热衷于北伐。但只要北伐拿够了政治分,门阀们的北伐大业也就终止了。或者说后院朝堂被别的门阀威胁了,北伐也中途停止了。因此直到刘裕一家独大,东晋此前数次北伐均已半途而废告终。

南宋皇帝作为赵官家,有着残唐五代节度使牙兵任意废立皇帝的恐怖记忆,对武将是防之又防。他们生怕武将功劳做大,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因此对于军队的倚重和信任度,也影响了各自军队战斗力和北伐胜率成功率。

东晋皇帝热衷北伐,南宋皇帝对北伐不感兴趣

第三个原因,就是东晋皇帝对北伐更有热情、更有责任道义压力,而南宋皇帝则没这么多压力。

东晋是中原王朝第一次丢失北方。因此,整个统治集团在心理上不能接受,总想着打回北方回到古都长安洛阳。

这里有一个故事,话说东晋晋元帝有一天抱着年幼的太子在宫中玩耍,突然接到消息,有人从长安异族爪牙下逃回来。晋元帝大喜,正好艳阳当空,便逗乐般问太子:“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太子回答:“当然是太阳远。”晋元帝认为太子小小年纪就很聪明,便考问他原因。太子说:“听说过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过有人从太阳上来。”晋元帝乐开了花。第二天带着太子到朝臣中显摆,问了一遍相同的问题。结果太子和昨日的回答正好相反:长安比太阳更远。晋元帝大惊,问太子何故。小太子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满朝文武听后,无不为之动容,晋元帝也默然无语。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东晋上下对于失去中原,还是耿耿于怀的。有机会的话,他们一定会设法打回去。

南宋就不同了。因为赵构是在开封被围、父兄被金人抓去的情况下继承的皇位,因而法统不足。他终其一生无法绕过这个坎,不能面对迎回父兄的情况。他怕到时候这皇位不属于他了。因此,赵构虽然初期支持岳飞韩世忠等人北伐,但发现北伐已过淮河,自己这个朝廷已无安全威胁后,他便自然而然放弃北伐。

可以说,对于北伐收复中原的热衷程度,也是影响他们能不能翻盘的一大主观因素。

东晋士人出将入相,南宋科举文人排斥武将

这一点也比较好理解。

东晋是门阀士族掌权。朝廷官员的来源全是门阀士族,文武不分途。此时的国家政治结构,还保持着春秋战国秦汉的贵族政治特点,要求贵族能文能武、六艺精通。此时的上层,大都还能保持一颗热血进取之心,在外领兵则是将,在内为政则是相。贵族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和体能训练,都具备一种勇武进取的人生态度。

南宋时,科举制度已实行几百年。随着唐末五代世家大族彻底没落,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日趋成熟,大量底层人士被科举拔擢进入朝堂,为皇帝所控制。皇权愈发下移,把过去大多由贵族世家掌控的基层人口变成皇帝基本可以控制的户口。这些底层人士从小大多贫穷没啥产业,无法进行骑马射箭等军事技术训练,只有死读书考科举一条翻身之途。进入朝廷后,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富贵权力,于是便联合起来不断打压武将。北宋狄青、南宋岳飞的悲惨命运都和这一因素有关。

故而,东晋南宋官员不同出身来源,也影响了他们对北伐的热情。

东晋面对分裂的北方,南宋面对统一的金国

东晋时期,北方除了前秦短暂统一过以外,其它时候都处于大分裂时期。所谓“五胡十六国”或“五胡十九国”嘛。北方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即便当时北方总体开发程度和经济实力还是强于南方,但架不住南方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和相对团结的统治阶级。

南宋时期,北方的金国已然统一,而且还是融合了塞北辽东燕赵关中河洛齐鲁等精华地区的强大统一封建化国家。即使此时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北方,但北方金国这样的体量,还是让其实力不输甚至强于南宋。面对一个体量相当甚至略强的国家,南宋在两国内部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或巨变的情况下只能维持均势。

因此,面对的是分裂还是统一的北方,也影响了东晋南宋的翻盘几率。

说完了以上五点原因,总之,我们可以看出,东晋翻盘形式还是强于南宋的。虽然南宋的开发程度、经济实力、科技力量强于东晋,但在前面四点主观因素和最后一点客观原因支配下,南宋想翻盘的机会和东晋比起来,简直太少了。除了客观实力因素外,统治阶层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他们能否取得成功,还是相当重要的。

欢迎点赞转发关注三连。我是鱼尾,历史永不眠。

其他网友回答:

既然要对比东晋南宋的谁能翻盘,来个咸鱼翻身。那就先看他们的对手,东晋的敌手是前秦,东西二魏,北齐和北周。基本上都是针对的是两个国家 。南宋先是金后来是蒙古。面对就是一个国家,可以说,就“国际形势”而言,南宋的国际环境不如东晋。如果两国都进行北伐的话, 南宋不如东晋。下面清水哥逐一分析一下。

史学大家田余庆说过,在东晋时期,如果统一的话,只能是北方统一南方,第一的北方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远远高于北方。第二在于东晋是门阀政治,世家实际把持皇帝。东晋皇帝始终是个傀儡。皇帝与世家无意北伐自然不会成功,后来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是刘裕北伐,所谓“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刘裕篡位以后再无北伐的勇气,以后南朝北伐。再就是东晋权力比较空虚,掌控能力很差。不是军事哗变就是权臣秉政,到最后四次政权更迭,更是无力北伐,最后还是被北朝所灭。

南宋立国比东晋还要艰难,最初不过是勉强维持。无论在军事和政治都十分虚弱。东晋和南宋两的偏安政权最大特点都是皇帝没实权,南宋虽然没有世家,但权相也不弱,从秦桧,史尼远,韩侂胄和贾似道。这些人也是不愿北伐,只想关起门来当皇帝。东晋虽然不北伐,但本身武力不弱,名将辈出。南宋武将不少,但限制武将权力是两宋的立国之本,武将就算再有本身也难一施展。而且军事实力而言,无论大金还是蒙古都始终压制着南宋。军事是被动地位,也让南宋难以有所作为 。

就历史规律而言 南方统一北方唯一成功就是朱元璋,再无第二。如果进行对比话,东晋是有条件,有实力但不愿意,而南宋则是既无条件,也无实力更不愿意。再就是无论东晋还是南宋对于他们而言,偏安政权本身维持住很难,如果不是在内部绝对稳固的情况下,二者是绝对不会北伐的,但成功性概率是一半,而一旦北方报复,偏安政权灭亡就是顷刻之间,东晋和南宋都有北伐失败差点亡国的时候 。

东晋南宋都是偏安政权,国家特性决定二者必须“高举北伐”大旗,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但二者也知道,如果不是皇帝主导北伐,而是权臣主导北伐成功,那权臣就要篡位了,这一点东晋和南宋的皇帝无疑也是明白的,所以维持现状也是皇帝一个不能明说的理由。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南宋如果能做到上下一体群臣同心的话,收复中原是完全没问题的,其形式要好于东晋很多。

东晋和南宋作为中原统一政权的延续,二者在面对外族入侵时都曾做殊死的抵抗,所以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民族的角度看,东晋和南宋都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地作用。

那么,南宋和东晋相比,为什么南宋翻盘的机会要大于东晋哪?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别对比下!

一、二者面对的北方局势不同

东晋政权与北方的十六国政权对峙存在,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一次分裂时期。晋朝在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使得整体元气大伤,偏安的东晋政权则完全掌握在士族门阀手中,使得皇权旁落,各种势力竞相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东晋能做到偏安自保尚可,若要北伐中原,没有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统一中央政府是很难完成的。

南宋和东晋不同,南宋经过“靖康之变”后涌现出了大批英勇爱国的名将,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岳飞,而此时与其对峙的金朝在经过内部皇位更迭之后早有求和的打算,可惜的是由于宋高宗的胆小谨慎,导致错过了第一次的收复中原的机会。而后继任的宋孝宗拥有北伐之志,可惜的是身为大孝子的孝宗皇帝被太上皇高宗牢牢地牵制住,使得孝宗北伐始终无法动用大军前行,而且南宋初期的名将也在高宗朝被残害的所剩无几,无将可用也是孝宗北伐不能成功地一个原因。

二、二者内部矛盾不同

前文提到,东晋政权被门阀士族掌握着,皇帝此时更像是一个甩手掌柜的,虽然皇帝想借门阀相互牵制来实现皇权独大,但事情总是不会向着理想的方向所发展。门阀政治的出现严重扰乱了东晋社会的发展,由于士族们在政治上搞垄断,在经济上大肆圈占土地,在文化上则崇尚清谈,导致东晋时期的政权掌握在以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姓大族手中,这种皇权和门阀势力并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东晋的灭亡,这就导致了皇权和士族权力以及士族内部权力争夺的多重矛盾中,如此则严重影响着东晋的社会发展以及北伐大业。

南宋则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宋高宗宋孝宗为首的两代皇帝,将皇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此时南宋军民上下唯一要面对的就是不断南侵的金国大军,如果统治者能够下定决心大举北伐,此时的南宋胜算是很大的。南宋后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南宋相继出现了多个权相,并且其势力一度凌驾于皇权至上,但是此时南宋依然面对着北方金军和蒙古两大军事强权的压迫,所以南宋时期整个社会的矛盾自始至终都是民族矛盾,可惜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错误的对外决策,才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

三、二者的经济军事实力不同

首先说经济方面,东晋和南宋都属于偏安政权,都带动了南方的经济和人口的发展。但是由于东晋门阀士族们的贪腐以及土地侵占,导致东晋时期南方的经济主要都掌握在大士族的手中,普通百姓只能依附士族成为佃农。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整个南方经济已经属于一种均富的状态,据记载当时南宋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60%,所以如此的经济形势,即便是用钱砸也能砸回中原。

其次说军事方面,东晋时期中央虽然拥有强大的北府军,但是地方军队则掌握在门阀手中,导致统军将领有割据一方之势,虽然东晋多次通过对外战争保住了偏安之局,可是各地军“独霸一方”的局面非但没有北伐的想法,还一度出现了篡位的野心,灭东晋自立的刘裕就是统兵一方的权臣。

南宋时期的军队虽然主要以步兵为主,在面对强大的草原骑兵时有些吃亏,但是南宋在军事科技领域却拥有了超前的成果,南宋时期军队就已经拥有了最早的火枪火炮等热兵器,金兵和蒙古骑兵再强也难抵挡枪炮的反击。加上南宋时期造船技术的进步,所以南宋的水军在当时也是胜过以草原骑兵为主的金和蒙古。通过军事科技的成果,使得南宋军民抵御外族入侵长达百年之久。

到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南朝宋政权,立国103年的东晋政权走向灭亡。到公元1279年南宋近十万军民在崖山同蒙古军队进行殊死抵抗,最终因实力悬殊导致这十万军民壮烈跳海殉国,立国152年的南宋政权正式走向灭亡。

通过东晋和南宋的建立以及灭亡来看,二者之所以偏安都是因为遭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导致中原大地沦陷,不得已只好“衣冠南渡”苟且存活。但是二者的灭亡却大不一样,东晋可以说是“成也门阀,亡也门阀”;而南宋和北宋一样都是亡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而且灭亡的原因都是“帮强凌弱”最终导致引火烧身。

其他网友回答:

东晋翻盘的几率更大,事实上东晋在极盛时期的面积是与北宋相当的。

1,东晋面对的是四分五裂的北方

与南宋面对的是新兴的统一北方的金国不同,东晋面对的是混乱的五胡十六国。

公元316年西晋亡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123年的时间,北方从未真正统一过,而这是东晋北伐最有利的条件,也是南宋不曾有过的有利局势。金国也好、蒙古人也罢,军事能力均强于南宋。

2,东晋有强大的北府兵和一流的军事统帅

淝水之战,固然有前秦内部不稳的因素在,但谢玄强大的北府兵无疑是东晋取胜的基石。

东晋军力最强之时是在刘裕时期,刘裕北伐西灭后秦,收复长安洛阳;东灭南燕,将山东纳入版图,使东晋的疆域臻于极盛,这一年是公元417年,是东晋最接近北伐成功的一年。

这一年,东晋的面积大约是280万平方公里,与北宋基本相当。

而南宋更注重守,自始至终也没有实力击败金国,更不要说后来的蒙古人了。

3,但东晋毕竟还是没能成功,为什么?

成也门阀,败也门阀。

东晋的建立,源于琅琊王氏的鼎力支持,从此王氏、庾氏、谢氏、桓氏等依次掌控朝政。

东晋强大的军力由门阀世家所建,但同时门阀士族更关心的也只是自身难保利益,东晋北伐不少,但北伐不是目的,提高声望、之后把控朝政才是最终目标。

出身低等士族的刘裕同样如此,他在占领长安后所做的是晋升宋王、加九锡,之后便是篡位。

东晋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等待,等到的是北方于统一北魏。而当北方一统、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人口均不如北方的南朝便再无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2>这两王朝都不咋地,硬要拔个将军,南宋的形势好些,没有门阀和寒门的矛盾,所以多苟了50多年。


(东晋比南宋的约束多一些 )


相同点:

  • 军事上,南宋、东晋的都不如当时北方:一个有靖康之耻,一个有永嘉之乱,到了南方都继续龟缩防守;当然,东晋敌人是分裂的十六国,南宋敌人统一的金国、蒙古,这点南宋压力更大些。

  • 经济上,都大力开发南方,顺应了大趋势:东晋禁止大族占山护泽,实行施度田收租,使南方人口税收大幅增长;而南宋更继续“不抑兼并”、“不抑商业”的措施,非农业收入超过50%,当时南方GPD超过北方,也占到全国50%以上;经济上,南宋情况更开放些。


(东晋疆域)


不同点,政治上南宋强于东晋:

  • 东晋,由南渡司马氏和当地士族共同建立,还是门阀士族政治,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王庾桓谢”大族长期活跃在中枢舞台,皇权不强。这导致了东晋内部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中下层读书人、百姓对“上品无寒门”的现实非常不满,最后东晋勉强维持103年,被寒门势力的代表刘裕取代,建立刘宋。
  • 南宋继承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并加以扩大,稳定了读书人;即便有王朝内部的矛盾,也可以在地主+寒门读书人联合下镇压;即便出了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这样的奸相、权相,他们也无法与东晋的“王庾桓谢”大族相比,无法威胁中枢稳定。


(南宋疆域)


所以,结果南宋存在了152年,东晋存在了103年。


其实更难比较是南宋和南朝,那是另一番故事。毕竟南朝出了刘裕、陈霸先、萧道成这样的军事皇帝,尤其刘裕时期,皇帝冲锋在前,这是南宋所没有的。


【涛说乱世史原创,您喜欢要点赞关注哦】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南宋几率更大。

其一,在经济上,南宋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更为雄厚。我们知道,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是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南迁建康之后,才逐步获得发展的。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其发展是相当缓慢的。所以,东晋时期的经济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南宋则不同。南北宋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高度繁荣,苏杭一带,更是天下形胜之地,早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即便是北宋为金所灭,南宋偏安一隅之时,宋朝的繁荣,也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东晋

其二,在文化与政治安排上,南宋也有很大的优势。南宋时期,科举制已经得到充分的完善,全国各地学校林立,民众知识文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以儒家学说为主的文化底蕴,更有助于凝聚国力人心;而东晋则依旧沿袭着曹魏时期创立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寒门之人无法参与朝政,也就无从凝聚力量。其次,东晋其实终其一朝,朝政均被世家大族掌握,东晋初期是王敦为首的王氏家族,之后又是桓氏、谢氏主导朝局,君王不过是傀儡,并没有多大的权力。没有最高统帅,统一终究是泡影;南宋则好得多。南宋皇帝基本都是实权皇帝,无奈几乎没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虽然经济富足,名将辈出,却总是任用庸官贪官主政,搞得这个朝代总给人柔弱不堪的感觉。可即便如此,其政治结构较东晋依旧占据优势。南宋,其实缺的就是一个乾坤巨匠。

南宋

其三,攻城器械以及火器的应用。宋朝是我国古代实用科技发展的巅峰。火器的应用,使得战争效率更高,各类攻城器具、军队阵法也不断涌现出来。虽然游牧民族在骑兵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在防守上宋朝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南宋火器

(全文完)

其他网友回答:

东晋和南宋都是汉人政权败走南迁之后形成的偏安政权,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不同,具体到北伐形势,窃以为东晋较之南宋,有很大优势。

一、东晋时北方十六国混战,南宋时北方有强敌

首先,在周边形势方面,东晋时期占据中原的是十六国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诸多政权互相厮杀,乱成一锅粥,而东晋政权则相对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分裂,完全有机会借北方混战收复中原。

而南宋时期的形势则要严峻许多,北方政权相对统一,原来不可一世的辽已经在1125年被金宋联合灭亡,北方仅有一个强大的金朝,再后来是更加强大的蒙古。

二、军事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程度不同

东晋时冶铁、军械锻造技术发展较之南宋时期还不成熟,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第一次入主中原,军事科技落后于南方的东晋政权,而且彼时东西方的地理隔阂尚未打开,东西方还没有军事技术的交流,东晋在军事科技发展方面都要领先北方。

而南宋时期,金朝通过汉化和学习,已经掌握了大量冶铁、军械锻造技术,像金朝的铁浮屠,让南宋吃尽了苦头。

而蒙古在西征过程中得到了回回炮技术,这一攻城利器对其后来攻破襄阳之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南宋在军事科技方面对北方政权已经没有优势,在某些方面甚至处于劣势。

三、东晋和南宋对待武将的政策

众所周知,宋朝开国以后一直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武将的才干得不到完全施展,还发生了岳飞“莫须有”的冤案,而东晋时期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像攻灭成汉政权的桓温,在东晋有些超乎寻常的声望,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掌控了南方的政治,这在南宋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为什么东晋最终没能实现统一,主要是朝廷内部没有形成共识,除了桓温为代表的军事集团,皇帝和文官都不想北伐,也没人支持北伐,主要原因是文官集团害怕北伐成功后桓温夺取帝位。虽然桓温还是以自己的权势力排众议先后三次北伐,但终因内部掣肘导致失败。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南宋初期面临的形势比东晋初期的形势要好,但是东晋的翻盘机会更大。


南宋在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后,迅速就建立了起来,当时的南宋虽然经历了接连不断的惨败,但是基本盘还是很稳的。当时的南宋还占有黄河以南的河南,陕西基本都在南宋的手中,南方的广大地区是南宋朝廷最大的资本。

虽然金国的攻势虽然是十分猛烈的,但是其后劲是不足的,抗住一波就能过反推,南宋军队在之后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就是这么一张好牌,由于宋高宗的软弱和无能,南宋的优势全部丧失殆尽。不用说金国人有多强,只能说南宋实在是太烂了。

东晋在建立的时候局势远比南宋要凶险很多,想必大家都知道西晋的八王之乱,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整个西晋已经算是被打烂了。



东晋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中国北方已经是乱成一锅粥了,地方势力都各自为政,不太服从东晋的领导。而且东晋的基本盘南方地区也是十分的不稳定,南方不仅经济水平低下,地方豪强大族也不服东晋的统治,其中川蜀地区还有个成汉政权。东晋王朝一建立,就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唯一比南宋好的是,当时北方的形势也是一片混乱,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在短时间内不会集种力量迅速南下。

东晋和南宋的北伐对比

不管是东晋还是南宋要想翻盘,都是要进行北伐的,军队战斗的能力是翻盘的决定性因素。

在东晋的历史上,大大小小发动过的北伐战争无法具体统计清楚,比较大的有五次北伐战争,分别是:祖逖北伐、庾亮北伐、桓温北伐、谢安北伐和刘裕北伐。在这些北伐战争中,东晋最终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是战绩都还有可以看的,基本上都是一开始很顺利,最后出现问题遗憾收场。

但是南宋的北伐就和开玩笑一样了,除了南宋初年有一定的战绩外,以后的几次北伐都是打一次败一次。南宋的北伐也是很频繁的,宋孝宗时期的隆兴北伐、宋宁宗时期开禧北伐、宋理宗时期的端平入洛,这些北伐战争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甚至连战斗几乎都没有赢过几次。

因此东晋北伐是离成功已经距离不远了,输了即便损失了也能够承受,而南宋北伐是一开局就已经输了,基本上都是在送人头。南宋东晋,谁能够翻盘是明摆着的答案。

东晋北伐是出了高地,偷了对面几座塔,结果自己人挂机了,不得不回来;而南宋北伐是一出高地就送了人头,结果是出一次高地,高地塔爆一个,最后只剩一个水晶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东晋比南宋的形式更好,理由是:1.东晋的军事强大,通过“肥水之战”取得了胜利,打退了五胡十六国,而南宋不接收“重文轻武”的教训,加之奸臣秦桧等人继续把持朝廷,斩杀忠臣;2.东晋的经济繁荣,为击退五胡十六国提供了后勤保障,而南宋败退之后,经济衰退,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持,这也是必亡的原因;3.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虽然南犯,但毕竟只是单枪匹马,未形成大规模的进犯,而南宋时期,蒙古国及金国的军事势力远大于五胡十六国(又称十六州)。

基于以上分析,东晋的翻盘几率大一些。

标签: 东晋 翻盘 南宋 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