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凿壁偷光的匡衡读书改变命运,却因贪婪迷失本心?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如何看待凿壁偷光的匡衡读书改变命运,却因贪婪迷失本心?

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来是一桩小事,但“偷”的性质是一样的,何况还破坏了公共物品,也许正是小时“偷光”,才酿成了大时“偷地”,最终匡衡迷失了初心。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 从“凿壁偷光”说起。

匡衡是西汉时期大经学家,他自幼喜爱读书,尤其爱钻研《诗经》。当时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选官,但也可以通过考试走入仕途,匡衡虽然喜欢读《诗》,但九次考试仍然不中,也许是与“高考”无缘吧。匡衡虽然没有通过考试走进仕途,但他对《诗》的喜爱却有增无减。

匡衡世代贫农,祖辈、父辈都是贫苦农民,清苦度日,到了匡衡这一代,更是穷困不堪。虽然匡衡喜爱读书,可他白天却不得不跟随大人下地干活。所以他只能利用晚上的一点时间来看书学习。“凿壁偷光”说的就是他晚上“偷”光看书的故事。

因为当时家里穷,买不起蜡烛,而隔壁邻居家境还算可以,至少人家晚上有蜡烛点。于是匡衡便在自家与邻居家共用的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隔壁的蜡烛光照明来读书,“凿壁偷光”由此而来。凿壁偷光的故事传颂千年,这是有志儿郎发奋苦读的真实写照,我们也经常用来教育我们身边的孩子们,学习不光是大人给我们创造条件,而是我们自己要排除万难,想尽办法去发奋苦读,如此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少年匡衡在清苦的岁月里,只剩下耕田与读书,并伴随着自己的毅力,时刻想着等待走入仕途、改变命运的那一刻。

二、 权力与本心的博弈。

前文已述,虽然自己数考不中,但匡衡从来不放弃、不言败,因为他是由衷地热爱知识。随着汉元帝继位,他也听说了匡衡的才气,加上自己也喜欢《诗经》,就拜匡衡为师,并封他为安乐侯,赏地31万亩。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就这样,匡衡凭借自己的学识,照样走入仕途,走上人生的巅峰。汉元帝时期,匡衡一度官至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时间权倾朝野。

匡衡任职期间,经常上疏汉元帝,并引用《诗》大谈治国之道和自己对朝廷的意见。汉元帝对于匡衡的一些经世治国的提议,大加赞赏,可以说是汉元帝成就了匡衡,匡衡也有幸际遇明主。

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汉成帝继位,匡衡失宠,后来又加之被人弹劾,匡衡一下子从丞相的位置上被撸下,随即返回乡里继续做他的安乐侯。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匡衡的权力和私心最终导致自己跌落神坛。

三、 读书明智,坚守初心。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读书与耕读在匡衡早年时期已经卧尝,如果说读书可以明智的话,于匡衡来说,也许发奋苦读的抱负心志,更是他的早年愿景。随着自己权力的无以复加之后,他的初心已经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如果说匡衡在安乐侯之位,能相安无事地做他的官,不搞蝇营狗苟之事,那么得以善终应该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

然而,匡衡迷失本心,还是在一个“偷”字上,欺上瞒下,占用公地,这跟中饱私囊、贪污腐败没有两样。从位极人臣到跌落神坛,匡衡已经在迷失本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最后也没能得到善终。

民间评价:“即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
唐代杜甫:“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其他网友回答:

以凿壁偷光青史留名的匡衡,因家贫而靠苦读改变了命运,成为贫困学子的励志榜样。

匡衡成为一代经学大师后,深受汉元帝赏识,入仕后官至丞相。他利用职务之便,巧取豪夺临淮郡民田四百顷,“收取所还田租谷千余石”,且“盗所主守值十金以上(汉律贪十金以上为重罪)”。最终,他遭御史弹劾,被“免为庶人,终于家。”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匡衡由大师变贪官的根本原因,就是忘却初心,利欲熏心!古有匡衡,今有老虎,古今一理!

其他网友回答:

“凿壁偷光”的匡衡靠勤奋读书改变命运,这是难能可贵的“正能量”精神,这种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勤奋学习,学业有成;同时,也鼓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成就事业。这种精神应当弘扬和提倡!

诚然,一个人学业有成,事业成就之后,并不代表此人一辈子保持“初心”及“正能量”不变,随着环境、心态、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人是会有所改变的,有些人会变得更好,如:一举成名天下知,为国、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古代的孔子,老子,孟子,董仲舒,朱熹,范仲淹,王阳明;近现代的曾国藩,周恩来(为中华屹起而读书)...;当然还有一些人,在学业有成,事业成就后就变得贪婪迷失方向,这样的人也不

少,( 匡衡)例外 ,如:明朝晚期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绅,...。

总之,人是会变的,好人可能会变成坏人,坏少通过教育、感化也会转化好人,这就哲学上的“量变、质变”原理。本人认为:功、过要分明,匡衡的“凿壁偷光”的勤奋学习的精神应弘扬,不能将其后来“贪婪迷失”为由加以否定“勤奋学习”的精神。

其他网友回答: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好好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更是他们经常用来激励子女的事迹。想必大家都这样一个想法——匡衡在家穷的时候都能有如此努力学习的坚持和毅力,那么他长大之后一定会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员。

但结果却与之相反,他之后因为自己贪婪而失去了官位。这样的结果真的是令人特别的可惜和惊讶,被无数人视作榜样的匡衡最后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他的人生经历。

匡衡是西汉时期特别有名的经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出生年月和去世的时间,在历史记录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是当时的东海郡城县人。

他出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境比较贫穷,但是他却特别的聪明好学,为了赚取自己的学费就经常去帮别人打工。有一次,他发现自己只在白天读书是不够的,就想要晚上进行学习,但是他们家比较贫穷又买不起蜡烛等可以带来光明的物品,这就让他特别着急。

后来,他发现邻居家的光可以通过墙缝透进来,他就偷偷的把缝弄大了然后借这几丝缝隙偷来的光进行学习,这就是凿壁偷光。这个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它告诉我们不管经历着怎样的困境都要好好学习。匡衡的学习和勤奋也为他带来了回报,他虽然考试时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也让他从一介平民变成了官员士族,他的当官之路由此开始。

匡衡学问特别的高深,尤其是在《诗经》的研究和讲解上特别的厉害,当时不仅许多学者非常佩服他,而且还是太子的汉元帝也对他特别看好。

当一个官员获得了储君的青眼后,那么他日后的仕途自然会步步高升。汉元帝登上皇位之后,匡衡的当官之路也越来越平顺。他几次升官,最后不止成为了百官之首的丞相,还被皇帝封为了侯爵。

在匡衡当官期间,他多次引经据典对皇帝进行劝谏,提出身为帝王应该以身作则减少用度厉行节俭,任用贤良的人远离奸佞小人。匡衡最大的政绩就是在汉成帝即位之后和年轻的帝王进行合作将汉元帝后期把持朝政的宦官石显及其党羽弹劾并铲除,使汉朝的政治更加清明。如果匡衡能一直这样做下去,那么他一定会在贤臣榜上刻下属于自己的名字,不说像诸葛亮那样出名,但也相差不多,只可惜后来他并没有把持住自己。前文我们提到过他因为功劳被皇帝封为了侯爵,在古代每一个有爵位的人都会有土地封邑,匡衡拥有的土地面积本来是31万亩,但他通过一些手段将自己的土地加大到了35万亩。这样的行为就侵占了国家的利益,他也因此遭到弹劾最后被皇帝贬成平民,不久就去世了。

其他网友回答: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历来是中国古代故事中的励志典故之一,它曾教化过很多人,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

这个故事来源于《西京杂记》,故事的大概内容是有一个穷孩子叫匡衡,很爱读书,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于是只好找别人借,但是自己白天又要给别人干活,没有时间读书,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但家中穷得连灯油也买不起。

正在为难之时,从墙缝中透来领居家的灯光,匡衡于是用工具将墙缝偷偷扩大,每天晚上借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苦读,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在汉元帝即位的时候,得到别人举荐,做了郎中,之后又连连高升,直至被任命为丞相,实现了人生的至高理想。

在刚担任丞相时,匡衡还是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的,他关心百姓疾苦,受到官员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因为匡衡在自己得意之时忘了时刻警醒自己,导致一辈子所付出的心血付诸一炬。

匡衡第一件错误是“子不教,父之过”,都说慈母多败儿其实慈父也败儿。匡衡被封丞相后又被加封为乐安侯,他的儿子匡昌在匡衡被加封为乐安侯后也受到眷顾,被任命为越骑马校尉。

匡昌有一次饮酒过度,借酒劲杀死了一名百姓,被关押入狱。本该杀人偿命,但是匡衡却利用手里的权利,大肆为其子开脱。

此事被人告发后,又有人查出匡衡的第二件错事,即在封乐安侯后,多占了附近百姓的民田400亩。

这两桩事情一起东窗事发,官员纷纷要求弹劾匡衡,最终匡衡被撤职查办,他的爵位、封地一起被剥夺,而且自己也被贬为平民。

匡衡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的,当贫穷的时候,现实的不幸激励人想要迫切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但是一旦获得成功,唾手可得的很多利益会渐渐消磨人的意识,让人松懈下来,在得意忘形中身败名裂名裂。

所以,人应时刻牢记孟子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是什么样的境况,都要时刻警醒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读书改变命运没问题。白天不好好看书,晚上“凿墙”是缺心眼儿,或为“巧言令色”。

许多贪官最初都不是坏人,但都有“巧言令色”的毛病。

要成好人,做一辈子好事,很难,得有敬畏之心,需要慎独,需要防微杜渐。

其他网友回答:

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故事大概情节就是一个底层的农家苦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位极人臣,后来又因贪污腐败,废为庶人。

二,跌宕起伏,见怪不怪。

三,之前看过反腐纪录片《一直在路上》,看到那些贪官很多时候会有类似的描述: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自己从小家境如何如何艰难…等等说辞。

四,给我一个感觉:为何穷出身的官员更容易腐败呢?(当然只是我的感觉,未必正确)

五,或许还是因为自己内心没有安全感,因为曾经物质的匮乏。

六,贫穷确实会是一种病,这种病让人恐慌,让人自卑,让人心术不正。

其他网友回答: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这出自于《西京杂记》。

说到“凿壁偷光”这个典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得益于我们上学时的语文课本的推广普及,除了凿壁偷光的匡衡之外还有“悬梁刺股”的苏秦,“王冕画荷”的王冕等典型人物。

说起来这些典故为何被人所熟知呢?是因为它的励志。父母和老师每次说教我们也爱举这几个例子作为典型来说明我们的不努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也喜欢这几个例子呢,因为他讲了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在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社会中奋斗和挣扎,北漂、海漂说白了都是为了一个梦想,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谁又不希望像匡衡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穷困的命运呢?

匡衡通过自己的勤学,精通诗书礼仪,通过九次考试,终于走上了仕途。因为其对《诗经》的理解非常深刻,东汉对于经典非常推崇,光武帝时就设置了五经博士,因此汉元帝也对其很欣赏。匡衡从此仕途顺利,一路当上了御史大夫。在汉朝一些时代,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并成为三公,可谓位高权重了。

匡衡在其位谋其政,可谓尽职。元帝封其为安乐侯,一共封地达31万亩,但是匡衡对于财富土地的追逐可谓误入歧途,利用郡地图的错误,将其封地扩大到40万亩,后被人弹劾,免为庶人。

这其中其实存在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是 许多官员自幼贫穷,经过自身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取了成功,走入仕途。但是许多人在当上了官僚之后,却忘记了初心而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令人叹息。

有人曾经说,人在幼年时如果缺失什么,这种恐惧将伴随其一生。年幼贫穷的寒门子弟面对金钱的诱惑,如果不能够洁身自好,通常一念之差,就会走向贪腐,坠入万丈深渊。

但是这并不影响凿壁偷光而最终通过勤学的方式改变自身命运的意义,同时应当以其为鉴,把握自己的欲望,使其不至于泛滥。

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道德经》: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是故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如何看待凿壁偷光的匡衡读书改变命运,却因贪婪迷失本心?

这种事儿虽然不是必然,却也一定不是偶然。有很多东西是顺理成章的。

凿壁偷光,本身是一种为达目的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行事方式,如果这个目的是求学,求知识,求上进,当然是一种励志的典范。如果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荣华富贵,为了权力地位,为了成为人上之人,为了光鲜亮丽的上等生活。那他的那种行为方式在人们心中就不会那么高大了。而对那种行为来说,这两种目的都是说得通的。

在我们那些教科书上,只提示了第一种目的,只是强调了励志。而他本人恰恰是后者。也就是说,在匡衡的心中,从小就有追求富贵生活的执念。凿壁偷光的方式,正是他这种执念的具体表现。还在那么小的时候,为了那种追求就能够那么不遗余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执念同样在增长,尤其是在在自己爬上高层,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之后,这种执念会更甚。成为丧心病狂的贪官是早晚的事儿。

说到迷失本心,我认为倒不一定,因为他的本心本来就是荣华富贵,过人上人的生活。凿壁偷光是为了这个本心,贪婪成性还是为了这个本心。两种行为并不矛盾,也没有根本性的转化,我们的不可思意只是理解上的错误而已。

很多从小励志的人不是长大之后都会成为他那样子的,那是因为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思想逐步成熟。而且思想品行道德修为跟着提高。如果说那种执念是一种魔性的话,那就是理性抑制住了那种邪魔。而匡衡恰恰相反,是理性败给了魔性。

其他网友回答:

《论匡衡》

匡衡从小学的是勤劳、诚实、刻苦、善良、报国为民等优秀品质。当他长大后,发现他的这些优点并不能让他的报负实现,而是处处被利用,因此他发现必须背道而驰才能升官发财,于是学会了虚伪、奸诈、阴险、圆滑、自私,于是一步步高升,一步步贪心不足。

这是封建的官本位思想所致,也是封建制度所致,匡衡从品德优秀到不能自拔,走进仕途大贪大腐,其实是封建制度害了他。他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标签: 匡衡 凿壁偷光 本心 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