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为什么晁错失败而董仲舒却成功了?你怎么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晁错失败跟董仲舒的成功没有什么关系吧?

晁错失败是因为他锐意改革,大力提倡“削藩”导致西汉吴楚七国叛乱,最终被叛军杀害了。而董仲舒好像在执政期间没什么重大的改革吧,董仲舒应该算是一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有那么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最后得以善终。



晁错大力“削藩”导致西汉七国之乱

晁错当时是处于汉景帝时期,其实削藩是符合汉景帝的意图的。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因景帝宠信晁错,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不同意,从此和晁错结下了怨仇。

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晁错更改了法令三十条。诸侯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

晁错强行削藩,冒着极大的风险。晁错的父亲劝解无效,服毒自尽。

七国之乱

景帝下达削藩令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时逢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袁盎曾当过吴国丞相,于是景帝问计于袁盎。袁盎认为吴楚七国造反不足为患,并请求景帝屏退旁人,献策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景帝默然良久,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于是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腰斩东市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此时晁错毫不知情。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汇报军情,景帝询问交涉进展。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借口,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景帝深以为然,拜为城阳中尉。其后景帝降诏讨伐,不到三个月就取得了胜利。

真的是可悲,锐意改革遇到了一个不靠谱的皇帝,最后真的是应了那句话: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但是其实细想,这样的事情也有很多,为了自己利益,只能抛弃大臣,来平息战乱。比较在帝王眼里,大臣多的是,所以世上最无情的就是帝王。

我是观史闻趣,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感谢您的转发、评论、点赞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比较一下晁错和董仲舒的失败和成功原因。先从思想上谈起,晁错削藩和巩固皇帝的集权统治,这是为了皇帝的尊严。从实施方法讲以法学强有力的执行,是属于武断推行,从时势讲,由于文帝多年的怀柔政策,诸侯们喜欢了懒散宽松的政策习惯了,让景帝来武断把诸侯们的利益拿出去,一时扭不过坎,加上景帝与吴王有私仇,所以,以吴王为主的发生了“七国叛乱”,景帝继位不久,怕丢掉皇位,心里对晁错的改革措施又不决定,只能拿恩师晁错的死来平息这场叛乱了。

再看董仲舒是武帝招贤下士来的,武帝心里决定要走什么道路,董仲舒的思想以德治国,独尊儒术,中央集权制和大一统的思想正迎合他,所以汉武帝高兴的接收了,并大力施行。董仲舒赶上了一位诚心诚意的决定皇帝,从利益上讲不冲突诸侯们的权力,再说到武帝时,诸侯国的权力也大大的减弱了,基本上地方已服从中央了。董仲舒的思想很快就贯通了,是抓住了时势。

总的来说,晁错和董仲舒的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维护统治者的集权统治,不过晁错没有抓住时势,过于急进,没有把握好尺度,才激起“七国之乱”,所以说晁错的改革是激起“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而董仲舒是迎合了时势,成功地推行了他的思想,一直影响了二千多年。

其他网友回答:

西汉景帝时晁错提出的“削藩”、“平乱七国之乱”的策略及措施虽然得到了景帝的支持,但晁错却遭到了斩首、灭族的下场;而董仲舒提出的“罢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不仅成功了,而且董仲舒这个人也一直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重用及宠爱,究其原因应有以下方面:1.两位皇帝所处的地位、胆略、雄心不同,导致结果就不同。景帝胆略及雄心不如汉武帝,假如晁错是在汉武帝时代,他的“削藩”建议会成功,而且人也不会出问题,更不会处死,因为,汉武帝会重用人才、爱人才,决不会听奸臣、小人之言;2.所处的环境不同。当时,七个诸侯王所拥有军队强大,直接威胁到了朝廷,而景帝时期的军队几乎弱小,加之景帝的善听谗言;而汉武帝经过文景之治后的基础较好,军队强大,加之汉武帝胸怀大略,年轻有为,不听小人、奸臣之言,所以,董仲舒提出的“罢出百家,独尊儒术”等一糸列改革措施会成功;3.晁错本人在实施“削藩”、“平叛七王之乱”的过程中未足以作好充分的各种措施配上,最后在各诸侯王及外戚向景帝告状时,造成晁错孤立无援,最后落个处死、抄家的下场;而董仲舒提出的“罢出百家,独尊儒术”及“废除酷刑”等一糸列改革时,笼络了人心,加之汉武帝的大力支持,使得改革会成功,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

题目有些模糊,两人没什么关联。也不知道提问者到底提的是什么内容,如果是想问晁错执行“削藩令”为什么会失败?到是可以说一些看法:

晁错的死就是政治上的牺牲品,也是景帝在面对内外压力下的挡箭牌。一代政治家还未实现自己满腔为国的抱负,就被腰斩于热闹的街市中,令人无限唏嘘感慨,人生的无奈,朝廷的无情。

早在文帝期,晁错就提出削藩令,当时文帝没有表态,到了景帝执政,认为可行。于是开始实行,诏书一下,立即招来吴楚七国的强烈抵制反对,进而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反叛。



那么这条建议的内容是什么呢?八个字概括就是: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晁错认为各地封王权势过大,长久以往必然危及到朝廷,于是这才提出此议,旨在集中皇权力量,削弱藩王势力,从而避免高帝和文帝时的地方反叛。减少威胁,稳定国家安全。

那这条建议有错吗?当然没有,地方势力越大,朝廷的隐患就越大。当时景帝问邓公对这事的看法: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正如邓公所说,削藩是巩固皇权,为江山社稷太平而必走之路,实在是万世基业,对国家是长久之利。只不过刚在推行,就被扼杀在梦想中。不过在武帝时,这条建议还是在延用,只不过变成“推恩令”。

目地是一样:削弱地方威胁,保证朝廷政权稳定。

区别在于:“削”和“恩”的执行方法过程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削”是武断减少藩王的既得利益,而“恩”则是变向操作,虽说结果一样,但不会落下口实,朝廷也不会背上不义之名。土地不变,儿子越多,地盘分的越散。从手段上说,“推恩令”高明的多。

那么晁错的死,仅仅是因为这一原因吗!当然不是,还有其它原因。



“削藩令”内容的不完整。晁错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在执行这一政策时,确没有完整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也没意识到此事的发展后果。有好的想法,确没好的落实办法。这从一件事就看的出来,削藩令诏书一下,七国马上反叛,可他在临时抱佛脚,想应对叛乱之策。这一点就暴露了削藩令的不成熟。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雨绸缪总好过临阵磨枪。没有全面解决处理方案,注定是失败。

当叛乱的声势浩大,他又建议皇上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结果被人抓住口实,大臣们上奏道:晁错弃皇上安危于不顾,乃大逆不道。于是景帝在经过再三考虑,忍痛杀之。

当然,失败的原因是多面的,岂是三言两语如此简单!诸如……

朝廷外的压力:七国人马众多,声势浩荡,又有反叛的口号——清君侧。本来叛乱大逆不道的事情,变得有理。朝廷反而背上不仁不义,受小人唆使摆布的恶名。这是其一。其二,景帝内心也没底,本来试探性的削藩去引来如此大的激烈动荡,这突如其来的阵势,也让景帝不知所措。刚登基不久的景帝也担心在自己手中失了先皇基业。而这份内心的不安定绝对是景帝痛杀晁错的原因之一。

朝迟內的压力:群臣普遍建议杀晁错,来平息藩王的暴怒!先是袁盎的建议,后又是大臣聚奏上表弹劾晁错。面对众臣极立的主张,景帝也是无可奈何,明知晁错没错,又不得不杀,以此来笼络人心。



为何众人如此主张杀他呢?这其实与他自身性格有很大关系。刚直苛刻,严峻不通世故,迂腐呆板,不懂的变通。依着景帝的宠幸,朝里朝外得罪不少人。周勃,窦婴,袁盎等都不喜欢他。所以,削藩令一经提出,就召来满朝的反对之声。变成了他一人的独角戏,和景帝的二人双簧。一个没人拥护与支持的政策肯定是不成功的。

言而总之,“削藩令”的推行还是时机不够成熟,布局不够缜密。才致使半途而废。动机是好的,方向是对的,就是运不逢时。在什么都不完备的情况下,显的操之过急。虽说晁错死的冤,但还是给国家的安定指明了方向,也算死的其所。

本篇结束!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两个领域的改革。

晁错主张削藩,是改革政体结构。封国封地已达分天下半。致使吴楚七国反。

董仲舒主张政治走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标签: 晁错 董仲舒 西汉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