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现代文化有冲突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知道什么叫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以来新产生的文化。其中包括国家发展当下的理念、行为、习俗。”

中国现代文化是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虽然都不是很完整,只是存在着他们其中的一些因素。而主要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前行。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部分已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中,也有的处于游离状态。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传承,倡导人们修身养性,注重个人自身修养,与其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代国家依法治国理念中所倡导的并不矛盾。也可以说,道德修养对于将来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样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了在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会选择、继承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抛弃糟粕。儒家文化也不可能例外。

其他网友回答:

两种文化不会有冲突!历史以来,都是在不断的融合过程中,经过取舍的不断选择,来适应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准则的变化,从而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儒家文化、自孔子开始到“四书五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其核心是“仁和礼”。古代的“仁”讲的是古典的人道主义,“礼”讲的是维护周礼。后来逐渐形成了,节制思想、忠孝思想用“仁和礼”所形成的文化,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

现代文化“舍”了很多,如,“三从四德”,“天不变,道不变”。同时也继承了很多,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现代汉语对“仁礼”二字的解释是,“仁”、是人与人之间同情和友爱;“礼”、是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仪节和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总之,两种文化不是冲突,而是在互相融合中,在取舍中不断发展,从而来促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

"可以共学,未可适道;可以适道,未可立;可以立,未可以权。"从《论语》中的这段话,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是坚持正道上讲求权变,即所谓的持经达变,与时俱进的。所以从根本上讲,与当今文化一脉相承,没有矛盾。这只是战略上的相同,作为战术还需要灵活处理。

其他网友回答: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展示了现存的六大文明和两个候选文明,有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还有可能存在非洲文明和拉美文明。并认为未来世界主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中华(儒家)文明则是最有可能与西方文明相抗衡的文明。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存在冲突。


文明学家汤因比的观点则认为"未来属于中国",对中华文明极其赞赏。可以说,外国人正在感受中华文明的强大力量,而这一强大力量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有人曾对中华文明做过精辟的总结:示以弱而不弱,示以柔而存刚,示以小以养其大。

但看了很多的回答,许多人把儒家文化当成历史的罪人,或是当成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市民社会中已经不适用而否定,应当放到博物馆,从而情绪化地抵制和反对。

人,不能摔过一跤就否定步子的正确性,不能遭过百年屈辱就否定传统文化的正确性。恨铁不成钢,想立马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切都需要时间,急不得的。


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一个是向内的自我道德要求和修养的柔性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是向外的、真理的、征服自然的刚性文化。两个不同方向维度的文化,必然存在冲突,是以柔克刚或以刚克柔的冲突。

但儒家文化在"私德"方面有深厚的资源,西方文化在"公德"方面有优良的传统。这又是两者可以相互交融的方面,既有私德,又有公德,岂不完美?现在不正是朝向这一方向在走吗?既冲突又融合,本就是当今的世界大势所趋,不可一味地贬低传统文化,妄自菲薄,过分抬高西方文化。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心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其实,对身在其中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一山总望着一山高。

谢谢邀请!

祝您愉快!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文明就是包括儒文化,是民族之根与魂。没有或铲除儒文化,这还是中华文明吗?

与时俱进,不是根本否定儒文化,而是汲取西方文明的精华一一马克思世界观与科学技术理论,组合成中华新文明。从中国共产党建党起,就朝这个目标前进。

伟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西方尊重中华民族,就是中华文明一枝独秀,没有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早就四分五裂。西方文明中早期是仰慕和吸收东方文明才更好的发展:丝绸、瓷器、四大发明、孙子兵法和汉文化,等等。近代西方文明崛起,中国人学来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知织,但决不会盲从西方宗教精神鸦片、资本主义尔虞我诈的本质和战争侵略的内核。

中国儒文化是世界文化一部分,任何取消和铲除民族文化的都是如同野蛮种族灭绝主义一样,玛雅文化就是毁于西方文明的海盗屠刀之下,连一本书都要焚毁。这是人类史上最悲惨的文明涂炭。历史教训永远不能忘记!

前事不忘,后人之师。

其他网友回答:

文化的本身是不发生冲突的!世界各国文化都是以人类的的发展为载体而不断发展、繁荣!、复兴,进步的。

儒家文化在中国诞生发展壮大延续了五千多年。而且现在仍然对现代文化的发展创新起着不可替代的补充与完善!因此儒家文化和现代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同时也在相互更新!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即使现代文化发展的再活跃,也脱离不了它的影响,因为它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母体文化,是根基文化,是史祖文化!现代文化也是从它那里,繁衍脱变而来的!即使有时有意识上的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慢慢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也就融合了!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儒家文化的精华不仅与现代文化没有冲突,而且为文化源源不断地提供用之不竭的养分。

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现代人是过去人一代代繁衍哺育而来,必然传承祖先的文化基因――无论现代人承认与否。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所谓现代文化,其实是古代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如果没有古代的文化,也就无所谓现代文化。

那种历史虚无主义和古代文化无用(糟粕)论,是历史文化的无知和对人类历史极端不负责任的。

现代人所要做得是:结合现代社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辩证地接受和传承儒家文化或古代文化的精华,更好地发展所谓现代文化,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文化正能量。

其他网友回答:

具体看一下儒家思想

和现代普世价值的比较:

国家主权 属于君主

国家主权 属于人民

国家治理方式 君主治理

国家治理方式 人民治理即民主

公权力特点 集立法司法行政以及地方政府于君主

公权力特点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且地方政府由地方普选

国家治理原则 人治

国家治理原则 法治

各类人等 三六九等君主第一

各类人等 一律平等

儒家思想没有人权概念

现代价值观高度重视人权并以人权限制民主边界避免多数人施暴少数人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为一致性

现代价值观道德修为由于信仰、民族习惯、文化特色等原因不要求一致,强调以法律为准则而不是道德。

儒家思想是为专制服务的思想体系,被皇帝认可到什么程度?没有其他思想的话就天下太平了。但实际上,两千年的实践却证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了社会思想的多样性、道德治国造成人治盛行、等级制度消灭了平等、失去平等就失去了尊重、没有尊重的需求就没有自我实现的愿望——社会死气沉沉奴性成为特色原地踏步失去发展进步的能力。

儒家的“仁”是一个修为的发现,现在依然有价值。把对自我的关注,移到他人和社会,这就是仁;小人只关注自己,君子还关注社会民生。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文化是中国所有文化里最腐朽的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儒家的礼乐制度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的等级和秩序,礼就是等级,乐就是秩序,是治人的。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从而得到了汉武帝的推崇沿袭至今。

中华文化璨若星河,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由一种思想长期统治,所以应该倡导儒家思想和当代思想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有冲突,而是根本性冲突!儒家文化是通过束缚和限制普通人自由与权利来为统治阶级统治秩序服务的,代天子驭民。现代政治则恰恰相反,是通过限制公权力来为人民服务!

标签: 儒家文化 冲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