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我的乾坤袋麽
其他网友回答:世间万法皆由一人一念之所变现的,万法当下就是一念,没有大小之分,芥子不仅仅能纳须弥山,整个虚空就是一粒芥子,这就是“如来藏”得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芥子能纳须弥山,这里的纳,应理解为集的意思,即聚集的意思!即集合在一起。芥子虽小但它可以聚拢成高大的山锋,其它解析都是不太恰切的!古人所用的纳字,现应就是现在的集字,即集合的意思。即芥子虽小但它可以集合成高大的山峰。所谓海纳百川,即大海能够集合百川河流。
其他网友回答:如果把芥子比作手电筒,照出来的光线是须弥山。
打开手电筒,你就能看到须弥山,关上手电筒,就纳在芥子之内了。
这就明白为什么芥子能纳须弥山了。
其他网友回答:芥子能纳须弥山,应该理解为比如芥子是放大镜,就可以看遍须弥山。须弥山可以映像在芥子上。当然此为佛神通。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对传统文化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大道至简",意思是说"越是复杂的事物,处理的方法往往都是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最切实有效的″。为什么说"芥子能纳须弥山”呢?"芥子"是指"芥末种子″是非常小的一种植物种子,而须弥山是出至佛教中的山。"芥子"虽然很小,但包含的道理和"须弥山"并无二至,这只是一种比喻而已。按我们普通人的理解,山是高大的,是自然界中最大物体,而"芥子″则是最小的种子,虽然个体不同,但给人们的"启迪道理"却是一样的。往往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把大的事情,看成小亊,为的是增加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把小的事情都看成大事,只小事情往往对成就大事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注意会影响大局。所以人们常说"有关人民群众"事情,没有大小之分,就象现在中央提出的"厕所改造"工程,看是小事,但对人们的"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解决人们的"入厕问题",方便群众,却起到很大的作用。一般有悟性的人,都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发现苗头,便知发展趋势″,这都是"圣贤伟人"才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我们普通人,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就行了。"芥子″与"须弥山"表面看是"天上地下,一个伟岸,一个渺小,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在"佛教″中,"众生平等","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与"芥子"与"须弥山"是异曲同功。关于佛教中说″芥子虽小,却能容得下须弥山"只是一种比喻。就象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比河流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人的"心"体积虽然很小,但却容得下世间任何事物,道理都是一样的。(一家之言,难免偏面,望大家批评指正)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下面所说纯属个人见解: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开经偈云: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理解的:如来知见——芥子须弥非芥子须弥,而是名为“芥子须弥”。
我看过古大德打过的一个比喻,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脑子里能装下万卷书的知识,但能装下万卷书吗?
佛陀应该是在用比喻,借用芥子须弥这两个“假名”,给我们传达一个义理。
比如湖光山色,杯中映月,一池湖水也能将万仞大山天地风云囊括其中。一支小小的酒杯也能将当空皓月纳入其内。
六祖坛经有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依义不依语。
其他网友回答:佛曰:世上一切皆为虚幻,即为虚幻之形,那就没有大小之说,芥子纳须弥山有何不可。
其他网友回答:这是一个比喻。如果把《楞严经》中的"见性""见精""识精"三者之间的关系搞明白了,这个问题就会明了。
其他网友回答:芥子纳须弥。在维摩诘经第六品中有记述,是维摩诘居士在方丈之室中现神通后,舍利弗对所见神通现象的发问。
原文:
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第一,此是对诸菩萨所言。
第二,是不可思议,即不能以分别的思维去推量。
第三,是唯应度者乃见。
把握此三点,想您就能理解些了。这个问题涉及“实相”,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现,既然是一“心”所现,去掉有漏分别杂念,又有何不可。
愿我的浅见能为您起到一丝启发。
威海链 » 为什么说芥子能纳须弥山?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