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人去世,都希望土葬?不想火葬?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千百年来的风俗传统,入土为安,自然回归,都已经种在老人的脑海里,感觉那是最放心,最安怡回归

其他网友回答:

1.入土为安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死后的习惯安排和最后的归宿,人们觉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2.土葬使人死后有尊严,保存全尸,穿戴整齐,睡在棺材中,然后选择吉日,所有的子孙后代,亲戚朋友相送进山,完好下葬。

3.火化,把人烧掉,尸体全无,化为灰烬,后人看了心理上过不去。感觉这样对上辈,有些残忍。

4.老百姓也不理解,也难以不接受,政府说是保护环境,保护耕地,火化后还不是一样用棺材掩埋,同样占用耕地。并且还多花钱,加重经济负担。

5.火化时,在燃烧尸体中同样有污染,与其这样,还不如埋在地上,顺其自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化为尘土。

6.普通老百姓生前过着普通的生活,拥着平凡的人生,死后也是平凡,没有名人死后川流不息的祭拜,只有安静和平凡,所以,即使安葬后,也不会浪费社会资然,影响他人,最好入土为安!

7.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老百姓接受的过程,死后火化,对于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觉得是回归自然,归于尘土,但农村的推广,需要宣传,需要说服,需要政策的支持,因为转变人的思想观念需要一个过程。

传统观念需要尊重,顺应自然,顺应民心,顺应百姓的选择。

其他网友回答:

叶落归根,土为根,身为魂灵种子,入土喻示可以得以新生。入火喻示魂灵没了躯体,几千年的风俗传承己融化在骨髓里!这就是土葬最大的逝后慰藉!!

其他网友回答:

生是完整生,死离体整去,人生一春秋?谁愿冒烟愁?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土葬是几千年形成的习惯,这种心理很难改变。但土葬也有弊处:占用土地。这将不利于大尺寸的机械的使用。火葬有利,但也有弊处:烟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我建议:采用土葬,但要深埋,至少深度在2.5米以上,且不能留坟头,即不影响耕种。要设立监督人员,在土葬挖坑时,要有监督人员监督,要保证坑的深度在2.5米以上,还有不得有坟头。

其他网友回答:

土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葬法,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丧葬文化的典范,葬法深入人心,传承不衰。其优势在于能保存亡人的尸体完整无缺,让逝者在地下慢慢腐化,符合后人的心理和愿望,人们易于接受。尤其是农村老人,几千年的土葬,在人们的思想打上深深的烙印,土葬束缚的桎梏还未打开,火葬一火化为灰烬,人们思想观念陈旧,难以接受。长期形成的土葬观念,有一个转变的过程。随看丧葬制度的改革,农村老人的思想,随着社会的进化,会逐步转变,最终将会接受国家采取的新型葬法的。

其他网友回答: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的传统。难道城里老人去世就希望火葬?只是没有办法土葬而已吧。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流传有一句老话,入土为安,这个土葬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现在农村老人都希望留在家乡的土地里,留给后代来纪念,焚香,拜祭。火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昌议的,老人思想转不过弯。同时,现在火葬也须要资金,火化费用,亲朋好友,子女包车来回也要钱,两项费用都要一大笔资金,在农村土葬的费用与火葬虽然会花费高少许,普通交通工具都能运用,而到县城的车辆是这种事情都难租车,在农村村民自觉来帮处理完结此事,所以农村老人去世都不愿意火葬的。

标签: 土葬 火葬 去世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