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并且都是正能量,没有一半点消极的精神污染。
公社有广播站,每家每户都安有广播,每天早上,中午及晚上,有三次对全社社员广播,可以听全国新闻,公社领导的讲话,结束后就是文艺节目,放好听的歌曲,还有戏曲,比如京剧,越剧,黄梅戏,广播剧,后来样板戏为主,我有很多样板戏段子就是广播里面学到的,在干活时或休息时还向大家随便享上几句,迎得阵阵掌声。
公社有电影放影队,基本上一月轮上一回,一般都在打谷场上放影,等大家吃过晚饭去观看,有小孩子的早就去占好了位置,没占位的只有站在后面或坡坎上,但大家觉得很开心,很热闹。第二天在干活时,少不了对昨晚电影进行回味,有不少人争当着主讲,好不热闹。
在公社的领导下,各个生产大队由团支部组建了一支文娱宣传队,队员由各个生产队出,把有这方面特长的人吸收进来,一般抽晚上进行排练,农闲时白天排练。
文娱宣传队的主要仼务是参加公社春节期间组织的文娱汇演,慰问军烈属,与当地工厂联欢,去给单位拜年等,充分体现出了年的味道。
现在农村冷火巴秋,鬼都见不到一个,哪还有什么文化生活?
不知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
其他网友回答: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应该分为两个时间段来看待。
本博是1963年秋期开学,开始上小学一年级。记得当时在偏远的乡村还有农村人所组成的小剧团,所演的都是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剧目,像打金枝、穆柯寨等等传统剧目。这种情况持续有不到两年的时间,随着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紧接着又是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传统戏剧被当作封资修的四旧内容被打入冷宫。
文化生活毕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随着运动不断向前推进,各个大队纷纷成立宣传队,由年轻人们从报纸上所刋登的各种曲艺内容进行排练,然后到各个自然村进行演出。到了六八年以后,跳忠字舞、学唱京剧样板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那时本博还是个小学生,由班主任老师给挑到学校所组成的宣传队里说快快,可惜的是本人由于缺少表演艺术的细胞,并不喜欢表演,一个学期过后也就自动退了出来。
大环境下,原来由县级为单位的地方剧团也开始移植样板戏,然后到各公社去巡回演出。记得那时大人们讲,某县剧团上演新排练的《智取威虎山》,观众多是县里各机关的领导。当演到杨子荣打入威虎山座山雕的匪巢时,饰演杨子荣的演员向座山雕献联络图时,由于管理服装道具的工作人员疏忽,忘记在杨子荣所穿大衣贴身的内口袋里装纸了。造成饰演杨子荣的演员手插大衣口袋里很长时间也掏不出来,而饰演座山雕的是一位老演员,只好将个人的两只手张开代替那张图,引起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村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生活都很贫乏。要吃没有肉,要穿没有布。吃肉要肉票,穿衣要布票。学生上学原本是读书学习的,除了学习伟人的老三篇,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及报纸上的社论,其它也就无书可读。本博完整地上了三年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直至高中毕业,可以说是每长一岁升了一级,数理化知识近似空白。就是了解部分内容也是碎片状。
农村苦,农民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的社会现象。二元结构的社会管理办法,人为地篱笆墙将城乡隔离开来。本人曾读过《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长篇报告文学,文中所披露的一个细节至今仍记忆犹新。说的是某大军区司令员回故乡探亲时,看到当年与其一块参加革命因负伤而掉队回乡务农的战友,家徒四壁,床上仅有一床无里无面的破被套。顿时命令随行秘书给军区后勤部发电,让发一万条军被。后勤部门反问账如下?将军让记在他个人头上。这个细节充分说明,那个年代绝大部分农村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其艰苦程度让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总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生活的单调不仅仅是农村,城市里也是如此。改革开放后人们归纳为八亿人口只有八个样板戏,一位作家,还确实如此啊!应该说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吧。(原创于:2021/11/30)
其他网友回答:六七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每天大队广播按时播放新闻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歌曲,样板戏播放等节目;还有公社广播站,每天定时播放表扬各村队先进队和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播报各村劳动进度,天气变化等。
还有公社文艺宣传队,每年春节各村都有舞蹈,相声,快板,歌曲,戏剧表演。有时候也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工地慰问演出节目。当然各地也各不相同。
其他网友回答:毛泽东思想宣传隊是农村文化生活唯一的标配,但很少有大队支撑,一是资金二是时间,多是抓革命促生产,三是少有文化人,尤其没演艺没导演人才。
很少有白天组织文化活动的,通常是夜说晚演出,只耍有,倒还是有老老少少男另女女观看,多么地饥渴呀。
再就是电影,旡论何地,只要不超过五公里,年轻人都是要结伴赶场的,若本大队有电影可是老少齐上阵,小孩子们还要搬凳子占场地位置的,那种美劲,兴高彩烈欢呼雀跃简直是过大年般!
在那种顶星星戴月亮大于巧干抓革命促生产的日子里,难得地开荤呀!文化生活?什么叫文化生活?社员完全没概念,一年也就有那么一两次,什么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红灯记智取威虎小红色娘子軍白毛女倒也看得津津有味不厌其繁!
其他网友回答:我生长的成都东郊农村六七十年代,记忆中农村的文化生活是这的:
一、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高潮,早晨农民端着碗在生产队仓库晒坝,排队集中由队长带领朗读毛主席语录。晚上要开“斗私批修会”、男女男幼都跳“忠字舞”,唱语录歌。
二、掀起学《农业学大寨》高潮,田边地头红旗招展,高音喇叭不断播放《革命歌曲》。改田改土口号是:“沟端路直树成行,条田机耕新农庄”!誓将把丘陵、坡地变成平地。
三、看的电影是《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南征北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
其他网友回答:一 、社队都有业余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深入各人群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以,那时政治空气高涨,人们思想纯洁,将对国家贡献摆在最高位置,人人为公,私心杂念很少。
二、电影小分队,抬着小型发电机、挑着放映机和电影片,在农村各地巡回放映,所有影片都是歌颂工农兵、英厷模范、祖国建设……
三、全民学唱样板戏,争当英雄模范。起初是八个样板戏,紧跟着陆陆续续出台和改编了30多个戏剧。样板戏无论是思想导向还是表演艺术等诸方面,都是超越历史的,而且至今没有被超越。样板戏深入人心,人人都会唱几句,自然而然的将人们的思想引入其中,造就了思想革命化的年代。
四、玩扑克、下象棋、五子飞、打山棋……打扑克输了的臉上贴张纸条,叫“挂胡子”,下象棋输了的刮下鼻子;捡个棍子在地上一划、或是拿支粉笔或木炭在桌上、板上一划,就是五子棋、打山棋,两个人在玩,周围一群人在看,玩夠了时,啊……一声喊,大家就散了……
还有玩三棒古、掌手劲、打八王鞭、摔跤、比眼勤……民间的玩耍应有尽有……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跳忠字舞听样板戏!
其他网友回答:我简单说一下,我们村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文化生活。
一、六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少些。我们这里六十年代初就通了电。农民日常听听收音机,和村里的高音喇叭。学校有宣传队,节假日为群众演出。开始,村里有自发组织的业余小剧团。因我村有一位青年是从下马的企业剧团回村的,他较早组织剧团,后来,经参加县、公社会演,并多次获奖,村里开始支持,为剧团排练节目提供场所,为参加人员记工分。排练的剧目是吕剧《小姑贤》《李二嫂改嫁》《墙头记》等传统剧。乐队有坠琴、洋琴、二胡等,并配备锣鼓,(俗称文、武场)春节时一般演三晚上。也排练些短小节目,宣传毛泽东思想。
二、七十年文化生活比较多了。一是村里安装了有线广播,家家有广播喇叭,农民收听新闻、歌曲、戏剧;二是村里有了电影放映机,至少半月放一场电影;三是业余剧团受到村里大力支持,投资置办服装道具等演出所需物品,还修建了演出舞台。排练剧目除传统吕剧外,也排练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滨》,和革命命现代戏《红嫂》等。春节时,村与村交流演出,可演十几晚上。
我们村五十年末,群众扮玩的就有龙灯、高跷等,当时全村一架龙灯,一队高跷,到七十年代全村七个生产队,每队都置办了一套龙灯和高跷,从正月十五开始,约玩一周左右时间。
这是我们村六七十年代,农民的文化生活情况,比其它村丰富些。我不但经历过,也是文艺骨干。
六十年代初期,北方的广大地区还没有通上电,村子里经常有说书的,大多数农民是通过听书,获得一些历史文化知识的,如:陈世美与秦香莲、诸葛亮与司马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平时,所听之书都是他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后来,隔三差五的就会有人来大队放电影,他们拉上屏幕,开启发电机,电影就出来了,什么《李双双》、《暴风骤雨》、《地雷战》、《地道战》、《铁道卫士》等等,有时不同的村子晚上演同一个影片,这就需要有跑片的,跑片人骑着电驴子,好不威风,如果片子没有及时赶到,就演一些加片,类似新闻简报或幻灯片之类的,纪录片《红旗渠》就是在那时看到的。六十年代末,生产队部和大队部通上了电,大队部按上了大喇叭,各生产队按上了扩音机并在各户按上了小喇叭,《大海航行靠舵手》曲子一响,《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就来了,在其它时间,通常播送《样板戏》,什么《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杜鹃山》等等,由于这些样板戏反复播放,时间长了,人们都会哼哼两段,我敢说,60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唱出这些样板戏的某个片段。
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是公社大集体,干活一起干,农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没,有的就是组织一起看电影,打蓝球。
威海链 » 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是什么样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