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联搞大集体农庄,因此产不下粮食,产不下粮食便解决不了粮食问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但粮食产的自己吃不完而且还大量出口,这足以证明搞集体农庄不适合推广。
其他网友回答:本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1934年以后,斯大林获取取苏共的绝对权利之后,主要推行了二项基本国策。
第一项: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得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制定的五年计划政策被许多国家效仿。
第二项:就是农业的集体化。因为这项政策是强制性的执行,在农民之中很不得人心,遭遇到了许多农民用各种消极的方式抵制。虽然斯大林的政策最终获取胜利,并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但是也酿成了几百万农民被杀和饿死的惨剧,从此埋下了苏联农业状况一直不好的祸根。
二: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取得了苏共领导人后,开始进行了农业改革政策,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但是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使苏联粮食状况,及畜牧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是苏共时期农畜牧业产品状况最好的时候。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以后,不仅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计划遭到破坏,苏共执政阶层彻底特权化,并开始发生更加严重的质变腐化进程,使刚刚有改观粮食状况开始迅速恶化。更为糟糕的是,勃列日涅夫执政的苏联和美国展开了全面的军备竞赛,并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农畜牧业更是沦落为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为日后爆发粮荒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和埋下了苏联解体的祸根之一。
自古至今都是民以食为天,如果违背此项自然客观规律,再强大的军队,再先进的军事装备,也无法挽救其政权灭亡的命运。苏联可以说就是一个最活生生的例证。
其他网友回答:现以被很多中国人看好的朝鲜都说出自己的问题,粮食医药短缺,封闭式的朝鲜,给你看的只是样板,里面什么样根本没法知
其他网友回答:就在半年前的2月6号,美国胡佛研究所特意发表了一个公告:乔治·普拉特·舒尔茨去世了,享年一百岁。
当时,引起的关注并不多,没啥新闻性。
可是这个乔治·普拉特·舒尔茨作恶不少,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苏联式的强大,军备竞赛都不算什么,农业才是关键,克里姆林宫马上就会有代价地换口粮。”
乔治·舒尔茨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份是美国里根政府国务卿,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苏联的粮食问题,跟美国脱不了干系。
当然了,主要还是苏联自己的关系,把美国人想得太好了。关于粮食,苏联1978年的产量是2亿3800万吨,1979年和1980年虽然有点减产,也有2亿吨。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当年苏联的人口是2.7亿,算下来1978年的人均粮食也有0.881吨,近1800斤,足够足够吃了。就算是减产的年份人均也有1500斤粮食。
也足够吃了。
如下图,一般一个人一年有3、4百斤粮食也就够了。
苏联1975年——1981年人均消费表
即是说,苏联进入1980年代的时候并不缺粮食,每年还有能力出口,还有能力支援其他社会主义小国家。苏联也这样做了。
苏联并不缺粮食,更不缺乏生产粮食的生产能力。
苏联当时的农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它的城市人口占了一多半,1.8亿。在农村,在农场,都是大拖拉机大规模种植,因为田里没有那么多劳动力,年轻人都进了工厂。
苏联农场种植
但是,谁也知道,粮食不挣钱。甚至赔钱,需要补贴。
当时苏联是靠石油挣钱的,是靠工业产品(比如武器)挣钱的。现在俄罗斯也还靠着石油挣钱呢!
1971年的国际石油价格是1.8美元/桶,1973年初涨到了2.95美元/桶,到了年底涨到了12美元/桶。
两年之内涨了6倍多,产油的国家有福了。苏联集全国之力开始了石油大生产,3年后,1975年,苏联超过了美国,成了世界第一产油大国。
到1978年,国际石油价格已经突破20美元/桶,苏联发了大财了,当时苏联有一半外汇是卖石油得来的。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有钱就要分给民众。
1982年,苏联正处于鼎盛时期,基本实现了免费医疗住房、休假和养老。
当时,苏联每10户家庭拥有9台电视机,6台冰箱,4辆小汽车,仅莫斯科就有80万辆小汽车。
苏联手握巨额石油美元,走上了国力和军力的顶峰期,膨胀地忘乎所以,满世界扔钱,四处援助小国家,收买小弟,不听话就发兵去打,比如去打了阿富汗。
因为膨胀,苏联领导人犯了错误。
在里根上台之前, 美苏交战,美国对苏联实施的是全方面禁运,高端技术、军事设备、电子、通讯、化工、机械、自动化设备、所有农产品以及粮食全部禁运。
里根塑像
在1980年1月4号卡特政府还刚刚重申了对苏联加大粮食禁运,中断了一份美国粮食商人转口苏联1700万吨粮食的合同。注意是1700万吨,不是1700吨。
因为苏联人仗着钱多武器好,已经在开始全世界买粮食吃了,自己种不划算,在国际市场上买来的粮食比自己种的还要便宜,把年轻农民调去生产石油,调去打仗岂不是更好?
美国人的粮食为啥便宜?因为有美国政府补贴。
很多美国人反对美国农民出口粮食给苏联人,这不是便宜苏联人吗?
所以卡特政府不顾美国农民反对,下令终止了早就签好的合同。
但是,到了4月份,里根政府上台,也就三个月后,里根下令全面解除了对苏联的粮食禁运,其他的禁运照常,粮食随便买,完全自由化,还像模像样地重新签了合同。
苏联领导人在这里犯了错误,也可能是以为里根政府怕了,他们真的把苏联的粮食安全保障交给了苏联和西方世界的粮食贸易上,相信了自由贸易,相信了美国人。
后来石油掉价,美国粮食也贵了起来,还常常“运输不及”。
美国如此,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粮食多的国家自然有样学样,越卖越贵,海运也总是出现麻烦。
苏联有钱也买不来足够的粮食了,呈现在世界媒体上就是“苏联缺粮食”,出现了“粮食危机”。
苏联毕竟巨大,拖到了1989年,1989年那一年全球粮食歉收,国际谷物价格大幅度上扬,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第三次石油危机降临,苏联开始没钱了,拿不出钱进口粮食,还倒欠了670亿美元的粮食款还不上。
欠钱不还,当然要中断供货了,天经地义。
苏联的粮食进口中断。
坚持了一年,然后是崩溃。
其他网友回答:这于苏联重视工业化发展大有关系,加之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而言就是新生的一个怪胎,不能任其的发展,必须及早将其扼杀,试想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苏共中央及政府必须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当然农业也就排在其次了,虽然土地辽阔,但是因气候条件原因粮食产量很低,由此道致了部分粮食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原因,丰收年基本能自足,欠收年则需要进口,灾荒年則需要大量进口,解决粮食问题是前苏联或者当下的俄罗斯是最棘手的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以需要一个好的强有力的领袖。好领袖的好的行为往往影响不了人,所以的好领袖还得强有力;坏领袖的坏的作用一定能影响好多人。这不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而是要求领袖率先垂范、坚强有力。苏联自斯大林后的赫鲁晓夫是坏领袖,使得计划经济的指标难以完成是肯定的,当然没能解决粮食问题。这也跟苏联对重工业投资过多的传统也有点关系。可见,那种认为计划经济没有市场经济优越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自斯大林之后的最高领导人也是好的强有力的领袖,再调整农、轻、重的关系,就一定能够解决粮食问题,当然苏联也不至于解体。
其他网友回答:首先苏联俄罗斯的纬度太高了,天气比较寒冷的时间很长进而导致作物生长时间也很长进而总体产量不高,其次俄罗斯天气极端寒冷需要大量的酒精与肉食以抵御严寒,所以又必须用大量的粮食饲养牲畜与酿酒,第三苏联长期处于战争或准战争状态因而大量的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必须倾向军事工业,国防建设因此对农业的资源投入就会有不足!第四苏联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而人口又不是特别多,因此大量的年轻人并不愿意留在农村而更愿意回到城市,如70年代中期每年培养五十万优秀的农业人才但是最终只有10%留在了农村,而多数都是回到城市!
其他网友回答:这就是个伪命题 粮食不解能和美国争霸?卫国战争后,男青壮年锐减,没集体农庄 怎么保证粮食正常生产。当时每年收割都是苏联军人义务帮助农民打理的。解体后 小农民没机械,也没人帮。边远地区田地日益荒芜。 人民收入普遍不如解体前。
看看现在俄罗斯很多人怀念苏联时代的福利。 福利难道不是建立在最基本的粮食充足基础上的?
最明显的 解体后俄罗斯士兵的口粮简直就是一塌糊涂。现在也没赶上苏联时代。
所以你这个问题就是个 恶毒的先摸黑定罪,混淆视听的手法。
那问你现在美国据说 食物供应链短缺 肯德基都无鸡可用。伦敦人也在预防性抢购超市食品。
是不是说明 你自以为是的私有制农庄 已经不能满足资本主义世界的食品需要了?
其他网友回答:可是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很想望大集体的经济体制!他们反对大包干带来的繁荣!看到有人富了心理极不平衡!
威海链 » 苏联在冷战期间为何没能解决粮食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