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忧虑什么?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借鉴意义?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孔子的忧虑是,

不修德,不行仁义,不传学问,不改过。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何而“忧”呢?陶渊明有诗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由此可见,孔子之忧,忧在“道”。

那么,表现孔子忧“道”的语句有哪些呢?

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二、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在《论语•季民第十六》

意思是:不论有国的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应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 不要担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 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 人民和睦相处,便不觉得人少; 境内安宁就没有亡国的危险。

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_卫灵公》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

具体来说,孔了忧的是为“国”忧,为天下而“忧”!他担心人们道德败坏,担忧人们不接受教育,担心社会不公,担心统治者为了眼前的浮华,而目光短,不作长远规划。他唯独没担心他自己!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正是对孔子的概括吗?

但是,再担忧,也没能改变周朝的分崩离析,也没有阻止人们滚滚的欲望。

公元前256年,秦王率兵攻打西周。周赧王来到秦国磕头认罪,将属地献给秦王,秦灭周,把周郝王贬为普通百姓,周朝宣告灭亡。

那么,孔子的“忧”,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应该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去年,香港暴乱,“港独”分子到处打、砸、抢、烧,部分不明真相的青年跟着游行,占领街道,攻击警察,殴打路人,侮辱国旗、国徽等等。这些罪行都与疏忽了对年轻人的教育有关。

其次,应该缩小贫富差距,避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贫富差距增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如果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一旦社会陷入停滞,甚至陷入混乱,对任何人来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将是一场灾难。当然,国家为了防止贫富差距拉大,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例如“精准扶贫”,例如“住房限购”,例如“超额累进税率”,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应有长远的眼光。无论针对目前美国的“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台湾闹台独”,还有中国是否“增加一千枚核弹”,都应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切忌逞一时英雄,而误了大计!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最忧虑的是“礼崩乐坏”,是他主张的那套落后于历史发展的体制和思想不被人们接受。这是对今天的教育的严重教训,必须与时俱进!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孔子对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发出的感叹。孔子说,这个时代真令人担忧:一般人只讲现实,不讲求道德修养;急功近利,不去认真探求学问;明明知道事情符合“义”的标准,却不愿意去做;自己有了过失也不能主动改正。这样的社会几乎没法挽救了,非进行改革不可。孔子的四“忧”,既是对当时许多人道德滑坡的揭露和警告,同时也是对自我进行的鞭挞,言外之意是要提醒自己:生当乱世,应当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认真探求学问,积极践行道义,及时改过自新,做一个“出污泥而不染”君子。

拿孔子的四“忧”,对照当今教育的各种乱象,也不禁令人望而生“忧”。

首先,“德之不修”已成为许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由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无法进行直接量化,不能纳入中考、高考成绩,因而在许多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文化课考试成绩、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许多学校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空喊一些道德口号,实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没有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学校德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

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管理者对素质教育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至于品德好不好,那是次要的。二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认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远不如多考几个重点大学来得实惠。

这种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导致部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后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自私封闭,唯我独尊,最终变成了一个只会学习、不会生活的废人;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不遵守学校纪律,经常拉帮结伙、打架斗殴,进入向社会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还不足以令人担忧吗?

事实上,从功利的角度讲,只抓智育不抓德育,学校的升学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样做无法解决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一系列问题。试想,一个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只知苦学、死学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会好吗?

“学之不讲”更多地表现在个别教师身上。尤其是某些大学的所谓教授、导师们,他们不给本科生上课,不专心致搞教研科研,而是热衷于当官、向上爬,或者一门心思跑项目、开公司,研究生们成了导师的打工仔,上课、搞研究成了这些教授们的第二职业,导致有的硕士生三年竟没有听过导师讲过一堂课,这样的研究生教育难道还不让人担忧吗?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集中表现在某些学校管理者身上。有的校长自以为是,把自己看成了独霸一方的小皇帝,把学校变成了他们的独立王国,一手遮天,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不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整谁就整谁。有的校长胆大妄为,以学校建设为名,非法集资几个亿,自己从中谋利。有的校长出台了一些“霸王”校规,要求“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学在场;严禁随意出入他人教室、寝室,违者一经查实,给予全校通报批评”。还有些校长为了监视学生的日常行为,竟然在厕所、宿舍等场所安装了监控。当今教育界发生的这些怪事,公众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竟然是为人师表的校长所为,难道他们不懂国家法律,不懂教育规律?这些违法犯罪、违背教育规律的怪事,难道还不让人担忧吗?

朱熹在注解本章时,采用了尹氏的说法:“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朱夫之常常曲解《论语》原意,唯此章所注甚好。愿每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校长,要牢记孔子之“忧”, 不断提高自身的师道修养,也希望教育界有识之士不仅要“忧”当今教育之弊端,更要痛下决心、下大力气去改正这些弊端,从而促进教育事业走上日新月异、健康发展之轨道。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传统文化能否有后人继承“这可能是孔子活着的时候所指望之一。当下年轻人无论从哪方面比较之前,生活环境等都是千壤之别,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传统的文化,继承发扬。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最忧虑的,在论语述而篇有说"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个忧字,很是微妙,发人深省。可以说,佛、老子、孔子,千圣齐出,无不为这个忧字而来。

德,本心所具,在内不在外,是道之用。人人心内有无量德能,但必须借助事修,才能彰显。

学,是指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也就是内学。人生教育要符合事实真相,才能称之为学。不然,学之不讲,说不通。因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有对人的教育;技能传授,就更不应说了。对人的教育若与真理相背,这就是学之不讲了。

闻义不能徙。能听闻到真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幸遇到了,但又不依义理而行,这又确实是非常遗憾的事。

不善不能改。获福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改过比行善犹急,是修、齐、治、平的基础,也是解脱生死的基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明迁恶向善也是整个佛法的基础。

德之不修,性德不显;学之不讲,道理不明;闻义不能徙,等于未闻;不善不能改,终成自害。

人活一辈子,存在这四不的问题,必然是糊涂来,糊涂去,没有正确的人生航向,而最终导致沉沦。圣人洞彻因果,因而忧之。

其他网友回答:

德之不修害自已,学之不讲误子弟。闻义不徙不遵法,不善不改不成器。

孔圣教诲明大义,大千世界有秩序。人生识字忧患始,修身养性行为立。

教育先从立德始,开卷明旨鉴有意。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仁学思想不仅是后世儒家思想发展的根基之一,亦是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从“仁学”的重要性,我们亦不难看出,孔子最忧虑的东西,结合孔子的思想特色以及所处时代特色来看,当属是忧虑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

从孔子对“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的忧虑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期待人们不仅可以“知仁”,还能自觉去“求仁”,最后能“行仁”。由此,我们也能从孔子这“一忧虑”与“一期待”间看到当前教育可以借鉴的地方,借后世王阳明的一个经典观点来表达,某种程度上说,孔子是在强调“仁”的“知行合一”。

也就是说,就孔子对“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的忧虑来看,这一忧虑对当前的借鉴意义在于: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当以“知行合一”为最终目标。

1、孔子的忧虑---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

关于孔子的忧虑,我们可以在《论语》中找到答案,孔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段话不难理解,大概意思就是,孔子对以下几种情况十分忧虑:

  • 没有培养且提升自己德行的想法。
  • 不去讲习学问。
  • 知道何为义,但不追随“义”。
  • 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就上面的议论,如果具体来说,孔子是在忧虑人不知修身养性、不好学、不从义、有错不改。这样理解虽然也不错,但是总觉有些不够。为了不浪费孔子的好观点,我们不妨将孔子忧虑的这几个现象再“升华”一下。

在我看来,孔子所忧,实则是在忧虑“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为什么这么说?请继续往下看。

首先,对孔子思想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孔子之“仁”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时候,更多体现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将心比心上,毕竟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能够做到“爱人”的“仁者”,一定是那位以人之忧为己忧,以人之乐为己乐的君子。

也就是说,一个以人忧为己忧的仁者,自然是乐于修身养性、提高自己道德素养的人,毕竟修身养性也是“求仁”的具体体现之一。而不知修身养性者,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求仁”的体现之一。

学习往往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视野,让人拥有更大的格局观,于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就有些不一样了。一个“仁者”,往往是十分乐于学习的,毕竟胸怀开阔,还需要视野开阔,而“学习”,可以帮助仁者开拓眼界。

某种程度上说,孔子眼中不讲习学问的人,大抵无法认知“仁”的深刻含义,也是“不知仁”的存在。

而知道“义”在哪儿却不去追随,这种行为展现了一个现象---虽然知道何谓“仁”,也仅仅只是“知道”而已,并未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不行仁”,亦“不求仁”。

最后,孔子忧虑有人明明知道自己有缺点却不改。为什么不改?大概率在于改错对于自己来说比较难受,但如果不改,别人会比自己更难受,毕竟自己的缺点所衍生的弊病,往往是向外发散影响他人后的一种反馈效果。或者说得更加具体些,贪图一时之乐,无法知错改错,甚至明知故犯,这种时候大概率会影响他人。这种不顾级周围只顾自己一时之乐的态度,可不就是过度爱己而不爱人的体现吗?这便是上面所说的“不行仁”。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孔子之忧,大抵在于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

2、孔子之忧对于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忧虑与“仁”有关,反推孔子关于“仁”的忧虑,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是期待世人“知仁、求仁、行仁”的。将孔子的期待引申到对教育的启发上,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在强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虽然是后世王阳明提出来的一个经典理论,但在“知行合一”上,孔子和王阳明之间的距离,更多在于谁明确说出了这四个字而已。孔子,甚至是道家的老子等等思想家,他们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用另一种表达向世人展现了他们风格的“知行合一”。(这里就不做引申,不然就要长篇大论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专业文献。)

我们整理一下。也就是说,孔子最忧虑的事情,在于“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那么反推可知,孔子最期待的,是世人知仁、求仁、行仁。因“求仁”,得以“知仁”,亦是因为“知仁”,才能体会“仁”的无穷魅力,继而进一步“求仁”。在不断地“求仁”而“知仁”后,随着人对“仁”的认知渐渐加深,最后便能“行仁”。当“知仁”、“求仁”、“行仁”达到统一的时候,便是“知行合一”的理想高度。

而教育的目的,说得更加精炼些,大抵是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能够内化知识,而后将吸收的知识做一个输出,也就是“外化于行”。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而在他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知仁、求仁、行仁”的和谐统一,在孔子七十岁的时候,他曾经说自己已经达到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度,“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实则是“知行合一”的理想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之忧对于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一定程度在于孔子忧虑的中透露出的那种对“知行合一”的期待,或者这样说,教育的理想高度大抵在于“知行合一”。

3、总结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总结。

孔子的忧虑,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更多在于“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反推可知,孔子期待世人能够“知仁,求仁,行仁”。而根据孔子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看到,70岁时的孔子,达到了“知仁,求仁,行仁”和谐统一的高度,这个时候,用孔子的话说,孔子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那么回归到我们的论题,我们可以用后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概括孔子70岁时的人生境界。

也就是说,通过探讨以及反推孔子的忧虑,思考孔子之忧在教育上的借鉴意义,我们从孔子对“知仁,求仁,行仁”之和谐统一的期待上,不难看出教育的理想高度大抵在于“知行合一”。或者说得更通俗些,教育不应该,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单向灌输上,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吸收知识、理解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内化于心);但学进去了,还需要“倒出来”,当学生真正能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时候,这是教育的成功体现之一,亦是“知行合一”的体现。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忧虑后人不重德,不讲仁,不道义。孔子的金钱观是,仁义值千金,钱财如粪土。现在很多人,把钱与义颠倒了,一心向钱看,忘礼忘义,忘德忘道。把社会风气,公心,公德,搅浊了。请客送礼,拉关系,都不怀好意,一切言行和目的全是为了钱。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我简单的说一下个人的观点。

孔子一生心忧天下,忧国忧民,那最让他忧虑的是什么事呢?在《论语.述而》里,孔子提出了他最为忧虑的四件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面对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见善不从,有过不改”。从反面来看,这也是对我们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四条建议。如果我们按照这四条去学习,就会促进我们不断进步,自我完善。先看孔子忧虑的这四件事:

第一,不注重道德培养。人的全部行为,除了思想,无外乎就是言语和行动,如果再分成两类的话,就是有益大家的言行和不利于大家的言行。有益大家的言行,就属于仁善的范畴,是有道德言行,反之不利于大家的言行就是不道德的言行。所谓道德,就是提高自己的学问修养水平,进而造福社会,利益大众。若是不注重道德,就会害人害己,甚至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比如现在网上的游戏、黄图、赌博等等,这都是属于不道德的,对社会大众有害无益。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最深。

第二,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孔子说“学之不讲”,就是说做学问一定要学以致用,理论实践相结合,不能学成书呆子,像俗语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那真就成废物了。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分数而学,很少是真正因为爱学习而学习的,确实令人感慨!学问也不能滥用,一定要用到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上来,否则就会变成社会的祸害。大家看现在的电影电视里,犯罪的很多都是高学历,有文化的人,就是因为把文化用错了道,把文化当成危害社会的工具。

第三,知道善而不为。现在网上有很多正能量的文章,好多都是劝人行善的,我们看了,也很有感触,很认可,但是一到事上,自己却又做不到。这就是孔子说的“闻义不能徙”。所以,每当我们听到正确的理论和意见,就应该铭记在心,立刻付诸实践照做。无论是小善还是大义,最关键的就是做与不做,很多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所以,我们一定努力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至于日后逐渐走向堕落。

第四,知而不能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修行,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知道。犯了错误能改也不怕,怕的是知道错了还不肯改,那就麻烦了。只有知错就改,后不再犯,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完善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

孔子当时所担心的这四件事,其实到现在社会,仍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尤其网上平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都为流量,为广告,为利益,很少为社会大众的利益着想。

下面说说对现代教育的借鉴和影响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文化教育被政府垄断。孔子建立了私立学校,收集了弟子,打破了政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这种思想在当今人生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教育等方面,仍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比如说在当今社会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孔子思想教导我们,教育应当是建立在发现孩子内心优秀和潜质的基础之上,应当是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应当是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应当是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

孔孟儒学的"修身"和"入世"思想,最直接体现在"立德"、"立功"、"立言"的思想上,并且"修身"与"入世"思想有一种内在和谐的统一关系。

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充分体现了孔孟儒学"内圣外王"的思想,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教育意义是,在发现孩子内心优秀和潜质的基础之上,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

孔子《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语录,比如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孔子的语录以及思想,不仅仅教会了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还充满着人生哲理,勉励我们去学习。他的思想在当今人生价值评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教育等方面,仍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最后大家怎么看呢

标签: 孔子 忧虑 意义 德之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