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命指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她并不是不可抗拒的命运思想,而是明白最高的德行的道理后踏实践行道德,让自己和世界逐步共同趋向完美。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思想里有孔孟天命不可违的观点,也有荀子朴素的人定胜天的观点。
天命不可违,符合统治者对臣民的教化立场和观点,所以被推广,成为主流思想。学生必学孔孟之道。
后世的人们发扬光大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不可违,都有些消极因素。不过人们还是会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不成也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想到要改变命运,不会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危害统治者利益的大逆不道之语。
皇帝是天之子,是天命所归。其他人只有膜拜的份。
普通人可以努力改变命运,但是,是否成功只能看天意!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见女婿家里穷得过冬都难,就想谋点银子。
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
刘姥姥建议去找王家二小姐贾政的夫人王夫人想辙,如果王夫人拔一根汗毛,比他们的腰还粗。“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
如果人家不帮助,权当“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红楼梦里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上天早就写好的。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走向就贮藏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里。这些人都按照命中注定的节奏和方向往前走。没有一个人摆脱了命运,战胜了命运。
天命不可违思想主导下的人们,大多数甘于命运的摆布。富贵,因为自己命好,贫穷因为自己命孬。他们安身立命,不做他想。
人定胜天是封建统治者害怕的思想。人一旦有这种思想就会怀疑他的权威,就会质疑他的统治。
后来清朝灭亡就是人们打破了君权天授的观念。
不过,历史规律不可阻挡与天命不可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人的命运也许真的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或升官发财,或贬谪败家。
红楼梦里的贾府就有一个从烈火烹油的鼎盛,到抄家灭族败落,最后兰桂齐芳再次复兴的过程。
人们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地修正与发展。
人们的命运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人若想获得平静如水的生活,就要抱定这样的思想: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润杨阆苑 恭候您多时了!欢迎关注转发!欢迎留言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的天命观,并不是不可抗拒的宿命观,而是对天命的敬畏与归依。
天命是指什么?朱熹说是"天所赋之正理";蕅益大师释为"天命之性,真妄难分。"他们的指向均为终极之理,即真理。
要准确把握天命观的内涵,应从孔子之论下手。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三畏是一体的,所以谈天命,不能不说大人及圣人之言。
前面说了天命即真理。那么,什么人才堪称大人?是不是帝王或二品以上大员?不是。什么最大?道,其大无外。因此,只有了道之人,才是大人,大人就是圣人。所以,后面孔子说圣人之言,前后相扣。
真理、大人、圣人之言,孔子何以要人们敬畏?圣人及其所说,无不仁慈,怎会让人畏之呢?
蕅益大师之解释最为精当,他说:"天命之性,真妄难分,所以要畏。大人,修道复性,是我明师良友,所以要畏。圣言,指示修道复性之要,所以要畏。畏天命,是归依一体三宝。畏大人,是归依主持佛宝僧宝。畏圣人之言,是归依主持法宝也。不知天命,亦不知大人,亦不知圣人之言,小人既皆不知而不畏,则君子皆知,故皆畏耳。不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不能戒慎恐惧,是不畏天命,妄以理佛,拟究竟佛,是狎大人;妄谓经论是止啼法,不知慧命所寄,是侮圣人之言。"
蕅益大师以佛理释孔子言说之义,可谓维妙维肖、淋漓尽致。实际上,孔子的三畏与佛家的三宝之说,异曲同工,只因时机未熟,孔子隐而不发而已。
没有圣人应世,告诉人们宇宙人生之真相,众生长处黑暗,六道升沉,求出无期。故君子知而生敬畏,小人不知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言。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说起儒家“天命观”,我们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天命论,孔子也好,孟子也罢,大抵都是赞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所以,就先秦时期儒家的天命观来说,孔孟的天命观确实有“人无法抗拒命运”的意思。
但是,儒家的每一位思想家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孔子讲“仁”,孟子言“义”,而荀子,则颇有些属儒家大先贤中比较特立独行的存在。荀子提出了他的“自然观”,并且也驳斥了孔子、孟子的“天命论”,他批判了“天有意志”这一说法,认为所谓的“天”更多是物质世界里的大自然,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自然中的万物。荀子的“自然观”,颇有“人之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意味,这一观点很难得。
为了便于比较,孟子对“天命”的看法属传承和发展了孔子,而荀子作为儒家大先贤,却在天命方面和孔孟有不一样的观点。所以后文以孔子和荀子对“天命”的看法进行议论。
(Tips:之所以将荀子搬出来,主要还是想强调,儒家虽然说是一个学派,但是思想家相对比较多,每位思想家都有每一位的特色,所以不能以一两位思想家的某些观点,代表整个儒家。)
1、孔子心中的“天命”:天命不可违,但“天”不是直接发号施令的“人格神”孔子所处的时期,属于春秋末年,春秋时期是社会正在进行转型的时期,而孔子的毕生所愿,就是“复礼”。复什么“礼”?“周礼”?这个答案不能说错,但也不能说对。
孔子要复的“礼”虽然以周礼为基础,但是绝对不是“生搬硬套”的“克隆版”周礼,毕竟孔子也属难得一见的圣人,他自然也能够分析到,周王朝虽然曾经靠着“周礼”成就过让人钦羡的盛世如“成康之治”,但是时代在前进,过去的周礼肯定不能生搬硬套使用在现在甚至未来。所以,孔子要复的“礼”是以“周礼”为基础,经过改良后的“礼”。
正是因为孔子之“礼”是建立在“周礼”之上的,所以,孔子在“天命”上的观点,也一定程度上是对周王朝关于“天命”观点的改进。
周王朝的“天”,属于有意志的人,不仅有意志,而且还有人格。周王朝时期,“天”可以直接对人发号施令,属于最高主宰,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周王朝统治者让为下者“听话”的一种方式。
而到了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王朝的衰败让人对天的权威发生了一些质疑,但天是有意志的,天之“人格神”的外貌依旧根深蒂固。相比之下,孔子的“天命观”却有些许进步,他虽然没有否认天有意志,但是他却抛弃了天之“人格神”的外貌,并不将“天”看成是直接发号施令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孔子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孔子这句话,我们就能相对直观地理解,孔子心中的“天”与商周时期的“天”,有什么不一样。商周时期的“天”,有意志,有人格,可以和人“对话”,可以直接发号施令。而孔子思想中的“天”有意志,主宰着万物的生死,但是却不言不语,无声无息。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心里,天虽然依旧有意志,但是却没有“人格”,这是孔子的进步。
既然没有摆脱“天有意志”的看法,所以孔子的天命观,自然会局限,比如,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这便表明,在孔子心里,他周游列国,能不能完成他的使命,能不能实现他的政治主张,都是“命”决定的,这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属于对人主观努力的否定。
但聪明如孔子,他虽将使命能否完成等归结于“天命”,但是周游列国去游说、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亦把此行为,也看成是自己的“天命”。这便好像是在说:“虽然失败是我的命运,但是努力亦是我的天命”,由此,我们也不能说孔子的“天命观”是绝对消极的,虽然孔子确实表达了一种“天命不可抗拒”的意味吧。
2、荀子的“自然观”:批判意志之天,指出人可利用自然界的万物荀子属于儒家思想家中比较有特点的存在了,他的观点比较“犀利”,甚至说有时候有点“尖锐”,而对于“天命观”中的意志之天,他更是给予了相当直接的批评。他批评孔子、孟子等宣扬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观,指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利用大自然的万物,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且,荀子还相当尖锐地指出,人们所谓的意志之天,其实是自然界,自然界不是神秘的,也不是人们想象中有意志。天更不会因为治理天下之人有德无德,而以自然现象的变化来表明自己的“喜怒”。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荀子的相关议论,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虽然简练,但是已经足够表达荀子对“天”的看法了,荀子批判“意志之天”的说法,荀子认为“天”的正常运行并不是因为存在尧这样的圣王,它也不会因为桀这样的暴君,改变运行规律。
也就是说,在荀子的思想里面,自然界是物质的,而自然界出现的一些现象,实则是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发生变化。人可以了解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自然界的万物,以此积极有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继而把握自己的命运。
3、总结通过上面的议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和荀子作为儒家的大先贤,二者对“天”的态度有些不同。孔子对“天”的看法,虽然抛离了商周时期“人格神”的外衣,但是依旧还是认为天有意志,强调人的命运由天定,不可物抗。
而荀子对天的态度,便和孔子大不一样,荀子批判了意志之天,并将大自然看成物质的,指出人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万物。与孔子不同,荀子颇有些“人定胜天”的味道。
最后再多说一句,儒家虽然属于一个学派,但是每位思想家因为自己时代背景、阶级、经历、性格等等不一样,学说思想各有特色,比如孔孟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荀子更倾向于“人定胜天”。因此,在考察一个观点的时候,最好是精确到该学派提出该观点的个人,而许多时候,个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整个学派。
图片来自网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其他网友回答:在自然观即世界观问题上,孔子是同意老子的,即世界上的一切都被客观的自然规律决定着,人再怎么努力都必须按客观的自然规律办事。孔子把这个当成公理,用“天命”一言以蔽之。所以他不再费心费力去解释这个,而是全力以赴地研究、思考、实践人类社会究竟该如何做。虽然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但在自然规律约束范围内,人类的命运还是在自己手里。况且,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类还可以利用它做自己的事。当然,自然规律的逻辑不一定总是线性的,尤其有些时候表现出随机性,给人以不可捉摸即测不准的感觉,故人们常以为“神”。其实,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科学的进步,人类测得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神秘面纱一层层地在剥去。
其他网友回答:我的理解,儒家所指天命,不能简单理解为不可抗拒的命运思想。其实中华文化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非绝主义,就如道家之言“道”。其内涵广博精深,很难一言以蔽之。儒家之天命,既有来源于不可知的天,故不可抗拒之意,在相当多的时候,也有强调其合符自然规律之势,不可违背之意。如,民以食为天,这里的天更多体现的是自然规律。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作答。我对儒家思想里的天命说研究不多。仅记得几句孔子在《论语》中论及之外,后来的儒家孟子怎么说、程朱理学怎么说都不知道。程朱理学肯定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是我不知道程朱理学怎么说天命不知道,王阳明怎么说?不知道;其后的明清儒家又怎么说?都不知道。
最初说天命的人肯定是孔子了。孔子的著名论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肯定是晚年说的话了。其他地方关于天与人的关系,有颜渊死后孔子大悲连呼“天丧予,天丧予”,从孔子感情来看他认为颜渊那样理解孔子的思想是上天的安排,颜渊突然死去,是天不助我也。表现出人的生死是天命。
还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显然是实用主义,奥者太遥远,灶神直接是现管)“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说明孔子认为天掌管着人的一切。这与轴心时代的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思想相一致。另外论语中的为政篇开宗明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是最为明确的宇宙与社会相互对应的世界观。人的一切行为不能摆脱天命的安排的思想。话说回到开头“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都是孔子到了晚年的思想。认为他的“施仁政”主张不能得以实现,都是天命决定的。他不能强违天命再去周游列国了。那就安心教书育人吧。
其他网友回答:<2>谢邀作答!
儒家所说的“天命”,个人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
从孔子关于“天”的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是事实存在的,与其探索未可知之,还不如将精力放在“人道”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见,孔子追求的一直是治世之道,是“人道”,而非“天道”。
合二为一,“天命”既“人道赋予你的使命或命运”。
“天命不可违”怎么理解?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现实处于“礼崩乐坏”的混乱状态。孔子有伟大的报复和理想,他是文化的先觉者,想解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让社会秩序归序,理想国是“天下大同”。“克己复礼”,人要克制私欲,恢复礼义。“天下归仁”,天下以仁治天下,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他也提出“天命”的观点,“天命”高于皇权。
以下从二点洞察“天命”可违和不可违。
古时说皇帝为天命之子,天子就是人道所赋予的使命,来治理万民。顺道则昌,天子施策与人道相顺应,则社会昌盛,“天命不可违”。“人心顺之”。
天子失“德”,没有顺应“人道”赋予你的使命,逆道则亡。“人心逆之”。
天子与人道相应,则“天命不可违”。“人心顺之”。
孔子提出“礼失求诸野”,也就是将“人道”传承于黎民百姓。“天命不可违”对于天子也是警醒,“天子失其鹿,共逐之”。天子有违人道,阴阳转换,走到极限,就是“天命可违之”,就需要有“道”之士,“替天行道”,维护“天命”,让“天命”回归正轨。“人心逆之”。
综上所述,个人的观点是:孔子的“天命”说的是社会,不是个人。国家顺应天命,则天命不可违;国家违背天命,则天命可违。“人道”传承于诸野,“人道常人道,时强时弱随轮转”。
威海链 » 儒家所说的天命指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不可抗拒的命运思想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