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喜欢读《论语》的朋友?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去解读?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有的地方晦涩难懂,需要看文白对照的版本。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共20篇512章,15900个字,现在有不少句子能背下来。我阅读的体会有这么几点:第一,做到有计划的读,不要着急。我读第一遍用了一个月,每天看书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

第二,边读边抄,抄一遍印象非常深刻。

第三,每天听音频,散步的时候也听。每次都是从头听,前面听过的可以听无数遍,通过重复来强化记忆。

第四,第二天看新内容之前,每次都是从头开始读。随着时间的增长,旧的篇章已经很熟悉了,这样读书的信心不断增加,兴趣会越来越浓。

第五,定下目标,激励自己。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把《论语》全背下来,到曲阜参加背诵免费游孔府活动,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想去拿个证书,作为一种纪念,动力十足。

第六,发声朗读,自己独处的时候,要读出声音来。这样你会发现,记忆的效果比单纯的看,要牢固的多。

你们可以试试看,坚持下来你会很棒。

其他网友回答: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解读的方法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段解读的方法也不一样。《论语》或是其他书籍,都是这样。

最基本的是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其次参考名家注释与讲解,更重要的方法是在生活中解读,还有一种方法是读而不解。



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1、《论语》这部经典不是孔子直接编写的,而是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整理的,相当于学生的学习笔记,每章节的内容都有特定的环境与对象,不能以偏概全。

比如《里仁》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一章节,孔子选了曾子提问,想要讲解一下他的一贯之道,可是曾子没有反过来请教老师,而是回答了“是”,于是孔子出去了。门人纷纷请教曾子,曾子说老师的到不过忠恕二字。

根据这一篇,很多人认为孔子的仁爱的核心就是忠恕。但是也有学者有不同意见,认为曾子这个人性格鲁钝,这是孔子的评价,他又比孔子小46岁,年轻时怎么可能理解孔子的道呢,因此认为曾子的回答,尤其是“而已矣”这三个字,是自以为是,而不是孔子的一贯之道。

所以,要想真正理解,一定要有整体观念,提升解读的角度,全面把握《论语》中的人与事。



2、政治背景与文化背景。《论语》的内容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政治形态是礼崩乐坏,孔子的家乡鲁国当时的情况便是君不君,臣不臣。

鲁国的政治权利被分为四份(当然不是平均分配),鲁国国君以及他的三个兄弟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这三个兄弟是鲁国的实际掌权者,被称为三桓家族

了解这些才能理解《论语》中的“八佾舞于庭”以及“季氏旅于泰山”。按照周礼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64人)规格的舞乐,只有天子才能到泰山向天地祭祷,但是季氏作为卿大夫僭越了王权。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除了鲁国的背景,还有了解其他诸侯国,比如《论语》中提到的齐国以及卫国等政治情况,才能够理解内容。



参考名家注释与讲解

1、《论语》的语言距离我们已有两千年之久,有必要参考专业学者的注释与讲解。但是一定要多作参考。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与经验来解读孔子,大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切不能认为某一人的解读就是完全正确的

2、古典文学类,中华书局的书不错,但是也不是每一本都是精品,需要进行筛选,不推荐那种只有章节翻译的,解读太过粗浅。

3、司马迁《史记》关于孔子的记载必读,宋代朱熹集注可以作为参考,近代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的注解本,当代傅佩荣先生的讲解贯通中西也应读,还有鲍鹏山先生《百家讲坛》讲解的孔子也不错。

另外,《孔子家语》,《孟子》以及孔子弟子的故事,这些都有助于理解《论语》。



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解读

《论语》这本书不是仅仅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实践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对《论语》有更深的理解,年纪小阅历少,不能穿越千年了解一个圣人的人生哲学,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会明白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会理解孔子的入世情怀。

1、根据自己生活的亲身感受。举个例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部分的解释为,学习之后常常温习,不是件快乐的事嘛?傅佩荣先生反问说,我们复习学过的内容也没感到快乐啊,所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学习了知识在日常时间中实践验证,真正有了收获才是快乐的。这一点个人赞同。



2、参加读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个人曾参加过《论语》读书会,与共同爱好者一同学习,他人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同时还能补充自己的不足。

3、最重要的解读是在书本之外。随着见识的增多,尤其是了解了佛家的慈悲情怀,反过来更能理解孔子的仁爱,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在于他的心量是关怀天下人,而不是考虑自己。所以在此基础上对于孔子的志向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公冶长》篇,孔子与颜回子路谈志向,孔子说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有的人解释为:老人安于我,朋友信任我,少年怀念我。另一种解释:对老人安养,对朋友信任,对少年关怀。还有一种解释:让天下的老人都得到安养,让天下的友人都能相互信任,让所有的少年都得到关怀。

这三种解释,是三种心量人都解读,对于一个推行礼乐教化的圣人,个人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解读。



熟读成诵,不解自解

很多时候,读经典是不需要刻意去理解的,因为不管怎么去理解,都带着我们自身的烙印,未必是作者本意。作为经典,只读不解也有收获。

曾经听台湾推广经典诵读的王财贵先生讲他朋友的故事,只是熟读经典,婚后与妻子一起读,不深入研究意思,夫妻和睦,而且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热爱读书,不让读悄悄藏起来读书。这就是长期积累的收获。

而当我们长时间读熏修的过程中,可能某一天,遇到什么契机,突然想起《论语》中的某一句,当下穿越千年与孔子的精神融为一体,顿悟了义理,这也是一种可能。

以上就是个人学习的经验与方法,分享给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喜欢读《论语》,实际上学习《论语》不应该只是喜欢,学习《论语》是咱们的责任。

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论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因不复杂。

对于《论语》的学习和解读,方式和方法有许多,都有价值和意义。我们分享一些方式,算是抛砖引玉。

第一,熟读成诵!

背诵下来是必须的学习方法,只有多次的熟读、读透、理解,背诵下来,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去实践。真是实践出真知。经过实践检验的道理,才是自己逐渐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东西,否则,恐怕只能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想象中。

第二,借鉴经典!

儒家的历代大师,著名的思想家,多有对《论语》的介绍和宣讲,这些对《论语》进行介绍的经典著作,是我们学习《论语》的关键。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学习的方向正确、内容正确、方法正确!

第三,多动手!

学习《论语》,要多动手。多写读书笔记、多做心得体会记录和总结、实践心得笔记,《论语》章节内容的抄写、终点字词的手写……

不懂笔墨,不读书!

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值得大家在学习中,不断的去摸索和总结。

其他网友回答:

我在看缪向东老师写的书!对我帮助很大!推荐大家去拜读!

其他网友回答:

任何理论或著作都需要用心去读,无功利读,心静时读。《论语》更宜如此。《论语》夲为教化国民而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但流传几千年说明真确有存在之必要,尤其是在个人成长个人修养方面多有裨益,其仁义礼智信多为正面信息,认真汲取其营养精华,对于塑造个人品格,提升修养,提高管理自已丶家庭丶团队的能力,会起到很大正能量的作用。如,认真理解并把握忠丶恕二字,就够普通人用一生去体味丶实践了。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这种朋友。解读用笨办法,以古为师,不入潮流。

其他网友回答:

1查《康熙字典》。2以经解经,以先秦经典解先秦经典。3发现《论语》内相应句子的解释。4熟读先秦经典原文,早掌握语境。

其他网友回答:

读论语要参悟。我的方法是一句话参悟一天。第一步先吧每个字都查一遍字典,先查《说文解字》,查不到再查其他工具书。再搜集三个左右翻译的版本,参悟一天。

其他网友回答:

通过QQ群,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老师分享一些

标签: 论语 解读 有没有 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