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敬诚直勤慎亷明”这八个字用不着与任何人,任何故事,任何法则相联系,一望而知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观的精髓。 或者可以说是诸子百家所提倡的伦理提練。忠心,敬业,诚恳,中直,勤奋,慎思,亷洁,明辨,这是中国历代为人处世的普世价值准则。在这八个方面做得好的人,大多是聖贤,明君,忠臣,英豪,名人。大凡违反这八个方面的,终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并被人民唾弃。我们不妨自己思考一下,你周围的人如果违反这八个准则,你会认为他是好人吗?!除非你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认识上根本地颠倒了黑白,否则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误判断。应该知道道德伦理判断的错,也是很危险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罪魁祸首的后面,往往跟的那一大串的人的结果。慎思!明辨!记住这八个字,你会平安快乐,幸福或至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谦抑之道,有着怎样的精髓?对此,被西化的人会认为这是愚民的奴化说教,崇奉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深知其妙,这个精髓就是圣人之道。
为什么说她是圣人之道呢?因为这是救人苦难、升华人格、返朴归真的必由之路。
我们人的痛苦从哪里来?就是从"我"而来。只要有个"我"在,必然贡高我慢,争强好胜,自私自利,永不知足。这个社会呢,也不会有和谐,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如果从佛教的六道轮回之说来看,那就更加可怕了,死后堕落三恶道。
圣人深知厉害,各以种种方便教化众生。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老子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释迦世尊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破除我执,谦卑、谦抑,无疑是对症良药。
其他网友回答:清朝历代帝王中,雍正皇帝是最具争议的。后世评价雍正“刻薄”、“严酷”。雍正皇帝对待参与“九子夺嫡”的诸皇子,极为严厉冷酷。这一点尤其被后世人们诟病。可是雍正却对十三阿哥允祥极为恩宠,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允祥病逝后,雍正称赞其“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允祥做了什么让雍正如此赞誉呢?
允祥
康熙时期的遭遇,使允祥形成隐忍倔强,淡泊谦抑的性格,对权力的残酷有了清醒的认识允祥在少年时,是深受康熙喜爱的。康熙每次离开京城,都会带着允祥。康熙废太子时,也将允祥圈禁。虽然允祥很快被放了出来,但失去了康熙的宠爱。
至到康熙去世,允祥既没有受到重用,也是唯一没有被封王的成年阿哥。其中原因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这个时期的磨砺对允祥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九子夺嫡”时,允祥是唯一明确支持雍正的阿哥。共同的经历,使允祥得到了雍正的信任。雍正即位后,胤祥被封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对允祥极为信任,委以重任。不但让允祥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甚至办理胤禛藩邸、陵寝事务。
面对雍正的至诚信任,允祥忠诚坦荡,做事细心谨慎。怡亲王允祥奏折
允祥严格遵照雍正谕旨办事,从不擅权。主管户部时,办理清查亏空、收缴积欠的事务,对王公亲贵也毫不容情,绝不徇情姑息,整顿财政取得显著成效。主管水利时,修河造田,辟荒地数千里,募民耕种,奏请修复江南水利。密谋筹办军需时,理财有方,调度得宜。胤祥为国举贤,向雍正帝推荐优秀人才。
雍正对允祥的做事办差,极为满意。给允祥很多的恩宠和赏赐。允祥很清醒地坚辞不受。“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是雍正在允祥逝后对他的赞美之语,也是允祥一生的写照。
其他网友回答:“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这是雍正皇帝专门赐予允详的八个字,也是雍正给予允详的评价,是对其思想、品德、精神、作风的概括和肯定。尽管雍正给予允详这么高的评价,但允详行事“谦抑”,这是相对“骄傲”而言,有低调之意,这是一种作风,更是睿智的表现。
其他网友回答:谦抑原则,刑法学术语。又称必要性原则,是定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刑法的谦抑原则,是指用最少量的刑罚取得最大的刑罚效果。它是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
其他网友回答:这十个字,就如三纲五常的仁义礼智信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生处世之道,古人很多警示格言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
威海链 »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允祥所秉持的谦抑之道究竟有着怎样的精髓?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