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应该这么说,有人讲究有人不讲究。对于讲究的人来说,他在对祖先和死去的亲人祭奠时,就有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对于不信这些、不讲究这个的人来说,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一点用也没有,你又能怎么着他?
应该说,这与十年文革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有关。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浪潮下,这些都被当作四旧被批判、制止,从而形成了传统习俗的断层。
个人认为,逢年过节,对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进行祭奠,十分必要,也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仪式,让我们世世代代铭记先祖,怀念亲人,教育下一代。所以中秋、春节我都要摆供桌,带着子孙一齐叩拜祭奠。
我们这里的习俗一年给去世的亲人上四次坟,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春节。一般都要摆五色点心、三色水果及烟酒等。我和孩子是一直坚持的,当然要烧纸,这是个心情,一边烧着一边给亲人说说话。当然,像我小妹去世时,侄女等年轻人给买的是鲜花,对年轻人的新做法我不反对,但我还是坚持老办法。
又想起前年老父亲90高龄去世,我和家族的叔、兄们都想按传统办,但我兄长是退休的政府官员,坚决不同意,也只好依他。
不让穿孝衣,不让三拜九叩,本族及亲戚觉得怪怪的,最后在起灵前,本族主事的三叔自作主张,领着几个族叔叩头就拜,别人也就顺着一起拜了。我总觉得,亲人去世了,用三拜九叩这种男人的最高、最重的仪式向亲人作最后的告别,是必要的、神圣的、也是无可非议的。男儿膝下有黄金,但上拜天地、下拜父母,完全应该!
人生一世,对祖先、对去世的亲人应该祭奠,应该有庄重的仪式,这既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思念,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他网友回答:您好谢邀!
仪式感的含义:是人们表达内心最直接的方法。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里,需要一束光...。
中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的。常见的具有仪式感的实践有祭祀、婚礼、节庆等,包括集体的和个人的。
对于祭典祖先、忘故的亲人、朋友等,在古代是非常重视的,古代先人通过各种型式,挑选王道吉日,采用大型规模在室外或室内进行祭天拜祖,意在祈祷先人,祈愿福祉,祈求九洲祥和,风顺雨调,五谷丰登,盼望天下百姓能过上太平盛世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文化的提高,事物的不断更新,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具有仪式感的纪念活动正在逐步走向简单化,电子化。
这並不代表祭祖仪式化正在削弱,也不是去宗教化的表现。我国宗教法明确规定国人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提倡搞迷信活动,例如:画符唸咒、烧纸钱、烧死者衣物等等。
其实,对忘故者的纪念是可以多样化的,捧一束鲜花,唸一首小诗,放一首音乐,写一段纪事、回忆...,都可以表达对亲人或朋友的怀念。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平时迕逆不孝,啃老弃老一族,当父母去世时,为了个人获取利益,大办丧事,嚎啕大哭,以示孝心,这种现象大不可必宣扬。
有空常回家看看!
生活的仪式感让我们更热爱生活!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人活着要有仪式感,但有些事可不是根据仪式感而去应付式,就说祭祀或对死去的亲人烧纸钱等杂七杂八的事,那是一代又一代文明传承。
祭祖或者每年清明,七月半,寒衣节,除夕,以及人死后六七,百日,周年,忌日等等,它是农村一种风俗习惯,是上代传下代就这样传下来的,你怎么做自己感觉行就好,仪式不是条条框框,根据各地各家情况而定,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执行的,你想怎么做谁也管不着你,就如祭祖有的人家非常重视,而有的人家无所谓,不也照样过日子吗?再说烧纸钱有人信,有人就不信。你说信神之人那个去烧纸钱,就是人死了也不搞烧纸钱仪式感,谁也干涉不了。这和仪式感没有多大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题目首先作出:人活着要有仪式感的结论。然后缩小、固定在"亲人祭奠"中为什么没有通过仪式感完成?
尽个人力量回答如下:
关于生活中的"仪式感",这是特定场合的规定或者沿袭,没有必要祥述。
关于亲人祭奠时的烧纸是民俗还是仪式? 是民俗。仪式是表达敬畏之心的程序。祥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丧葬看做家庭中一件大事。汉民族的丧葬礼仪在周代已经初具规模,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係列庞大而繁杂的礼仪。
至晋代郭璞《葬经》的出现,再到唐代楊筠松、宋代吴景鸞、明代蒋大鸿、清未沈竹礽,丧葬仪式更加丰富和规范。
居于贵州大山著名的"月亮山"散落很多苗寨,仍然保留战国时期的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他们种植水稻和狩猎,岜莎人认为他们是蚩尤后代。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是祖先的灵魂在现实世界和远祖世界的穿梭,是灵魂和肉体的交替。所以他们十分重视生与死的礼仪活动,如,刚刚生下的婴儿,就为他种一棵树,死后,用这棵树做成棺材,相信一种生生循环的理念。
所以我认为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祭奠"礼仪方面,尚保存着原有的仪式。
无论少数民族还是汉民族,葬礼体现出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也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
所以,祭奠时烧纸,是丧葬文化的组成部分,亦是仪式之一。
题主另一个附加问题:"祠堂和祭祖现在为什么削弱了?"这个问题涉及面较广,无法在本文中祥述,我只能这样回答:祠堂文化能够存在,已属不易,希望拥有这种条件的朋友珍惜。
据说在祖国南方一些地区,祠堂和谱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相关团体也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呈上升趋势,并没有削弱这项公益活动的开展。
一个值得鼓舞的是,相关部门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交流。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孝悌"。
传统的家风、家规第一条就是:"先国家"。
第三是重丧祭。
摘录一段:"丧以送死,祭以追远。"⋯
短短八个字,概括了丧祭的内涵。
当然,由于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传统在某种意义上现在己经离我们远去,以至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不过,被浮燥文明重击后的人们开始清醒,开始为一些传统争取留下一些最后的发展空间。
其他网友回答:在中国,对祖先和死去的亲人,祭奠不是给活着的人看的。应该是对先祖的崇敬和对亲人的一种怀念,一代一代的传承。也是给子孙留下好的传统。一一不要忘记自己的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在经历满清对中国文化的迫害,再经历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文化若亡若存。孝乃德之本也。孝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我们来自父母,父母来自他们的父母,在清朝有我们的祖先,在宋朝有我们的祖先,在周朝有我们的祖先,在炎黄时代有我们的祖先,一直往前数,一直都有我们的祖先,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来自天地,孝是天经地义的,孝是让我们顶天立地活着的支撑。对建在的长辈要孝顺,对故去的祖先,有的虽然不认识,没有见过,甚至不知他们的名字,但是在祭祖时要祭神如神在,想象祖先就在我们的面前,要面带庄严,心中存有缅怀之情。
其他网友回答: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得在祭奠祖先和故去的亲人时,仪式感欠缺。
过去,在祭拜故去的亲人时,在乐器的伴奏下,前走后退,叩首跪拜,有二十四礼,有单人祭,双人祭和多人祭。现在年轻人不学,都不会了,一些地方失传了,所以,仪式感越来越弱。
还有,过去妇女父母亲人去世,都会坐着毛驴车去婆家讨孝,一路哭唱,我那----受罪嘞----娘啊----,声调抑扬顿挫。现在年轻人,连哭都不会了!
所以,传统文化缺失,是仪式感减弱的根源!
其他网友回答:<2>祭奠时不是没有仪式,关键是你心目中的仪式感是什么样的?
谢谢悟空邀请!
(清明节 民间上坟场景)
其实,一株吊兰感觉,像下面的这种习俗就非常有仪式感,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民间在祭奠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多是在清明节和年关。皖北一带,风俗是这样的:一大早,有家族中的长辈,或年龄大的兄长带着一帮人,带着鞭炮、白酒、火纸(亦称为纸钱,现在也流行烧冥币),到了坟前,点燃纸炮,把白酒在坟前洒上一些。然后,大家一起跪在坟前磕上三个头,起来双手合十鞠上一躬,祭奠仪式就算完成了。
清明节祭奠时比年关多了一道工序,修葺坟墓,就是俗话说的扫墓。大家一起动手,把坟上过去一年长得荆棘、荒草之类的东西铲掉,用土把坟墓修的圆圆的,从新立上一个坟头。整个仪式才算结束。
以上是土葬地方的风俗。在公墓里祭奠时,大家大多是在墓碑前放上一些鲜花,既环保有肃穆,还节约。
(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用松枝为父母上坟)
记得年少时破"四旧",将对已故先祖的祭奠也纳入迷信之列,我们这一代人也盲目尊从过。
后来,村里老人驾鹤西去了,渐渐到了还请僧人道士超度的场面,谁家老人过世了,不放二夜悼念,会被乡邻背后说闲话甚至指责,以至于后来超度亡人派场越来越大,还岀现攀比,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经济精神压力。
我觉得对待故去的先人,在经济上能承受的前提下,以传统仪式悼念寄托哀思无可厚非,在民间传统节日依民俗烧点纸钱等,也可行,但不用大操大办。
对待父母,最好的孝顺是生前的尊重!
其他网友回答:我不大明白人活着要有什么仪式感?这又为什么牵扯到对祖先和死去的亲人祭奠没有仪式感完成。虽然理解不透但我还是对有关问题读一点看法:我们来到了这个人世间,首先就要敬畏天地大自然,给了生存空间和资源,为人处世要尊重大自然法则,不能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要惜福感恩,知道自己从那里来,回那里去,不能数典忘祖,牢记祖宗家训,作为自己立世之本和行为规范。几千年以来,例如把春节,清明,中元,重阳四大节日作为祭祀祖先和先辈,死亡亲人日子,一般要开启家族祠堂,由德高望重长辈主持。平时碰到重大事件也要凛告祖先,例如古代中举考状元,官员高升等,就是子孙结婚大喜第一杯酒就要敬天地和祖宗。老百姓一般视死者为大,即使辈分比自己小,也要有一定的礼仪。祭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但现在许多地方变了样变了味,许多专业红白事的公司应运而生,祭祀过程一条龙服务,事家只要交钱,有人哭有人唱,热闹非凡,完全没有真正的祭祀内涵和应有的仪式,事家和亲友没有什么事一样。全国除了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传统的祭祀仪式,大多数己经名存实亡,令人担忧。以上是个人感言,请指正。
威海链 » 人活着要有仪式感:现在有些中国人对祖先和死去亲人的祭奠为什么没有通过仪式感完成?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