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题材中,打完仗就“犒赏三军”来鼓励。古代三军是指骑马打仗前军(主要负责开路、架桥)等;中军(为作战部队和指挥系统);后军(主要负责军用物资以及随军家属)三军。
根据《周礼·夏官·序官》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晋国本是一个大诸侯国,理论上晋国只能有三军,但是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事实上拥有六军。六军分别是中军两支、上军两支、下军两支,上军又称左军,下军又称右军。故三军在古代是指中、左、右三路大军。
周朝时,一军有12500人,天子六军则有75000人,战国以前平民不能参军,士兵将领皆贵族出身,因此军队数量有限。战国时代,各国允许平民参军,奴隶也可以参军,因此军队数量规模大量提升,秦国顶峰时期有大军一百万,按周制来讲就有13军了。秦国军队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伙,五十人为一屯,一百人设百夫长一名,五百人设五百长一人,一千人设千夫长一名。千夫长通常为低级将领,可以设将旗一杆。
晋朝时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军、游击军为天子六军,称为禁卫部队。唐朝时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为天子六军,是唐朝的中央禁军。冷兵器时代,不管军队编制如何,一军多少组成单位,大军出征通常会分成中、左、右三部分,或者前、中、后三部分,故三军代表了全军。
近代军队根据军种不同,分为陆军、海军、空军三种,当然在三种主流兵种外,还有其它兵种,但是依然统称全军为三军。
其他网友回答:骑兵,步兵,水兵古代就此三军!
其他网友回答:随着历史的演变,三军所代表的的含义也不同。
“三军”的起源周朝时,天子可领六军,诸侯最多可领三军。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三军的称呼。军是最大的军队建制。这个时候“三军”也可以指代诸侯国的全国兵力。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三军”的称呼也不太相同。
比如楚国称为中军、左军、右军。吴国、齐国、鲁国称上军、中军、下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秦国更是独特,秦国全民皆兵,以壮年男子为一军,壮年女子为一军,老弱者为一军。这样分为三军。其中壮年男女军队为主力,男兵为主力,女兵
为辅兵和预备队,老弱之兵为后勤部队。
《商君书·兵守第十二》 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到了三国时期“三军”则随着语境的不同意思也不同。
比如说犒赏三军的时候就是泛指的是所有部队。水陆并进的时候就是指的马军、步军、水军。内陆行军的时候又分前中后三军,前军为前锋,中军为主力,后军为后勤部队和预备队。排兵布阵的时候又有左、中、右三军,中军仍然是主力,左右、两军负
责掩护两翼的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宋时期,上中下和左中右三军的说法又渐渐地被前中后三军替代。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叫法。
这个时候每只军队都分为前军、中军、后军。前军负责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军是军队主力;后军负责粮草给养、警戒掩护。
综上所述,“三军”这个词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变化,它有时代表三支军队,有时泛指全国军队,有时又代表三个军种,最后则是变为每支军队的固定配置。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经解答了题主的疑惑。
欢迎留言,更多精彩,关注@三维策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陆军、海军、空军,这在现代被称为三军。比如三军仪仗队,就由分别着陆军、海军和空军制服的军人组成。
那么,就像题主所问的那样,在古代,在只有陆军,没有海军(清代的水师也勉强可算海军)和空军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三军的说法?古代的三军指的是哪三军呢?
其实,古代的三军之说,得从六军说起。六军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比如吴梅村写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诗中就有“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句子。此处的六军,用来泛指军队。但在古代,六军却不是泛指,而是实指。
原来,在周朝,按周的制度,周天子设置六支部队,每支部队12500人,它们称为六军,六军合计七万五千人。这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众所周知,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置六军,他所分封的诸侯自然不能相提并论。诸侯中,小国置一军,中国置二军,大国则置三军。这就是三军的起源。这一点,《左传》中是有记载的,“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国,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春秋时,有资格设三军的诸侯,主要有晋、齐、鲁。楚国原本没资格,但这个诸侯长期不听从王室,特立独行,也置了三军。
三军的称呼,各诸侯国又有所不同,比如晋国称为中军,上军,下军;齐国和鲁国这对邻居都称为上军,中军,下军;楚国则称为中军,左军,右军。
其他网友回答:古代的“三军”,时代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含义。
根据周制,天子率六军,诸侯大国率三军,一军二千五百人,三军则有七千五百人。
满员的“三军”称为“卿”,统帅三军的人被称为“将率诸军”,这便是“将军”这一称谓的出处。
战国时期,经过了商鞅变法,秦国全民皆兵,所以对“三军”有了重新的解读: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
汉朝以后,乃至唐宋,三军的概念更偏重于实战,即前、中、后军,不过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打仗时的阵型,这三军可是有不同意义的。
首先说前军,包括先锋营、斥候营等,负责开路、侦察,以及打一些小规模的遭遇战。
而中军,才是大家所熟悉的多兵种、多阵型的军阵,往往主帅便在这中军之中。
然后是后军,其实就是后勤部队,包括辎重兵、负责攻城器械维修的工匠,以及大量的挑夫民役。
此后各朝的三军,基本上都是以此划分的。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古代军队有时被称为是三军,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三军又是指那三军?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秘看看吧!
其实问题还是很简单,大家经常看到电视剧时侯也听说了,什么三军将士听令,什么,什么的,但发现也没有三军,那些这三军到底有什么意思和内涵。
其实三军分别指的是一军为"壮男“,二军为"妇女“三军为老弱,这是春秋战国时候定义,其实春秋战国对三军还有一种定义是按照步兵和骑兵还有战车也是统称为三军的,在古代的阵地战中,三军的意思又不一样,三军分别指军中主力还有左,右两翼的左军,和右军。现代三军又不一样了,分别为什么海,陆,空了,也代表了部队的统称,在机动作战的三军又指什么前锋,中军和殿后,也是叫法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三军这个说法在古代和现代也是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不同朝代的叫法也不太一样。
大家知道古代经常有诸侯国这样情况,所以只有大的诸侯国才有三军这个说法,其他只有什么一军和二军,也是分的非常清楚的。
其他网友回答:古代军队三军指三个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兵种单位,不是现在的陆海空三个军种单位。古代三军叫法各个时间段有所不同,通指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等三个兵种。后来逐步统称为前军、中军、后军,中军最尊,是三军统帅的位置,前军地位次之,后军再次之。
三军叫法源于春秋时期,哪个时候一个国家有很多诸侯国,对于各诸侯国拥有军队的人数是有一个限制的,例如,周制时,天子拥有五军,诸侯大国为三军,各军的领导人称为“卿”,其中的中军为大,上军次之,下军再次之,这也是小说演义,影视媒体“中军帐”的由来,统帅位于中军。由此可见,当时的“军”是有一个编制数量限制的,各诸侯国不能越制。至于一个军多少人,据说西周初年一军为2500人,上中下三军共7500人,这也是各诸侯国所能拥有军队的数量上限。不过,有一个军12500人一说,如果从当时的各诸侯国的总人数不过几十万人来说,很难实现这么多兵员。后来各诸侯国都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又不能越制,于是就在规定的编制外增加新编制,新编人数不统一,而且为了避嫌,开始把编制外的部队的领导称为“将军”。
古代各国都设三军,但各国三军称呼并不固定,例如,晋国、齐国、鲁国、吴国称为上中下三军;楚国称左中右三军;魏国称前中后三军;到了唐宋朝代,三军称呼被定义下来,统称为前中后三军。前军是先锋部队,负责侦察,探路,打前锋的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负责指挥整个三军部队,中军也是三军中的主力部队;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古代三军称呼是有一个历史起源的,周朝时,周天子为了控制下面的诸侯国,规定了三军制,大诸侯国只能设三军,每个军的人数是固定的,而他自己设五军,军队数量多于各诸侯国。后来各诸侯国都偷偷的扩编军队,但是又不能太明目张胆,就把新扩编的军队独立于三军之外,也不授予“卿”这个官阶,而是授予“将军”,这可能是将军一词的由来,后来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等都是源于此。
古代三军后来属于一个泛称,通常是指数量多的军队。
现在的三军属于军种称呼,通指陆海空三军。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三军之义,据白虎通注解,是法天、法地、法人之义,表仁义之师。毛主席"三军过后尽开颜"之句,也是说明红军是仁义之师,那时,我们没有海空两军。古时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师为两千五百人,师为一军。天子有六军,诸候上国为三军,次国为二军,下国为一军。三军之说就是告诫人们战爭要为仁义,不要轻易谈军事,谈用兵,军事应不违仁心正义。世界上最恐惧的事,莫过于战争。战争所造成的恶果,是生灵涂炭,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特别是今天,如果爆发核战争、生化战争,那将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实在迫不得已,也必须要战,那就是保家卫国,消弥战争。战争亦有道,止戈于武,武以卫道,为了人类的和平安宁而战就是道。止戈于武,虽具道义,但迫不得已,并非上策。只有富国强兵,德以服人,威以镇人,才能避免战争冲突。这就是文武之道,文者以德服人,武者以强大震摄人,两者缺一不可。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国家贫弱,跟人家讲和平是没用的,得大家讲和平,才无战事。
威海链 » 古代没有海陆空,却有三军一词,古代三军指的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