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治国的思想有哪些?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孔子的治国方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教化民众,做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人好了国必安必好。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为臣,何谈治国?理证方略倒是提了不少。他推销了一辈子都没有成功,倒是在他的徒孙手里(董仲舒,公羊派)手里成功了,从此贻祸千年。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的学说更多是以教化为主,通过树立宣扬道德,阶层观,达到引导人心的目的,非要说他治国的话只能说他的学说是建立群体价值观的基础,国以人为本,把人治好了,国自然也就治好了

其他网友回答:

圣人孔子治什么国?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不是治国专家。

其他网友回答:

一、政者正也

孔子治国的根本理念,是一个“正”字。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臣、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当时社会动乱,礼崩乐坏,君臣父子的关系遭破坏,天子大权旁落,不再能号令天下;诸侯国扩张势力,相互争夺;大夫僭越专权,陪臣执国命;子弒父,弟弒兄的事层出不穷。正名,就是针对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提出的;就是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状态,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使社会秩序归于正常。这也是孔子的基本目标。

二、为政以德

正名,恢复社会秩序正常,关键在正人。为达到“正”的目标,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治国理政是依仗强力还是德教?是当是当时对立的治国主张。孔子用“免而无耻”与“有耻且格”八个字概括说明法制刑政与道德礼教的不同特点和功能: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强制,它的作用是惩罚犯罪,使人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为善;道德礼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觉,它的作用是使人知耻,不愿做坏事,预防犯罪。通过这样比较,他论证了“为政以德”的正确和必要,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把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人们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恃德不恃力,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传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概括说明。道之以德是提高其道德自觉,齐之以礼是规范其言行举止。德是礼的内在的精神基础,礼是德的外在表现和落实。德是灵魂,礼是形式。德和礼是统一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二者的结合、统一,构成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正人中又有两方面:正人和正己。“正人先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首先是要求在位者自身要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对百姓的教育是重要的,但身教重于言教;在位者不能以身作则,对百姓的教育就不会有效。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三、庶、富、教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是孔子的政治纲领,第一要使人口增长,第二使人们富裕,第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在当时,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物产匮乏的情况下,要富国强兵,抵御外来的侵犯,首先要增长人口,有足够的数量。这是一切有见识的政治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墨子说: “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 他提出的富、众、治三点,前两点与孔子所说富、庶相同,不同的是后面这一点,一个主张教,一个主张治。 在富和教的关系上,富在教之前,先富后教。《论语》里孔子对这一点没有进一步作具体的发挥。

但是《论语》中有很多地方谈到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关心。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鲁国遇到灾荒,国家的财政出现问题。哀公问有若怎么办?有若建议把田赋制度改一下,从征收二分之一的赋税改为收十分之一。哀公说,现在我都不够用,怎么你还要我减少到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如果老百姓富足了,你国君就不用发愁;如果百姓都不够用,你从哪里去征收呢?有子是着眼于让百姓能够富裕。民富国强,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

四、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粮食很充足,或者经济很发达;足兵,有充足的军备;还有就是老百姓对国家或者对政府的信任。有这两条,百姓就信任政府了。如果迫不得已,三者必须去掉其一,先去哪条呢?孔子说去兵。如果迫不得已在剩下的足食和民信这两条中还要去一条,去哪个呢?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但是一定要保持民信;如果人民对国家没有信任,国家是不能立足的。

“民无信不立”,“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权的巩固,最重要的不是靠足兵,国防和军事;也不是靠足食,经济的发展;而是靠民心,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任。这个道理,已经为古今中外全部历史所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一切当权者必须时刻牢记在心,不可须臾忽视和忘却的。

孔子“政者正也”,“为政以德”,“”庶、富、教“,”民无信不立“的思想,反映出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为政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稳定,百姓的安定富足;治国的实质不是管制,更不是镇压,而是”正“;治国的手段主要不是强制,而是教化,恃德不恃力;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稳固,基础在人,在民心,不在物。这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立足于人的完善的思想。它从人出发,为了人的完善;又依靠人的完善,把治国平天下的希望建立在人们”有耻且格“的基础之上。这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思想。

同时,这也是整个儒学的核心思想;全部儒学,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在于人的提高和完善。(参考钱逊: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理念)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治过国。《史记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 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以之以归。

孔子执政,立即诛杀乱政者少正卯,三个月即见成效。

孔子执政,喜形于色,这也是他倒霉的原因,虽然有政绩,但得罪了人,特别是国君,中了齐国的美人计,不理朝政,孔子失去了国君的支持,干不下去了,辞官而别。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继续推销他的治国方针,可惜无一国君录用他来治理国家。

孔子不是没治国能力,而是他的治国方针,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势。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治国理念强调封建等级制度,提倡仁政。儒家衣钵继承者对孔子治国理念进行归纳,总结出三纲五常的治国理论,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进一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又提出日常生活中必须遵从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种理论作为治国指导思想沿用至今,尽管每朝每代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根据具体情况,作了形式上的改变,基本没有触及灵魂的本质变化。它的根本缺点在于,只是用意识形态上的道德来约束人,而沒有建立公平公正公开人人守法的法律系统,并没有建立完善透明的法律系统的保障机制。人都是有贪欲的,人的私欲恶性膨胀,位居主动方的君父夫利用执法权的名义,打击镇压被动的为臣为子为妻的一方,所有社会的恶习暴露无遗,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也就出现中国历史上不断的改朝换代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要扭转这样局面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标签: 治国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