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为何自古以来提倡孝顺父母?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不光中国圣贤教导我们要孝养父母,在佛法三种净業里: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業】,这里【孝养父母】排在第一句。因为【孝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开发自性,开发自性无尽的宝藏,它是后面修行的根本的根基,没有孝道也就谈不上师道了。

【孝养父母】孝字是会意字,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就是告诉我们,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是一不是二。西方人父、子是二,不是一,所以有代沟,这不是孝道。过去还有过去,未来还有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本是一體。

【孝养】不但是奉养父母之身,须知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以来,为什么提倡孝顺父母?缘由主要是:第一,孝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理论,是治理天下的重要基础。她不仅仅是孝顺父母的问题,其实质是以孝治天下。在"孝经"开篇,孔子问曾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否?"曾参回答不知道,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在不足二千字的经文中,以孝治国宗旨贯穿全经。 第二,父母恩深似海,不可不报答。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 说: "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守护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 并作了分别祥叙。第三,不孝父母必然是不忠不义,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意思 ,活着也是个祸害。第四,父母年老体衰,子女不孝,老人悲惨。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样的人还不如禽畜;第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全社会崇尚孝道,尊敬老人,这个社会就健康和谐。第 六,抛弃孝道,人类所有道德也必定崩溃,社会混乱不堪,苦不可言。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是一个会意字,由老字的一半和子字组成,孝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一种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与人和谐相处的中华传统美德,《弟子规》开篇就讲“入则孝”,教化我们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和老人。

“孝”者“笑”也,“孝”是因,“笑”是果,一个孝字教导我们要【大度能容,开怀便笑】,笑看生活,笑对人生;因为孝所笑。

“孝”者“效”也,因为我们能上下和谐相处,能处处与人为善,能笑对人生,所我们就能提高成功的效率和办事的效率。故“孝”者“效”也。

《二十四孝》也讲述了二十个孝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环境以及不同遭遇的行孝事迹。

《地藏经》也是一部佛门孝经,更是阐明了我们心地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皆有一个“孝”来。


其他网友回答:

孝顺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种,但父母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方式?恐怕陪伴才是父母们需要的

。面对父母年迈的身体、驼背的身形、苍老的面容,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马上行动,去尽一个儿女应尽的本份,不能让等待成为遗憾,不能让遗憾成为愧疚。多给家里打打电话

、叨叨家常、报报平安,有空的时候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总有干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事情,似乎总有很多不去尽孝的理由和借口,“陪伴”成为最难做到的事情。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很朴实、很简单,恐怕只是希望在外打拼的子女能一天一个电话、几天

视频一次报一下平安,让父母接到“传递爱”的信号。在这个“天涯若比邻”的信息时代,这看似简单,但贵在长久坚持。在父母眼里,孩子不分年龄大小、不分地位高低儿女永远是儿女。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的陪伴,而是你能够真真切切地在他身边,常回家看看,这才是最好的孝顺。

其他网友回答:

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其他网友回答:

父母是我们这一生最大的恩人,不孝顺父母,社会会很冷酷无情。其次,孝能感动天地间的一些神灵,孝顺父母是善良的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我却提倡先孝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标签: 老祖宗 自古以来 孝顺 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