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感谢邀请。

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这个题目很大,完全说清楚就是一本专著了。

咱们只能“撮其要者”,简而言之。

甲骨文之前是否还有文字,现在尚无定论。所以,甲骨文之前的“拼读和传播”就可以不讨论了。

甲骨文,肯定是成熟文字了,可以从甲骨文说起。

学者们考证,殷商时期,存在一个贞人集团。他们负责占卜等事宜,负责人世与神灵的沟通。当时的文字,掌握在他们“手里”——不止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学者们认为,当时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甲骨上,确实发现了用毛笔书写的朱字。

徐中舒先生进一步考证,贞人集团中,存在着“儒”这个团体,住于“儒丘”。“儒”的甲骨文,写为“需”,为“人之腋下有水滴之象形”。这是说,这些人,在祭祀之前,是要沐浴净身的,以表虔诚。

孔子原籍宋国,为商族之后,亦当为“需人”之后,所以才有了儒家。

儒家这一集团内部,一定是有文字传承办法的。基本的方法,一定是和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种形式有关的。

殷商的时候,文字的传播,包括拼读,是在贞人、 “需人”族群内部通过 “办学”或口耳相传实现的。

周代,族群或“职业”仍然是文字传承的一个重要渠道,比如儒的族群和家族内部,史官的家学等等。

除此之外,办学已成为惯例。

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夏和商,不必多说了。周代,是有庠有学的。

《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国有学,是说国家的学校,其教育的内容关乎国家管理,叫“大学”。党有庠,是乡学,讲知识,其教育内容叫“小学”。庠、校、序,都是平民小学。贵族的小学叫“塾”

小学所教的知识里,包括文字。

《汉志》曰——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既然有了学校,有没有课本呢?

从目前掌握的史籍看,周代开始,就应该有课本。

比如,现在知道,先秦时期,即有童蒙识字的课本《史籀篇》。稍后,有《苍颉》、《爰历》、《博学》。

西汉,有司马相如编的《凡将篇》;史游编的《急就篇》;扬雄顺续《苍颉》的《训纂篇》。

后来又有贾魴又补充的《滂熹篇》,等等。

这些见于史籍记载,未见记载应当还有。

上述这些识字课本的体例,基本是杂取若干字,编成四言、六言或七言的谐韵的文句。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儿童读起来顺口,容易记诵,至于对字形、字音、字义则并不加以解析。

书中不加解释,就要靠老师的耳提面命了。所以,读音和释义上,不规范是肯定的。

周朝及至春秋战国,疆土面积已经很大。

群雄争霸,各国文字差异越发明显,方言迥异。

孟子说:“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是说,一个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儿子讲齐国话,那到底是该请个楚国老师教呢,还是请个齐国老师教?

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六国文字,被以秦国的小篆统一了。这大部分算好事。

但是,他又焚书。弄得后世看不懂残存的六国文字写成的书了。

最长不过百年,汉代的文人对先秦的文字和文化已经一头雾水。

此时,有了三本重要的书籍——《说文解字》、《方言》和《尔雅》。

扬雄的《方言》,把当时能够搜集到各国方言,北到朝鲜,南到百越,做了很重要的解释。

《尔雅》,“尔”即“迩”,亲近、接近的意思;“雅”,即“夏”或“正”。连起来的意思,是“追寻正根儿”——追寻中原文化的正根儿。这是部辞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本20篇,现存19篇,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相当于现在的百科全书。

《说文》,则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

《说文》辨识声读的方法,一叫“比次声音,说明字义”。比如,释“瑗”曰:“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这是以“相引”解释“瑗”的命名。古时,“引”“爰”同音,本为一语。

二叫“读若”。比如,“氓,民也。从民,亡声。读若盲。”

为什么已经说“亡声”了,还要说“读若盲”呢?《说文》里的“读若”,包含两种种情况——音义相同的读若;音同义异的读若。

篇幅原因,不再详述。

许慎这种“读若”的办法,后来被人改为“音某”。

例如,《诗.周南》云“薄之掇之”。《毛传》曰:“掇,拾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说:“拾,音十。”

这种“注音”的方法,叫“直音”。这种方法的不足,是有些字无法注音,比如“丢”,没有另一个字可以为其注音。

还有一种注音的方法,和“直音”很相似,是利用同意不同调的字来注音。

例如,“刀”,《康熙字典》注为“到平声”。这就比简单的“直音”注音好了一些,把声调注明了。

但在拼音注声之前,真正的好方法,是 “反切”。

“反切”,是汉语音韵学的开端。

反切,汉末已有此方法。开始,此法称“反”,又叫“翻”。唐代,很忌讳“反”字,遂改为“切”。反切,是后来的统称。反和切,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拼音。

三国魏孙炎著《尔雅音义》,使用“反”注音。但此书已佚。

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广韵》。

《广韵》的前身,是《唐韵》。

《唐韵》的前身,是《切韵》。

《切韵》为隋代陆法言所著,书成于隋仁寿元年,即公元601年。比较系统地使用了“反”的注音方法。

反切注音,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字来。

例如,“相”,为“息亮切”。原来叫“息亮反”。

反切的原理,是上字代表声母,下字代表整个韵母。

反切也有局限性。对于古人的反切,要遵循两个原则——

1,反切上字,只取声母,不管韵母和声调;

2,反切下字,只取韵母和声调,不管声母。

其实还有许多细则,不必详述。

汉字如何拼读,如何传播,一是靠直音反切,二是靠学校和收门徒,大致就是这样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古文字的传播,今天我们看到的古文字,大多数是靠硬质材料遗留下来的,一般情况下就按照材料的名称给它命名。如,甲骨文――龟甲兽骨,金文――钟鼎彝器兵器钱币,也有玉石文字,石鼓文等。战国以前的帛书,简牍软质材料没有保存下来,或者被历史上的盗墓者毁坏了。在纸书没有发明之前,可以肯定地说,是存在软质书写材料的,比如,树叶,树皮,兽皮,麻布,墙体,泥板,丝绸等。只不过是大多数没有保留下来而已,我们看到的保存了下来的是战国或西汉早期部分帛书和竹简。如此说,是根据后来的生活实际判断出来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地图,这些地图就是画在丝帛或者动物皮板上的。能画图,当然会标注文字。另外,商周(西周)时期还有一些玺印出土,这些印章的使用,一定会配合软质材料,这就说明那个时候,作为传播文字的丝绸或者兽皮,在贵族或者诸侯国之间并不少见。作为文字的载体,另一个用途就是,写过文字之后,做成了衣料,不失为一物多用,是一种节省材料的好办法。

至于文字的读音,文字在造字之初,是“画成其物,随体诘屈”“见而可识,察而见义。”图画性强,好认好读。但是商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文字只掌握在贵族,贞人手里,识字是贵族的事情。贞人也就负担起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靠口口相传。到了西周,贵族学校建立起来了。八岁入小学,并有专门的教师教导贵族子弟,并规定识字数量和其它的学习内容,六艺――礼,乐,书,数,御,射。当时因为“文字异形,言语异声”,把文字归纳成字典词典的时机逐渐到来了。到战国时期,周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编写出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雅者,正也。起到正音,正字,释词的作用。不过正音的作用是微弱的,因为记录语音的方式方法还不成熟,需要后人进一步解决。

此后,到东汉许慎编写了真正意义上的字典《说文解字》,他给汉字注音很有创意,直音法,如某字读若某;读如某某之某;到了南唐北宋文人徐铉修订《说文》,借用鉴了梵文注音法,给它增加了反切注音,就是XX反,或者Xx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极其灵活,更有利于文字的认读和传播。扫除了识读障碍,有一定基础的读书人就可以独立阅读文字,这是阅读方面的巨大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只能简单抓几个要点

中文是范式文字,范式文字多形多音多义。首先便是怎样来在确定字义的。

阴乀阳丿相交之担当是义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義,己之威仪也,从羊、我。”。羊、我两范式叠加 。我吉祥之担当是義字之范式。

中文的字义是在使用时从他的担当的作用来理解的。而理解的关健在于语境中的相与比述。

比如中字。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囗|,下上通也。”。种子生根发芽下上通于种子外壳以内是中字之范式。

相对于种子外壳之内是中间。相对于种子外壳之内核是种子的中心。认识都是相对的。如果是辨别中的位置的一般读平声,如果中带有下上通动作时,作为动词则加重语气读去声。


中字最初是来自种子的生根发芽。所以上长枝叶下生根中间是种子。特别要说的还代学者将中字看作是旗斿,讲了无数的故事,结果都如幼稚园小朋友看图说话变成了学术笑话。凡中字偏旁的字都与种有关,凡中字的意义基本上都与种有关,而都与旗或斿皆无关。

中文大部分都是形声字。中字就是一个声旁,凡以中为偏旁的字大部分读音都与中有关。因为不是随便什么种子下种就一定会有收获。轻的种子只长苗不结穗,只有重的种子才结穗,所以古人把种子之种写作種读音与中同,而将种读成葱,谓其只长小苗而不结穗。冲便从此音。

中文最初的设计者是伏羲氏,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垂宪象。这个宪象即是典范式样,简称范式。到黄帝时,史官仓颉发现鸟兽蹄迒之迹可相分别,依此建立了中文的创造之法。于是中文便在史官中流传。当时是各造各的字。

因此中字有许多写法,但表达的逻辑都是指向同一个宪象。根据宪象的相与比述来推测其意义。字与字是相互关联的。那么这种相互关联性就能见证并检验推测的内容是否准确。

中文最初是由史官世代相传的。在中国古代只要有官府的地方必有史官。史官是世袭的。而史官又是各方沟通的主体。上面传递命令,下面一定要能读明白才行,下面有什么事要报告那也得把事说清楚。因而会经常交流并改进。

因为地方差异,读音并不一致,字形也有差异,但因为构成读音的方法是相同的,构成字形的方法是相同的。构成字义的方法是相同的。有误解但大体能理解。范式存在趋同的动力。因为总是在此较那一个表达的更准确。

秦始皇书同文后,字形基本相同,那么虽然说各地的读音仍有不同,但意义基本可以准确传达。仅朝时对文字作了整理与规范。其中以《说文解字》最为著名,后世解字一般都以《说文解字》为文字解读的依据。

近人学者太过于追求名利,望文生义,却对《说文解字》多有微言。但往往都成笑炳。如清吴大徵最早说中象旗斿,是指两军对垒之中问空白地带。于是唐兰笑其为响壁语,亦说中象旗斿,以为古人插旗聚众,故以旗为中心。但发现与《说文解字》不合,于是说许慎没见过甲骨文。近人发现中国最早是以土圭法测得的。可能圭表是中字的来源。觉得还是有问题。从《集韵》发现古人以箭靶为中,于是又猜、猜、猜这都是因为不懂中文的构造原理造成的。

中文如果明白构成原理,那么只要学会常用偏旁,就能理解大半中文。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最实用,表达最丰富的语言文字。没有之一,是唯一。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的文字如何拼读,要从甲骨文以前讲起,甲骨文以前的时代没有韵,也没有拼法,只能口口相传,靠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 据《周礼》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的五帝时代,名为“成均”。《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注引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

其实甲骨文以前的文字什么样子现在已经不可知了。到了周代,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了辟雍,就是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辟雍”是周代开始的一种学宫,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技艺,如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等。贵族子弟从10岁开始就要寄宿于城内的“小学”,至15岁时进入郊外的“辟雍”。所谓“小学”应该就是教识字的。

秦始皇开始统一文字,那时就应该有书面的识字方法了,但他是已经不知道了。直到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并流传到今天,我们白知道如何注音。

《说文解字》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如“訄,迫也。读若求。”“儡,相败也……读若雷。”但是这种注音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一个字没有同音字,比如“丢”就很难注音,所以就需要又新的注音方法。

东汉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唐代时,僧人守温取汉字为三十声母,宋人又补充为三十六字母,以韵书的韵母字作为韵母。反切法益为精密,成为最通行的注音法。如“爨”比较偏僻,用反切法为之注音可以注为——促惯切,用直音法就可以注为——窜。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下字注韵母。然后上字辨阴阳,下字辨平仄。例如:“气”字注音为“去既切”,就是说取“去”的声母,取“既”的韵母,取“去”字的音调。

隋唐时期的普通话读音列接近现在粤语,也就是广东话,而不是现在普通话或国语。比如“采”,此履反,此示声母,即C,履表示韵母和声调ǚ,这样采字就读cǚ。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在切音字运动中提出的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系:

1、假名系:模仿日文假名,采用汉字部首作为拼音符号。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一书中提出的“中国切音新字”,1901年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等都属于假名系。清末音韵学家王照戊戌变法后流亡日本时,仿日文假名,采取汉字偏旁或字体的一部分,制订的汉字拼音方案,写成《官话合声字母》一书,《官话合声字母》是最早的汉字笔画式方案。这个方案,初稿有49个字母(声母),15个喉音(韵母);后来改为50个字母(声母),12喉音(韵母)。王照把汉语语音的i、u、ü三个介母,合在声母当中,这是为了便于双拼。

2、速记系:采用速记符号作为拼音符号。1896年到1897年两年间出版的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等书中提出的方案都属于速记系。蔡锡勇仿照英文的速记,于1896年创造了以官话音为标准音的最早的汉语速记方案《传音快字》。他最早提出“一笔连书,可代数字”的“词儿连写”概念。他认为拼音方案只适用于拼写白话,主张把古文翻译成白话,再去拼写。

3、拉丁系: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符号。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母》和江亢虎的《通字》、1909年黄虚白的《拉丁文臆解》等书中提出的方案都属于拉丁系。清末切音字运动的拉丁字母式方案是第一批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在理论上和技术上为“五四”以后的拉丁化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第一个音素制的拉丁化拼音方案是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它只用26个拉丁字母和5个倒放的字母、一个横放的字母,不用其它自创的字母。朱文熊提出“与其造世界未有之新字,不如采用世界通行之字母”的观点,成为后来拉丁化拼音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则。他最早提出“新文字”和“中国文字之改革”的概念,也是最早提出“普通话”(“各省通行之话”)的人。

1912年7月10日,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在北京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8月7日,通过“采用注音字母案”。12月,教育部依此决议案,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聘吴敬恒为主任。章程规定的会议任务是(1)“审定一切字音为法定国音”;(2)“将所有国音均析为至单至纯之音素,核定所有音素总数”;(3)采定字母,“每一音素均以一字母表之”。

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拼音文字方案的国家标准,也是联合国规定用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专用词语的国际标准。 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并批准公布推行,并一直用到今天。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注音方式,才保持了汉字的流传,也保证了中华文化存续至今。

其他网友回答:

反切,训读.比如《通鉴》以及史书的注释都是这样的.

-------------------------------------------

补充:

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方法,即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

古人因为没有拼音文字,用两个汉字来注一个字的音.第一个字(反切上字)注声母,第二个字(反切下字)注 韵母和声调.例如:酒子酉切.子声母为精母,酉韵母为有韵,声调为上声,故酒精声酉韵上声.因为古代的发音和现代的不一样,所以不能用普通话把当时的反切发音出来.

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1.一代一代言传身教,如教书先生;

2.各种“字书”传播,如各种版本的《急就章》、《千字文》;

3.文字学家研究整理,如许慎。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有机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代是用“反切”的方法学习汉字的。没有拼音。

一、反切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起源于三国魏人孙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孙叔然(就是孙炎)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二、起源于东汉末服虔。日本释安然《悉昙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韵诠》中《反音例》称到:“服虔始反音。”

二、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音不一样。

三、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四、反切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声母,就应该只表示辅音,但是实际上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韵母的,就应该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样的,以元音开头的汉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须借用带有辅音的汉字来作为反切用的下字。

其他网友回答: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2.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3.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4.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5.楷书汉初

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7.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的文字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传播。

语音、读音传播:

先秦以前和隋唐以前,全国各地、诸侯列国,以中原地区为标志性的“标准发音”,即中原方言传播,由全国各地、诸侯列国上流社会贵族、士族阶层在中原地区读书人,回到全国各地、回到诸侯列国各地方,再转换、转变、转化、变通为各地方各种方言传播。

唐宋以后,以洛阳正音,即换句话说,以洛阳、中原地区为标志性的“标准方言’普通话’”传播;后来以洛阳雅音、中原雅音,即换句话说,就是唱读,以洛阳、中原地区为标志性的标准唱读方言、即“普通话”传播,再由全国各地在洛阳、中原地区的读书人,回到各自的家乡地方,转换、转化、转变、变通为各地地方言传播。

文字传播:

先秦以前、西汉初期,以文言文写作文章作品的形式、方式和方法在竹签上进行文字传播。

先秦以后,西汉时期,以读书人手抄、手录、手写大部份文字字典善本、蓝本的形式、方式方法进行文字传播。

西汉中未期,东汉时期,已经发明了造纸术和活字刻板印刷术,用纸张和汉字印刷书籍、书本进行文字传播。

自从东汉许慎全面、系统、系列、周全、详尽的将以前历朝历代、全国各地的汉字进行搜索、搜集、收入、收录、整理、整过、整体、总结、归纳编写、编程、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无价之宝的专属、专门、专业、专长、专利、专用汉字字典《说文解字》活字印刷书籍的版权、版图、版本、善本、篮本的经典专著,开始进行传播汉字文字。

其他网友回答:

不知道大家看过《山海经》没有,里面大量的怪物的名字都是生僻字,但古人都会在旁用直音法标注,让大家读起来不会有障碍。

当然,直音法也有局限,于是汉语言音韵的始祖,可以说是拼音的雏形:反切法诞生了。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来注音一个字的方法,基本形式是这样的,例如:

冬,都宗切。即使用了第一个字“都”的“d”,然后使用了“宗”的“ong”,就可以很好的知道冬的发音是什么了。

标签: 拼读 古代 传播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