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是什么意思,“官”和“吏”有什么区别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官吏”,《书.武成》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说。《礼.王制》有:“王者之制禄爵”唐.孔颖达(疏):“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揔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若指其所主,则谓之职。”释。

古时的官吏,指百官、官人。《荀子》.《王霸》载:“制度以陈,致令以挟;官人失要则死,公侯失礼则幽。”说。又,《彊国》:“官人益秩,庶人益禄。”述。注“官人(吏),群吏也。”

“官”,即官职,就是所受予的官职。及官舍(朝庭治事之处)、官府。

典籍,如 《左传》(成)二年:“臣告不敏,摄官承之。”及《礼.王制》:“论定,然后官之。”等论述。

“吏”,是古代百官的通称。

《书.胤征》载:“天吏逸德,烈於猛火。”《左传》(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注:“三吏,三公也。”

汉朝以后,始称位职低微的官员为吏。秩四百石至二百石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为少吏。

至明、清时,则称各衙署之房吏书办无俸禄而供事於官的人为吏。(古代,地方政府中的小官也称吏员。)

封建时代的官与吏,虽“朱门一闭春草积,官印斜封泥涴璧。”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官和吏的区别就是现代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承担的责任分工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不同的时期,情况不一样。

秦汉时期,官吏是互通的,特别是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以法家思想治国,吏就是官,官就是吏,即便是官也要以吏为师。到了汉朝,官制完备,官吏也是互通的。儒者治国也要通文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和吏就分开了。特别是九品官人法的实行,官员的品级要高于精通某种技术的吏的行政级别,“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吏成了一种贱业。

唐宋以后一直到了明清,吏简直成了一种杂役,所以称为胥吏。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

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且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

这些人没有官位,但长期霸占一个位置,他们是制度的最终执行者,常常直接影响人民。

左宗棠当年科举考试没有功名,他在湖南巡抚张亮基幕中做幕僚,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大小事务由他处理,料理得井井有条。

就唐宋以后,官吏的区别是:

首先在分工上,官员有决定权,吏则是负责执行的,他们常常是负责官员的一些文案工作(绍兴师爷),并且承担地方的各种杂务。

其次在选人用人的方式,官是朝廷统一任命的,而吏则没有任何品级,他们常常是以职务的名称来区分高下。吏的选用都是各级官员自定的,他们可以自行聘用或者任免。

第三涉及到工资待遇上,官员的俸禄是朝廷统一发放的,是根据职务来确定的,而吏的工资则是各级衙门自筹的,就跟现在某些行政单位的临时工一样,自筹经费来养着。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的“官吏”——

一开始,“官”和“吏”,说的是两回事。

后来,“官”即“吏”,“吏”即“官”,“官吏”只是名词重构。

再后来,“官”和“吏”又有了区别,分指不同职位的官员。

甲骨文中,有“官”字也有“吏”字,含义并不相同。

先说“吏”字。

甲骨文的“吏”,与“史”同字。

徐中舒先生说,甲骨文的这个字,是“事”字初文,为手(又)持叉(干)行捕猎生产等事之会意。

这个字,后来一条线索分化出了“事”字,另一条线索分化出了“史”“吏”“使”等字。就是说,“事”“史”“吏”“使”等字同源。

《说文》云:“史,记事者也。”“吏,治人者也。”“使,令也。”

“记事”“治人”“令也”,皆属“做事”无疑。

甲骨文中的这个字,如“甲三三三八”“丙七一”“存二.三五四”“前六.四三.六”等卜辞,恰好分别是在“史”“吏”“使”“事”这四个含义上使用的。

由此可知,殷商时期,记事之史官和治事之事官已然分立,且以专用称谓称之。

另,殷商记事之官和治事之官,还皆称为“小臣”。

(甲骨文“官”字)

再说“官”字。

甲骨文中的“官”,从字形看,为“建屋于㠯”。

《说文》曰:“官,从宀,从㠯。”

实际上,甲骨文中,“宀”的下面,是“追”字没有“走之”,读“dui”,现在已经打不出来了。这个字,是旅途中歇息之处,此处“建屋”,会意为“旅途歇息之屋”。

杨树达先生于《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中说:“官指地,非指人,凡云校官或云学官者,无不指学舍而言。”

这一解读,广被接受。

甲骨文中的“官”,如“乙五三二一”“乙四八三二”“存二.四八四”等卜辞,含义有二——一是“馆舍”,名词;二是“驻于馆”,名词动用。

亦可知,甲骨文之“官”,为“馆”之初文,后来的典籍中,“官”字仍多用为“馆舍”之义。

这就是文初所说的“一开始,‘官’和‘吏’指的是两回事。”

“后来,‘官’即‘吏’,‘吏’即‘官’”,成了一回事。

这从西周开始。

《礼记.曲礼》:“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

《周礼.周官.大宰》:“八则,三曰废置,以驭其吏。”

《左传.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注》:“三吏,三公也。”

“吏”,就是天子帐下的“职官”。

《周礼.天官》疏云:“上古以云鸟纪官,六官之号见于唐虞。尧育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之子,使掌旧职天地之官。其时官名盖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时之官,春为秩宗,夏为司马,秋为士,冬为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与司徒,是六官之名见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数。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备,故曰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这段话,概述了西周官制的由来和主要官名,也是《周礼》的梗概。

《礼记.王制》曰:“王者以制禄爵。”孔颖达《疏》:“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揔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若指其所主,则谓之职。”

孔颖达说,天子之下的诸侯包括三公一直到士,都称为“官”。“官”就是“管”的意思。如果说到具体负责什么,就另说“官”的职务。

这给后人提供了“官”之所以与“吏”同义的“发展进程”——

最初,“官”指“馆”,义为“馆舍”。

然后,“馆舍”引申为“官舍”。《礼记.玉藻》云:“凡君召……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注》:“官,谓朝廷治事处也。”

再然后,“官舍”引申为“官舍中之官”,即“官者管也”。

汉代以后,“官”和“吏”又有了区别。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秩年俸四百石至二百石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为“少吏”。

“吏”,单指职位低微的官员了。

后来历朝,多沿用汉制。

至明清,“吏”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专指各衙署之房吏、书办等无俸禄而侍于官的“衙役”等人了。

大致就是这样。

其他网友回答:

<2>题主的问题,其实分为两个方面:「词义」和「字义」

  • 「官吏」的词义

  • 「官、吏」二字的字义上的区别,这个必须要追溯字源意义。

一定要分清楚这个区别。

好比说「规矩」,词义『规、矩』没区别,但是字义分别是指「圆规」和「矩尺」。

---------------------------------------------

「官吏」的词义

「官吏」古今的意义都基本上没变:吃皇粮的国家公务员。

《汉语大词典》第4786页 第3卷 1380

「官吏」是一个合成词。

就这个合成词来说,「官、吏」二字是等价的,跟「规矩、首脑、手足、道路」一个道理。

-------------------------------------------------------------

「官」和「吏」字义上的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也就等于问「官、吏」二字的字源意义,将字源意义梳理一下,差异和区别自然就出来了。


「官」的字源和演变

先看《说文》怎么说:

《说文》:官,史事君也。从宀从

标签: 官吏 古代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