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杨角风)所住的地方离绍兴非常近,开车的话,也就几十分钟的路程,属于杭州郊区的一个小村庄。
上一期写到鲁迅笔下的闰土时,特意去了一趟绍兴鲁迅纪念馆,了解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人文典故。
傍晚,一个人坐到咸亨酒店的堂食处,摆上一碟茴香豆,倒上一杯酒,重温了一遍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读着读着,心里的感觉就变了,越读越凄凉,在一瞬间竟不能自已,悲痛到无法继续读下去……
一、
人啊最怕在某个时段,突然就懂了埋在记忆深处的某个片段,年少时只知道死记硬背,长大后才懂得用心!
《孔乙己》这篇课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初中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出现。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是特意又翻出这篇原文,仔仔细细读了几遍的。
但在鲁镇咸亨酒店里,复读《孔乙己》之前,我能想到的,有关孔乙己的记忆,只剩下了他的迂腐,他大概的样子,以及鲁迅给他安排的“病句式”结局: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其实孔乙己是有原型的,就像《故乡》里面的闰土,都是跟作者鲁迅多多少少有一些渊源的。
关于孔乙己的原型是谁,鲁迅并没有解释过,但他的弟弟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这本书中有说。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呐喊》中第二篇文章的主人公,鲁迅说他姓孔,人们从小孩子描红用的字帖中找到了“上大人孔乙己”几个字,给他起了名字叫孔乙己。
实际上,孔乙己原型姓孟,大家都叫他孟夫子,时间久了,他本名叫啥,也就不清楚了。自古孔孟不分家,为了映射,故在小说中他就姓孔了,再由孔字联想到描红纸上的金句,于是孔乙己这个名字就创作出来了。
而且小说中孔乙己的形象基本就是孟夫子的形象,也是破落大户子弟,好喝懒做,喜欢咬文嚼字、喝酒、偷东西,最终也是被打断了腿……
二、
孔乙己的故事是发生在绍兴鲁镇,主要地点就是咸亨酒店,而且这所小酒馆是确实存在过的!
当然,绍兴下面并没有鲁镇这么一个地方,这是鲁迅杜撰的一个镇。在鲁迅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过这座鲁镇,若是大家来绍兴旅游,在柯岩风景区,现在也建了这么个镇子一角。
但实际上鲁迅所写的鲁镇,就是指他老家所在的镇子,再精确点就是他家所在的位置——东昌坊口。
现在的咸亨酒店自然不是那时候的咸亨酒店,这是后来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游客,特意重建的。事实上真正的咸亨酒店也不过存在了两年左右,就是鲁迅的本家,周家人所建。酒店不大,一共有两间,坐南朝北,正对着鲁迅故居的大门。当时周家还请了一个伙计,一个徒弟前往照管,后来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在1893年被捕入狱后,酒馆关门。
前文提到的孔乙己原型孟夫子,也是在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活着的时候,常在咸亨小酒馆出没。周伯宜是在周介孚入狱后,被革除了功名,每日借酒消愁,最终一病不起,于1896年去世。
所以,由此推断,咸亨酒店存在的日期,应该在1893年到1895年之间,这时候的周家正是要没落前夜,算是最后的辉煌了。那时候的鲁迅也确实十二三岁,毕竟是自家的小酒馆,平时放学后,他也会到这里帮忙打酒。
三、
这个孟夫子,跟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鲁迅(周树人)和他弟弟周作人经常见他来咸亨酒店喝酒。
在绍兴有一位研究当地民间人物的老学者,他提到绍兴当地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名字叫“亦也先生”。
这位老先生比孔乙己要稍微强那么一点点,因为他考取了秀才,但是再往上考,就再也没中过了。毕竟中了一个秀才,眼高手低,又不善经营,况且人又贪杯,久而久之,家道中落,变得穷困潦草。
后来被生活所迫,毕竟要吃饭啊,于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开始做点小生意,就是类似于做油条、煎饼早点的摊子。毕竟是个酸秀才,不肯脱下长衫,也不肯放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所以,即使跑去做生意,他也觉得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自然也不敢吆喝。
但现实摆在眼前啊,你不吆喝,别人怎么知道你在卖东西,久而久之大街上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场景。一个穿长衫的秀才跟在其他小贩后面,走街串巷,前面小贩喊:
“卖油条喽……刚刚做好咯烧饼,卖咯……”
这个秀才就跟在后面小声跟一句:
“亦也亦也!”
这样一个场景出现,自然让当地人感觉到异常滑稽,从此人家就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亦也先生”。
亦也先生后面的结局跟孔乙己也是类似,等到做小生意也养活不了自己以后,开始给人家抄书,又偷书,也说过类似“窃书不算偷”的话。
四、
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却跟“孟夫子”和“亦也先生”的过度迂腐不同,他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少时读书的时候,只觉得孔乙己很可笑,很迂腐,很顽固,他能落得如此下场,纯属活该。等到经历了一定的人情世故,经历了社会的洗涤之后,再读《孔乙己》,却再也笑不出来。
孔乙己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我们现在能读出他的善良和单纯,比如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又比较好面子,鲁迅评价他:
“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
这么一个品行还算不错的人,至死都没能还上欠咸亨酒店的十九个钱,甚至最后一次出现时,掌柜提到他还欠账时,他也没有抵赖,只说下次会还清。
这种情况下,一个钱一盘的茴香豆对他来讲是多么的重要,而他却愿意分给孩子们,而且是雨露均沾,一人一颗,谁也不会少。
哦,对了,茴香豆挺大的,长得是下面这幅图这样的:
五、
这些孩子受到了孔乙己的施舍,不仅没有半句感谢的话,还伴随着周围人的嘲笑声奔跑散了。
孔乙己的文化水平究竟如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从他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来看,必然不会太差。
作为儒家文学的学习者,孔乙己不计成本地分享茴香豆,足可见他也是一个“仁爱”之人,不管儒家怎么修饰,儒家经典中的“仁爱”都是放在前面的。
而围观的人们只看到了孔乙己这个“吝啬”的“罩”的行为,却没有看到他乐于分享的品质,这种嘲笑反而让人倍感凄凉。
关于孔乙己很善良又单纯的另外一个场景,则是有关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了,很多人都从这件事中看到了他的迂腐,他的好为人师,却没有看到他的孤独和善良。
在这个鲁镇上,在这个小小的酒馆里,一共出场以及在别人嘴中出现了五种人,分别是小伙计、掌柜、短衫人、长衫人、丁举人。
而孔乙己虽然位列长衫人行列,但无疑他在鲁镇,他在这个酒馆里是孤独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边缘人物,被人疏远, 被人排斥,被人鄙视,偶尔出现在别人嘴中,也是受嘲笑的对象。
一个人久久不被理解,他内心是相当孤独与绝望的,他所谓的好为人师,不过是太孤独太寂寞,想找一个能倾诉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人,说说话而已。
那么我们就看看前面提到的这几类人,哪类型的人肯跟他说话呢?
六、
小伙计就是作者鲁迅,他面对孔乙己的询问时,表现是: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掌柜的更不用说,或许他也曾读过书,参加过科举,但肯定是没能得中。他们是通过非读书途径,获得了在社会上的地位,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成功人士。
这类人自然也瞧不上孔乙己,从内心深处都怀有对这类失败的读书人的鄙视。就像当今社会,很多没文化,但赶上好机遇发财的大款们,你读书好有啥用,到头来还是给我打工,还不是低三下四的求我办事?
说不定内心还在庆幸,幸亏我读书不好,早早选择了酒店行业,不然跟孔乙己似的,丢人现眼!
短衫的人,大都是穷苦劳动人民,连进酒店里面的机会都很少,自然也就没有话语权。
长衫的人,是坐着在酒店内部喝酒吃茴香豆的,他们跟孔乙己一样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他们之所以鄙视孔乙己,是因为孔乙己算是读书人里面的失败者,连个功名都没能考取,丢人呐。
丁举人,则是咸亨酒店的上层人士,通过科举改变了一生,走上了金字塔的顶端。这类人有着绝对的权力、地位和名誉,他的地位不寒而栗,不容侵犯。
酒店里一个喝酒的人就说了: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七、
一句“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道出了丁举人的位置之高,孔乙己的地位之低!
为什么孔乙己会跟酒馆的小伙计有这么一段对话,归根到底就在于,以上的五类人,只有小伙计还能聊一聊。
孔乙己或许看出来面前的小伙计读过书,所以才会试探性地问一句:
“你读过书吗?”
如果小伙计这时候摇了摇头,那么断然就不会有下面的对话,孔乙己也绝对不会无聊到教一个不认字的人写什么“茴”字的四种写法。
恰恰是因为这个小伙计点了点头,让孔乙己燃起了一点点希望,他以为可以跟这个小伙计说几句话,而不会被鄙视。事实上小伙计在心里已经在鄙视他了,只是他不自知罢了。
为了能跟小伙计说几句话,孔乙己才顺眼从自己看到的茴香豆这里想到了问题,考了一下小伙计“茴香豆怎么写”?
理由也并非是卖弄,或者故作迂腐,而是确实为小伙计着想,目的是记账用:
“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一句“很恳切”,道出了孔乙己确实没有卖弄的意思,也没有得意,或者炫耀的语气,他是完全把自己放到了跟小伙计同等的地位来说话,并非好为人师。
八、
等到小伙计回答出来问题后,孔乙己表现得异常高兴,恰恰是小伙计的回答,萌发了他要继续交流的兴趣。
但结局并不美好,因为小伙计并没有买孔乙己的账,甚至都懒得听他所谓的茴字的四种写法:
“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这句话让人倍感辛酸,这也是整部小说中孔乙己唯一一次主动想交流的记载,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跟他有过交流了。
一个向来孤独到没朋友的人,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小伙计,本来期待能聊几句,能让对方理解一下自己,可惜希望破灭了。没有任何事情比本来没有希望,又突然给了他希望,最后希望又在一瞬间破灭更伤人的了。
孔乙己并不是坏人,相反,他很善良,他渴望被认同,可惜就像他一次次参加科举考试一样,总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就像当今的网络,嘲笑一个人很容易,键盘一敲,各种恶毒的话就上去了。毕竟践踏一个人的尊严,总比从这个失败的人身上找优点,要容易得多!
就算是穿着长衫在酒店里面坐着喝酒的人,在时代的潮流下,何尝不是一个蝼蚁。即使自己受着压迫,却还要嘲笑那么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不停地刷自己的优越感,谁更可悲,也就不言自明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小时候的我们总在嘲笑孔乙己,就跟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一样,鄙视着孔乙己,心中想着,自己绝不要当他这样的人。
可是,多年之后,坐在昏黄咸亨小酒馆的灯光下,慢慢咀嚼着茴香豆的自己,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孔乙己吗?
孔乙己的结局很悲惨,按照鲁迅的话讲就是: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是不是病句先放一边,但我从“大约”两个字中,看到了希望!
其他网友回答:有一些长大了才能读懂的书,就像是周星驰的电影,让我们年少时只会记得笑点和精彩。等长大了再看,却又让人多出几分感动,才发现当时年少阅历浅薄。
孔乙己看不起底层人民却又挤不进上流社会。就像韩寒写的三轮车一样,比汽车少个轮,比自行车又多个轮,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孔乙己是自负而又自卑的一类人!他穿着长衫却又会红着脸和别人争辩。他会欠酒账,但人品又比别人好,有钱就还。
1.笑声中“粉墨”登场, 笑声中强自表演, 笑声中惨然谢幕.
孔乙己是穿着破长衫、站着喝酒的迂腐老书生。他没有好家世,也没有足够的本事,偏又不肯放下读书人的面子,顶着自以为是的清高,喝着最便宜的酒。短衣工人嘲笑他,长衫先生嘲笑他,连孩子、伙计都嘲笑他。他知道自己落魄。可他不想承认。不认只是受别人嘲笑,认了自己会嘲笑自己。
孔乙己真可笑,打趣他真好玩儿。长衣帮、短衣帮、掌柜、伙计……谁没笑过孔乙己呢!他像个马戏团的小丑、动物园的海豹,自费进场、任人取乐、从不发火、笑料十足,虽然他演的都是悲喜剧。悲是悲的,可谁能看着他哭呢!能怎么怜悯他呢!谁能伸手去帮他一把什么呢!没有!他只适合做个吉祥物,只适合供大家围观取笑。毕竟可怜人多了,可笑又可怜的人难找,不趁着机会多看两眼热闹、多笑两声便没有机会了。
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笑声”贯穿着全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同时也批判了群众的麻木。这种以喜写悲的写法,使小说的主旨表现得更突出、更深刻。这些“笑”,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造成悲剧原因的众多性。可见,这种“笑”,叫人心酸,比哭更有魅力,更能感动人,催人泪下,使人愤恨,促人自省。
你我都是看客,在街边围观老人晕倒、在路上围观打架、在网上围观别人精彩或凄凉。我们围观不伤害人,也绝不让围观侵害自己,只取些笑料、看看热闹。冷漠麻木吗?人人如此时,谁也没发觉自己冷漠麻木。
2. 成年人的悲哀,莫过年少读书不知味,读懂已是书中人。
年少时,我们向往光芒万丈、惊心动魄,怀揣的都是一呼百应的英雄梦或绚丽华美的公主梦,想成为侠客豪杰、将军帝王、超能力者、豪门贵族,或者想成为贡献卓著的科学家、军人、运动员。再不济,也要做个正直优秀、有能力掌控人生的人,最厌恶的就是鲁迅笔下那些琐碎悲戚、麻木冷清、可憎可鄙、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少年人的世界是彩虹糖,中年人的世界是苦荞茶,我们一路长大,所见所闻从甜美变成了苦涩,但社会始终是那个社会,变的是我们。但少年被光阴推着长大,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水晶宫和英雄剑,只有满地狼藉,而我们,不偏不倚刚好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当我们成了在社会中讨生活的人,都学会了一边讽刺别人冷漠一边自己冷漠,一边嘲笑别人无能一边自己无能,一边洗脑别人一边洗脑自己,一边嘲笑少年的自己无知一边嘲笑成年的自己世俗,我们都成了鲁迅笔下那些人。
一些人质疑鲁迅先生在国内过誉了,但在笔者看来,鲁迅先生不仅没有过誉,甚至是被低估了。他成为了一个图腾、一种精神象征,于是被高高挂起,却很少有人会细细品味先生精妙的思想。
他成为了课本上文字的教化工具,成为了不会被学习的精神象征。尽管我们年少不懂,但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那些曾经错过的也会显得愈发珍贵。
正如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写到: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成年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是残酷的。有时候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关系的脆弱,令人怅然若失。
3.中国教育在培养现代“孔乙己”?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下的中国教育在培养新孔乙己,中国的高考在以一种“新八股”的方式选拔人才。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知道茴香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当下的新孔乙己知道千奇百怪的奥数题有几种解法;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有着读书人的名分,当下的新孔乙己有着大学生的称号。许多孩子用美好的青春投入高中的题海,考上大学后也没有学到有用的本领。
①读书能改变什么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新孔乙己故事的背后,是中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现实,是新读书无用论的回潮,是中国教育读书与能力脱节的矛盾。当代青年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为了得到一纸文凭?如果找不到工作,他们手中的大学毕业证书又有什么用!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曾发表长篇报道《寒门梦碎:读书改变了什么?》9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韩胜利考上西安的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那个时候,瘦弱、文静的儿子是韩培印最大的骄傲。可是,当儿子大学毕业,作为父亲似乎终于可以停止奋斗坐下享受的时候,韩培印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 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自己。“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是不是?”韩培印说。曾经笼罩在他面颊上那种骄傲的神色不见了,这位58岁的农民盯着屋顶的墙角,皱着眉头,很久没说一句话。
②教育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矛盾
面对这种“上大学没有用”的现实,有人提出来,农村的孩子要认清现实,不一定非要考大学,不必把考大学作为人生的目标。考大学是一种高成本的投资,农村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就难与城市的孩子相比,他们拼命在题海里奋斗,考上大学又需要高额的学费。结果大学毕业后,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现代孔乙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问题,也反映了书本知识与实际能力的矛盾,后者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③升学率已成为教育领域的GDP
前不久,针对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学生负担重、择校热等问题,由国务院参事室等部门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朱慕菊表示,我国高考招生制度、中考招生制度都属于高利害的选拔、淘汰制,具有激烈的竞争性,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显著特征。“升学率已成为教育领域的GDP。
据统计,中小学生日均睡眠只有7小时37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褚宏启表示,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睡眠也严重不足。“我在网上看过一个图片,高三的一个教室的黑板上有一副对联,叫"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意在鼓励学生加班加点”。在北京,超半数小学生参加补习班。
经历人生百味,才读懂书中滋味。我们成为了书中人,懂得了道理,却再也走不出来。现在想想,如果真的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豁达的心态,人生大概会轻松很多吧!
但既然懂了,那也就代表我们回不去了,当然也无需过度伤心或感怀,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人生,人人如此。
4.狗尾续貂,附录教师版《孔乙己》,太有才了!大笑之后引人深思
鲁镇的酒店格局,和别处不同: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放着硕大的啤酒桶,桶上装有水龙头,可以随时倒啤酒。
做工的人,晌午傍晚散了工,三三俩俩地聚一桌,每每花上百来块,一条鱼,一盘肉,再加上几碟小菜,热热地吃了休息。
倘若肯花上五块钱,买一大碗酒,就着饭菜喝下去,打个饱嗝,空气中都有麦芽的香味,甭提有多满足。
现在的小工一天两百块,大师傅能拿到三五百,许多人每顿都要喝上两大碗酒。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老板娘说我样子太傻,就在外面做点跑腿的事罢。
虽然没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点单调和无聊。老板娘一股泼辣劲,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老包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老包是个老师,身材高大,神色疲倦,鼻子上的眼镜片每年都要厚一圈,牛仔裤洗得发白,脚上的运动鞋大约是五六年前的款式,破旧的公文包鼓鼓囊囊,装的都是作业和试卷。
听人背地里谈论,老包曾经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不知道怎生沦落到这般光景。旁人问起名字,他一概不应答。
据说除了教书,他还要下乡扶贫、控辍保学、入户走访、信息录入、防艾宣传、文明创建、双高双普、秸秆焚烧、防止溺水、关注App、做各种调查、造各种档案、填各种资料,迎各种检查……仿佛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我们便把他唤作“老包”。
做工的人对老包有点敬畏,因为他是读过大学的人。但又对他有些轻视,他们的收入是老包两倍。
倘若有长舌妇说什么“老师一天上两节课,红包收到手软,补课一年买套房”,他们照例是要哄笑一番的。
老包是戴着眼镜喝酒不点荤菜的唯一的人。
老包一到店,所有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老包,听说你又犯事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一碗酒,一盘青椒豆腐”。
有人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体罚学生了!”老包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赔何家三万块,因为打了孩子一戒尺。”
老包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用戒尺不能算体罚!……何家小子抽烟,老师教育学生,能算体罚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什么“成才先成人”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老包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老包,你当真读过大学么?”老包看着问他的人,只是不说话。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套房都买不起呢?”
老包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都是“教师收入不低于公务员”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老包就是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觉得无所谓,反正想当老师的大有人在。连镇子东方那个办培训班的赖皮俞,都觉得自己比老包要教得好。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老板娘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老包长久没有来了。我一个月都买不了几次豆腐了!”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被开除了呢。”
老板娘说,“哦!”
“他总仍旧去管教学生。这一回,是自己发昏,丁家儿子伙同别人欺凌同学,他竟然拿笤帚抽打。丁家的孩子,能管教得么?”
“后来怎么样?”
“怎么样?先登门道歉,接着停职反省,再就是通报批评。”
“后来呢?”
“后来丁家仍然不满意,学校索性把他开除了事。”
“开除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流浪去了,他不当老师,还能做什么?”
旁边一个人接话,“是啊,他那样的傻子,真是读书读傻了罢。丁家岂是好惹,孩子读幼儿园告幼儿园,读小学告小学,听说有个亲戚是记者,连教育局都怕他们三分哩。”
老板娘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她的账。
冬天来了,北风一天凉过一天,我裹紧衣服,靠在火炉边,昏昏欲睡。
大家渐渐忘了老包。老包让人快活,但没有他,日子也照样过。
直到某天中午,大约是“大雪”前后,一个从外面打工的人回来,神神秘秘地说道,“你们知道吗?老包去了沿海一所私立学校,年薪二十万,足足是他以前四五倍哩。那里的家长挺客气,还送了他一根戒尺,说什么孩子不听话只管打。”
一个人立马跳将出来,痛心疾首地说:“外面人怎能这么顽固不化?孩子要用爱心去感化,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用戒尺来管教学生,都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几个人大声叫好,“如果有老师敢打骂我孩子,我定要叫他倾家荡产,生不如死。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懂事,只有被爱包裹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大家照例又是哄笑一番,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不远处几个学生在抽烟喝酒斗地主。
我替老包高兴,又觉得有些不妥。想起前不久那个把母亲砍死的12岁孩子,想起前几天那个殴打同学自己猝死的孩子,心里寻思:老师不敢管,真的好吗?
如果家里不能管,学校不敢管,难道孩子要在社会上吃亏了才懂事?进了监狱才悔改?
但我又不敢说,如果说出来,铁定被批判,说不定还被别人当作老包一样的傻子。
老包性子有点急,但心思总归是好的。如果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他自然不合格。可我们又有谁是圣人?
道德上的高标准难道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么?
看着店里那几个中午逃出来抽烟喝酒打牌的学生,我再一次问自己:老师不敢管,真的好么?
一个地方,如果老师成了惊弓之鸟,还会有未来么?
参考文献:栗占勇,中国教育在培养现代“孔乙己”?
其他网友回答:说这话的这个人脑子有问题。《孔乙己》这种文章有什么好读的。一个留学日本学医的学了个屁回来。怨天怨地怨祖宗。怼天怼地对中国。在这种人眼里凡中国的都是劣等的。便是人种也是劣等人种。
感觉是一个日本间谍到中国来打击中国人的自尊。中国的文化被他说成是吃人文化。仁义道德被说成是在吃人。中国的老师都被他说成如孔乙己是小偷。只会从古人那里偷一点来混口饭吃。中国人被他说成是阿Q、祥林嫂、华小栓愚昧无知劣等,不求上进,麻木不仁。中国的医药被他说成是骗术,巫术。
好好的一个教授。学过医学的,却不信医,信日本神药。结果一命呜呼。这种人的文章值得你这么用心看吗?
其他网友回答: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志存高远,当然不会也不屑于理解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孔乙己。
待人到中年,历尽沧桑,方知世道艰难,生活不易,少了锐气,多了无奈……对孔先生才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同理心。
没有共同的经历就不会有同感,只有不幸的人才会同情不幸者的遭遇,这就叫同病相怜。谁生活过,谁就不会轻视世人。
这里关键不是年龄,而是经历。一个春风得意的中年高官或土豪,是不可能懂得孔乙己的。
其他网友回答:少年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感到生涩难懂,文章大都带有讽刺行、针砭时弊等特点。年少生活阅历浅薄 ,没有对当时社会有过多了解,所以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能领会到时代的弊病。年龄大了阅历深了,对当时先生的呐喊才逐渐明白。才明白先生为祖国的未来而呐喊,为唤醒麻木的国民而呐喊!
其他网友回答: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当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小说的视角是从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来描述的。小说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是20世纪30年代的绍兴咸亨酒店,这里是正处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江浙一带,人们几乎都是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孔乙己是一个被整个社会所遗弃的旧知识分子的形象,没有社会地位。小说中说:在酒店大堂里喝酒的都是短衣帮――即劳动群众,文人们都是要了酒菜端到包厢里面慢慢吃。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是一个颓唐落寞、没有前途的老书生的形象。旧社会残酷无情,把他逼到了穷途末路,变成“讨饭一样的人”了,可是孔乙己不愿意正视现实,依然固守着一份病态的自尊,不愿意抛弃那件象征知识分子形象的“破长衫”,还要摆出“读书人”的臭架子,穷酸相,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以表示自己比别人高明几分。但人们从内心看不起他和他的那种生活方式,把他作为逗笑取乐的对象,故意当众揭他的疮疤,刺痛他,说他因偷何家的书被吊着打的时候,孔乙己一面“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面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就说了些‘君子固穷’、‘者乎’之类似通非通的话,于是,便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问他为什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手,这就使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回答不出,于是,“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是一幅可笑而又可悲的画面,一面是灾难、痛苦和不幸,另一面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通过这幅含着眼泪的“可笑图”,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悲剧的内容,这是鲁迅独特的艺术风格。
孔乙己在无聊的酒徒中找不到人间的温暖。于是,把自己真诚的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 他真心诚意地考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并用他的长指甲沾着黄酒在柜台上一笔一画的写。每次喝完酒,从口袋里排出四文大钱,放在柜台上,或是认真仔细的记账赊欠。这些地方使我们看见他个性中的诚恳和善良。可是即使在孩子们中间,孔乙己也还是找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孔乙己是被封建科举制度奴役、摧残、毒害的一个牺牲品,是一个被侮辱与被践踏的卑微的小人物,一个孤苦、落寞的灵魂。他念了一辈子书,到了须发花白的年纪,还只是个“童生”,连个秀才都不是,既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虽然已经沦落到社会的最低层,但是生活的希望没有完全破灭,还自得其乐,满口“诗云子曰”,表示自己至少是个读书人,比别人高出一头。在一定程度上有点阿Q精神。
鲁迅用他锐利的笔墨,通过孔乙己的形象,把封建文化、科举制度及其道德文明的虚伪与无耻,以及它对当时知识分子的严重精神戕害,冷静而深刻地进行了剖析。在描绘这个被旧社会扭曲了灵魂的“多余的人”的悲惨一生的时候,交织着爱和恨两种复杂的感情。对他身上善良、诚实的品性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他没落阶级无可挽救的命运,鲁迅给以严厉的鞭挞,并毫不留情地葬送了他,替他唱了一支无限辛酸的挽歌。
至于有人说:“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年少不懂《孔乙己》”,是说:年轻人的生活阅历太浅,又加上世事环境沧桑变迁,没有了那种环境,也没有那种切身的感受,就很难理解孔乙己这个形象。“读懂已是书中人”是说:要真正的理解孔乙己这个形象,必须经历一定的生活坎坷,特别是要在逆境中去体会,你才能理解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孔乙已是鲁迅先生短篇文章,塑造的一个未落社会产生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人,孔是封建社会封建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勒五谷不分地,只精于孔孟之道的不举秀才,无法及第的,封建社会读书人,他除书写字文外别无一技之长,生存问题受到咸协,鲁迅先生以真实尖刻的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育人方式的缺陷与教育制度的腐败性,一句话,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育出的都是象孔乙己一样的知识分子和队伍,对社会和国家一点好处也没有。
其他网友回答:好的作家在成功塑造一个人物时会揉合进很多典型的性格,经历,我们儿时读的都是别人的故事,随着自己的成长,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故事里的人,这时再读,更是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上学的时候读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只是觉得老夫子般的迂腐形象很好笑。成年后重读《孔乙己》,才发现“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在鲁迅创作的众小说中,他也最喜欢《孔乙己》,有外国翻译者请他推荐自己的作品,他也是首推这篇《孔乙己》。学生孙伏园曾问及缘由,他说:“在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显露,有一种大家风范。”
不管是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总能发现有孔乙己这样的人,时时刺痛着我们的神经,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警醒着每一个人。也正因此,孔乙已的艺术形象不是刻板的,而是鲜活的,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孔乙己》创作于1918年冬天,五四运动前夕,意在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让人们从孔乙己的身上反省当时的教育现状,得到救赎。
孔乙己善良,迂腐,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为读书而存在的,读了几十年的书连秀才的资格也没有考上,导致孔乙己只会满口的“之乎者也”。
他的眼里只有书里死板的知识,不懂得变通。孔乙已渴望得到出头之日,在世上觅得知音,在受到身体和精神的戕害后悲惨死去。孔乙已的悲剧不能只简单地归结于封建社会的科考制度,还有他自己的原因。
纵观孔乙己的一生,他是读书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前途无望,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痛苦地游离在社会的边缘,找不到存在感。孔乙己从读书人到窃书,只能在精神世界里孤独的寻找自我。
鲁镇的咸亨酒店不仅仅是一个供人消遣休憩的地方,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当街曲尺形的大柜台分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孔乙己这个人身上的矛盾特点。虽然孔乙己贫困潦倒,没有社会地位,但是他有着读书人的清高。
他不屑于和那些短衣帮坐在一起,降低了身份,从精神上感觉高人一等。他的这种个性做法,注定融入不了群体,成为看客们的笑柄。本来是个体面的读书人,面对生活的窘迫,孔乙已一开始也能靠写得一手好字,替人家抄书写字,换碗饭吃。可是,由于他好吃懒做,不懂得营生,把自己落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了。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下,孔乙己的身份成为了酒店看客们的谈资。在喝酒闲聊中,孔乙已的出场仿佛就是舞台剧上的小丑,就是为了供大家一乐,没有一点儿地位和尊严。
读书没有出路,脱掉长衫去做工,又做不到。生存都成了问题,他也不愿放下身段去谋生。“短衣帮”尚且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活下去,可是他崇拜上层阶级,对劳动人民是鄙视的。
孔乙己无法和酒店里其他人聊天,只能和孩子去说话,在他们面前展示出自己的优越感。可是就连小孩子们也是看不起他的,认为这个讨饭的人不配和自己交流。
曾经孔乙己也有着踌躇满志的梦想,渴望光宗耀祖,挤进长衫客的行列。当他从懵懂的少年活到头发花白的年龄时,仍把“学而优则仕”当做人生的目标。梦想破碎后,孔乙己仍不愿面对残酷的现实,被社会排挤到了社会的边缘。他不被人理解,无人愿同他真心交流,他也只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孤独苟活。
同为读书人,出仕为贵,失仕为卑!
威海链 » 为什么有人说“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