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必须移出课本,这是中国教育部门为尊重国际舆论,尊重全球各民族、各人种的感情,为达成全世界各人种能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慎重考虑的结果。鲁迅文章的文学性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是世界公认的,问题是他的思想。鲁迅有两大思想因为涉嫌人种论而遭受到国际国内华裔人种及中华文化圈的非议。这两种思想就是攻击国民性和传统文化的思想。通俗的说就是鲁迅认为华人都是愚民、麻木、奴性、帮凶,这是人种决定的,所以,中国必须改变人种。第二种思想通俗的说就是传统文化都是愚民、害人、罪恶、邪恶、吃人的,所以必须废除。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不是几本书几件文物,而是人种特征,灭传统文化的本质仍是反人种。归根到底,鲁迅这两种思想都是秉持了希特勒的人种论。二战结束后,人类开始反省人种论的危害。于是,上个世纪影响全球(不光是中国)最大最广泛的人种论思想被废除。早年,因为鲁迅作品的文学性和他本人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功绩,鲁迅的作品被选入课本,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随着全世界,特别是联合国对人种论的废除(联合国宣称:“人种不是价值体系,因此,严禁对人种实行各种形式的价值判断。”),自然,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鲁迅是不能再放进课本了。同时,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越南、古巴等国课本亦取消对鲁迅的相关介绍。
顺便提一下,上个世纪,人种论思想非常风行,日本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高桥义雄等人居然提出废除日文,发动战争减少日本人种,积极引进西方人种等论调。所以,中国废除汉字等思想,就是来自于当时的人种论。不要以为废除汉字只是一时糊涂,它是人种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种论必然产生废除汉字等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鲁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原曾用名周树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年龄计算五十五岁,我也年龄不小,一事无成。鲁迅的作品教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他简单一句话成为著名的经典,“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使成了路”。哲理奥妙寓意深远,人做啥事做多做熟了就成了大加。
鲁迅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4年转仙台学医,1906年弃医从文,1909年归国。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醉领导希特勒说过“中国是一只睡狮”。
鲁迅弃医从文到逝世三十年里,正是中国风雨飘摇,人民生话疾苦年代。外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残杀国民。内有军阀列强割据各自为政,并且相互杀伐,使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痛苦不堪。国家四分五裂,国不成国。
鲁迅武起他尖锐的神笔狠狠地刺向这黑暗势力的年代,高声《呐喊》,人民别睡了,快起来。”宁可站着死,不可倒着生”。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同胞,引领着中华人民站起来。鲁迅的文章就象东方的旭日太阳,照醒着中华人民。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高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鲁迅的部分作品也成为学生课本的珍贵教材。现在学生课本里的珍贵教材移出部分作品,于是有各面不同的言论,每人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也用鲁迅的《呐喊》大声说:“鲁迅最希望这样的结果,盼望了很久”!
“你不是忘本吗?”有人会这样问。那不是,鲁迅对中华人民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光辉,中华人民永远牢记在心中。他大声《呐喊》叫醒了中华人民站起来。如一个人睡一晚觉,天朦朦亮被唤醒,是不是应吃早餐工作,应干吗干吗去,你们说对不对?
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和平年代,安稳的生活,每条人命都很宝贵。就象我虽然是一事无成,每天完成我应该做的事就是为国家人民有个交待了。鲁迅生长的年代,人民为了当家作主不成为亡国奴而拋头颅洒热血。鲁迅洞察那时人民的使命,每个时代国家人民使命不同。换到今天一定会引领国家人民这样。鲁迅不止识时务,还是个先知慧眼的智者。
现在科技在突飞猛进,各行各业知识不止广,又深又多。要有一技之长就得从小培养,从小磨练。如一个钢琴师,五六岁就要开始练习钢琴,日复日地练习。如文学,现在是世界文学,你们说说,要学多广多深,汇集多少知识才是一个文学家?数字、化学、物理要把前辈的知识学会,才有机会创新,成为世界级“家”字派的世界精英。这个发展飞快的年代,中华人民要崛起在地球之上,必须努力奋发,从小多方面、深度学习各个领域知识,长大才会成为世界级人才,在这个世界大舞台才有一席之地。负担重忠孝难两全。鲁迅在九泉之下也欣慰地说“知我心者,是国家人民”!唤醒中华人民站起来去向人类的最高峰攀登,为国家人民多作贡献力量。
鲁迅是中华民族的大文豪,他的作品亨誉地位极高,如果喜欢他的作品直接去看就行了,多几篇或者是少几篇意义我个人看法都差不大,最只要是“喜欢”,不喜欢山珍海味也白答。有人说另外的看法也有点道理,换点别的,让学习的人多认识其它知识也行,有个比较谁是珍品,可以提升学习分辨出珍品的价值,才会让学习的人去进行深入探讨,培养求知的欲望,一味的珍品就变成物极必后或者熟视无睹,人对一样好的物品开始是兴趣,多了就会淡化。总之,就要兴趣才会知道珍宝,才会去珍惜,去追根究底才显得鲁迅作品真正的价值。至于时代问题,价值的东西时间越久,它的底涵越深,越能体会它的魅力,真金不怕火。
图片是网上下载,如有不当告知处理掉。
其他网友回答:时代性太强。
毛主席评价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这话是相当准确的。
但是,那个时代的“黑暗势力”,和现在的黑暗落后反动现象,是一回事吗?刺向当时黑暗势力的投枪和匕首,放到今天,是不是会有“无的放矢”之感?
鲁迅的一些作品,讽刺国民性的,揭露人性黑暗的,比如小说和散文,是有着更广泛的时代性的。但是很可惜,鲁迅的作品以时代性极强的杂文为多,《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等,而其他体裁只有小说三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一集《朝花夕拾》、散文诗一集《野草》。单从数量而言,杂文已经是压倒性优势了。
而时代性极强的杂文,因为时代的变迁,已经不那么容易理解了——不是说价值不高,但是一篇一千字的短文,要用八千字做注释,否则就理解不了。
这样的文章,还适合中学生阅读吗?
其他网友回答:鲁迅先生在旧中国是文学界先锋,奋斗凸显由衷 ,他的作品激励青年人,爱国为本,也激起一批热血进步青年走向解放民族伟大征程。近些时期有些教育界败类,蓄意抵制鲁迅先生作品,侮辱他的人格,灌输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想,导致教育领域理由散漫,不断出现辱国分子,倾向不明的败类。提倡鲁迅先生新青年思想,主张爱国与时俱进,将会有一大批先进爱国的知识分子,把握主流方向,爱国为本,方向认准。
其他网友回答:鲁迅先生的作品有思想,有见地,深刻,文字语言分明。在特定时间里有感染力,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十分到位,鞭策讽刺挑战当时社会权贵,剖析国人的性质和国人的心理一针见血。但是在历史的今天,缺发中国自信,容易误导学子,对当今社会会形成偏差,不利于学生把握今天的社会现实,所以退出了学生课本!
其他网友回答:李迎兵鲁迅博物馆讲稿:在时间和地理坐标上与鲁迅相遇
李迎兵
正好上午九点开馆时间,鲁迅故居在鲁迅博物馆里面展厅的西面。《北京青年报》何子丹老师和我们一起从这儿出发,阜成门宫门口二条19号,也就是鲁迅时代的西三条21号。这儿原来民国时期住的都是拉板车打短工的底层劳动人民,也就是现在的所谓低端人口。那个时候,胡同尽头只有一盏公用的煤油灯,没有电灯。有鲁迅的学生来访,晚上鲁迅都得举着油灯送出大门口这儿来。我们想象鲁迅夜晚举着煤油灯给来客照路的情境,磕磕绊绊的胡同里,陡然间幽暗中有了油灯的亮光,让人们油然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接下来,参观正式开始。今天正好是一个好天,迎面的白色鲁迅雕塑,大家可以留个影。然后是展厅。我想进去的一个大厅,是别的活动的展出,继续向右走,便看到展厅,继续走,让我们想起鲁迅《故乡》里的一句话:“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大家应该都记得这句话,中学课本里我们学过。但我们在课堂里很难身同感受到鲁迅内心的那种苍凉感。
现在,我们有幸站在宫门口这一个地理位置上,然后从鲁迅那极为短暂的生命坐标上去打量一个更加具体化的鲁迅,感性化的鲁迅,从鲁迅文字里走出来的鲁迅。我们会从鲁迅出生的光绪七年的1881年9月25日到其去世的民国二十四年即1936年10月19日,横跨不同的时代,却是在他物理生命的五十五年零二十四天里展现了不同的精神质量。这一核子般的能量,在鲁迅的一生却发射出奇异的光亮,照耀着后来的人们。我们如果打开心扉,去倾听,我们会听到属于鲁迅那个年代的蛐蛐,能够从鲁迅种植的至今还活着的丁香树上捕捉到鲁迅的生命气息。
从出生地绍兴出发
我记得在1999年暑期,曾经到过鲁迅的故乡绍兴。那时候我还在八里庄南里27号的鲁迅文学院。我早已在那里耳濡目染到鲁迅作为文学大师的风采。鲁院的一切与鲁迅有关。无论我一开始住在办公室,还是鲁院的小平房,或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鲁迅的塑像,内心便充满一种敬畏。我想起后来在《收获》上发表长篇小说《段逸兴的一家》的颜歌,还有清华特招毕业后在《新周刊》当副主编的蒋方舟,都在一些来稿中有过某种内心的交接。鲁迅说:“文学就是照亮国民精神的灯盏。”从鲁迅《朝花夕拾》里体会他童年时对狗、猫和鼠的情结,尤其他对隐鼠的喜爱,以及隐鼠的突然失踪,不由得迁怒于猫,导致他终生对猫的偏见。鲁迅喜欢隐鼠舔吃他砚台里的墨汁,感觉到给他一种说不出的惊喜。结果,阿长说隐鼠被猫吃了,其实是被阿长不小心踩死了。而阿长(长妈妈)与《山海经》的故事则体会到鲁迅对人生无常的一种说不出的忧郁和叹息。
鲁迅十一岁(1892)去读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老先生,到十七岁(1898)。我们在实物复制的三味书屋看,屋子并不大,里面只有一张方桌,四周放几张凳子,也就是私塾的模样。不过,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那时,鲁迅上私塾的年龄要比现在大家晚多了。当时鲁迅的祖父周介孚(1838-1904)翰林出身,担任江西金溪县知县,后来科考案(贿赂主考官一万大洋)结果锒铛入狱。祖父的“自由读书与实践”的某些理念为鲁迅在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实际上贿赂科考案,让鲁迅求学道路不再是传统的科考,而是着重于洋学,类似于今天的初高中生不参加中高考直接出国留学去了。鲁迅在母亲鲁瑞(1858-1943)的支持下走了一条独特的求学之路。父亲周伯宜(1861-1896)一直生病,求治于中医,结果三十五岁就病死了。鲁瑞比周伯宜大三岁,他躺在病床上,家里很多事情都得她来当家。这个给鲁迅的打击非常大。家境的衰落,使鲁迅王子般的地位一落千丈。鲁迅一直记得这一个画面,他瘦小的背影感觉到赤骨的寒冷。
鲁迅看透了人情冷暖。我们在鲁迅《朝花夕拾-无常》里感受到几许生无可恋的神鬼之气。比如:“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过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而且欣赏他脸上的哭或笑,口头的硬语与谐谈。”鲁迅内心的孤傲和敏感,也正在那个时候开始,父亲早逝,鲁迅十五岁,也种下了鲁迅学医的种子。这一年开始写日记,1897年这一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家的既差又小,在叔辈们的斥责下签字倍感人生凄凉。所以,这种冷嗖嗖的感觉贯穿了他的一生。不过,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能够感受到一种人生凄凉之外的百草园童趣,还有诸多读书的轶事,先生的威严,以及读书时的沉醉,“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就是鲁迅童年时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的形象,一下子树立在我们的眼前了。
从南京到日本
我们知道鲁迅后来在他的文章里多次提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这在鲁迅南京 求学时最早接触的是赫尔黎的《天演论》。我们在展柜里能够看到实物。各个展厅从鲁迅的各个年龄段和走过的不同地方划分,并引用鲁迅自己的一段话,因此你会一下子与鲁迅在历史时空距离中拉近了。你正在走近一个不一样的鲁迅,鲁迅正在从他的那个年代穿越到了我们的眼前。
大家都知道鲁迅的真名叫周樟寿,只是随后十七岁时南京水师学堂,才改名周树人,并转学矿业。当年12月本家叔让他参加县考,考上了,但他却以四弟病重为由不再参加府考。鲁迅不想再步祖父周介孚科考后尘。鲁迅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内心还是渴望自由的。比如光绪二十五年(1899)转入江南陆政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他喜欢骑马,敢于与旗人赛马。这个时期的鲁迅,虽然开始有了写日记的习惯,但还没有萌生当作家的想法。他的人生道路还没有确定。
我们都看到过一部老电影《甲午战争》,那里面的邓世昌驾驶自己的舰艇与吉野舰艇同归于尽的画面,说明当时中日之间的国力和军力都有着某些距离。明治维新之后,新思想,新技术,在日本诞生。所以,鲁迅选择日本,而且还是公费留学,就说明了他内心改变现状的想法。1902年21岁赴日留学,先在弘文学院学日语,次年剪掉了脑后的辫子,随后普通江南班(日语速成班)结业,二十三岁,祖父周介孚去世。鲁迅到仙台学医,求教藤野先生。我们在鲁迅的《藤野先生》里看到了一个极为平凡而又极为认真的藤野先生。尤其,藤野先生常常因为不修边幅,甚至忘记打领结,被认作小偷,甚或什么别的坏人。但在教学上藤野先生是十分严谨的,绝无半点通融余地。比如检查“我”的解剖学讲义,对一些解剖的构图提出了他的看法。“我”要离开他时,他的掩饰不住的悲哀,所送的照相至今还挂在鲁迅故居北房老虎尾巴房里的东墙上。
我们在《藤野先生》里读到日俄战争时杀中国人的幻灯片。鲁迅对国民的看客心态感慨颇深。学医能够治疗父亲周伯宜这样垂死的病人,却无法医治其麻木垂死的灵魂。鲁迅选择弃医从文,要根治灵魂的病,就得用文字来启蒙和唤醒。正如鲁迅后来所言的,用笔揭露病人的病根,但如何疗治呢?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一封“母亲病危,速回”的电报骗回国,与二十八岁的朱安结婚时,鲁迅二十五岁。这一打击,对他影响颇大。鲁迅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随后又返回日本,跟着章太炎学习,成为“光复会”会员的这一年,二十七岁。与二弟周作人翻译《域外小说集》,以校对书稿来补贴生活。宣统元年(1909),《域外小说集》二册出版。通过接触西方现代文学让鲁迅一下子拓展了视野。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平十四年
宣统元年(1909),鲁迅回国,二十八岁。先在杭州和浙江的师范学堂任教,后来又在绍兴中学当教员和监学。在故乡的生活让鲁迅童年的记忆被激活。鲁迅有了创作的冲动。1911年,三十岁在绍兴写出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能够感觉到其旧学的功底。在家乡不到两年的时间,鲁迅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民国元年(1912),应蔡元培邀请到新政府的教育部任科长及佥事。其后在北平宣武门半截子胡同的绍兴会馆住了七年之久,然后与弟弟周作人及母亲等入住新街口八道湾胡同。我们在鲁迅《呐喊》自序里写道:“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是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这个S会馆,就是绍兴会馆无疑了。
大家不知道看过林海音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没有?电影里的诸多氛围,以及那首“长亭旁,古道边”的儿歌,八岁女主人公英子的遭遇,与疯女人和小偷交朋友,以及后来父亲的病亡,有一个后妈的妞妞跟着疯女人跑被火车压死了,而结尾宋妈也回了乡下。电影里的这种感觉,就是鲁迅在当时绍兴会馆的感觉。我们想象一下,鲁迅在绍兴会馆,无数个夜晚里,窗外夹杂着诡异的气氛,让他不停地写下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白光》等大量小说作品。在这样孤独的夜晚里,沉浸在幽暗的,类似于童年长妈妈讲鬼故事的氛围里,倒也让他一下子进入了小说的情境之中。很多时候,绍兴会馆让他一下子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并让故乡里的一系列人物活跃在他的笔下。
八道湾胡同的房产据说是花了四千块大洋买的,是鲁迅一家处理了绍兴的老宅加上其他的收入买的院落。按照鲁迅一月薪水四百大洋,一年就能买房了。那个年代房价还没有这么虚高。1923年8月,兄弟失和事件,临时搬到西四砖塔胡同三间旧房里。鲁迅大概永远也忘不了周作人给他下了最后通牒的那个时刻。鲁迅手里攥紧那张兄弟绝交的纸条是欲哭无泪,欲喊无声,所以才开始了“彷徨”。 随后又借钱买房,买到西三条21号院,经过装修,1924年5月25日与母亲及朱安入住,到1926年8月厦门任教。鲁迅在北京住十四年。从三十一岁住到四十五岁。然后厦门呆到年底,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9月到上海,与许广平同居。1929年四十八岁生了周海婴。在上海呆了不到十年。
总体看,鲁迅的人生分为五个阶段:青少年的绍兴阶段,江南水师学堂和日本留学,回国杭州和绍兴任教的不到两年时间,北平(北京)十四年,厦门和广州的不到两年时间,最后上海的岁月。
大家现在看到 鲁迅的故居。这是鲁迅于1924年春天自己设计改建成的,也是迄今鲁迅在北京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遗址。鲁迅在此生活了两年,直到1926年8月离开北京去往南方。此后,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他两次自沪返京探望母亲,也曾在此小住。小住期间,鲁迅还曾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作演讲,原定场地太小,遂移到大操场上,容纳一千人的地方,估计离得远的人根本听不清讲什么,那时候没有话筒,全凭嗓子喊。有人说我讲得比鲁迅的声音高,影响展馆里其他游客。其实,还是鲁迅比我的声音大呀。
鲁迅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受果戈里影响,但又有超越。那年他三十七岁。鲁迅三部小说集《呐喊》(1923年北平新潮社出版,十四篇),其年四十二岁;《彷徨》(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十一篇),其年四十五岁;《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共八篇),其年五十五岁。另有散文集两部《野草》《朝花夕拾》,以及《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杂文集、学术专著、译著、日记等。鲁迅受到家境衰落和父亲早逝等影响,其后与朱安的包办婚姻枷锁,还有兄弟失和事件,等等,对他的文风和价值观或有很大影响。
我们站在鲁迅故居小院里,一进门,南面屋子中间隔开两间,西面用来藏书,东面用来接待来客。东厢房女工住,西厢房是厨房。看到鲁迅亲手种下的丁香树,以及鲁迅母亲的东面卧室,内中的装饰都有绍兴风味特色,还有西屋朱安卧室,中间屋子用来吃饭用的餐厅。鲁迅则住在北屋外接的一个小灰棚里,被戏称为“老虎尾巴”。鲁迅的床很简朴,紧紧靠着玻璃窗,冬天一定很冷,但他在当时写的《雪》里却把北方的雪写成了精魂,有灵性的,漫天飞舞的自由精魂,有了更多的寓意。在鲁迅另一篇《秋夜》里,他写道:“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这样的句式里,有一种悠长的哀叹,有一种灵魂的孤愤在里面,不过,能感觉到文字的冷硬,不事渲染,不事铺张,不动声色。这两篇散文后来收录到了散文集《野草》里了。我们在鲁迅的笔下,在他所处的时代,一种憋仄的环境下,却是放任想象,让百草园里的那种灵动始终活跃在他的窗外后园,尤其天空的高远,星星的闪烁,无边的浩瀚,充满银河的自由自在,灵魂在放歌,让我们深受感染。
鲁迅的最后绝唱
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之后,鲁迅来到了上海。在这儿,鲁迅写出了最后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的一篇《铸剑》诡异的想象,遥远的年代,古典的武士,复仇的元素,尤其内中的死亡气息,以及死后灵魂的复仇过程,让鲁迅在晚年找到了另一种小说的表达方式。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生死无常,爱恨情仇,让主人公死去的头颅去歌唱。比如开头写眉间尺为父亲复仇前如何把玩陷入绝境的老鼠,并亲手打死老鼠,暗喻了随后为父亲复仇的惨烈,甚至用他自己的头颅来换取复仇的机会,并在仇人的油锅里他的头颅在翻滚中歌唱。这一情节,给许多后来的作家创作灵感,比如据说莫言就是受到《铸剑》的影响,在《红高粱》里写到日本人杀人剥皮的场景;再比如余华也从中吸收营养,把《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苦难推向了极致。
四十六岁的鲁迅与二十九岁的许广平终于赢得了自由的爱情。在上海,鲁迅背后感觉不到了朱安痛苦的目光。没有了北平西三条19号芒刺在背的朱安的目光,这一放飞的爱情,让鲁迅的小说时空有了更加邈远的边界,《铸剑》最早发表于1927年的《莽原》半月刊。据鲁迅日记里记载,这篇小说完成于1927年4月3日。那个时候,鲁迅正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也正在于许广平热恋。许广平曾经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写出那篇著名的檄文《纪念刘和珍君》之后,跑到西三条19号与鲁迅会面。那个时候,许广平当着朱安和鲁迅母亲的面,只能把那份热烈的爱情隐忍到心底。虽然住了一些时日,但依然让许广平感到了不自在。鲁迅目送她的眼神里有了几许躲避朱安的不舍。
《铸剑》最早发表于1927年的《莽原》半月刊。据鲁迅日记里记载,这篇小说完成于1927年4月3日。那个时候,鲁迅正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也正在于许广平热恋。我们在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里可以窥知全貌了。他们的通信里称兄道弟,多半谈的是恋爱以外的话题,内容很广泛。也正在这一年后半年,他们在上海汇合了,从此再未分开。虽然,他们生活相爱不到十年的时间,却在第二年生下了周海婴。鲁迅的事业峰值在上海达到一个顶点。他是左联作家领军人物。曾为柔石写过《为了忘却的纪念》,还与东北来的萧红、萧军出书写序。其中萧红《生死场》,颇得鲁迅赏识,认为她越轨的描写,对东北风土人情的描写,对人性的开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萧军的抗战小说《八月的乡村》,也得到鲁迅的提携。
其实,鲁迅在《华盖集》里关于“好为人师”,以及“导师”等,有着自己的看法:“青年又何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而在《长城》里,鲁迅又说:“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填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将人们包围。”从这些文字里,我们能看出鲁迅的警醒。他时时处处从日常熟悉的事物中着手,而革新出不同的想法来,正如他认为人一是为了活着,然后是生存,再其次就是发展。人有了创造,人才称其为人。
然后,从鲁迅母亲鲁瑞早年鲁迅妹妹端姑不到一岁夭折和四弟周椿寿(1892-1898)的早夭,这两件事情对鲁瑞的影响,也间接地影响着鲁迅。由此,鲁迅在后来收入《呐喊》的《明天》里单四嫂子和《祝福》里的祥林嫂,都写到孩子的夭折。单四嫂子和祥林嫂这两个人物身上都有着鲁迅母亲的某些影子。虽然,鲁迅母亲没有祥林搜那么结局悲惨。鲁迅母亲鲁瑞出生于1858年,比1861年出生的鲁迅父亲周伯宜大三岁。所以,其母也给他找了一个大三岁的朱安。这样的人物分析,再从《药》到《示众》,其中的明线和暗线,我们在中学里都讲过,《示众》里的描写看客心态,以及胖大的汉子与喊着卖包子的小胖孩,种种画面感,甚至幽默感,传达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去思考和琢磨。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人质疑鲁迅是否写过抗日的作品,甚至还有人指责鲁迅在九一八期间有某种亲日倾向。我觉得问这类问题的都是不冷静,也不客观的,好像网上就有这样的质疑。这个姑且不论,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比如鲁迅在杂文集《二心集》里《答文艺新闻社问》里就明确回答日本占领东三省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民族主义的文学”的这个概念,并阐述其任务和运命,另外在《“友邦惊诧”论》里就坚决站在抗日学生一边向民国政府喊话。在《南腔北调集》里就有一篇《九一八》,其中发出的声音已经极为强烈了。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小问题,比如鲁迅一些小说作品创作日期的标注,与鲁迅日记的记述多有出入,这个也很正常。人的记忆有误,加上出版收入作品集时为了某种新作“时效性”的标识也有可能。这个现在的作家,也有过,这个小节,也能让我们认识到鲁迅更加真实可亲的另一面。鲁迅首先是一个平凡人,然后又是那么伟大,一切皆因为他的文字,正如臧克家诗歌《有的人》就是纪念鲁迅的。鲁迅一生中兄弟失和事件,原因莫衷一是,但有一点,鲁迅受到的影响也传达到他的作品里来,比如《伤逝》里的感伤基调,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也折射到“我”与子君的悲剧形象里面了。这也应证了鲁迅的极为敏感,也有一种对现实未雨绸缪的担忧,甚或内心的忧痛只能通过笔下的人物来发泄。
鲁迅1936年10月19日,早晨五点二十五分离世。从鲁迅的五十五年零二十四天的物理生命看,算不上漫长,尤其,鲁迅母亲鲁瑞活了八十二岁,他的祖父周介孚经受牢狱之灾后也活了六十六岁。而兄弟失和的当事人周作人也活了八十二岁,鲁迅三弟周建人则活了九十六岁。许广平则活了七十岁,周海婴与其奶奶一样活了八十二岁。从物理的生命轨迹看,鲁迅比仅仅活了三十五岁的父亲周伯宜要活得时间长,但总体上他的生命还是短暂的。鲁迅真正的生命力在于他的作品,在于他的思想,在于他的精神,在于他的至真至诚至纯至爱的人格魅力。
有人说,鲁迅为什么在那个年代里是伟大的,或许是因为鲁迅身上具有的某种怀疑精神,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说出真话。我们知道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一首诗词《好了歌》,借小说中跛足道人的诵读: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一进入现实的怪圈里就陀螺般地疯狂转动。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某种自欺欺人的愚昧状态。鲁迅在其杂文里把批判精神推向极致,无论在当时甚或当下都无人出其右。没有媚俗,没有歌功颂德,从来不卑躬屈膝地跪拜权力,并去对强人恶霸点头哈腰,那种奴性的嘴脸总是鲁迅鞭挞的对象。独立思考和对真知的永远的自由探索精神,这是一个文人具有的最为基本的操守,却是在那个年代里成为稀缺资源。文学的本质和精神是什么?《呐喊》和《彷徨》的背后是什么?不就是这些坚强有力的精神资源吗?无论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还是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甚或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都具有这类精神指向。真正的文学是无法回避这一点的,形象很丰满,思想很骨感,就是一种缺失。
鲁迅正是希望自己像笔下的野草那样自由生长。野草的美,并非其不可一世的强大,而是独立自由的状态。鲁迅在西三条21号北屋“老虎尾巴”里透过玻璃窗看着天空的时候,他在《秋夜》里的没落和怅然,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坚定,眺望更加高远的一切,仿佛灵魂已经不再有现实的痛苦,而有了自由的飞升和歌唱。在《雪》的抒写里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生活的状态,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甚或都能够在鲁迅这儿找到参照系。从《狂人日记》开始,第一次不再是周树人,而是成为了鲁迅——一个他理想中想要做的人。果戈里《狂人日记》的现实感,具体到环境对具体个人的压迫,而到了鲁迅《狂人日记》这里,主人公“我”的痛苦具有了更多的复数意义上的指向,从具象到抽象意义的延展,“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以及让“救救孩子”这一呐喊,成为几千年来吃人的又一铁证。
我们对鲁迅的解读里,既要有直观感性的即兴发挥,又要有更加理性的条理分析,站到一个高点上,从鲁迅的人生坐标及心灵世界,乃至更加外部的环境及时代的条件加以考量,让我们与鲁迅在这一个节点上相遇,所以今天非常有缘,也非常有幸,从而让鲁迅和鲁迅的作品活生生地走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并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联想。
(本文根据作家李迎兵在鲁迅博物馆演讲部分录音资料整理,共八千多字)
我,一个曾经深爱鲁迅先生作品的人,一个多次翘课去听讲鲁迅课的人,今天居然会支持鲁迅先生部分作品退出学生课本。原因在这儿:
一、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洋枪洋炮的侵入,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战败后先后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官封”压迫的中国人民深深地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他们大部分人受不到教育,在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生活贫困、思想愚昧、胆小怕事、逆来顺受。黑夜,静寂得死一般的黑夜啊,他们找不到希望。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长夜难明赤霞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那真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呀!
二、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在这种惨无人道的背景下,如何找出路、如何救中国呢?在日本学医的鲁迅先生终于认识到思想救治比身体救治更急迫更重要啊!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如何实现这一点?当然是反抗啊!斗争啊!幸福要靠奋斗,不是靠别人的施舍!毛主席也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嘛!
为尽快惊醒沉睡的国人,鲁迅先生满含热泪,字字带血,从国人深受毒害的方面入手,有的放矢,针针见血,以犀利的文笔向吃人的封建礼教封建社会展开了宣战,他的语言“象匕首、象投枪”。他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的作品也跨越了国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三、鲁迅先生作品与其人毫无疑问,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鲁迅先生的作品是非常有震慑力的,是旗帜鲜明的,其效果也是极好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是非常适宜的。
写作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也就有相应的文笔文风,而恰恰是这,对不了解鲁迅先生的人来说,反而影响了对鲁迅先生作全面正确的判断。其实鲁迅先生是一个睿智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孝子,一个慈父,他胸含大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一个赤胆忠心的热血好男儿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有助于对鲁迅先生有个全面的了解。
四、今天的时代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不是那个没有吃没有穿的苦难时代,而是一个全面发展全民奔小康的时代,我们国家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局面,国家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这种局势下,要求我们遵守法律法规,谨言慎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有了相应的工作方式,网络上也不能信口开河,这和鲁迅先生部分作品中的指向明显不同。学生时代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课堂课外时间有限,学生们可能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可能受其作品思想影响愤世嫉俗,看不惯别人,说话夹枪带棒,容易恶化人际关系,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个人就在这方面吃过亏,本来脾气就不好,又断章取义,片面的把作品中的思想应用到生活中,还听不进不同意见,几十年过去了碰个头破血流,做人太失败了。所以说,鲁迅先生部分作品暂时离开学生课本是可行的。
当然,学生们“三观”形成后,或者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能正确把握后,深入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见,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我们读书时,书上有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说真的,当时并没觉得有多好,有多深刻,相比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时的我们更喜欢《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在的课本还剩几篇鲁迅先生的作品了?
恐怕都快删完了吧!
曾经深深影响历史的思想大师鲁迅先生,也快被我们遗忘了!
1 过了时
文学的时代性是有有效性的。
四大名著,已适合在研究室内读。
《孔乙己》《祝福》等等也是旧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现在都没几个人懂。
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的人们早就离我们远去了。
鲁迅先生的作品,人们就更看不懂了,何况还是文言夹杂的白话文!
既过了时,又没了时代意义,作品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不是鲁迅先生思想没了意义,而是鲁迅先生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了适用的意义。
就像照相机只留在了专业玩摄影的人手里。
2 没兴趣
现在,你还有兴趣看鲁迅先生的作品吗?
经历过生活的或许还能瞅上一眼,但也仅仅一眼而已,因为网络文学更让人有兴趣。
何况是学生?
既没了教育意义,更没有让人阅读的兴趣,还离这个时代的审美太远,只会让孩子们反感。
3 太深邃
没有人不承认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与现实。
关于人性,关于资本,关于敌人,甚至关于文人。
他总能一针见血,通透得让人震惊,甚至怀疑人生!
鲁迅先生太聪明太清醒了,对人性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残酷得让人可怕!
学生们不需要去懂,更不需要接触如此深刻的言论。
这些言论已失了特殊的年代,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有人说,鲁迅会让人消极!
这句话虽片面,但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真的不适合学生。
无论如何,鲁迅先生与他的作品,最后都会成为历史书中的某几行。
但历史不会遗忘!
其他网友回答:其实鲁迅左倾,虽然他知道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并且写一针见血的文章抨击旧社会
但他就是左倾!
再一个,鲁迅的文章,要充分理解当年的背景才能体会他文章写的有多好。
很多学生,根本读不懂鲁迅先生的文字。
其他网友回答:入选课本的,鲁迅的作品应该是最多的,而且是非常适合教学的。这一点语文老师最有发言权。入选的鲁迅的文章,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典范。它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都值得揣摩借鉴。
威海链 » 鲁迅部分作品为何退出了学生课本?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