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在学生时代都会对语文课本上的“通假字”产生迷惑——为什么古人写的就是通假字,而我们自己写的就成了“错别字”呢?其实,错别字就是错别字,通假字就是通假字,写出通假字的古人也是很无奈的。
先来看一下错别字吧:
清代有两位著名学者对错别字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是王念孙先生,他表示:“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再文字”,意思是文字就是表达思想的一个工具,其主要用途还是用来表达语言,所以只要念出来大家都能听懂就行了,不管是不是错别字。但是著名史学家赵翼先生就表示,丁是丁,卯是卯,别给错别字找借口。他说:“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意思是只要出现了一个始作俑者,把错别字当成规范字来用,就会误导一大片人。错字就是错字,字确实是用来读的,但是写在书上,就是用来看的。
再来看一下通假字。国史君(国史通论)在之前文章中曾经解释过,我们平时所说的通假字包含了三种情况,即古今字、异体字以及通假字。
第一、古今字在“汉字六书”中有一种就是“假借”,比如“然”字下边的四点水(灬)其实不叫四点水,而是火字底,它本来就读作“火”,释义也是“火”,所以“然”本来就是“燃烧”的意思。但是后来“然”的意思发生了转变,成了“然后、然而”等意思。所以后世就不得不画蛇添足地在“然”字左边加了个火字旁,用“燃”来表示燃烧的意思。而我们后世再读古书的时候,就把“然”当成“燃”的通假字来解释了,这就是“古今字”。
第二、通假字之所以出现通假字的情况,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咱老祖宗生活的时代,汉字数量太少,就会用字形或者读音相似的字来表示另一个意思,比如“常与村人共”、“共其乏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承其嘉惠”这四句话中都有“共”字,但是每个“共”的含义都不相同,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只有一个“共”字,而没有“供、拱、恭”等字。所以,在后世看来,“共”就是通假字,咱当然没有理由说古人写了错别字。
第三、异体字异体字的出现还是因为古代的知识普及率不高,尽管是同一个源头,但是不同的地域就会让汉字出现不同的发展,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要统一文字。我们建国之后也颁布了规范字,将“涙”规范为“泪”,将“羣”规范为“群”等。
当然,古人也会写错别字,比如清朝已经有了“座”,但是咱中学课本中的《口技》写的却是“满坐寂然”,这就明显是错别字而不是通假字了。
所以,古人写“通假字”有一定的不得已之处,而现在再写错别字就不能以自己写的是“通假字”来当借口了。
其他网友回答:题主好,这是一个值得谈说的问题,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不同与我们写错字,但与写错字是有一定关系的,其情况复杂,野狐在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汉字是按照一定规律创造出来的,汉代许慎将其归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中是造字之法,后两种是用字之法。
现在,我们的汉字有十万之多,字的诞生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在社会交际越来越复杂深刻的过程逐渐增加的,造字的速度常会滞后于需要,假借就成为了一种很正常的手段。“自”的本意是鼻子,当时并没有自己的意思,可要说自己,没有这个字,那就借用了,久借不归,后来干脆造一个“鼻”字以示区别。
假借是原来没有这个字,因为需要借用他字,这不同于通假字,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而用了他字替代。这两者在本质上原不同,但通假字和六书的假借多少还是有点关系的,假借为通假提供了理论支持。
既然有本字为何要通假?“字之音同而义异,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为别字也。”——清赵翼《陔余从考》说白了就是当初文献传抄中写错了,古代印刷落后,文化主要是靠口口相传,所以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清代学者王念孙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加上方言发音的差异,传抄文献错讹的字就时有发生。
语言是约定俗称的,在文字上也是如此,大家对此不以为错,相互效仿使用,久而通假字大行其道,有时不用通假字到显得不够味道。王维有诗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他用“著”不用“着”;古人有名联:“世事正须高著眼,宦情不厌少低头”,也是用著“著”不用“着”,这也成为一种习惯和偏好吧。
“属”同“嘱”,在书画題跋中书画家都习惯用“属”来代替“嘱”,今天依然这样来做,如此会更为高古有味吧。
通假字最早怕是写错了,但历史认可了他,这不同于我们写错字,因为后世使用时人家知道其中的道理,我们写错了那是实实在在的错了。
另外,书法中常会为了避免重复,书家会使用异体字,还有为了章法和变化,书法有增减笔画的做法,约定俗称,由来已久,也是不同我们平时写的错别字,这点应当知道,别乱说人家写错了,是你不懂。“德”有单人旁的写法,有少一横的写法;“勤”底下三横两横的写法都有;“京”口字中多一横也是有的;“播”上面少一撇正常……不再列举,总之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值得探究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2> 有些通假字是古人写的错别字,但又不是错别字那么简单
很多人认为,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那么,通假字真的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吗?三水三心的答案是:是,但又不全是。为什么这样说呢?
“通”,很简单,通用;“假”,这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今天的含义,主要由三个,一个是与真相对,比如,假币;一个是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比如假如,假设。这两个的读音,都是[ jiǎ ]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依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比如假期,寒暑假,这里的读音是[ jià ] 。
但在古代,假的含义,还有“借用”的意思。比如,假公济私,“善假于物”。所以,所谓的通假字,就是“通用、借代的字”。
要判断通假字是否是古人写的错别字,首先需要了解通假字的来历。一般来说,通假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来历:
一,以前没有这个字后来才创造出了这个字那为什么要“通用借代”呢?这就要从语言文字的发展说起了。语言文字的发展,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那个时候,又没有专门的文字部门来审定推广。比如,刚开始造出一个字,要让大家都接受,有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有的需要几十年,有的需要上百年!所以,就会出现你用的是哪个字,他用的是另一个字的情况。
举个例子,“莫”(见下图),太阳(日)周边都是草——什么情况下太阳在草中间呢?不就是傍晚吗?也就是说,“莫”在造字的时候,意思是“傍晚”。但我们现在,用“暮”来表示傍晚。自然,莫就是一个通假字,本字是“暮”。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之下”中的“莫”。
也就是说,通假字的第一种来源,是因为古代没有这个字或这个字还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你能说他是错别字吗?还有一个字,“然”,图形上看,就是把狗肉放到火上烤,而我们今天,用的是另一个字“燃”。
但其实,准确的说,这类字并不能叫做通假字而是应该叫做古今字。只不过,因为这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通假字中有一类是古人写的错别字,但其中客观原因很多通假字的第二个类型,就是错别字了。或许有人说,古人写了错别字,就是通假字,我们写了错别字,老师还要批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古人写的“错别字”,很多都是属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比如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很多的书籍都被烧掉了,后来,人们依靠记忆来默写,偶尔写错字,是不是不能避免的呢?(不排除有些古人读的是望天书——只读音不注意字形,呵呵)
另外,由于古人的文章,要进行保存,在东汉之前,要么刻在龟甲、兽骨上,要么錾在青铜器、陶器上,还可能写在珠片木片或者丝绸上——写着写着,发现写了一个错别字,擦不掉怎么办?重新来写,造价太高,于是,很多时候,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了。
后来,蔡伦造出了纸张,有了雕版印刷,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但一样容易出错啊——一个版面,印了很多张,发现错了,改过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是,继续将错就错!
还有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结果,由于没有及时纠正,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三,语言文字越来越规范,现当代没有通假字,只有错别字前面分析通假字的来历,我们再来看从古至今的各类书籍,你会发现,越到近现代,通假字现象越少,而到了当代的书籍,已经没有了通假字这个概念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一个方面,语言文字已经通过几千年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字词都已经约定俗成,有了固定的含义,轻易不会改变。
还有,我们的汉字,现在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完全可以民族人们的几乎所有的交流,所以,新造的字,也是越来越少。
另外,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还设立了专门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进行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推广工作,加之现代通讯发达,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纠错越来越容易。
所以,你写了错别字,可不要蒙老师说“我写的是通假字”哦,呵呵!
其他网友回答:古人写字有“错字”,多有和后世用字不同处,即是通假现象。所谓通假。就是“通用字”和“假借字”。造成通假的原因主要有一,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方言众多。古籍中或者地下出土文物如甲骨文金文,简椟中有大量的通假字。其中主要就是同音通假,和近音通假。举例来说“眉寿”一词出自周代《诗经》,可是汉《礼器碑》却写作“牟寿”,《后汉书》把“赤眉”又写作“赤糜”。这里前后之间的字,就是近音通假。又如甲骨文有“莫”,表示“日落草木中”,本义天晚。可是当它表示否定意义之后,又加了“日”字,成了新字“暮”,二者既有字形联系,又有字音联系,成了古今通假字。
(下图,礼器碑“永享牟寿”)
二,手抄的原因,古代在印刷技术出现之前,曾经是长时间的手抄书籍,难免出现同音通假字。如《后汉书》把“马屎”写成“马矢”可能图省事。后人沿用,也成通假。如“千村霹雳人遗矢”此属本有其字的通假,也就是说古人写了“别”字。
还有本来就没有这个字,书写者就找个表音相同的字来借用,比如“其”,本来就是“簸箕”形状,是“箕”的本字,用作代词,久借不还,后来就重新造个带有“竹字头”名词字,这样的古今字,也就成了通假字。如果从甲骨文金文算起,有相当的字,不是本字,而是借用字。
下图是金文里的“须”,它本来是“胡须”用字,这里借用为“盨”,铭文里是一种器物名称――“盨。此处,须和盨完全是同音通假。
(尗师兴父作旅须(盨),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其”字像“簸箕”形状,这里用作代词。
古时字少,社会在发展,越往后来,新事物越多,原来的字不够用,于是不少新字被创造出来,或者在原有的汉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部首,使某些汉字担负起“专业”职能,原字与后起字,就是古今通假关系。以有字典以来为例,《说文》有九千多个单字,到了《康熙字典》增加到四万七千多个单字。这里边往往有不少古今和近音通假字。
通假现象,比较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人不是有意写“错”字,而是文字发展到某个历史阶段的产物,他们也并非如现代人有字典可查,有“规范字”可用。据此,今人就不可以随意写错字,以免引起误会。我们探寻古代通假字规律,无论是学习古典作品,还是对于今天的阅读写作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先从一个故事说起吧:
画家齐白石老先生爱吃烤羊肉,经常去宣武门一家叫“清真考羊宛”的烤肉店吃饭,去的次数多了,虽然眼睛看不太清楚,但总是感觉店家的招牌别扭。恰好有一天,老板邀请齐白石老先生题字,齐白石这才看清原来是“考”字出了问题。烤肉要和火有关才对呀,没“火”算什么?于是给“考”字前面加个“火字旁”,就写了一个“烤”字。唯恐人们不认识,便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可先生独创的这个字风靡大江南北,获得国人认可。1946年86岁的齐白石又重新为之题写了“清真烤肉宛”五个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信息量还是挺丰富的。
书归正传:“通假字”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为什么会出现通假字?记得上学时,我的中文老师王教授说过一句话:通假字是“只有其声,未有其字。”再说明白一点,就是古时候本来没有这个字,只有这个音,怎么办,只好借用其音相同的字了,这就是”通假字“。
回到前面的故事中,在当时“考”字,只有这个音,没有“烤”这个字。当时吧,“考肉”是对的,”考“字就是”通假字”。现在因为已经出现了新字”烤“,再那么写当然就是错的了,
朋友,明白没?
中国第一部字典,是汉代著名学者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仅收录汉字9353个汉字。可现在中国的汉字据说已有120000个。
随着时代的进步,将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汉字,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后人会把我们今天使用正确的汉字叫做“通假字”。
呵呵
其他网友回答:<2>谁告诉你古人写错字叫「通假字」呢?不知道网上为什么就流行这种说法!难道不先入为主,先问一个「是不是」,再问一个「为什么」不行吗?第一,「通假」的原理是「谐声」,通假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第二,「通假」主要是「古今用字差异、方言用字差异」导致的。第三,「通假」现象主要出现在先秦、秦汉的典籍和古文中。
------------------------------------------
古今差异产生的通假。如:
这句古文中有两个通假字:「微」通「没」,「被」通「披」。
这两组字能通假,是因为它们的读音一样:
古无轻唇音,微母上古音在明母,「微、没」的上古音是一样的。
汉语中否定词,一般都是唇音字,没有一个不是,如:「非、无、没、否」,在《论语》集结成书的时候,是用唇音字「微」来表示「没有」的「没」。
「没」字是表示本义「沉没」,表示「没有」之意比较晚,大约应该是在汉代。
目前,最早记录「没」表示「没有、无」的意思的辞书,是汉代的《小尔雅》
同理,《论语》成书时代是借用「被」字来表达「散开、分布」,后来,用「披」字在表达这个意义。
还有诸如:
否定词都是唇音字,这个「靡」也是唇音字的否定词,当「没有、无」的意思讲,这是《诗经》形成时候西周时代的用字习惯。
也就是说:「靡、微——没」「被——披」是这是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产生的通假字。
说个很简单的比喻,民国时代「我的」可以写成「我底」,「的、底」就是通假字。是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导致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后起字」产生的通假:
这两句古文中:
「说」通「悦」
《论语》成书的时候是没有「悦、捨」这个两个字的,是借用的同音字「说、舍」,后来,为这个假借义造了「悦、捨」两个字。
这种「通假」情况在训诂学中都可以叫做「古今字」。
你也许会问,通假字为什么不改为今天的用字习惯,让古文变得好懂?
之所以这样,其原因有两种:
1、为了保持经典古文的原貌。我们不会改变经典用字,宁可去做注释。
2、古代文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会进行经典化用的「拟古」。
比如:古人都是熟读四书五经,有时候化用经典还是会保持原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有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很明显就是化用《论语》中「微管仲」的用法。
其实这是人类文化中共有的现象,西方的经典文献也一样,比如:《圣经》的字词是不会轻易改动的。
方言用字差异产生的通假还有一种通假情况是不同的方言用字,产生的通假。
语气助词「也」,从出土文献来看,在先秦时代,秦国有段时间用「殹」,楚国大多数情况用「矣」。
还有比如人名字的通假,楚国的灭越功臣名相——邵滑
「邵滑」这个人名,「卓、邵、悼」可以说是通假。这是因为在不同诸侯国中,有不同的用字,这是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用字习惯导致的。
综上所述,通假的原理是「谐声」。语言和文字不是一成不变,永远都在演变,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用字习惯。所以,再也不要说「通假」是古人写错字了。 其他网友回答:这种怀疑一直都有,当下最多。
之前也回答过类似问题,绝不是有人故意要玩“双标”。之所以是这个问题:
一、古人用通假字是历史存在。通假字分本有其字和本无其字两种情况。前者是因为古代本来字就不多,加上有的抽象概念很难造一个适当的字,就形成本无其字的情况。至于后者,请看下条。
二、古人的汉字规范标准和今天不一样。今天的文字规范,和古代是迥异的。一方面,汉语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需要不停规范来满足一个时代的需求;其次,唐代的以来的书写正字规则一直在严密。到了解放后,国家又制定了更为严密的字音、字形规范,並进行强制推广。这种力度,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三、今天的计算机处理语言文字的条件,改变了用字习惯,也加强了这个规范化程度的深化。今天手写汉字的需求已经非常小了,一方面人们提笔忘字,一方面只要在终端上输入拼音,就可以显示正确的汉字。可以说,今人是捡了很大便宜的。
四、有的通假字已经形成了今天的用字习惯,如果把这些字改回去,那么不少人要成为文盲。
当然,也有人觉得,通假字是个伪概念,认为大多数是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问题,小部分是用字不规范问题,极少数是把汉字当拼音用的问题。
不过,不管怎么说,要知道通假字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古人这么用在他们那个时代是正常的——大伙儿一起写一个用错的字,那就算正常用法。
你从中学课本几篇文言文选中看到古人用错了字,自己竟然还要背诵学习,觉得不服气都很正常,毕竟这些作品的文学性是第一位的。但是,你不能回到古代,你是今人平时写字就要按今天规矩的来,就像法律不允许你三妻四妾,你也不能不服气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请恕冒昧,古人写错了字,并非一概被称为“通假字”,如果被考订出来,基本会注为“某字之讹”或“某字之误”。
汉字的“通假”,尽管是个“通俗说法”,但也有道理可循及明确的限定。
所谓“通假”,是指“假借”中字与字的“关系”。
东汉编撰《说文解字》的许慎,对前人提出的汉字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作了全面总结,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提出了中国汉字的“造字之学”。
后人,对他所说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等,尽管也有不同意见,但争议不大。
“转注、假借”则不同,后世争辩不断。主要的意见,是说“转注、假借”并非汉字的造字原则,而是“使用方法”。
其实,许慎自己可能也有些“含糊”,所以,在《说文》中的一0五一六个篆文解说中,从未使用过“此转注”“此假借”的注解。
许慎对“假借”的解释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他的意思是,社会发展了,事物繁增,可是新出现的语言原无对应之字,就把就词赋予新义,也就是引申出新义。
例如,秦时,实行郡县制,于是有了“县令”“县长”之职。然而,县令之“令”和县长之“长”,都本无其字,就用“命令”之“令”和“长幼”之“长”来“依声托事”作为官名。
细说起来,“命”“令”同源。“令”的“复辅音”读为“pling”,“不令”若“促读”即为“命”。
后人,特别是现代的汉文字学者,发现许慎以上说法并不完全,并把“假借”大致归为以下主要三种——
第一,无本字的假借。
如,古人句末语气词“耳”,假借了“耳朵”之“耳”;语气词“夫”和指示代词“夫”,假借了“丈夫”之夫;疑问代词“何”,假借了“负荷”的本字“何”,等等。
第二,本字后造的假借。
如,“云谓”之“谓”,原来假借的是“胃”字,“谓”为后造;“忧戚”之“戚”,原来假借自斧类兵器,后来造了“慼”和“慽”字,孔子云:“小人常慼慼”,现在皆简化为“戚”。
第三,本字假借并被取代。
如,“艸”是“草”的本字,现在“艸”反而成为异体字了;“耑”是“端”的本字,“命运”与“艸”相同;“陜”是“狭”的本字,“狭”还是“狎”的异体字,现在皆以之为正字了。
没本字的假借好理解,说的话里有,如何记录为文字呢,借过来用用。
已有本字,为何还要假借?
第一个原因,如大学问家郑玄《经典释文.叙录》所云:“其始书之也,仓促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这是说先秦的时候,汉字不多,即便有了汉字有人不知道,于是形成了“同音假借”。严格来说,这确实与现在的“同音别字”很类似。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分散已有本字的“职能”。如,借“闲”表示“閒”的变音引申义“闲”;借“茶”表示“塗”的变音引申义“荼”。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使字形不置混淆。如“筋斗”的“筋”,原为“斤”,后来为了便于区分,用了“觔”字;“七”,汉代曾假借“桼”,又假借“漆”,“柒”是“漆”的异体字,最后成了“七”的大写专用字。
除上述三条之外,有些假借,是为了简化字形,还有些是本字的分化或合并,当然,古代因避讳而使用假借字亦为一个原因。
前面说到了,“通假”,是指“假借”中字与字的“关系”。
而做出“通假”的判断,一般发生于阅读、解释古籍的过程中。
如,某某人对某某古籍的注解说,某字与某字通假。
判断“通假”,对于解读古籍十分重要。辨别不出来,把“通假字”当原义理解,就不能正确解读原文的含义,甚至还会误读。这自不待说。
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乱讲“通假”。
这里面,最有危害的,就是前面讲到的“同音假借”现象,比较典型的,是用所谓“双声通假”或“叠韵通假”为理由,认为只要声母或韵母中一种接近或相同,便可“通假”。这是对古人汉字假借现象的歪曲。
学者们,大多盛赞清代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对假借和“通假”的研判,特别推崇他们的《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等著作。
还要注意到一种情况,古籍,特别是先秦古籍,是经几乎无数的人口述、抄录又再刻印的,这个跨越数千的过程中,发生前面说到的各种“假借”都是太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才要“训诂”。而“训诂”是一门很严肃深奥的学问。
现在写错了字被说成是“错别字”,其实很好理解——
第一,现在的汉语汉字都很规范了,用现代汉字记录现代汉语,出错是不太应该的事情,尽管很难绝对避免。
第二,如果阁下写有“错别字”的文本,能保留到几百年上千年之后,当时的汉字学者们,也很可能将其标注为“某字为某字通假”的。
其他网友回答: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要将文字规范化。在规范之下,那么非规范的字便是错字。如果用异体字,则视为别字。在规范之下别字亦算是错字。统称为错别字。
中文规范化有利于传播的正确性,不规范的文字非常容易引起误读、误解。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规范化的正确性提高了效率。犹其是进入计算机时代,规范化就更具操作性。这是时代的须要。
古代因为没有这些要求,且有时对有的字比较生疏,便用同音下近意字替代一下。表达八九不离十就可以了。所以称之为借假。在古代借假是常见现象。所以古代借假不为错。是一种灵活运用文字的体现。现在可以借助计算机,所以就不须要这种方法了。借假字、异体字太多对运用计算机来说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规范化更能优化计算机的使用。
其他网友回答:关键在你知不知道“正确”字的写法。
古人写通假字,是故意错故意别的,现在的人写错别字是不得已错不得已别的。
怎么说呢?
通假字分通和假两种情况:
通,写“错”的和写对的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假,在这里“假”的义项是“借”。这种所谓写“错”,实际上是借用。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司马迁,用一个跳蚤的“蚤”代替今天小学生都会写的早早的“早”,同音代替,但显然他并不是不会写“早”字。
广义通假字,除了通假字,还包括古今字、异体字。
“莫”为古字,像太阳落在草丛中,意思是天色已晚,后用来表示“不”,“没有”,于是又造表示天色已晚的“暮”字。
泪-涙”、“群-羣”,是异体字,规范之前怎样写都可以。
之所以不用本字,有人认为是古人在装13,但人家有学问,为什么不可以装呢?你说呢?
威海链 » 为什么古人写错了字叫“通假字”,而我们写错字叫“错别字”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