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我记得五岁那年,我的小腿骨折了。“孩子受伤,爹娘遭殃。”不懂事的我因伤痛日夜号哭,爹娘急得如油煎心,四乡求医。伤筋动骨最少也要一百多天才能恢复原位,我伤养了三个多月,娘就抱了我三个多月,我的伤好了,娘却累瘦了。
我读初中时,刚好是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不算富裕。特别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家里没有经济来源,靠每年养几头猪,家里仍要勤紧裤子过日子,才能供我们兄妹俩上学。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我曾产生过中途辍学的念头,爹娘制止了,并说:“即使会讨饭,我也要把你们完成学业,这是我们父母的责任……。”当时我流泪了,现在我想起,在校期间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我仿佛觉得,那红颜色的分数,是爹娘家中老人的汗汗写成的!
有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天复地载之恩。我想这比喻是颇有几分道理的。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长大成人,其间,当父母的该操多少心!只要我们去认真回忆一下,就会清楚地记起父母哺养和教育我们一桩桩往事。牢记父母教育之恩,把赡养父母、敬重老人作为我们的第一义务,正是天经地义的事。
你提到现在弃老虐老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子艾赡养父母,儿女敬重父母,不仅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而且是社会公德提出来的起码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识和履行自己的第一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虐待老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自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说是一个历尽艰苦的寡妇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给儿子娶上了媳妇。哪知媳妇一过门,就对婆婆拳打脚踢,百般虐待。七十多岁的老人终于被赶进了破庙,过着以乞讨为生的生活。母爱的乳汁,换来的竟是辛酸的眼泪!这种忏逆行为,它必然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情节特别恶劣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有的人对老人不好,对儿女却一片痴心。不知这些人可曾想到没有,你们的举动正在为儿女做出样子。你们也许有年老的时候,难到儿女不怕象你们对待父母那样对待你们吗?许多地方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范三的人,对患病们老爹爹很不好。一天,他用筐把爹爹挑进深山,扔在大树下往回走。跟着他一块来的小儿子问:“为什么不让我爷爷回家呀!”范三说:“他光能吃不能干,扔掉他算了。”儿子说:“那得把筐拿回去。要不,等你老了,我用什么往山里挑你呀?”范三一听此话,深有感触,他又把老爹挑了回家,从此,对爹特别好。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范三的儿子那番话却实在震人心弦。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养老敬老的美德。虽然其中打着封建的烙印,但养敬老的民族传统却不能抛弃。1959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家乡,曾特意把捆成一束的松枝献在父母坟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回到住所后,他还感慨地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朱德委员长曾还写过一篇《母亲的回忆》,充满了他对母亲的尊敬,挚爱和怀念,展示了一颗伟大的赤子之心。面对着老一辈革命家在亲子关系上的高洁德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们今天年轻人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怎样尽好子女的第一义务,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当父母失去劳动能力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们要更加做好尊敬老人,让父母过好晚年生活,做新时代的模范。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所养育的是人,而今,多是“兽”与“神兽”,——你不听听,学生一开学,家长褒中夹贬:神兽出笼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唯见北京故宫脊梁,活灵活现的叮满了神兽,——怎么这些年居然跑到人间来了!?
二十年后,“神兽”发威:
虐死你……!那时候,就怕你口气顿改:孽畜~叫驴!!
呵呵,这不是连自己也骂上了吗?
活该!
这样的判断是有问题的。古代提倡尊老养老。并不是古代人都尊老养老。现代有人弃老虐老,并非现代人都弄老虐老。
孔子是孝的推导者。很少有知道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样的话。三岁让梨的孔融怎么死的?就因为孔融到处说孔子的这段话。结果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全家。
孔子原话是这样的:“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幼小的时候不懂长幼的道理,长大的时候胡作非为不负责任。年老了却要别人孝,这种行为就如做贼一样。
孝不是单方面要求子女的。孝是双方的事,如果一个人小的时候懂长幼的道理,明白要感恩。长大的时候能够担当自己的责任,那么老了就应该获得子女的孝顺。不然就不配得到孝。
孔子提倡孝并非是无原则的孝。不孝有三,第一不孝是明知不对,还听从父母,陷亲不义。第二不孝是不去工作,成为啃老族。第三不孝是不结婚生子。
也就是说就孔子而言也并非是个老的就尊。所以古代并不是就尊老养老的。尊老养老是针对富人说的。穷人家无非混口饭吃,住在一起没冻着没饿着就已经尊老养老了。
现在人生活节奏快。大都各自顾各自的生活,老人也大都有退休金,根本不须要子女养。虐待老人更是极少数现象。大部分中国人的内在心理依然是受到孝文化的影响,尊老养老的。但由于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也就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了。
只是
自己没有做到尊老养老,而自己老指望别人尊老养老,那就如同想做贼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朋友们,这个话题很沉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觉得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的故事今天仍然很有教育意义。当然象郭巨埋子、王祥卧冰求鲤这样的做法,不是今天所提倡的。
唐玄宗李隆基曾把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铜镜铸了铭文“千秋”二字,赏赐给年老的大臣。
“千秋”成为铜镜的别称,后来才把中秋节定为千秋节。
唐玄宗还赏赐老年的大臣们“鸠杖”,铜把手为斑鸠鸟,鸠与久谐音,意思是长久。据说斑鸠吃食不噎,这就是祝福老年人颐养天年。
老年的节日还有重阳节,王维曾经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天这个话题似乎在说“爱幼”人们做的都很到位了,但尊老还不够。“老”这个字,古代是拄着拐杖的老者形象,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连刀子都拿不动,真的老了。
百善孝为先,这个“孝”字,古代是一个象形字,是孩子在背老者。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发人深省:祖孙一家三代在家里吃饭,老奶奶用的是一个大木碗。孙子和儿子儿媳用的是轻巧的瓷碗。
这么做也许是怕老人把碗摔破吧!
一天,孙子在认真地做一个木碗,他爸爸妈妈很好奇地问“你做这个干什么呀?”孩子回答说:“等你们老了就给你们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虐老、弃老只是极个别现象,我们当引以为戒。
伴随着国家的富民政策,并出台了改善老年福利的措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轻人尊老的风气会越来越浓。我们除了对老人物质上的赡养外,还需要精神层面上的赡养和陪伴,使社会更加和谐。
羊羔有跪乳之情,乌鸦有反哺之义,动物且如此,何况人乎?
其他网友回答:"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古代社会落后,人们生活贫穷、饱受饥寒。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尝尽人间之苦,亲身体验到社会之黑暗、生存之艰难、父母之不易。因此,子孙后代都重视亲情、体贴父母、懂得感恩。 由于社会落后,老人没有退休金,没有医疗保险、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人们全靠“生儿养老”、“养儿防老”。
“养不教, 父之过。”古代,父母在家里的地位高,对子孙后代的管教严。一代代人从小就被灌输“尊老敬老”的传统思想,亲眼目睹父母毕恭毕敬地孝敬老人、无微不至地照料老人、尽心尽力地赡养老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每个家庭如此,整个社会如此,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如今,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多,过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没有体验到生活之艰难、父母之辛苦,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不懂得回报。
他们从小到大,过惯了公子和公主的生活,看惯了父母忙前忙后地伺候自己,认为这些都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即使长大之后,仍然时时处处依赖父母。
一旦父母年老多病、不能自理,而且没了生活来源,就难以承受、满腹怨气,动辄打骂父母,甚至将父母丢弃一旁,不管不问。更有甚者,竟然将瘫卧在床的母亲活埋于坟坑之中,实在违背伦理、丧尽天良!
究其原因,一是溺爱之藤结下不孝之果;二是懒惯了身子依赖性强;三是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抛弃了良知,铤而走险。
此外,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外出务工多,不少人入不敷出、自顾不暇,难以顾及老人和赡养老人;而老人选择自食其力和独自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
综上所述,主要是社会风气不同、教育方法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等原因造成“古代尊老养老,现代弃老虐老”。然而,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和个人人性的体现,应该继承和弘扬;弃老虐老为人所不齿,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丑恶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予以制止、受到谴责、依法处理。
当然,社会上弃老虐老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尊老养老的人为数不少。
古代弃老虐老现象较普遍,现代人弃老虐老现象其实不普遍但是也不少。
古代生产力低下,物质贫乏,为了后代的延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于是就只有牺牲了老人的利益,遗老还是比较普遍的,现在考古发现有些地方有遗老坑遗老洞。只要生产力得到发展,物质富裕,那么人们就拾起了尊老养老的美德。在赤贫面前,人们为了活命,无所不用其极,哪里还顾得上脸面尊严,谁还能顾得上老人?即使在现在,在中东,人们为了逃命,连小孩子都随父母淹死在大海里,哪里还顾得上老人?
但是不能否认有个别人能与一家人共患难,却不能与亲人们同幸福,自己富裕了,却把良心丢了,遗弃老人虐待老人。这样的人从根子上说是他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培养了他极端自私自利的个性,即使他有文化,也会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人,其人生走不远,“子欲养而亲不待”,等他醒悟时,可能悔之晚矣!
其他网友回答:尊老养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人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古代人读的书,受的教育,都是孔子的论语,孟子的道德经,比如:(弟子规)、(女儿经)(大学)(中庸)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的主要思想就是教育人要孝敬长辈,对长辈要恭顺。如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每天接受这样的教育,孩子自然孝顺父母了。
另外,除了接受正规的教育外,古代的戏剧故事也都是劝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所以,古代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很多,如卧冰求鯉,黄香温席等。”过去的孩子都唯父母命是从,孩子听父母的。所以孝顺的多,不孝的少。
现在父母唯孩子命是从,父母听孩子的。孩子从小就是家里的小太阳,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孩子说一不二,由着孩子的性子,另外,现在的教育没像古时候专门教孩子尊老敬老养老作为必修课。可以说,现在的人都以自己为中心,根本不知道要孝顺老人,另外,孝顺老人是要花钱的,年轻人自己还不够花呢,哪有闲钱给爹妈?有一个段子很说明现在的年轻人现状:有一对年轻夫妻,他们的父母远在农村,想跟他们要点钱花,儿子却写信说:“父同志,母同志,二位老同志,新社会,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哪有闲钱养爹妈?””这也许是个笑话,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心里没有把养老的问题当做一回事,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家里的太阳,好吃的尽着他们,好穿的,尽着他们,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了,根本没把父母放在心上。你还能指望他养老?
所以,现在的老人们,不要指望儿女来养老。要
做好自己养自己的准备。
其他网友回答:古代人是有尊老养老的优良传统,我不赞同把古代你捧上天,把现代的人一棍子打入地狱。
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现代有很多的儿女在家尊老养老,尽心尽力服侍年迈的父母,让老人们的晚年有尊严而幸福地生活。这是好事,谁也没有因为尽了赡养父母的责任而向邻居大肆宣扬,向社会显摆,这是做儿女的义务。这是好事,属于每个家庭的生活,按老话说叫“各孝各得”,自然也就很少为外人知晓,正应了“好事不出门”这个道理。
(走到古街上老人的背影)
如果有人不信,今天,对了,时间就是今天,我们不必上别人的家里去打扰人家,只要到你所在地的医院住院部去看看就知道了。每天的早晚,有多少儿女、儿媳、孙儿孙女等,守在病床边,轮流值班。晚上,医院病床太紧,没有陪护床,他们实在太累了,就靠床缘坐着,伏在病床边睡一下,只要老人翻动一下身子,或者有什么动静,他们立马就醒了。一夜下来,甚至是一天24个小时,都睡不了几个小时。再漂亮的女人和潇洒的男人,到了这里都不怕脏了,给老人端屎端尿、擦身子,给老人喂水喂汤喂饭。
(怕来不及孝,扬州女工程师辞职照顾病重父亲)
农村养老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今年春天,我在乡下一个村里遇到一件这样的事,一位老人突然中风瘫痪在床。在外打工的老人的儿子和儿媳辞工回家,专门照顾老人。夫妻在外打工多年,在厂里都升为主管了,两人每月的总收入三万多。有人建议夫妻用钱雇人照顾老人,但他们毅然决然地辞职回家,亲自照顾老人。
也有一些本在城里工作的人,退休后,自己也是年纪也大了,但上有八九十岁的老父老母。由于老人抱着老思想,不肯进城与儿女一起生活,固执地留在村里生活。如此,儿子只好回村照顾老人。最苦的是儿媳妇,乡下的公婆要照顾,城里的孙子孙女要带,两头跑,退休比上班时要忙多了。
(女儿给病中的父亲喂饭)
我因平时搜集整理民俗文化资料,常往乡村跑,接触农村人也多,对农村社会现状比较了解,像上面类似的例子,见得多,可以用“不胜枚举”这个词来形容。
如今社会弃老虐老的人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有,但只是极少数人,可以说一个300多户的村子,一般也就一两个。这种“不孝”的人,即使在古代尊老养老氛围很浓的时候,也一样存在,要不“忤逆之子”“不孝之子”这样的词从哪里来?被称为明朝市井白话小说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就有多篇写弃老虐老社会现象的,让人触目惊心。
(二十四孝故事之鹿乳奉亲)
就是作为最高层的皇家,不也为了争皇位而常出现弑父弑母的事吗?也就是因为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古代人有“二十四”孝的故事,让人学习,并普遍把“孝”纳入族谱、家训、村规民约的条文之中,要求族人、村民严格遵守,如有触犯,从严惩处。
现在社会还是时常有弃老虐老的现象发生,这也是事实,但只是极少数家庭。现在的信息传播快,弃老虐老又是人们最痛恨的事,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所以容易广泛传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这也是应了“丑事传千里”的规律。其实,现在人在对尊老养老要比古人更上心,比古人更文明。
(江苏五旬农民为防老人丢失 ,带母打工。)
我们不能因现在社会极少数家庭、极少数人出现弃老虐老现象而否定整个社会,说成是现在的普遍社会现象,打击一大片,让现在绝大多数尊老养老儿女跟着一起背书,这是不公平的。
其他网友回答:<2>说点大家可能不爱听的话,“养老育幼”是个沉重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会从“个人责任”转化为“社会责任”。
举个例子,法国年鉴派经典《私人生活史》中,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很多大城市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城市混乱。
问题源自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大多数人口也是居住在乡村,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养老”根本不是个问题。
工业革命后,大量乡村人口被迫(或主动)来到城市,进入工厂打工。那个时代打工其实只能勉强生存,一对夫妻一个月的工资正好够房租和面包,生病只能硬扛着。
但问题是,老人孩子怎么办?那时候十几岁的孩子都要到工厂上班了,家里根本没人照顾老人孩子啊!
(童工)
你说夫妻一方不上班照顾吧,那不可能,因为少了一个人挣钱,日子过不下去的。你说带着全家回农村吧,地都被别人租走买走了,就算回去日子也不一定好过。
养老问题还不算太大,毕竟那时候能活到“老年”的人并不多,大家都知道“养老”不太现实。
养孩子就麻烦了,父母都打工去了,孩子咋办?19世纪末很多工人家庭是这么解决的:如果孩子很小,就几家人一起,雇一个保姆照顾一群孩子,别让孩子饿着就行;等孩子长大了,满街乱跑想办法贴补家用吧。
但长久这样不是个办法,“养老育婴”牵扯到社会道德问题,都因为生计对老人孩子弃之不管,显然会让“不道德”的人群增加,尤其是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很麻烦。
于是,欧洲很多国家开始尝试政府出面“养老育婴”。(英国20世纪初的校餐制)
有统一的标准,有伙食补贴,有医疗保障——大多数工人家庭如释重负,可以安心上班了。
所以,城市化的基础,就是要解决主要劳动力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全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做出成绩。所以,“养老育婴”慢慢的要转化为社会责任才行。
现代社会,题主所说的“弃老虐老”情况当然有,但并不普遍。大多数人依然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中的老人安享晚年。
如果非要和古代“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比,那确实不行。为啥呢?古代绝大多数人口都种地,可能几代人都不会出远门。现代呢,年轻人都去其他城市工作打拼,很多人平时下班还干个兼职补贴家用,在“养老”方面确实有诸多无奈。
少数人“弃老虐老”,不代表整个社会。
另外,养老问题,必然会由“个人责任”转化为“社会责任”——就像义务教育一样,以后一定有更健全的国家养老政策和措施。
其他网友回答:的确如此!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忠、孝”,长幼有序,上至皇上,下至老百姓,社会风气主要靠儒家思想约定俗成。
统治阶级大力宣传“忠孝节义”,从《三字经》识字本里的“首孝悌,次见闻”,把“孝”放在第一位,“香久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时”,东汉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他为父亲夏天用扇子把席子扇凉,冬天用自己的身子把席子暖热才让父亲睡觉。这个尽孝的故事代代相传,还有元代的《全相二十四诗选》那历代各种尽孝的故事搜集整理,还配上了图,又叫《二十四图》,宣传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孝”,人们也把尽“孝道”当做一件光荣的事,自动形成了社会风气。
而现在中国,很多家庭长幼无序,孩子像“老子”,老子像“孙子”,孩子九岁时绝不会帮父母“温席”,只有父母服侍孩子的份。
过去,家训、宗族规矩都提倡“孝”,而现在家庭里 家长没有约束孩,没有要求孩子“尽孝”,没有教育孩子尽孝,只是一味地付出 。久而久之,孩子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只会索取,不会回报, 也就丢了“孝心”了。所以,我国现在出现了很多子女不孝顺,没人养老人的现状。主要缺失家庭教育,父母没有把“孝道”传承下去。
我看到一个11口的家庭,父母养大了9个孩子,到老了,却只有两个孩子愿意为他们养老,其他人说“没钱,没闲”,要带孙子,多势利啊!小孩子有未来,老人家麻烦,不愿意理会。
那些不愿意为老人家付出的人,心中缺乏敬意,没有很好的传递中国“孝道”,到他们老了,也没人管。有人说,要从法律角度、政府角度来解决问题,也是可以,但根本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在人心的约束!威海链 » 如何看待古代尊老养老,现代弃老虐老?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