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你最喜欢哪句话?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中华文化典籍名句数不胜数,我记得《红楼梦》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它时刻提醒人,要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事物和处理事务。它教人要善于辩别真伪。不做作,不盲从。有利于在社会上立足,我们人生道路才会顺畅。所以我很喜欢这两句,不知题主是否喜欢哦?谢谢系统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其他网友回答: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

从小我们就一直被父母 ,老师教育要勤奋。我也一直相信天道酬勤。没有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天才都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此句也一直做为我人生座右铭,也曾是高中时的班训。


中国文化历来都有各种表述来谈“勤”,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周成王灭了淮夷后,回到王都丰邑与群臣讨论经验时说,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所以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也只是成功的一半,远大志向能否勤恳完成,才是成功的另一半,所以怎敢不勤奋!


如果你觉得你先天不足,那也“勤能补拙”。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他年轻时资质并不好,不但不够聪颖还时常落后于人,自称“愚陋之至”,却全凭坚韧不拔的勤奋,孜孜不倦的坚持,才厚积薄发,成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毛泽东评价他“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所以当你有了理想和目标,请相信,至少勤奋一定是你走向彼岸的前提!

其他网友回答:

沙沙小观园,我来谈一谈。

但凡有点文化知识的人,不可能只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一句话。那可能真不算大气和有见知。每个人都是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综合知识后,才可有对文化的自己的理解。

相传孔子三见老子,但对老子的三次对话,都有赞,但还是形成了自己独家的学说。

有文化的人一定不是仅喜欢一句古诗文的人,也不可能是最喜欢一句古诗文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一、它写出了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在没有本事照顾别人为社会做贡献时,就做好自己。在无法左右外物时,就整理好自已的心态,随时准备再出发。

二、它写出了中国人“舍小我为大家”的精神,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使中国人在关键时候能众志成城,共同完成民族伟业。它激励历代文人自己虽然“茅屋为秋风所破”但却在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精神使中国人在关键时候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三、它写出了中国人爱国不讲条件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心系祖国。“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的思想意识扎根于人心,代代相传!使中国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明白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不讲条件的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

最喜欢的一句话当属“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先进篇》。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说起教育,孔子在千年前已经有了很好的教育见解,孔子说教育一个人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说的是: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句话是不是和后朝后代的许多想法不同,后朝后代大多以达官贵族接受高等教育为标准,直到后来科举制的出现,才有了寒门子弟的一席之地,再到现在,不管是谁,都可以受到教育。你看,这句话说在千年前,可是真正实现的是现在这个社会,不排除这个世界还有人没有真正受到教育,但绝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教育,有教无类这句千年名句,教育界的名言,到如今才被实现。

这两句话的作用:

这两句话肯定了每个人原有的价值以及特权,这份价值是每个人本身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这份特权是每个人都有受到教育的资格,不以贫富、贵贱等标准化为依据将受教育这件事隔离开。

反观人类社会,从发展到发展至今,才算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当然有的地方也实现了因材施教,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发展的必须和人类渴望成为这样的必须,所以,当两种需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要么碰出美好烟花,要么独自奄奄一息。

这两句话对我们的意义:

影响深远,扎根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与朋友说,对陌生人进行传播,只因这两句话对我们心智的占据力足够强烈,才使得其他好的句子融不进我们的心。

影响深远来自这两句话的年代久远,一是思想上的先进,二是历经时间长河,依然巍然不倒。

思想先进可追溯到这两句话是在孔子先生年代说起的,一直传到今天还这么新鲜,如果说没有一定的影响了,这两句话也不会常常出现教育一类的文章之中。

时间的长河便是这两句话本身所具备的魅力,一是教育家孔子先生所提及,二是这两句话没有任何隔离的使人进行结合,没有任何差别的将人结合起来,所以,这两句话有了普适性和广泛性的传播。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可以联系删除。

即使杯水车薪,也要真语善言。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喜欢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首先要自强自立,自力更生,自助者天助也。没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物质基础,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欺辱,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而处处依赖别人的人,会被别人称作扶不起来的阿斗,而受到鄙视,被别人瞧不起。

所以做人的第一要务是要争取独立。然后就是修心养性,培养高尚的品格,高雅的气质,受人尊重的道德品质。无德之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鄙视?即使你再独立,再有钱,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且很可能最后惹祸上身,因为德不配位,必遭其殃啊!

所以要强调做人的第一要务是争取独立,第二就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了这两方面,你的人生之路就可能一帆风顺,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中的“统”是数量词,古人以1539年为一统,現在的手机号码有11位数,若把1539作为手机号码最前四位数,哪么手机号码后还有7位数,即百万位数,所以最大可以组的数为9999999,即以1539为最前四位数时,那么后七位最大数为9999999,,即该手机最大号码为15399999999,后面8个9,8表示发,9表示长长久久,是个最有意头的号码,所以我最喜欢15399999999这个手机号码,问题中的“话”就是指电话的号码。

标签: 典籍 传统 文化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