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请问您是怎样理解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句话出自《论语 学而》,是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的。原文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为人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作乱,没有这样的人。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起来了,做人治国的道理就有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为‘仁’的根本啊!”

有子即有若,是孔子所有学生中德行和学问最高的一位,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尊他为师,所以有子的观点能够代表孔子。在这一章里,孔子谆谆教导我们:“孝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孝弟”,才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否则,便有可能犯上作乱,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贪官胡长清贪污国家资产几千万元,自己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然而他90多岁的老母却一至生活在农村,住在几间破草屋里,他每月只给母亲50元钱的生活费,还比不上他抽一包高档烟的钱,而且多一分都不给。这样的不孝之子,还能算人呢?他怎么可能忠于国家和人民?不走上犯罪的道路才是怪事呢!

由此我想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也应该把“孝弟”做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教育孩子首先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以此为出发点,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爱国家、爱人民的人。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高、大、空”的倾向,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什么“五心系列教育”,新名词编了一大堆,标语口号满天飞,但实际效果如何?到底怎样才是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学生其实不知道怎么做,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国家”、“人民”、“集体”都是一些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嘴上说着“爱集体”,却迟到早退,违反校纪,干出一些有损班集体和学校利益的事情;考试时能把“爱国主义”的内容答得头头是道,回到家里却当起小公主、小皇帝,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为自己端饭、洗脚……

德育应该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体验式教育,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的标语口号式教育。我认为,“孝弟”可以做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突破口,让学生从孝敬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点滴小事做起,围绕“孝文化”编印一些校本教材,设计系列教育活动,家校联合,共同评价孩子的“孝行为”,这样做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孝心”,我敢肯定地说,这些孩子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将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人。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他怎么会尊敬别人,热爱人民,又怎么能谈得上热爱国家和民族呢?

家庭也是“孝弟”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一点上,应特别强调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何对待上辈人,孩子会跟着学,不孝子孙的背后一定有一对不孝的父母。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妈妈特别不孝顺,婆婆年迈有病,多年卧床不起,她让儿子把一个破碗放在奶奶床头上盛饭,从不涮洗,又脏又破。奶奶去世后,这位妈妈看到床头上的破碗,对儿子喊到:“儿子,快把床头上那个破碗扔掉!”没想到儿子说道:“妈妈,不能扔,等你老的时候我要留着给你用。”

也许有人说,讲“孝道”是封建礼教,当今时代过分强调这一点,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其实这二者不矛盾,“孝”是做人基本准则,“民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在我们国家,没有“孝”做基础,这样的“民主”是危险的,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我们培养的人“有才无德”,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更大的危害。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本回答选自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受邀来回答这个问题。

“孝悌也者,其我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二章,孔子的弟子有子说。

“仁”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概念,是孔子人性结构的理想,孝悌是“仁”的根本。朱熹《论语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悌)。”从构字法来看,“孝”字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儿子在下,老子在上,儿子尊养老子,为“孝”。孝是对长辈的爱,悌是平辈之间的爱。孝悌,就是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使家庭和睦相处,也就是齐家,这是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孝就是晚辈要对长辈孝敬,是处理长幼关系的方法。怎么孝?生则养之,但又不是简单地让长辈吃饱,如果这样,就与动物没有多大的差别。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不但要让长辈吃好,多替他们操劳,“事父母,能竭其力”,不要给他们以脸色,即“色难”,而且还要自我完善。

曾参就认为孝的落脚点是“立身”。不奉养父母是不孝,但是,不上进,不干正事,不干好事,让父母担心、蒙羞也是不孝,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年老无养同样也是不孝。所以要加强德的修养,从方方面面完善自我,让父母放心、顺心。

那么,死之后呢?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要有一份感恩的心去缅怀先人给予的一切,关键是“不违父志”,继承他们的遗志,把未竟的事业完成。

孔子主张对父母“无违”,但不是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无条件的承担。《韩诗外传》记载:曾参犯了过错,他的父亲曾皙就用棍棒打他,他就任父亲痛打,把他打昏了过去。他醒来后不是关心自己伤到什么地方和伤到什么程度,而是起身先问曾皙身体是否不适。鲁国的人都认为曾参这样做是孝顺,是个大孝子。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对他的弟子说,不要让曾参去见他,人们包括曾参都不理解这是何故。孔子说,曾参呀,你没有听说舜是如何做人子的吗?舜的父亲用小棍打他的时候,他就受了,当大棒打他时就逃跑了。孔子责怪曾参,在他父亲暴怒的时候毒打他,他不逃走而是忍受父亲的痛打,是不正确的。可见,孝不是无条件的服从。

悌是处理兄弟姐妹关系的方法。一个家庭中,平辈的关系最难相处,因为是平辈,总想事事、处处、时时讲公平,吃一点亏就不行,互不相让的事情难免不发生。如果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就会有矛盾,大家庭就会被搅成一锅粥。所以,儒家讲求兄长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敬兄长,这样,大家才能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在古代,孝悌不单纯用在家庭中,还要延伸到社会。曾参在《孝经》中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父子就是上下级关系,延伸为君臣关系。过去,当官的就喜欢称自己为父母官。兄弟是平辈关系,延伸为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在家庭中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长期的家庭熏陶,长期的心理暗示,必然影响一个人到社会上的心理、行为。在家听惯了父母、兄长,在社会上也就会听从上级的命令,与同事、朋友和谐相处,自然就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事的,也就是“犯上”“作乱”者“鲜矣”。

“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如何爱人,爱人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亲子手足之爱是人的本能,这既符合人的天性,又比较容易做到。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己及人,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孝、悌两种情感是出自血缘亲情的自然纽带,孝是纵的要求,悌是横的规范,一纵一横,把家庭的道德秩序编织成一张紧密的经纬网。只有处理好了长幼关系、平辈关系,一个家庭才能和谐。所以,儒家认为孝悌是仁之本。

这样的回答不知是否让你满意?

其他网友回答:

<2>“孝悌也者,其与仁之本与”,语出《论语•学而篇》。意思是: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这就是仁道的根本所在。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每一个做子女应尽的担当和义务。孝敬父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给予他们的生活保证,同时在精神上也要让他们的心里得到安慰和温暖。经常培伴着父母,问长问短,拉拉家常,说说自己工作上的事,谈谈后来生活与工作上的想法和计划。让父母心情舒畅,幸福快乐。

对父母的孝敬,还体现在自己的遵纪守法,诚信做人。如果违法乱纪,坑蒙拐骗,就引起父母的心理不安,担惊受怕,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如果病痛在身,父母将会招急万分,甚至终日以泪洗面。万一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既是家庭顶梁柱的倒塌,也是父母的灭顶之灾。一个人在社会上多方面的优秀和健康的身体,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敬。

兄弟姐妹,手足之情,血脉相连,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关爱他们就是爱护自己,和谐相处,其乐融融。长哥当父,长嫂当母,尊敬兄长,理所应该。有事共同商量,谁家有困难,帮他一把,共同担当。有时候的家长理短,有所小矛盾,有是在所难免,相互解释清楚,言和一笑,重归于好。兄弟姐妹的家和万事兴,这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仁者爱人”。从爱护自己的家人做起,到关爱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这就是“仁”的终极目标。只要人人都有着仁慈博爱的仁爱之心,我们的社会到处洋益着和谐友好的气氛,并稳定而有序地发展,这就是国家的长治久安,政通人和的和平盛世。

孝悌并不是简单的家庭之爱,而是有着社会与人生的双重意义。孝悌是一个人的家国情怀,是修身齐家,兼济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清风岩塘,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仁”?

《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孟子•梁惠王下》:“仁,人也”,那么,仁应该是人的道理;而两个人在一起,就会产生彼此相处的问题,人际关系于是发生了。仁,就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道理,所以“从人二”。一个人独处,自无所谓人际关系产生。人与人相处,是最难的事、最麻烦的事。因此,“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说“孝悌是为仁之本”?

在一个家庭中,处理人际关系,首当是父母兄长。孝,就是孝顺父母,悌,就是尊敬兄长,这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古人讲“以孝治天下”、“忠臣必出于孝之门”,孝是君臣士庶所共同遵行的至德。

程子曾说:“孝弟,顺德也。”孝弟就是“孝悌”。一个人能孝悌,心情自然会和顺,自然就不会做出犯上、作乱的悖逆、争斗的事情。政治上没有乱臣贼子,天下自然太平,所以要天下太平,就得提倡孝悌之道,以期家家孝悌、人人和顺。

第三,孝悌仍然是当今社会遵行的基本道德标准。

孝悌不仅是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一种体现,其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孝既源自于人们的道德情感,又贯穿于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全过程,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所以提倡和发扬孝道,不仅有利于强化每个人的家庭责任感,同时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感,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家庭就和睦,社会就和谐。因此,儒家的孝悌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喜欢,请点赞支持!欢迎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2>"孝悌也,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第一》,(1.2)。孔子学生有子说的话。先秦文学作品,字词艰涩难懂,虚词亦不好理解定性,故本文拟先从训诂词语和句法结构开始。孝,朱熹说:”善事父母为孝。”(巜论语.学而篇》1.2注)其内涵有三:第一,养,即生活供给,以保温饱,生活无忧;第二,敬,即孝敬,不敬何以为善事?第三,顺,即孝顺,听话,遇事“不违"(2.5)。“事父母幾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父母,唯其疾之忧”〈2.6)。悌,敬爱兄长。“也者”,二个助词连用,无词汇义,唯表音节停顿,不译。其,主语,第三人称代词,同前“孝悌”为同位语。为,判断动词,是。“仁之本”,定中词组作宾语,“之”字为结构助词,语法作用为连接定中,译为“的”。本,草木之根与茎干;泛指事物的根本或本源。与,同“欤“,感叹语气词,译为“啊”。本句译为“孝悌是仁的根本"。

孝悌指在家里,对父母及兄长的态度,在家如此;出外,对人才能讲忠讲恕,纵横关系,对上为忠,上级直至君主皆要忠,当然为人谋事亦要全心全力,竭诚为人服务;恕,指横向看,同事的工作关系,要讲宽恕。

“仁”是商周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仁,爱人,颇高尚的一种观念。然则,何以“孝悌”是其根本呢?一方面,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於物,所谓先亲亲而后才仁民;很难设想一个连自己家人都不爱的人会爱他人,就更不能作到克己复礼了、为忠于国家而捐躯了。话说回来,仁主於爱,爱莫大於爱亲,所以说孝悌是仁之根本。(20200914)(谢王营评教育之盛请)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说孔子创立的儒学,最高要求,最高境界是一一仁一一,那么儒学中的:忠,孝,义,礼,智,信,是围绕着一一仁一一而建立,而行动。回来读一读题目“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作: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如果更直白地说就是:先做到了,先建立了孝順父母,敬爱兄长的为人基础,才能进一步追求一一仁一一更髙,更远,更完美的人生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有子讲的,意思是,孝和悌,不就是做人的根本吗?用一个“与”字,表疑问语气,可见有子很谦和,说话留有余地。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友爱兄弟姐妹。从表面意思看,指这些是做人的根本。

不过,我认为这句话还有更深刻的含义,下面咱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强调, 不要误解了孔子,认为做人必须要守住孝悌,这也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呢?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做父亲要有做父亲的样子才行。这也叫父慈子孝,兄恭弟爱。如果你不小心,做错了事,父亲脾气暴躁,拿一根大棒过来,你该怎么做?是接受惩罚吗?孔子的学生曾参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曾参站着没有动,好在他父亲下手也不是太重,没有造成重大的伤害。孔子知道后,很生气,认为曾参应该撒腿跑就是了。孔子对待孝悌就很灵活,不是什么事都顺从,尤其对你产生伤害的时候。我国农村有句老话叫仇人出弟兄,尤其是有家产的人家,兄弟为分家产,对簿公堂的也不少,更不用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隋炀帝弑父登基了。看来孝悌是很复杂的,很难做到的。

朱熹是怎样解说的呢? 他强调了孝悌是行仁的开始。一个人连家人都不爱,还能指望他爱别人吗?

朱子认为仁是性,孝悌是用也。孝悌是仁的表现,行仁应该从孝悌开始。什么是仁呢?仁者,爱之理,心之徳也。君子凡事应专用力于根本,根本自立,则其道自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人要培养良好的思想情操,要从家庭开始,从孝亲开始,毕竟,百善孝为先。

结束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行孝不能等待。

其他网友回答:

孝悌,也称“孝弟”;意思是: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论语·学而》在说到“孝悌“时,是这样解释的: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这是说什么呢?就是说,一个秉持孝悌的人,一个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是不可能犯上作乱的——不去犯上作乱,这就是“仁”的基础,也就是做人的本分。

孔子一生中所渴求的社会秩序是这样的: 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各自安分守己,明白自己在家里或者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不要僭越(出轨)才是。

在孔子的时代,是没有法律去约束这些家庭成员之关系的,没有《婚姻法》也没有诸如公民守则之类规范公民行为的条例;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完全依靠道德去规范,这个道德规范就是“孝悌”二字;如果做好了孝悌,也就是符合了“仁”的标准。

孔子的这个标准应该是当时衡量社会成员的“金标准”——一个人如果不去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话,也就是“不仁之人”;说白了,根本就不是人!

从孝悌开始,其后才是忠信礼义廉耻;一个连爹妈都不懂得去孝顺,连自己的兄长都不去敬爱的人,怎么可能指望他做到“忠、信、礼、义”呢?那就只能是不知廉耻之人了。

其他网友回答:

您好!刚好遇见这个问题,发点个人感悟,希望对你有用。

该句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二段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 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人之本与?

意思是:有子说: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很少会做出不尊重长者或上司的事情。如果他懂得尊重上司和长者,那么也很少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才是君子应当关注的根本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和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这里首先就讲到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

有子是谁呢?

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有子的学问好(长得有点像孔子),曾请他上堂讲课。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因为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先由他讲。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是否友爱。

孝悌是什么——对身边的人好

所谓孝悌这个心,就是人伦之间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那个Tenderness柔嫩和乐的心。“父慈子孝”,父母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母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

我们现在所谓孝悌,仿佛也成了礼教固定的教条。其实,孝悌本身并没有错,它是生命里自然的心情。一旦其成为了礼教,大家就忘其本源了。忘了孝悌本身,是对你身边的人好,是发自内心地爱他们。

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

“悌”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中四伦大家都很好理解,为什么加“朋友”这一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朋友在五伦的思想上也占一席,为什么呢?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对父母,下不可以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所以,朋友为五伦之一。朋友是一种感情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处,这个“弟”就包括了对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

儒家特别注重孝悌,因为我们有好的心理,自然能发现好的生活,许多好的生活与我们最亲近的人,也就是我们父母兄弟有关。如果对最亲近的人、最当下的事情都不曾弄好,其他的事情就难说了。所以人的生活,还是应该以孝悌为开端。

“君子务本”的根本——培养孝悌

“君子务本”,大家要知道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之上,建立自己的人生,修养自己的内心。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于培养这个孝悌。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以“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才是“人”的本。

以上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对、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标签: 为仁 也者 孝悌 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