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概念是什么?你觉得中庸是不是一个好的概念,应该如何实践?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中者种也,庸者用也,中庸即中(种)用。

以仁为中心,适合之用。

比如,穿鞋大了晃晃荡荡的不舒服,小了挤脚不舒服,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再比如我们找对象。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太理想化的,太不理想化的。不适合的话,都不会幸福。

有人找与补形的,有人找差异不太大的,有人找情投意合的,没有说不能怎么样,只能怎么样。关健是在于找到合适的。

所以合适就是不偏不倚。这不偏不倚不是在两点之间取其中。而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恰到好处。就如穿鞋,大小适合谓之中庸。而这个大小是因人而定的。不是大的就一定是好的,也不是小的就是一定好的,大小中间的也不一定是好的。不偏向哪一方,也不倚着哪一方。只有合适才是好的。

明白了中庸的道理,至于怎么做,就如找对象,别人说的都只能是参考,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当然有爱你的人帮你,你的选择会更加准确。

中是种子生根发芽的示意。种子的中心是仁。或者说中的内核是仁。所以要想做到中庸首先得有仁心,当你有仁爱的时候,做什么都是适合的,适合的也就是中庸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论,事实上在对立的双方面前,所谓的中庸者,不得罪这方就得罪那方,不选边站,脚踩两只船是不可能的,最终只能落入水中。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出自《论语雍也》,其释义:待人处世不偏不倚,凡事以折中的态度。

中庸之道亦称中正之道,是以中为常道,以走极端为非为宗旨。中庸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礼德,是一种高尚情操。中庸並非无原则,而是择优录用,去其二端,择中而用之,也就是除去极端,摒绝偏激,选其正确的东西,力荐与人为伴,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待人如已,彰显了中庸的端庄沉稳,胸怀宽大的境界。

学习与践行中庸之道,乃古为今用,学古人之风范,筑当代文明社会。中庸广泛涉及日常生活,包括径济活动,科学研究,也涵善治国理政,象当今社会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是中庸的优化体现,是中庸思想的典型升华。

中庸之道不亢不卑,非中间之道,也非不尴不尬的碌碌无为,更非当今"和稀泥"的似德非德的保守意识,遵守中庸之道者,决策行事,成功当归;背道中庸走极端者,业绩无几。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一词:不偏谓之中;不变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道是使人的行为合乎本性、遵循大道的教化之道。用通俗的话来说,中庸就是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对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

如何实践?中庸是儒家哲学体系主要组成部份,二千多年来,一直为统治阶级服务。大凡统治阶级,想维护统治地位,办事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处理问题不要走极端,要找对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得民心者得天下!各位看官,只能点到此为止。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高处不胜寒,枪打出头鸟,都是讲中庸的好处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之道是不偏不倚折中的原则与态度。在我国解放后很长时期被认为革命态度不坚决而否定的。其实这也是广大老百姓的处世态度,革命先锋与反革命分子对于群众而言数量上总是佔少数的。它的坏处是不能冲在政治时代的前面,对个人政治前途进步不利。其好处是不会犯政治偏激,冲动而犯的错误。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其实就是不能有不及时或者过于的意思,也就当前有的干部,不作为或乱做为,没有深入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本质性。不懂得在矛盾运动,发展中掌控着事物的互相关糸,相互作用,以及转化那一点稳定性的东西,也就是真理。中庸不是机械地各打五十板的意思。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是儒家修身的智慧法门。下面用我的一篇国学文章来回答如何践行。

命运好的人都有一种智慧叫“中庸”

(张清义谈国学智慧)

知识是社会的,智慧才是个人的。

我们人生的结果出现差别,主要是我们在解决人生诸多问题时方法出现差别,而方法的差别来自于对一个问题的认知和理念的不同,认知和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主导着每个人的行为。而认知和理念的核心就是两个字:智慧。

谈到智慧,我们不得不谈中国智慧,而中国智慧的的确确又是一个大题目。«周易»、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和禅学,我认为是中国智慧的精华中之精华。而"中庸"智慧就是中国智慧精华之核心。

我们知道,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现在我们谈到的中庸智慧主要出自于其中的«中庸»。

下面谈谈«中庸»这本书的来历。一般认为«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叫子思。子思的父亲孔鲤在孔子在世时就去世了。作为孔子的孙子子思自然获得了经常与孔子交流的机会。孔子去世后,子思又拜曾子为师,成为儒家八派中的一个代表。他将他所得到的传给了孟子,这便是«中庸»。这本书的内容主要论述了人性、社会、政治、哲学,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庸之道。

为什么说命运好的人都要掌握中庸智慧,这是因为中庸,其实是一种处事方法,这种方式融入人的行为方式,就自然成为一种道德素养。如果融入国家管理,就成为政治管理原则。我们这里着重谈的是这种处事方法的理论和运用。

中庸智慧如何对人的命运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主要是它能把控一个人的人生状态。我们先说什么是命运,命是一个人出生时所有关系的总和。比如出生地、父母、长相、社会地位等等,这些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一个人的运可以发生变化,因为对事情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就产生了人运气的不同。中庸智慧是通过达到制衡来把控运气。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我们很多人都要驾车去北京。每个人的出发地不同,与北京的距离不同,这恰恰就是人的命各不相同。每个人从自己的地方出发,遇到的路况不同,路上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需要把方向盘把住,向左打或向右打都要保持方向准确,行车平稳。这种平稳驾驶就是中庸智慧。最后在目的地发现,有的人快速到达了,有的人把车开到沟里了,有的人发生了车祸。这就是人生结果不同。

之所以说命运好的人有中庸智慧,就是这些人不走极端,对一切事情都能很好的把握"度",就好像开车把方向盘总是打到平稳驾驶的状态。他们不解决问题,而是化解问题。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会次生很多问题。他们对一切问题能做到执两用中,这里的用中,不是半斤八两的静态结构,而是事物发展中两种极端可能性之间的动态均衡。

下面具体谈谈中庸智慧。

什么是中庸? 关于中庸的解释,我们发现各种说法都有。«论语»、«礼记»的«中庸»里面的注解也很多,学术界讲得更是各执一词。所有解释中宋朝程朱学说对中庸的解释最为精确,他们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谈到中庸,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人都有一种斗争的理念,所以整个社会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思维陷入极端模式。"中庸"也就被误认为是:和稀泥、老好人、折中、不讲原则、墙头草、两边倒的代名词。显而易见,这是对中庸智慧产生了误判。我们之所以说中庸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智慧,就是因为它代表了儒家的经典智慧。宋代朱熹说,«中庸»是"孔门"的传授心法。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所以代表儒家的中庸智慧成了中国人处事的基本法则。正因为中华民族运用了这种智慧,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一脉传承至今,而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大古文明现今已是消亡殆尽。

接下来把中庸分开来谈。先说什么是"中"? 简单来讲,就是不走极端。

为了谈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结合历史人物和事件来做进一步解释。

孟子把圣人称为"人伦之至",也就是道德品质最优秀、最高尚的人。他把殷商的忠臣伯夷称为"圣之清者",也就是说是圣人当中最清高的。但是,孟子要求世人对伯夷这位圣人的态度是"君子不由也",什么意思?就是君子不应该向伯夷学习,为什么?因为他走极端。下面看看他如何走极端。

伯夷是殷商王朝的忠臣,周武王伐纣时,他极力反对,说殷商是君,周是臣,这是犯上做乱。周武王没有听他的,还是把殷纣王灭了。于是伯夷跑到首阳山住着,说是饿死不吃周朝的米。结果有一天,来了一个人对他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吃的山上野菜难道不是周天子的吗?伯夷听后就不吃野菜了,结果饿死在山上。

再谈一个孔子的事例。

我们说"中"是不走极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过头,也不掉队。有一次,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学生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优秀?孔子回答:"师也过,商也不及"。(这里的"师"就是子张,"商"就是子夏。"子张"和"子夏"是他们的"字"。)孔子的意思就是子张这个人走过头,子夏这个人跟不上。于是子贡问孔子,是不是子张比子夏强一点,孔子就说了一句名言:过犹不及。

我们看什么是"中",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最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人生不要走中线,走中线就陷入折衷的误区。人生要守中线,事事把握分寸和度,追求平衡状态。

接下来谈谈什么是"庸"。

一般来讲,"庸"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平常和普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庸的庸。另一个意思是"用"。合在一起就是"常用"。概括起来用一句话解释"庸",就是:常用普通之道。

理解了"庸"是常用之道,就不难理解孔子在德和怨相报问题的态度了。«论语•宪问»上记载,一次孔子与一些人谈论德和怨问题,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反对"以德报怨",他要求人们"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为什么反对"以德报怨",并不是孔子不要道德境界,而是他运用了中庸智慧。不是吗?庸是常用普通之道。孔子知道大多数人不可能做到"以德报怨",所以他索性不提这个过高要求,因为他一旦提出来,可能出现很多伪君子。康有为对德怨相报问题说过这样几句话:孔子非不能为高言也,籍有高深,亦不过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孔子谈"以直报怨",意思是说别人对你不好,你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这里不是不讲原则,这里的"直"强调的就是做人的道德原则。所以说这样做就接地气,也就是"庸"的意思,不唱高调,普通常用之道。

在搞明白什么是"中"和"庸"后,我们就要切入正题,谈中庸智慧。为什么说命运好的人都具有中庸智慧?先看以下四点:

1、有中庸智慧的人能掌控好情绪。中庸认为,有情是正常的,过于情绪化,就会损害身体。«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2、人在有中庸智慧时,心态是最好的。心态好就有平稳的情绪,有了平稳的情绪,才能在应对纷至沓来的万事中减少昏聩的概率。

3、人在有中庸智慧时,做出的决策是最佳的。

4、人到了两难境地,这样不对,那样又不行,才会动脑筋,才会不断地增长智慧。运用中庸智慧,会兼顾两面,对两面都会认真思考,最后能做到面面俱到,做出此时此刻合理的决策。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庸智慧的三个特点:

1、中庸智慧的"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但只有"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适","中"就没有了意义。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最合适的东西。所以说"中"的目的也是为了"适"。概括成一句话,"适中"就是中庸智慧。

2、中庸智慧就是普通人常用之道。儒家思想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是面向大众的,都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因为社会上圣人和恶人毕竟是少数,大多还是普通人。如果用"高标准"来要求人,就成了"唱高调","唱高调"必然走极端,走极端,就违反了中庸智慧的法则。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夏问什么是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孔子的意思是说对父母做到真诚、和颜悦色是比较难的,并不是说老人有事,替老人做了,就是孝。我们看儒家对人们的要求只要你想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3、可,是中庸的原则。这里我们强调中庸智慧第一做事情应该,第二是能够。孔子之所以提倡常人之道,就是为了"可行"。也就是"非不能为高言也",只因为"非人能共行",所以孔子"不言之矣"。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是介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并在两者之间不走极端,注重可行性。

接下来我们谈谈中庸智慧的一个核心智慧点,命运好的人都不仅掌握,而且都运用自如,这个智慧点就是孔子三个最高境界中之一:做事的最高境界:"权"。

我们知道,孔子有三个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治学的最高境界是:"乐",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权"。

什么是权?先看«论语•子罕»里孔子的一段话,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以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可以与同学一起学习,但未必走同一条道路。也就是未必是同道中人。如果"适道",也就是说即便是同道中人,为一共同目标奋斗,也"未可与立",意思是说也未必坚持到底。这里的"立"可以解释成:有成就,能坚持,有原则。如果能坚持,就是说"可与立",也未必能"权"。这里"权"的意思就是"权变",灵活运用。我们看中庸智慧的核心点找到了,就是"权",或者说"权变"。正因为"权变",构成了中庸的阴阳智慧。我们看,"经"是不变的,"权"是灵活多变的。最后达到一阴一阳之平衡。因此可以说"有经有权"才是中庸,也就是说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谈完了"权",我们再谈一个中庸智慧点:和。

毋庸置疑,"和"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从"和"的角度表达了中庸智慧。

西周时期有一个思想家史伯说过这样一句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说"和"就能产生新的生命,"同"就难以为继,没有前途。如果以婚姻为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男女异性结合,才能孕育生命,同性两男或两女显然不能生育。近亲繁殖往往孩子有问题,远亲繁殖往往孩子优秀,因为远亲就是"和"。而近亲里面就有了"同"的成分。我们看中庸智慧里"中"很重要,它反对走极端。但阴阳的另一面"和"同样重要。因为"和"反对无差异。所以可以这样说,不片面就是"中",不单一就是"和"。

中庸智慧博大精深,本文也只是涉及到了冰山之角。如果想表达出中庸的要旨,还得借助孔子的一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的意思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现在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很久了。不难看出,孔子认为很少有人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其实我们谈中庸智慧,最后就要落实在修身和践行上,命运好的人其实就是运用中庸智慧悟出天道之人,并且他们以道驭术驾驭了命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要知道,天人合一就是中庸之道,符合这种道法就能实现人生的目标:至诚、至善,最后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大意是“不偏不倚谓之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概念。实践事例,你老婆与你妈闹矛盾,为了一只母鸡拉不出屎,你老婆提议宰掉吃肉;你妈则提出先治疗再继续养;你站在中间,对你老婆说“这只鸡还活着。”然后你对你妈说“治疗和继续养的费用太多了。”最后倾听双方意见,你再发言。一直商议到“不偏不倚”的处理方法为止,这就“中庸”实践的过程。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之道应该是好的概念,中,就是不偏激,不趋极端,庸,就是常,不乱。合起来讲,就是要有正常的合适的,不偏不倚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并非后来许多人误解的庸人哲学,一团和气,不讲原则,糊涂混日子的处世之道。儒家学说讲真正的中庸之道,应该看原始文章的内涵,不要被后来的人误导。

标签: 中庸 概念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