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言这种诗歌形式为什么能够取代四言,长期地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五、七言比较能够产生节奏的变化。而四言的节奏比较容易呆板,不容易产生美感,且难以把握。

其他网友回答:

打开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们便会发现作品基本上都是由四言句式组成,其构句方式基本上也就是2/2的句式节奏。



事实上,为构成诗句2/2的基本节奏,在《诗经》的创作中,仍然存在着困难。我们在阅读时便可发现,为达成此一基本句式节奏,创作者不得不经常借用叠音词,以及一些置于实词前,并无实际意义的虚词进行构句。在《诗经》中,从开篇的“关关”开始,单叠音词就一共出现了359次 。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诗经》的创作时期,即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汉语言还是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大量的单音节词。这导致诗句中,语词上的意义单位,无法与语音上的节奏单位匹配。而汉语语法的不成熟,也导致了通常需要用二个四言句,才能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在此一阶段,汉语言尚不能支持五、七言句式的诗歌形式。



五言诗的诞生和发展,主要得益于汉语言的发展。我们知道,语言主要由语音、语词、语法三个要素构成。在汉语语词方面,单音节词完成了向双音节词的过渡。语音和语法也变得更加丰富。使原来需要用两句四言句才能表达的意思,在单句上多加一字,用一句相当于2/3节奏的五言句式便可达成。

而随着古代汉语的成熟,七言诗也随之获得发展。一方面,在语词和语音上,汉语言已可支持4/3或2/2/3的七言句式。语法的成熟,也使七言句可通过省略等句法,表达出两句五言句的内容。使诗歌语言变得更加精练。所以在唐以后,七言诗逐渐占据的诗歌创作的主要地位。

五、七言诗取代四言诗成为创作主流,是古代汉语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在唐以前,包括《诗经》、《楚辞》、《乐府》等古体诗,基本上都是合乐演唱的,所以又统称为诗歌。而随着语音(声律体系)的发展,也发展出不需借助配乐,仅通过吟诵进行表现的五、七言格律诗,此一表现形式的方便性,使诗歌创作变得繁荣,也使五、七言格律诗在定律后,成为了诗人们创作的主流。

其他网友回答:

五,七言这种诗歌形式为什么能够取代四言,长期地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

大家都熟悉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大家读起来是不是像儿歌或者顺口溜。而四言诗,其实是汉朝之前的乐府诗加民谣衍生而来的,很难产生五言或者七言那种跌宕起伏的韵律美感。

想必大家都能出口成章,随便说出几个成语,对,就是四个字的成语,你说的再多,它成不了诗,用平仄公式套一下,就一目了然了,四字成语,无非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而五言的格律: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而七言就更丰富了,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从这里大家就应该看清楚了,从汉朝以后的诗人,民众用自己的智慧,逐渐摸索总结出,五言,七言诗的平仄规律,并将其格式化,这就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而,五,七言取代四言诗,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有人会问,为啥不是六言,九言,或者十一言呢?这个问题提的好,老祖宗是很聪明的,首先说六言,偶数,平仄无法穿插,读起来没有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抑扬顿挫之感。而九言,十一言呢?不用别的,断句就给你整蒙圈了,上句5/4,下句4/5,那还有音律感了?再说读起来也比较拖沓。

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律诗取代四言诗,成为中国诗歌固定的基本形式。

其他网友回答:

四言诗是我国形成得最早的一种诗歌载体,第一部诗歌集《诗经》绝大部分是四言诗。如: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诗歌表现手法也日益丰富多彩,渐渐出现了五言诗。不要小看每句只多了一个字,表现就灵活多了。相比之下,四言就显得有点僵化了。在两汉,就主要采用五言诗了,四言就逐步让位。但一直到东汉末年,大文学家曹操才吟出了几篇震古烁今四言诗。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至今,人们已经很少用四言诗创作了。

这时,七言诗已悄然出现。据有关专家考证,最早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时,七言虽然出现了,绝大部分人们还是采用五言体。魏晋朝,南北时期,依然是五言诗的天下。直到唐朝,七言诗才逐步成为诗的主流。直至今天,七言诗依然是诗界的主要体裁。

究其原因,就是五七言字数增加了,表现手法灵活多变了,特别能在第三字和第五、七字处,推敲锤炼,多有点石成金的奇妙出现,更可以铺张排比,大肆赠加容量,来表现诗人们的情感世界。

其他网友回答:

诗歌从劳动中产生,为了协调劳动,劳动号子,就是最早的诗歌。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

奴隶社会,简单的劳动用不了几个字。先秦时期诗的基本形式是四言。四言单调平板,表现简单的事物尚可。复杂的就不适应了。我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

四言诗逐渐发展成了五言、七言诗。秦汉以来虽然还有人继续写四言,虽然还有人写六言,还有杂言诗。但是五、七言已成为最基本的形式。

五言起于何时?有争议。古书中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五言诗里,有署名枚乘的九首古诗,有署名班婕妤的怨诗,有署名李陵、苏武的赠答诗。他们都是西汉人。难道说西汉就有五言诗了。南朝刘勰提出怀疑。

经过许多学者考证,此四人全是后人伪托。西汉并没有文人写五言诗。但在西汉乃至西汉以前的民谣中,已经出现不少五言诗。

例如《秦始皇时民谣》: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

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这首民谣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五言歌谣。

西汉时,五言歌谣愈来愈多地涌现。《汉书.五行志》引汉成帝时童谣:“邪径败良田,馋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由于民间五言歌谣有许多优秀作品,所以汉武帝设乐府机关以后,有些被采入乐府。从而许多五言歌谣得到了广泛传播引起文人仿作。到东汉初文人五言诗开始出现。最早的是班固的《咏史》

和应亨的《赠四王冠诗》。

东汉初民间五言歌谣发展到相当高度,而文人五言诗尚在咿呀学语的阶段。《咏史》就是这样。但这首诗标志文人五言诗开始登上诗坛。之后张衡的《同生歌》是全篇用比、兴的隐喻诗。艺术性高于班固的《咏史》。

这两位著名人士带头(班固史学家、张衡辞赋家)写五言诗。这以后写五言诗的逐渐多起来。孔融的《杂诗》,蔡文姬的《悲愤诗》

等等。

东汉时期,民间五言歌谣有了更大发展。东汉文人一方面从民歌汲取营养,一方面自己试作五言诗蔚然成风。

到东汉末年,出现了“古诗十九首”等完备的五言诗。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

五言成了诗人们写作时应用的基本形式。到唐代五言达到鼎盛阶段。

我们再看七言诗,同五言诗一样,七言也起于民间。西汉的民间歌谣,不仅有五言,也有七言。

现存东汉七言歌谣,较前多了些。

尽管两汉民间歌谣已有不少七言,但是西汉封建统治者不把七言歌谣采入乐府。(到晋代才采入)

造成留存的七言歌谣少,文人受其影响也小于五言。

现在看到的最早的一首基本上完整的七言诗是东汉初期张衡的《四愁诗》。但尚未完全脱离民歌而自立。

那时一些文人对这样的七言诗是看不起的。晋代的傅玄在《拟四愁诗》的序言中就说:“昔张平子作四愁诗,体小而俗,七言类也。”

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两首《燕歌行》,其中一首诗是:“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标志着七言诗的正式成立。不过这是文人偶尔模仿歌谣的乐府辞还是句句用韵的“柏梁体”。

到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始发展成为隔句用韵标志七言诗的一大进步。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五言盛行居于统治地位。这说明七言诗产生的时间虽然与五言相差不多,但七言的成熟时间比五言差得很远。从南北朝后期到隋,七言诗日益增多。到了唐朝五言与七言诗都达到了高度繁荣。五、七言诗并驾齐驱进入了黄金时代。

从以上五、七言诗的发展简述中我们应得出结论。

一.诗歌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作为承载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形式也要随之改变。

二.文人的诗歌创作是要从民间歌谣中汲取营养。

三.乐府机构的采风搜集民间歌谣起到很好的作用。七言诗受其影响,文人创作成熟时间,比五言晚了许多。但最终并驾齐驱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两个基本形式。

五、七言诗歌形式为什么能够取代四言诗,长期地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呢?我们可以总结两点∶

首先,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相对发展缓慢。社会上的事物虽然较奴隶社会复杂一些,总还是比较简单。比较稳固。用五、七言诗这种形式能够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

其次,五、七言诗比较符合我国的语言特点。远远比四言诗富于表现力和声律美。我国语言多是单音节,五言诗由五个音节组成,共三个节奏,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每句是两个双音节,一个单音节。七言诗则是再增加一个双音节。这样读起来声韵和谐,有节奏感和声律美。同时这两种形式表现力强,能够表现我国当时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或抒发诗人多种多样的感情。

五言、七言诗的形式,至今,在我国民歌中和一部分诗人中还在运用,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我国新诗的发展要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五、七言诗特别是七言诗这种形式很有借鉴之处。可以加以改造,利用。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诗经中五言的句子已经不少,完整的五言诗是在两汉时期根据民谣和乐府发展而来的,而七言诗则是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于五言何以可以取代诗经的四言诗风格成为主流,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当时的诗人们根据创作的经验发现五言可以令音节更加铿锵有变化,并在这的基础上慢慢总结出了平仄等格律知识。同样是奇数字,三字句太短不方便全篇使用,九字句又太长一般在断句的时候就自然切割成了45或者54的句式,五言和七言是最合适的,所以变成了主流。

标签: 七言 诗歌 古典 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