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替代人殉的不是陶俑,而是刍,也就是拿草扎的祭祀品,未必是人形。比如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用草狗,而没用草人。
从考古上来说春秋战国时期发掘出土的陶俑非常少,远远少于商。也算一个旁证,因为草是保存不下来的。
从商到周的变化之一,周人是反对人殉的,不仅不用人殉,甚至连草人做替代品也不大同意,老子说用刍狗,周礼说用猪牛羊“三牲”,都是用兽和兽形替代了人。——可见周人的态度。
这个变化不难理解,因为商人搞人祭实在搞的太凶。
比如说“册”字,有一种说法,就是指,将人的胸膛剖开,将肋骨向两边掰成翅膀状(这时人应该一时还没死),取下心脏祭祀。是最高贵的祭祀礼仪之一。
看过《封神演义》的话,应该记得里面周文王被纣王逼迫吃掉他儿子的肉羹的故事。虽然是小说,但文王食子的事情大约是真的。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件事情可能还被商人认为是一种祝福!!!
就好像我们过年祭祖,然后分冷猪肉一样,商人祭祀,祭祀完了是要把祭品(人类)分一分拿回家吃掉的。
而祭品的身份越高贵越好。文王的儿子,大概已经算是最高档的那一类了。
所以文王食子的故事中,商人的意思可能是:“你的儿子被用在了最高档分祭祀仪式上,这是你儿子的荣耀。现在和我们一起分食他的尸体吧,这是纣王赐予你的恩典。吃了他,你就从一个外人变成了‘荣誉商人’,我们就是同族的好兄弟了。”
请问,如果你是文王,你的心情如何?
所以周人夺得天下之后,拼命的毁弃商人的典籍,试图从文化上彻底埋葬那个血腥恐怖的人祭时代。
应该说,周人做的非常成功,以至于我们需要到清末民国从地下重新发掘出甲骨文,才开始了解商人的世界。
所以孔子作为商人的后裔,才会说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难道他不怕被人吐槽说“数典忘祖”吗?
孔子自己是商人的后裔,又进过“国立大图书馆”找老子进修过,恐怕是看过一部分真正的原始材料的。
在血腥的人殉、人祭,和“吾从周”之间,孔子别无选择。
甚至连替自己祖宗涂胭抹脂的选项都没有,只能感叹一声“郁郁乎文哉”——和人祭相比,周人确实文明的多了。
所以孔子看到有人用陶俑殉葬的时候才会那么愤怒。
——我连祖宗都不要了,只为继续埋葬那个血腥人殉的时代,现在你们给我搞这个?
陶俑殉葬,是商人血腥祭祀传统的复刻。
类似于南京人看到某些人打着cosplay的旗号,穿着皇军军装举着膏药旗招摇过市……
(这里必须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为了复礼,复礼是为了仁,是为了对人类的大爱。目的与手段不能混淆,说孔子复礼是要复人殉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
陶俑不是进步,而是从“非人形”到“人形”的倒退。下一步是不是就该搞真人了?
如果泥偶殉葬的风俗流行起来,几十数百年后,当大家都用泥偶殉葬的时候,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恐怕就要用活人殉葬来展现自己的高贵了吧?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第一个做泥偶的人,你该为自己的子孙想想,百年之后,被当做活祭扔进墓里殉葬的,会不会是你的子孙呢?
其他网友回答:“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商代陶器是比较昌盛,周朝开始,有缩减迹象,春秋战国时,又昌盛起来。
作俑是制造人型陶俑,供祭祀用。形象逼真,价格昂贵。
在商朝有出土人陶俑,而周朝西周没有出土人陶俑,只是出土个别人木俑,用木制作,
商朝祭祀用人做祭品,到周朝改用刍草,即用草扎成人形,供祭祀用。
我们知道秦始皇兵马俑里有大量的人陶俑,汉朝也有很多人陶俑,但没有秦始皇多。
孔子到秦始皇时期相隔二百多年,秦始皇大量多人陶俑,战国没有,得出的结论是战国最可能只是用草来扎人草俑,或者没有,用其它代祭祀。如猪、牛、羊等。
老子是孔子时期的人,老子《道德经》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刍狗是用草扎的狗俑,供祭祀用,用了就扔。
上述得出战国用草俑,那用人陶俑就是贵重品,侈奢品。战国的陶器用钱买,人陶俑价格更贵,估计是这样,下面孟子也有暗示。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原文是孟子希望梁惠王放弃侈奢生活,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王厨房有大肥肉,马厩有大壮马,人民饿到面黄饥瘦,野外饿死。这等于大王带野兽来吃人啊!野兽吃人,人们厌恶,那当权人带野兽来吃人,怎能当好父母官?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一句,我查了,有很多种理解,不去计较别人怎么理解,我说我的。
始作俑者,是罪魁祸首,开始做坏事的人,干坏事带头的人。我可以查到清朝的解释,往上查没有资料,查不上,不过没关系,不关大雅。
我们从作俑天始,作俑有什么用?作俑是制作人陶器,用来殉葬。
老子也说是用草来造草狗祭祀,就得出制造人陶俑是侈奢品,会劳民伤才财,始作俑者是浪费金钱。浪费就不会是第一个人,其无后乎指的是没有人跟着后来吗?世人会跟着浪费。
人俑逼真,后跟着的人会比开始更逼真,更加侈奢浪费,其无后乎就是问,会只有一个开始作俑,就没后人后面作俑吗?这是不可能的。还会有人跟着作俑,并且还会比前人更加侈靡。会作上玉人俑和金人俑,更加奢靡,更加劳民伤财。
这只是其一,奢靡越深,越深越会弄,就会别有用心的人使人殉葬。事实证明,战国以后的朝代里, 有用人殉葬。始作俑者在孔子的思想里是极力反对,有开始就有后来者,跟着浪费,更甚者用人去殉葬,甚是害人。
分析到这里,“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无后并不是没有后,而是没有后来的人跟着吗?句子里带有问号的语气。
大家接着看下去,到这里交答案给头条只打四十分,五十都不会给。
孟子用孔子的话为口头禅教育人民,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话,也是到了这里人们多分歧的地方。
分析不出真正道理,从头再来分析,作俑为了死人才用,是死去的人才用得上,为死去的人祭祀,为的是私人祭祀,还大量浪费,还不止只会是第一个;而另一边人民饥饿到了面黄饥瘦,有人死在野外。
这边是为了死去的人侈奢用品,只用一下,是为私;另一边是一大群就快要死,是公众,是人民。
得出的结论是只为自己奢靡,还带头,而人民在受饥忍饿,弃人民不顾,让人民饥饿而死。
换句话来说就是只有个人自私自利,没有后来跟上的吗?只想自己,让人民饥饿而死,这是最后结论也是最深刻的寓意。
这样解释就能回应上孟子对梁惠王的话,侈奢品只是像人而私人用一下,为了侈奢品而弃人民饥饿至死吗?象人而用之分明是说侈奢品,侈奢浪费,大用大开支。
主要是说自私,自私把金钱奢靡地用在死去的人上,弃人民饥饿至死不顾。其无后乎是人们会跟着这样做,而且更奢靡、更坏会用上人殉葬,不会只是第一个始作俑者,后来会有人这样坏。自私不顾人民的生死,只是为了死去的人用奢靡,有第一个,不会是最后一个。放着一大群人民饥饿而死不顾。是很鲜明的对比,回应当权者带野兽吃人罪业更加深重,坏的影响更加广。
这就是孔子的千古名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分析出三层思想在里面。一是自私,二是侈奢浪费,三是后面会跟着,或者更坏。自私自利,欲望无限大。
其他网友回答:这得看你如何理解“其无后乎”,现在的理解是断后,是指做了俑之后就断后了,但如果这样理解,就会造成楼主问题所述困惑,不管怎么说,俑殉总比人殉进步,这在逻辑上是很难讲通的,很多人辩解,说俑仍有人形,所以孔子依然持批判态度,我们姑且不说孔子是否有历史局限能认识得如此彻底,就说断后这种狠话,那是相当恶毒的了,即便是是不彻底的进步那也是一种进步,作为知识分子,孔子怎么可能忽视其进步性,而一味的要求这种进步必须一步到位,否则就恶毒诅咒?所以,个人觉得,这句话也许有另一种解释:那些最早制作俑来替人殉葬的人,他们难道就没有后人吗?这里也是“断后”之意,但不是说制作陶俑之后遭到报应导致无后,而是说在制作陶俑之时难道是因为无后才不得不用俑替代吗?这种解释是否言之成理,需要把这句话放回原句出处: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我们按这种解释来理解原文是否能讲得通呢?翻译如下:
孔子说:“那些最早制作俑的人,他们是因为没有后人(才不得不这样做的)吗?”是因为那个东西像人所以就可以用它(来替换)啊!都像这样(懂得变通的话),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会让那些老百姓挨饿而死呢!
好了,看起来似乎并无不妥。所以我的结论是:过去我们可能误读了一句话,把它理解成“干了坏事断子绝孙”,而孔子的本意或许是“要像始作俑者一样遇到问题懂得创新变通”。
一家之言,或有不当,抛砖引玉,大家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我的答案非常的恐怖,请大家不要骂我。孔子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指的是更早以前的上古时代,人们生产力底下,寿命也不长,三四十岁也就差不多走完一生了。而三四十岁的男人还是有很强的生育能力的,孩子一般都生的很多。但是父亲不在了,意味着失去了一个获取食物的来源,家里的负担会变重。有能力的孩子各自为家,没有能力的也没办法多养。上古时代的习俗,帝王和贵族家有大量的人殉,普通人家也有,只不过是殉葬自己最小的小儿子。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社会生产力早就得到了提高,风俗早就改变了。所以他的意思是:第一个用陪葬陶俑的人,难道他自己没有后代可以陪葬么,只不是因为陶俑像人而代替自己的孩子,他是因为仁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才用陶俑陪葬啊。这是孔子在当时那个时代,去借着上古时期陪葬方式来表达自己仁爱的观点。正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和孔子儒家思想的普及,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才觉得怎么可能用自己儿子来陪葬呢。根本无法想象,上古时期的风俗。才会觉得这句话一定是孔子在爆粗口,解释成:第一个用陶俑陪葬的人,难道不会断子绝孙么!怎么好用像人的东西去陪葬!
我的观点表达完了。轻点拍~
其他网友回答: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有意思。
始作俑,是孝顺长辈之心,为不让其寂寞,其后人作俑?作做不同,作八作技艺之作,木泥石画油漆竹扎,鲁班所传,明白吧?作俑临时代替自己相陪葬。等死后再入老坟相陪。入老坟就是人殉。
其无后乎?应该是打个问号?里面有多个意思。古文没标点符号。古文乎就是问号,其实就是有后,无后谁出钱作俑呢?
后人不作俑,都去陪葬了还有后人吗?
始作俑者,肯定有后人。
这种丧葬一直沿用至今,变成纸扎。如童男童女,灵楼上还有唱戏的。还有住房,小车司机,摇钱树之类的,
封土時也有子女跳墓坑,人殉延續之举,虽然都是向征性的。但能说明古老风俗。其无后乎,里面所藏的意义。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是为了不吃肉,而是防止杀生容易养成杀生害命的残忍之心;陶俑作人殉,是因为本意还是想用人殉葬,只是出于虚伪的道德改用陶俑了,但人殉之事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终之前才废除活人殉葬制度的,可见几千年来的活人殉葬制度一直都在,只不过没有大肆宣扬罢了,因为统治者也需要虚伪的道德!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后者,传承也。传承什么?自然是美德美誉。用人形陶俑作殉葬品,自然是暴露了内心最阴暗的想法,想用活人来陪葬,这种人的德行还有什么可以传承和纪念的呢?
有时恶念比恶行更危险!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这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本不是狠话,很多人出现误会是对始作俑者这个词的古今异义,现在的人把它作为贬义词第一个把好制度改坏的人解。孔子本来就是赞美始作俑者的,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来劝说梁惠王要行任政让百姓有活路,学始作俑者用俑代人殉葬让后人活下来。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始作俑者,难道他没后人吗?不是的,他只是想用俑代他的后人来殉葬。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的时代,人殉已经很少了,而且是被广泛谴责的。有些人就变通一下,做木俑陶俑来替代人殉,有那么个意思吧。孔子反对这个,他是鲁人,从周礼,周是坚决反对人殉的,但是春秋时周道衰落,礼崩乐坏,很多旧习就又泛起,人殉就是其中之一,秦穆公曾经公然恢复人殉。其他小诸侯比如陈国等也开始有这个念头。南方的楚国也有了。但是周礼虽然崩坏,观念还在,人殉还是被主流观念反对。有些人就变通,做个陶人木人陪葬。这实际上是人殉的变种。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你现在开始搞陶俑,将来难道不会有后人用活人么。孟子引用这句话,说你拿着像人的东西来陪葬作践,都是不行的,何况作践真正活人,让他们饥饿而死。
其他网友回答:艺屿EYESVOT |文史常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最早见于 《孟子·梁惠王上》,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此段为孟子引孔子之语,意欲劝说梁惠王放弃奢靡生活,拯救自己的子民于饥荒。
因为这句话仅见于此,其他记载孔子言论的先秦古籍,如《论语》、 《礼记》 等,均未见此语。
分歧首先在于对“始作俑者”的解释,实际就是对孔子关于俑殉、人殉先后顺序认识的理解差异,即“孔子这句话对错与否”的差异。
朱熹在《四书集注》说明商朝时期是用真人殉葬的,周朝予以禁止,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仅仅初具人形。
后来有些诸侯国渐行奢华风气,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甚至有五官头发,孔子反对的原因正是因为之后的人俑太像真人,不仁显露,才会批判。
接下来的分歧则是对后半句“其无后乎”的理解。
在孔子的仁德中,包括着重视人的生命。结合原文来看,孟子引孔子这句话的确是为了证明人之性命的可贵,应当重视和保护。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
最合理的解释当为孔子在批判第一个使用俑殉葬的人。
从孔子角度来看,他批判了使用俑殉葬的这种行为,以其仁爱之心表达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其“爱人”之心已从对人本身的重视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关怀。
从孟子引这句话来看,孟子引用孔子因为俑过于像人用来殉葬,
就对其进行痛斥的言语,来表示对于真正的人之生命就要更加以重视,从而警示梁惠王作为统治者不能厚敛于民,置百姓饿死于不顾。
其他网友回答:答案在孔子家语。当时已经进步到了用草人,也就是刍灵。结果往后倒了一步,开始用陶俑,那要是再往后倒一步,不就又开始用真人了?已经有了草人,再用陶俑,这不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吗,挨骂是肯定的。
威海链 » 陶俑明明代替了人殉,为什么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么狠的话?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