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为什么要坚持推行仁政,他们不知道当时仁政是很难实现的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1、古代那些思想家发心也是不同的,这也使他们的思想影响不一样。例如孙武作为兵家的祖师发心的目的主要就是帮助国家打仗;道家讲究无为,侧重于随时而变,处之一心;墨子紧承道家,创立墨家,他的发心更侧重改正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是孔孟思想的发心还是很伟大的,他们侧重的是怎样引导大家去和谐地生活。

思想家里有为君王服务的,有为自己获得高位明哲保身的,还有炼丹成仙的,当然也有为民请命和谐共处的,而孔孟思想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属于最后者。

2、处于战乱纷争的年代,却想通过施行“仁政”消除各国的纷争。这是多么不易,但孔孟却认为这是根本的长远之策。

“克己复礼为仁”,仁其实是在积蓄力量,也不是不注重自我的保护,所以并不是无限制地只要求自己成为一个老好人,而是要“以礼节之”,而不是无原则地只为私利地胡乱吞并作战。这就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纯粹的敌我矛盾转变成了道义规则上的矛盾。使得中国大一统有了可能,不然人与人之间只会相争,国与国之间只有吞并,民也不知正义的走向,又怎能合众,不能合众,又哪里会有当今的“华夏中国”!

欢迎关注,明天更精彩!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孟为什么要坚持推行仁政,他们不知道当时仁政是很难实现的吗”?他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地周游列国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目的只有一个,减少杀戮,还民众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民不聊生,整个华夏大地狼烟四起,老百姓难有太平的日子。

孔孟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利用个人所创立的理论思想来影响当时各国的领导人,让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对治下的民众手下留情,也就是多施仁政,减少或尽量少施暴政。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少受困难。

孔孟的理想很丰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很骨感。可以说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接受他们的政治主张,原因很明白,就是为了保护奴隶主们的政治利益。

何谓仁政?就是孔孟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不仅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是施行“仁政”,争取人心。孔子在对“仁”所作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学说,明确提出“仁政”这一观点。《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深耕以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者,可使志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仁政的反义词就是暴政。何谓暴政?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残暴统治。其主要特点是建立中央集权机关,君主独揽国家大权,独断独行,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甚至任意屠杀。古埃及、巴比伦、中国秦朝以及中世纪的许多封建君主等都曾实行暴政。

仁政与暴政,从表面看,仁政似乎是更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而暴政不被人们所接受,世界历史上没有绝对的仁政与暴政。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统治者大多是既施行仁政,也会利用暴政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仁政与暴政仍然存在于世,民主与法制并存,治理江山社稷各国有各国的办法,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美国在全球推行颜色革命,利用暴力手段将少数国家打得面目全非,受到伤害的不还是普通的百姓。这种不顾大多数人利益的所谓民主标本,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2020/09/10)

其他网友回答:

孔夫子在封建时代,为封建王朝提供统治设计仁政理论框架是正确的?那时人类部落为群!也不知道什么是好是坏!皇帝出金口,老百姓成断头草!根本视人民群众为草民!王家贵族,尊孔夫子为圣人?彻头彻尾文化渗透!愚民政策?统治者维稳久安!历史车轮停滞不前!儒家思想文化腐蚀人类进步心灵?所以被统者奉为灵丹妙药。除秦始皇?历朝历代都拜孔夫子为师。

其他网友回答:

<2>时代背景概述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周天子的权威已经渐趋衰落。尤其到了东周时期,各个诸侯国已经在接二连三的内忧外患中失去了秩序,周朝时期建立的文化与制度日趋崩溃,已经呈现出崩塌的迹象。

这个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事不断,臣弑君王,子戮父亲这种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一个无法收拾的混沌时代。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孟才坚持推行仁政。

在儒家学者的研究中,他们深信孔子之所以编撰《春秋》,就是因为孔子对道德沦丧的社会和摒弃道义的臣子的行为感到极度失望,甚至是痛心疾首的,他力图他理想中的西周制度,重建大义名分。

孔子仁政理想的原由

西周的文化奠基于周文王,这位在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之手,在他的儿子周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手中得以完善。

周公是孔子最为崇拜的人物,他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周公参与编撰《诗经》《尚书》等章目,并著有《周礼》。

儒家学者公认的,周公,是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

孔子的祖国鲁就是周公的子孙所建,同时孔子将周公作为偶像来崇拜,因此孔子将周公所创设的西周文化视为理想的文化,对其抱有异乎寻常的憧憬。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西周礼制文化虽然拥有完备的文物制度,但这些都开始崩溃了。

孔子试图复兴周公始创的周朝礼制,拯救混乱的社会。

因此,孔子被看作站在复古立场上的革新主义者。

虽然他的这项革新失败了,但是他幡然醒悟,他后半生就决定将改革社会的梦想寄托在了培育弟子这件事上,广收门徒。

孟子的仁政

孟子出生的邹国邻近孔子的家乡鲁国,大约有10-15公里左右的距离。

对于孟子的前半生,我们了解的很少,我们了解孟子大多是来源于《孟子》这本书,而《孟子》中的孟子本人,那时已经是一名成熟的思想家了。

孟子经常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参与辩论。

那时的齐国是当时的霸主,而齐威王是开明君主,非常支持这种思想的碰撞,在这个地方专门建了一批住宅,让四方的学者和思想家居住。

那些有名的思想家由政府来提供生活保障,他们可以在广场上开展自由的辩论,可以说这种“百家争鸣”的自由辩论对孟子的思想影响很大。

其中,以孔子的弟子子贡为师的齐国儒家一派,在齐国成为主流思想,即齐学,对孟子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齐学中,有关《春秋》的解释。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士”,这个阶层的人多为贵族的家臣,他们之中有出书立著的学士,也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勇士,也有为国君贵族献计献策的谋士。

在这些“士”中,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张仪....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都希望通过建立的思想认知来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一举进攻燕国,杀死燕王哙,攻陷了燕国的首都。当时孟子是齐宣王聘请的高级顾问(同时有老师的身份),齐宣王就攻打燕国以及占领燕国后如何继续占领一事向孟子请教。

孟子的对于攻打燕国一事是支持的,尽管孟子加上了一个前提:“如果燕国的人民支持的话”,但对于反对用武力取得政权治理天下,坚持用“仁义”治理天下的孟子来说,这种行为无疑是自相矛盾、难以理解的,以至于成为孟子一生的污点。

可以说,孟子的思想中很大程度是吸收了儒学的思想,同时他也像那个时代的“士”这个阶层的人一样,为了自己的抱负而四处投奔明君,力图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从这一角度来看,孟子的推行仁政,只是在推广他自己而已,不是说孟子“强行安利”儒家思想,而是说,只有明君接受他的儒家思想、他的治国理念,他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得以实现。

以上就是我对孔孟二人在强推“仁政”的一些见解,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光明的人看得到黑暗,却看不懂黑暗。

所以只会蔑视,却从不正视。

诸子百家,皆有慈悲之心。他们希望和平,渴望安宁,面对动荡不安的中原,每个有识之士都在寻找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方案。

孔子认为,春秋之乱,始于当权者初心不再,他们被银子,土地,粮食,官职等欲望迷住了眼晴,从而破坏规则,导致你争我抢,永无宁日。

所以,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这四个字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自己内心的要求,即控制心里的那种小老鼠,让它不要乱跑。二是对自己的行为提出要求,即遵守天子制订的规则,恪守伦理,忠于为臣之道。

忠心耿耿地服务于天子,安份守己地做一个大臣。

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太平!

仁,恰恰是孔子对君主级别人物提出的要求,君王仁,则百姓忠,百姓忠,则诸侯宁,诸侯宁,则天下平。

然而所有的要求都只是希望,却不是规定。也就是说

所谓的仁,忠,孝,我建议你做到,如果你做不到,那么我也没有办法。

讽刺的是,所有诸侯都做不到,确切地说,都能做到,却偏偏都不想做到,放弃到手的利益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丢掉性命。

做到了没有利益,

做不到没有罚惩。

老老实实发展民生,而不发展科技或国防,等来的并不是万国来朝,而是刀剑加身。

一个不会武功的美女,一个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美女,等待她的命运只有一个。

因此不难看出,仁政成功,有一个必然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人,包括天子,诸侯,士大夫,农民,奴隶,都心存善念。

道德,是天底下最脆弱的东西!

所以,所有的圣人都是好人,都是君子,推而广之,耶稣,安拉,释加穆尼,孔子,老子,庄子

哪一个是当总统的料?

只配天真地幻想,然后傻傻地写书,最后被无数帝王当傻B一样地利用。

其他网友回答:

仁政当然很困难。所以孔子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声誉。儒家文化从孔子那里就有这种不畏惧困难的精神。

今天推广儒家文化,推广中医,一样困难。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不畏惧困难,逆主流而上。

这才是敢于批判的精神。

而现在批判儒家,批判中医其实只是人云亦云。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提出的儒家经典理论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思潮变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作为理论的提出者孔子当然要坚持推行。事实证明儒家思想确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辐射到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面临的时代,属礼崩乐坏、人心浮动的春秋末期,但是他钦羡周王朝的盛世,以夏商周之一脉相承的“礼”作为其儒家理论基础之一,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而“仁”则属于孔子思想的“核心”,说孔子周游列国宣扬的是以“仁”为核心的治国理念,也不为过。

而孟子所处的时代,相较于孔子,实现“仁政”更加艰难,战国时期社会制度已然转型,诸侯王争霸态势已然白热化,儒家的“仁政”思想虽然有其精妙之处和进步性,但是对于急需富国强兵的战国诸侯王来说,稍显温吞。所以,孟子实现仁政,比孔子更难。

但是,即便知道多为之事难以有结果,亦如孔子没有放弃推行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孟子也没有放弃其“仁政”,为什么?因为孔孟身上有一种精神,通俗说来大概就是,孔孟他求的,不是达成所愿之“利”,而是为当为之事的“大义”。

其实,想要深刻理解孔孟在推行各自治国思想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我们可以结合二位的相关学说进行议论。

首先,从孔子的“天命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将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能否实现,看成“天命”的结果,也就是说,使命能不能实现,是天决定的,自己能做的,就是“尽人事”。

其次,我们从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中可以找到其在推行仁政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孟子认为,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可以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如果遇到二者必须择其一的境况,便该“舍利取义”。而“去推行难以实现的仁政”这一事对于孟子而言,实则是践行其守“舍利取义”之大丈夫精神,以求寡欲养心的体现。

1、与自己和解的孔子:推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是使命,能不能实现是“天命”

孔子的天命观,其实在后世也相对有一些争议,因为孔子天命观里面,确实没有明确否认天对人的命运的主宰作用,这一点在秦之后容易被利用,继而以近乎“望文生义”、“偷换概念”等方式作为佐证“君权神授”的依据。

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便是,“君权神授”和孔子“天命观”,二学说中对人命运有主宰作用的“天”实则存在质的区别。

孔子思想中的“天”,没有“人格”。既然没有“人格”,如何挑选出合心的“天子”?那么君权神授又从何说起?

也就是说,就孔子天命观来看,他更多将“天”看成无人格的天,而这种认知,在那个时代有巨大的进步意义。要知道,春秋以前的夏商周时期,“天”是有意志的,世间万物尽在“天”的掌握之中,商朝时期,人们甚至认为“天”只保佑“君主”,这也是商纣王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而周朝对“天”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只是扩大了天的“保佑范围”,说通俗点,周公指明天保佑所有人,继而用“以德配天”来告诫君主要坐稳王位,就要有相应的德行。

到了孔子时期,虽然周天子衰微,礼崩乐坏,但天有人格,天可以主宰万物,基本属于那个时代的共识。

孔子则创造性剥离了“天”的人格外衣,以此反对人们“淫祭”鬼神,避免本末倒置,但美中不足的是,孔子依旧保留了天对世间万物的“主宰性”。

关于“天命”,孔子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以此,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将其治国思想能否实现,看成是自己的天命。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体会,大抵能看到孔子与自己“和解”下表现出的超脱精神。既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能否实现,是天绝对主宰下的天命,那么又何必在意这结果。因此,孔子虽然知道其政治思想难以实现,但是依旧周游列国去推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从一开始求就与结果无关,只关乎于孔子选择如何做,是不是切实在做。

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推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是使命,能不能实现,是天意。所以,不必在意“结果”,但求“问心无愧”(大概是这种感觉吧,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2、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推行仁政是当为“义”事

虽然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但其中属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最为突出,而思孟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孟子,更是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他发展孔子“仁”的思想,并以“重民”和“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仁政学说”,他也曾周游列国推行其仁政学说,但是却屡屡碰壁。

在推行仁政这件事情上,孟子和孔子一般,屡屡碰壁,但是孟子也和孔子一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从孟子的相关学说中,我们也能找到答案。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属他学说中比较经典且热血的理论了,他指出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当“居仁由义”。为了进一步丰富大丈夫精神,孟子亦将“利”和“义”的关系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议论。孟子告诉世人,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在“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定然会“舍利取义”,以此养心。毕竟孟子性善论最重四心,而要时刻保佑四心,就需要养心。关于养心,孟子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那么如何寡欲?孟子给出的方法是,必要之时,“舍利取义”,以“义”来规范“利”。

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孟子之“舍利取义”不是说要人完全抛弃“利”,而是告诫人们不能让“求利”成为指导自己行为主要因素,而当注意以“义”为先,以此合理规范“利”。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推行仁政对于孟子来说就是符合“义”的当为之事,至于自己推行仁政的愿望能不能被满足,对于一个坚守“大丈夫精神”之“舍利取义”的人来说,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孔孟坚持的动力源不是贪求回报的“利”,孔孟更多是在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义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于孔子孟子在推行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上,明知失败却一直坚持的原因,想必也有一个基本了解了吧。其实在孔孟的相关学说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聪明如孔子,他难道不知推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环境,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吗?教出众多优秀弟子的孔子若是不懂审时度势,如何因材施教?有如何留下“至圣先师”的美名而流芳百世?

某种程度上说,孔子是用天命观,与惨淡的现实“和解”。他剔除了天的人格,保留了天的主宰性,从此种逻辑来看,孔子推行其政治思想能不能实现,是他的“天命”,而这天命,并不妨碍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再来看看孟子。孟子也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圣贤。战国乱世,实现“仁政”难上加难,孟子自然了然于胸,但是他的义利观,让他毅然坚持去做“当为之事”,而孟子本人更是“热血”非常,直接提出豪气干云的“大丈夫精神”,以修心需寡欲为基本理论要点,告诫人们“舍利取义”是“寡欲”的要点之一。而孟子推行仁政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表现,无疑是符合其“大丈夫精神”中表现出来的义利观的。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孔孟坚持的动力源不是贪求回报的“利”,孔孟更多是在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义。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喜欢请点赞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他网友回答:

<2>首先必须要说的是,孔子推行的勉强算是仁政,孟子并不算。

这里需要区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涵义。

孔子所谓仁政,并非纯德政。其中,德,的确是纯德;但仁,则是以《周礼》为基准,严格来说属于法制。

春秋时期还没有明确、公平的法制观念,孔子希望人人都能以《周礼》作为行事标准。《论语·卷六·颜渊第十二》里,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为了达到孔子理想中的“仁政”境界,在提高个人修养的同时,更需要大家都遵守《周礼》制度,并“从我做起”。

孔子并不是活在幻想中,没有过于不切实际。只是,由于很多人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古汉语,对孔子所说的“仁政”有所些曲解。

孔子的思路是进步的,也是超前的,未能成功也是因为一旦形成制度约束,会令特权阶级损失利益,所以最终孔子失败了。

孟子虽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并非仁政的代表。实际上,孟子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所思所想也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他并不真的在乎仁政,只在乎所得。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孟子曾大力倡导推行“井田制”。孟子推行井田制的本质,是损害“天子”的利益,压榨下层劳动者,来为诸侯和大地主阶级谋利。井田制的做法,就是命令下层劳动者为诸侯和大地主偷垦私田,并且这一部分不向天子纳贡。也就是说,这种井田制本质就是欺上瞒下。

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这虽然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形式,但不管怎么去洗白,这种做法都是黑了心的。

所以,已经黑了心的孟子,不能说他是施行仁政的代表。只能说孟子是采取了对人民的怀柔政策,但他的本心不是为了人民着想,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着想。

所以才有人对孟子发问: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其他网友回答:

那可不一定,社会主义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下我们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个初级阶段非常漫长,并且需要广大人民努力团结建设并实现的。

标签: 仁政 孔孟 推行 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