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时代。正是由于周朝的分封制的弊端,导致了后面的春秋战国各国藐视周天子,互相征战、杀伐不断。然而这个时代也是历史上文化兴起最为重要的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远的是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儒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其中的墨家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哲学体系,其地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
墨家被古代大家认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的影响。法家代表韩非子曾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这些思想家的高度评价也从侧面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战国时期的辉煌。
墨家产生于且盛行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反对侵略战争;节用、明鬼——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视前人的文化财富。
墨家学派还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从这些点看来墨家在战国时期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可为什么最后,墨家学派神秘的消失了?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墨家学派缺少可供其生长的土壤。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全国,国内逐渐从百年征战中挣脱出来,开始休养生息,同时秦始皇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其次,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骄奢淫逸,沉迷炼丹,大兴土木: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从阿房宫的建造来看,秦始皇当真是骄奢至极。
从这两点看出,秦始皇是一个既不兼爱也不节用明鬼的人,天下太平后墨家的非攻思想也无用武之地。一个不受统治者支持的学派,一个思想无法运用到实践中的学派,其在这片土地上也难以茁壮成长。
第二,封建王朝中,地主阶级占有绝对的领导权力,而墨家学派的众人平等、宁愿自身受苦受难也要有利于他人、为天下幸福而放弃个人私利等十分理想的思想触犯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墨家成了一个横梗在封建集权专制统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碍,不除掉墨家这一障碍,秦始皇就很难统一中国,中央集权专制的大帝国也很难建立。
第三,墨家这样一个极端的、超前的思想学说在当时难以实现,甚至有些共产主义的趋势,这也直接导致了墨子以后很难有“巨子”能够传承其衣钵。同时,按墨家的规定,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这大大违背了当时的人性和历史趋势,因此这也是墨家难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墨家神秘消失的根本就在于他不能顺应历史的趋势,不顺应人性,不得统治者的支持。就这样,战国时期和儒道齐名的墨家血脉在多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下,渐渐湮没在了历史的红尘中。
其他网友回答:我们知道,历史上儒家学说一直是主流学说,其地位不可撼动,儒家中的经典,比如论语,四书五经等,是天下学子的官方指定“教科书”,是读书入仕的唯一通道。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却有这么个学派,他们的观点很多和儒家学说相悖,他们同样在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足以和儒家分庭抗礼,以至于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但是他们却又消失的这么快,这么彻底,这个学派就是墨家,创始人墨翟。就连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都找不到史料为他们立传,只能在《孟子荀卿列传》最后提了一下:“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连墨翟在世的时间都弄不清楚,可见墨家的存在感有多么低。那么,作为与儒家并列为“显学”的墨家,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墨家这个神秘的组织。
一 墨家的组织结构与其他松散的学说学派不同,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与其说是一个学术团体,不如说是一个党派。
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巨子”,墨家第一代巨子为创始人墨翟,下一任巨子皆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巨子在墨家内部具有无可比拟的威望。墨家的弟子都自称“墨者”,墨者之间还有细分,专注于思想学术的叫“墨辩”,专注于军事武力的叫“墨侠”,对于巨子的指令,墨家弟子都绝对服从,只要巨子一声令下,墨家弟子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泰族训》
墨家内部有自己的门规法令,巨子可以通过门规法令来处置内部人员,甚至判处死刑,这显然与国家法律是相抵触的,所以墨家弟子只认门规,不认律法。
墨家有一任巨子名叫腹䵍,他的儿子在秦国犯法杀了人,秦惠王怜惜腹䵍年事已高,膝下仅有一个儿子,于是通知处理这件事的官员不要杀他儿子,谁知道腹䵍却说,墨家有自己的法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大王虽然不杀我儿子,但我还是要执行墨家门规。
“墨者巨子腹䵍,居秦,其子杀人。惠王曰:‘先生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勿诛矣。’腹䵍对曰:‘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王虽为赐,腹䵍不可不行墨者之法。”---《吕氏春秋‧去私》
从这件可以看出,虽然墨家内部法令言明,连巨子本人都公正无私,大义灭亲,但是对秦王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的话对墨家根本不起作用。
为了实现他们的主张,墨家也会派墨者前往各个国家,参与政事。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如果不被认可,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作为墨家团体活动的“经费”。
二 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的核心思想观点是“兼爱”,这与儒家倡导的“仁爱”大有不同。“仁爱”说到底是建立在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体系上的,这是一种有差别的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不能逾越自己的界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将仁爱,一旦越界,就是大逆不道。
但是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是更博大、更普遍、更平等的爱,墨家认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因为尊卑有别,强弱不同,出现了“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这因为如此,底层人民才过着“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痛苦生活,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人人平等,人人爱人,这就是所谓的“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是“非攻”。“非攻”的思想主要是建立在当时国家之间兼并战争日益严重的基础之上的,墨家希望各国之间能停止征伐,不在打仗。
当然,儒家也提倡和平,但是这两家的行事风格不太一样,儒家是去各国游说,苦口婆心的劝说君王,你们不要在打了,不过大多数时候君王们只是当做耳边风听听就算了,该打还是打。不过墨家就不一样了,楚国要攻打宋国时,墨家弟子直接拿着守城器械就参战了,并告诉楚王,你们要该来,我就能让你们血流成河,最终楚国在墨家的威慑下,还是罢兵了。
所以墨家的“非攻”是一种主动止战的行为,必要时可以采取以暴制暴的行为,这笔儒家苦口婆心的劝说无疑更为有效。
此外,墨家的思想还有“尚贤”,“尚同”、“非命”等,“尚贤”认为国家应该让贤能的人来治理,反对周礼规定的宗法世袭制;“非命”则宣扬了一种不屈服命运,通过努力奋斗掌握并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精神,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都是十分具有现代意义的。
(秦时明月-墨家巨子)
三墨家的消亡秦汉时期,曾经和儒学并驾齐驱的的墨家,在统治者的打压下,日渐式微,逐渐分化为两支。专攻学术文化的“墨辩”,慢慢转向对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墨家后学”,而专攻军事武器的“墨侠”,则成为游侠,惩强扶弱,劫富济贫,这些人被统治者认为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不仅在文化思想上废除了其他的学说,而且在社会上也发起了大规模打击游侠的运动。当时关中地区著名的侠士郭解,就被朝廷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之由,全族被诛杀。汉武帝之后,游侠这一团体在社会上销声匿迹。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在统治层有意的打压与隐藏下,墨家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清末民初,封建社会瓦解,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墨家的学说重新大白于天下,并且研究中越来越多。
四 墨家为很么会消失在了解了墨家的组织结构、思想主张以及消亡历程后,相信大家对墨家的消失的原因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的来说,墨家消失的原因,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统治者对墨家及墨家学说的排斥
墨家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不会被统治者接受。墨家是真正为底层人民发声,主张建立一个平等的世界。儒家推崇尊卑有序,墨家推崇平等,儒家推崇血统论,墨家推崇尚贤,儒家鄙视底层劳动者,墨家则以劳动者为主体,更有甚者,墨家在“尚贤”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选天子”主张:
“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墨子·尚同上》
墨家认为,连天子也是可以推选的,要是天子不贤能,完全可以另选一个能力强的人来担当。这些主张,无一不是在颠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而且墨家动不动就以武力要挟君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从墨子制止楚国攻伐宋国一事就可以看出,试想,对于这样一个团体,那个君王敢放心的任由他们发展,自然是必欲除之后快。
内部因素--太过于理想化,忽视实际情况
当然,墨家内部也有种种问题。
首先,墨家“尚贤”,虽然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感。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贤”呢,如果同时有多个“贤者”,那么又到底该选择谁呢?这操作起来无疑是个大问题,看看当今民主国家如何竞选总统就知道了。所以,在墨家内部,巨子的选任往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分裂。
秦朝以后,大一统成为主流,小农生产者和和手工业者被长久的束缚在土地上,民间的流通性大大减弱,而且小农阶级有自身的局限性,目光短浅,很难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做斗争,墨家也就渐渐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
墨家提倡“节用”、“节葬”,反对一切铺张浪费,看中艰苦实践,而且墨家弟子也是身体力行,他们“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这似乎有点自虐的意思,所谓过犹不及,如果拿这套思想去强制要求没什么信仰的小民,那肯定会引起反感。所以,墨家虽然代表了底层人民,但是在底层人民之中拥护者却并不多,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墨家弟子)
虽然在封建社会,墨家被有意的隐藏了两千多年,不过终究还是重见天日了。墨家再次遭到重视是在清朝末年,随着国家衰弱,民族危亡,封建统治逐渐瓦解。西学东渐,救亡图存,儒家话语权逐渐下降,思想解放迎来了一次大解放,墨家思想重新进入人们视野。在《民报》刊登的古今中外四大伟人的专栏中,墨翟与黄帝、卢梭、华盛顿并列,被尊其为“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谭嗣同、梁启超等人都表达了重塑墨家精神的意愿,当然,在这之后,一种更加先进的思想传入中国,并引发了中国的巨大年变革。
直到今天,墨家也成了中国古代科学精神的象征,中国第一颗量子卫星就被命名为“墨子号”,古老的墨家,正在重新焕发出生机。
其他网友回答:墨家学派主张:俭朴、仁义、非攻(不打不正义的战争),这些主张在兼并战争频繁的战国时代是″有利于民″的。但是却并不被各国诸候们所接受!原因很简单:在战火纷飞、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时代里讲仁义、非攻,又怎能被统治者认同呢?下层人民在受苦,可上层统治者却在享福。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对着贵族讲"俭朴″无异于对牛弹琴…墨家的主张是好的,也是一个既重视道德又重视"技术”的学派!只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虽允许"百家争鸣”,但是能够适合统治者需要的却并不多…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开始强势崛起!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嬴政崇信"法"家的策略!秦朝的严刑峻法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在那个时代里,连儒家都没法占据主流地位,何况远比儒家弱势的墨家了。
秦亡汉立,汉初崇"道"。汉武帝时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占据了主流地位。而包括墨家在內的其余各家,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也就只能退出历史舞台了…
其他网友回答:对于墨家的认识,我们印象中往往都是机密、机关、机甲等等技能为一身的神秘组织,提到墨家我们就会想到出其不意。然而,就是这么神秘的一个组织,最终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认为原因有三:
原因一:我们都知道,诸子百家争鸣是出现在动乱的春秋战国分解时期,这时每个分解的国土都要有自己的独特治国方式,因为有了需求,那么就会有供应,于是百家兴起,墨家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
墨家主张遵循规律,抵制战乱,推崇节约。墨家的思想,虽然能够存在于六国分裂时期,却不能继续存在于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原因就是,墨家的主张已经不能试用统治者的需要,得不到相应的政治支持,墨家也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原因二:1.秦朝
秦始皇称帝后,急需稳定国内秩序,于是法家成了第一选择。"焚书坑儒"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儒家遭到了破坏,而且墨家等其他诸子百家也纷纷被赶下历史舞台。因为当下的秦国需要的是稳定和严法。
在秦国时候,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史称“商鞅变法”,秦国统一后,继续沿用严苛的法律,也是正常的。
2.汉朝
汉初,为稳定民心,吸取秦朝暴政的教训,汉朝统治者决定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者在意的是如何稳定国家,而非科学技术。儒家思想占领了上风,墨家也就更缺少机会登上历史舞台。
原因三最根本原因是:墨家所代表的利益阶层是农民,他们自身缺少继承者和传承者,自墨家创始人之墨子之后就很少出现杰出的管理者。
虽然如此,墨家仍然为我国古时的科技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比较著名的有:小孔成像、几何学说、逻辑诡辩等等方面。
小结墨家的出现是必然的,他们的兴起也是历史所需要的,他们的没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佩服墨家杰出的科技创作能力,他们的有些发现甚至早早领先世界,但是仍然缺少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进步的能力。
其他网友回答:墨家消失的是否“彻底”,我们不应该轻易下结论。
墨家作为纯粹的思想,并没有彻底消失,我们今天仍然能读到残本的《墨子》,即便有一些章节因为种种原因佚失了,但墨家的核心思想还是流传了下来。明清之际,也有诸多学者对《墨子》文本进行过解读和研究,《墨辩》篇还曾在民国掀起过一次研究热潮。
我们直觉上的“墨家彻底消失”,其实是因为在后来的大小历史事件中,几乎看不到的身影了。儒、法、道都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重新表演,但墨者却在“二十四史”中销声匿迹了。
因此我们会猜测,是不是墨家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呢?一个思想、一个学派的消失,我们经常会说:是因为它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但这个简单地归因,是不符合逻辑的。从逻辑上来说,思想并不能直接触动阶级利益。因为思想、意识本质不是物质武器。思想、意识只能作用于人,作用于某一个阶级,给该阶级鼓舞,为该阶级发声,帮该阶级提供理论支持,最后才能通过该阶级去触动其他阶级的利益。
绞杀思想——批倒、驳斥、查禁——这是没有用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这个思想立足的阶级还存在,这个思想永远不会被彻底绞杀,永远会有人重新用该思想武装自己的阶级。
所以墨家思想为什么消失在了历史中,却没有消失在文本中?因为它立足的阶级已经消亡殆尽了,它存活的土壤已经流失了,它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买主了。虽然思想还在,但它已经没有阶级可以鼓舞了。
2.作为思想的墨家学说
关于墨家思想,郑杰文先生有一套书叫《中国墨学通史》,里面详尽地分析了墨家思想,包括大家关心的科技、宗教、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以及各朝各代不同流派的学者对墨家思想的评析、墨家思想的流传脉络等等,甚至涉及并旁征了在日本生根发芽的日本墨学……当得起“通史”二字。
如果对墨家有兴趣,直接去读这套书。因为三言两语间,我能提到的部分极为有限。
我说这套书的主要目的是,它谈到了墨家的流传脉络。可以用来佐证我前文中所述:“墨家作为纯粹的思想并没有彻底消失过”这个观点
2.1 关于墨家思想流传的三派意见
关于墨家思想的流传,近代以来很多学者谈到过,主要有三派观点:
其一:墨学亡于秦汉之际
该观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为《墨子》作校注的清末经学大师孙诒让先生,他有一句名句:
犷秦隐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竟绝。(《墨子间诂》)
这是孙诒让先生的盖棺定论:墨氏之学亡于秦季。
此后学界普遍认可这个观点,包括章太炎:
嗟乎!钜子之传,至秦汉间而斩。非其道之不逮申、韩、商、慎,惟不自为计,故距之百年而堕。(《訄书·儒墨》)
其二:之际,墨学并入儒学
该观点应当说是第一类观点的补充。
自第一类观点盛行之后,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譬如方授楚先生指出,在《盐铁论》中谈及西汉早中期,民间仍然有墨者在讲学议论:
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盐铁论·晁错》)
故而方授楚先生称,墨学在西汉是“慢慢衰亡”的,而非“陡然消逝”:
墨学之在西汉,其衰微乃渐而非顿……是在西汉武帝时,墨学之师承家法,犹未绝也。(《墨学源流·》
郭沫若先生对这些反对的声音表示不满。
他引《淮南子》中“丰衣博带而道儒墨者”一句,认为在西汉之初,墨家已经放弃了墨者节用的“自我要求”,换上了和儒家一样的“丰衣博带”。
又引《盐铁论》中著名公案,儒者、墨者响应陈胜吴广起义:
齐鲁儒墨缙绅之徒,肆其长衣,负孔氏之礼器诗书,委质为臣。(《盐铁论·褒贤》)
他质疑墨者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时,为何要背负“孔氏之礼器”呢?
故而郭沫若先生主张:在秦汉之际,儒墨产生了合流,甚至可以说,墨者沦为了儒者的附庸,墨家并入了儒家。
其三:秦汉之际,墨学中绝,但唐朝之后又重新复苏。
这个观点是我比较认可的,即郑杰文先生在《中国墨学通史》中的观点。
他认为,汉代确实存在着一种“孔墨并举、视墨同儒”的情况,这混淆了儒墨概念,导致墨学不能独立发展,致使“墨学中绝”。
但墨学最终“活过来”了。
墨学的“活过来”,主要依靠魏晋之后,中原文化中长期交织的“儒、释、道三家之争”。
郑杰文先生认为,历史上的“三家之争”,其实潜藏着“儒、墨、道、释四家之争”。主要体现在两派意见上:
其一派:以等人为主导的“儒墨相用”观,认为经学除了研究儒家经典以外,也应该研究墨家经典,儒墨并不矛盾,用儒就要用墨: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馀以为辩生于未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韩愈《读墨子》)
另一派:继承于孟子。孟子对墨子思想始终是一种驳斥的态度,这在儒家内部产生了“尊儒辟墨”的派系,以柳宗元等人为主导,主张“墨不如佛”:儒学当然是最好的,但次好也轮不上墨学,墨学应当排在最后。
2.2 墨学复苏之后
此后的思想史中,儒墨之争的战火就重燃了。只不过这一回,是“儒墨相用”与“尊儒辟墨”之间的斗争,换言之,是打着墨学旗号的儒学内部斗争。
2.2.1 墨学在宋朝
在宋朝,学堂是向学生传授《墨子》经典的,《太平御览》等书也多收集《墨子》内容,应当说《墨子》一书至今仍有残篇流传,仰赖于当时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
墨学在宋朝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譬如欧阳修就曾在《崇文总目》中称墨家“节用贵检”,有可取之处:
然其强本啬用之说,有足取焉。
也正因为影响不小,才会做《杨墨》来批驳墨子:
墨子之所学者为人,为人,学者之末也……故学者之学也,始不在于为人,而卒所以能为人也……墨子者,废人物亲疏之别,而方以天下为己任,是以所欲以利人者,适所以为天下害患也,岂不过甚哉?
在王安石眼中,看似“大公无私”的墨子,其实和杨朱是一类人,都于私处着眼,而远于大道。他在《书墨后》一文中,更是把杨墨和老佛都称为“荒妄雄猾、资祸当世”。
王安石是“恨”墨学入骨了。这里还需要捎带提一句,虽然作为王安石政治上的反对派,但苏轼却也主张“严儒墨之分”,和墨家划清界限。与王安石、苏轼同时期的二程,对墨学的态度则稍稍温和一些。
到了黄震,黄震效仿韩愈用“儒墨共同点来论述儒墨并用”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大谈儒墨种种不同,最后得出“用孔子必不用墨子”的观点,力辟墨学,反对韩愈。
2.2.2 墨学在明朝
和在宋朝被士大夫阶层严正抗拒不同,明清不少学者对墨学是持肯定态度的。
譬如明代宋濂就重谈“儒墨互用”,朱拱枘将墨学的弊病统统怪罪在墨子后学身上,认为《兼爱》篇阐述的是家国天下、君臣父子:
墨子,不下累万言,激切慷慨,信可鼓动一世,而《兼爱》三篇,要言家国天下君臣父子之理,而未分甚析耳……后之谓墨者殆师墨而失其真者也。(《墨子序》)
在这场争论中,最为出彩的当属墨子的反对派王阳明。
王阳明摆脱了自唐以来,普遍谈论“儒墨之用”的问题,以哲学世界观的角度来分析墨子“兼爱”的不合理之处: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曰:“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自有渐。惟其有渐,所以必有发端处;惟有发端处,所以生生不息。譬之於木,其始抽芽便是生意发端处,然后有干有枝叶。父子兄弟之爱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如木之有干有枝叶也。墨氏将父子兄弟与途人一例,便没了发端处,安能生生?安得谓之仁?”
王阳明认为:“仁”的生生不息,有如一棵大树。既然是树木,那么树的发端处自然要比枝叶粗壮一些。而墨子主张天下人无差别的兼爱,就像是一棵没有发端与枝叶差别的树。
既然无所谓差别,那就无所谓发端,没有发端,“仁”便生长不了,便绝了。
所以王阳明给出的结论是:“墨子之兼爱,行“仁”而过耳。”
2.2.3 墨学在清朝
关于墨学的讨论,在清中后期达到了高峰。出现了汪中这类“贬儒扬墨”的学者,这是前朝所没有的。又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孙诒让,对墨学有一个相对系统和完整的考据、评析,这也是此前所没有的。
3 作为阶级代表的墨家学说
我相信上文的内容足以说明一点:作为思想的墨学并没有断绝。而且唐宋之后,还发展得很好。
但“墨者”却不见了。也就是我在开篇就讲到的,墨家实际上是消失在了各种历史事件中。
我们在各类历史事件中:在顽固派与变法派的斗争中、在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斗争中,这些朝堂上的学子士人,竟然没有一个是“墨者”。
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中有一个观点:
墨家在东周末、秦汉前领主统治没落,地主未取得完全统治权的空隙中与儒家并存并显。秦汉地主政权确立,地主压倒了庶民,因之儒家独盛,墨家消灭。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也有一个观点:
及贵族政治崩坏以后,失业之人乃有专以帮人打仗为职业之武专家,即所谓侠士,此等人自有其团体,自有其纪律。墨家即自此等人中出,墨子所领导之团体,即是此等团体。
这两个观点交相辉映,告诉我们:墨家既不是立足于“旧贵族”的学说,也不是立足于“新地主”的学说,它是属于“自由流民”的学说,是立足于自由手工业者、自由侠士的学说。
墨者起初能够遍布天下,是因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尚未登上历史舞台,而旧贵族阶层已经日渐崩溃,自由流民遍布天下,这些自由职业者是墨家学说的买主。墨家一心代表,并且也只能代表的,就是这些自由流民。
而当封建制正式落成,一方面使得部分手工业者晋升成为小地主,墨家学说对他们的吸引力丧失,小地主转向儒家学说,这导致了上文所说的秦汉之际儒墨合流;
另一方面使得流民侠士开始沦为山贼盗匪,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和消灭,再也无法形成一个如同先秦墨家那样稳定的、庞大的社会武装团体。
这也就致使上文所述,即便唐宋以来,墨学在士人学子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始终不能“独立复兴”,始终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而存在。在士人们眼里:墨学的正确,是因为墨学和儒学有相同之处;墨学的不正确,是因为墨学和儒学有不同之处。
那还算什么墨学?那不过是“以儒解墨”罢了。但倘若不“以儒解墨”,难道让地主阶级发自内心去认可一个属于流民的学说吗?
所以墨者的消亡,并不能怪谁,毕竟作为令统治者讨厌的杂草学说,大家曾经都被一起烧死过。可当历史的风重新吹起时,儒者一口气就给续上了,墨者却被埋藏得更深。这是因为历史选择了儒家,抛弃了墨家。
如果您喜欢这个回答,请来关注我,谢谢。欢迎留言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墨子生活在孔子稍后的年代,应该也是战国初期。当初墨子学习的也是儒学,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最后背弃了孔子,反而写了一本《非儒》的书。
墨子的著作大都和生产劳动,以及百工、商贾、宾萌(游士)、役夫有关,反映墨子自己的出身——微贱的生产者。
和孔子不同之处主是: 兼爱、非攻、节葬、非乐,上同、尚贤,天志、明鬼;反对奴隶主贵族依靠骨肉之亲,无功富贵。
上同,也称“尚同”,就是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如家君服从国君、国君服从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
墨子的著作还有许多是兵书,详细解释战争防御方术,可见墨家主张非攻而不反战。墨家在当年也是桃李满天下的学派,其后学有墨辩,有墨侠。
墨子的学说在战国时期还曾经远波西方的秦国,而墨家学派直到汉初才衰落下去。
所以孔墨二家,韩非子称为“显学”。孙诒让(清朝时期大儒)这样点评墨家:墨学之昌,几埒洙泗。犷秦隐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竟绝。
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说,墨学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范围在“洙泗”(两条和)之间,也就是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这里所说墨学的历史兴衰,是符合实际的。
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一种“役夫之道”(穷人政治经济学)。兼爱、非攻、非命、非乐,反对王公大人以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种思想是奴隶社会的造反理论,必然为奴隶主贵族所不取,也为后来封建社会统治者所不容。
不过墨子的弟子们却为了实行其理想,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其不改初心,尤其可贵。墨子学说的一些宗教理论,如《天志》、《明鬼》,则都是糟粕。
其他网友回答:<2>前十名:
兵家、法家、儒家、墨家、纵横家、道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在战国时期,吃得最香的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墨家;
墨家的机关术:墨家机关术是比较玄幻的,很多机关术已经流失了,据说墨子就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300公斤重的轴承,我们今天用到的杠杆原理、滑轮技术等都在儒家机关术中有所体现。
墨家组织的特点:墨家有点形似今天的黑*帮集*团、恐*怖*黑社*会组织,他们的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所以战国时期的墨家弟子常常身穿黑色服装、携带宝剑,对那些嗜杀、暴*虐、经常欺凌弱小的君主、大臣实施刺杀。这样类似黑*社会的墨家,其组织是非常严密的,在战乱动荡的战国时期求得生存是完全游刃有余的。当时流传“非儒即墨”的说法,可见当时墨家的地位和影响在诸子百家中师极其高的。
消失原因:到了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国家的大一统容不得有半点威胁专制统治的集团存在,秦朝的十五连坐制度和高压统治已经使墨家丧失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因此,到了秦朝,墨家就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其他网友回答: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为“诸子十家”,后又加入兵家和医家,成为“诸子十二家”。一直流传很广的墨家在秦朝时期突然消失,其实有着几个方面的原因,与墨家自己的主张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1、“非儒即墨”:与儒家之间的冲突墨家与儒家都是“百家争鸣”当中的学派,其中儒家在法家兴起之前,一直都广泛被统治者所接受。秦始皇的“独尊儒术”正是体现出了儒家被秦朝所接受,而相应地与儒家相对的墨家,自然就受到了冲击。
墨家创始人墨翟曾经学习儒术,但受不了礼的繁琐,便开创了墨家。而墨家学说当中,与儒家提倡的等级观念等都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因此与儒家之间是相互对抗的。秦朝儒家受到重视,那么墨家自然也就会极大受到打击。
2、“兼爱”“非攻”:反对当时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墨家学说当中最为重要的“兼爱”即平等观念和“非攻”即反对兼并战争,与当时秦朝所施行的对其他六国攻伐之战,有着很大的冲突。而墨家学派反对兼并战争,自然也获得不了靠着武力征服天下的秦朝的认可。
墨家的墨者据说多来自底层,能吃苦耐劳,把维护道义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墨家的官员到地方做官之后,都坚持墨家理念,如果不能推行墨家学说,宁可辞官不做。
可想而知,如此坚持墨学的墨者们,在以重视法令强权的秦朝,肯定会遭到极大的困难,也因此在秦朝无法发展壮大,进而逐渐没落。
总而言之,因为墨家学说的理念,与秦朝及遵循的儒学,有着十分大的冲突,也就无法再秦朝得到发展,进而受到压制后没落至消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他网友回答:《汉书·艺文志》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淮南子·主术》也说“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所以,墨家与:儒家应为同宗同源,至少是有相似的学术渊源。然而,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统思想,而墨家则像一颗耀眼的彗星,很快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这是为什么呢?
翻开《史记》一看,关于墨子的叙述只有24个字,只是在《孟子荀卿列传》最后提了一下墨子:“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这与其他诸子百家连篇累牍的记载比起来,关于墨子的记载则少之又少。墨子一生著述甚多,战国时期墨家兴盛时,据说有书籍三车,但如此众多的墨家著作到今天,只残留了《墨子》53篇,墨家学说在当时兴盛了100多年,为什么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呢?
根本原因: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思想“尚同”篇里墨子反复强调这一思想,墨子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
墨家的消失主要是因其思想和秦始皇所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思想背道而驰,从而遭到了灭顶之灾。
首先,秦王朝的封建专制和墨家的学说发生矛盾是主要原因。墨家的“选天子”思想是封建专制的最大威胁,墨子在“尚同”篇里,反复强调“选天子和地方长官”的思想。这种思想彻底打破了封建帝王的世袭体制,与当时的封建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如果这种思想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封建统治者的权利地位便岌岌可危。在这种致命的威胁下,封建君主怎能容忍墨家的昌盛呢?选举君主和各级官吏是动摇帝王权利的事情,怎能轻易让与他人?因此,墨家成为独裁专制者的眼中钉是理所当然的,加上墨家反对战争的坚决态度,墨家集团便成为秦王统一过程中首先要消灭的对象。
墨家消亡的外在原因: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墨学的衰微在春秋时期,由于各国之间的战争,原本的格局受到严重冲击,以致到战国时期,出现独立的小手工业者。这样,新产生的自由平民阶层就为墨学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但到了秦汉,新的封建文化确立,使得春秋战国新兴社会力量革命时代终结。封建制的思想、行为使一些人开始对墨子的激进理论产生厌恶,更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对墨子理论不再热诚。失去了阶级和经济基础,墨子学说慢慢趋于衰微。而后来,秦始皇采用法家理论,更是对墨家造成巨大冲击,墨家擅长的墨械也被禁毁。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墨家的兼爱学说令人难以顺服,其实践可能性极小。同时,秦始皇禁止私学,秦汉的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也使墨家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墨家从此消亡。
墨家消亡的内在原因(一)否定宗法制度,反对血缘关系
从夏朝开始,由家天下到嫡长子继承制再到后来的分封制,中国有史以来,就产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结构,人们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实行族长、家长统治。而墨子则提出了“兼”和“别”的概念。“兼”即“天下为公”;“别”即“天下为家”。墨子认为,正是天下为家使得阶级对立产生,私有制代替共有制,人们尽相征战,亏人自利。因此,墨子提出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无等级的爱。
但是,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后,实行的君主专制使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在政治和经济上得以强化,进而维护和强化着君权,确立着人伦关系,调整着整个封建社会内外部的诸种矛盾,同时,血缘宗法观念也经过长期的演变、完善和强化,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生活和民族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牢固的民族心态、社会心态与伦理规范,基本上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不易的基石。
宗法制的实质是等级制,讲求亲亲与尊尊。亲亲主要是宗法制度在家族中的应用,维系的是家族的秩序;尊尊则是宗法制度在国家中的应用,维系的是国家的秩序。正是亲亲、尊尊的礼制夯筑了中国宗法社会基本框架。儒家思想根基是建立在家族制的基础上的,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以宗族为核心,逐渐地向外扩展,是主张“爱有差等”的。以此来确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和人伦关系,既迎合了统治者的意愿,又适应了小农经济社会一般民众的心态。所以,墨家的理论曾被孟子指斥为“无君”、“无父”,已经说明“兼爱”与中国传统的血缘基础相对立。
(二)高度军事化组织威胁了国家的统一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的权利高度集中于帝王手中,帝王往往不容许其他的军事团体的存在,尤其是墨家这种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行动统一化的、经济一体化的半军事学术团体;成员遵守统一的纪律,遵奉同一个领袖,信奉同一种学说,对统治者而言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墨家有自己的组织形式,明确的宗旨,统一的行动部署,严明的纪律。墨家贯彻墨子的政治主张,有自己的法规,严守纪律,任何人不允许违反墨家之法.违者虽亲子不可免。墨家钜子有对其弟子的生杀之权,以墨象的行为准则作为衡量和处理事情的法典,不顾君命王法,蔑视国家法律和君权。
墨家集团的规模也很可观。墨子救宋时,其弟子禽滑厘率三百人,持守城器械驰赴宋城以御楚寇(《墨子·公输》)。《吕氏春秋·上德篇》记载,墨钜子孟胜率领弟子为阳城君守城,“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同时墨家的成员多敢死之士,据《淮南子·泰族训》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一个团体有如此众多不畏牺牲的勇士,已足以使任何一个帝王寝食难安了。
此外,墨家成员皆精通军事,墨子的著作涉于军事篇章与《孙子兵法》不相上下。墨家弟子也大都精于攻守之道,行兵布阵之法,尤善守御和制作守御墨械。他们的领袖是军事方面的专家,禽潜厘以及其后的孟胜等皆不例外。随着时代变迁,墨家这个半军事化的组织,对统一的国家造成威胁,因此墨家为历代帝王所切齿。
(三)墨家主张存在自相矛盾和空想的方面
“兼爱”思想的空想性。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是一种依附于土地的宗族血缘经济,这种经济形式使中国的宗族组织在中国长期保留。而墨子要求的兼爱思想,只抓住了问题的表面,这与封建宗法制的亲疏差别是格格不入的。墨子提出,要想使天下人相爱,必须爱人如己,就可以消除动乱实现天下太平。
墨子不了解战争与动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是一制度向另一社会制度转变过程中的历史必然,他把社会动乱的原因归结为人们“不相爱”,因而主张兼爱,并到处奔走呼号,但最终于事无补。事实上社会动乱不是减少,而是日益严重。所谓超阶级的爱,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而且,只要私有制还存在,人与我的意识没有消亡,那么墨子主张的爱人父如己父就不可能得到广泛推行,其主张注定只能是一种空想。
这样,在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下,墨家学派逐渐消亡,成为绝学。但墨家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如墨家的生产和节约意识、利他主义的精神等。所以我们在研读墨家的学术理论时,应发扬其合理思想和精神内核,抛弃其不符合时代需求的观点;充分吸收它的战略和战备思想,传承其重科学反迷信的传统。
当时墨家是横亘在封建专制集权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碍,不除掉这一障碍,秦始皇就不能统一中国,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就难以确立。因此,消灭墨家就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他网友回答:在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搞清楚墨家主张什么?代表了谁的利益。
我们知道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兼爱主张公天下,兼爱天下,政治上主张哲学王统治天下,主张独裁统治。非攻是希望天下和平,能够正常的发展。
墨家代表了工商阶级的利益,在哲学上,墨家主张“天”是高于个人的,这个是非常崇高的理想,基本类似于西方的一神教,就是有一个高于人类的人格神,人应该尊崇神的指引,达到天下太平,和平发展的目的。
我们知道西方文明就是工商文明,工商业文明在近代推动了工业革命,一举让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西方文明就是一神教,公天下、兼爱天下。所以墨家其实就是西方文明的东方缩减版本。兼爱、天下和平才能真正发展经济,自由通商,手工业和商业才能得到发展。
墨家消失其实也不意外,中国其实是农业文明,之所以工商业文明在中国得不到发展是因为中国的文明获得了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中原文明需要的是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就不缺粮食了,经济和人口自然就上去了。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是个土地贫瘠的地方,他们只能发展工商业,通过奇技淫巧去埃及平原及两河流域用商品换取粮食,这是西方文明发展工商业文明的根源。
所以墨家在东方是没有生存土壤的,统治者支持墨家是没有统治利益的。之所以在战国墨家突然兴起,很大程度时因为墨家擅长武器装备的制造,擅长攻守城和打仗。各国基本都是利用墨家进行战争,却不支持墨家思想。
墨子这样一个类似穿越者的牛人,把进入现代社会的钥匙放在了那个时代,并公开给各位统治者,然而并没有人识货。中华文明错失了工商文明的钥匙,意味着错失了引领人类发动工业革命的契机。
多年后,当坚船巨炮出现在东方时,谁又能想到,几千年前那个伟大身影曾经把这些通通送到了中华文明面前呢?资源就是诅咒,当你的条件足够好的时候,你是不会想到有人在可怜的资源面前挣扎,从而能够最有效的利用资源。
在当今的世界,类似的例子也在不停上演,石油最多的国家穷困潦倒,一年三熟的非洲平原,遍地饥饿!而中原大地在墨子时代上演了同样的故事,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中国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所以没有人阻止封建统治者的傲娇!
威海链 » 秦朝时期,墨家怎么突然消失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