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是以无德…怎去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首先感谢头条编导的邀请。"老子日:上德不德,是以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段论述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德经《本经》部分。要了解这段论断的内涵,其要务必须了解老子的哲学观点。老子哲学思想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分论了道与德的实质,他讲的是道与德两个命题。道即自出规律,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都有其自然规律,它是存在于客观之外的抽象的东西,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所谓德,即得。德是道法自然反映在客观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的具体表现。有了德便产生了礼,这是有为而治的表现。(关于礼的议题可后续再讲)

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上德即上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即上德。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其德不见,故曰不德。下德即有名号之德,德不及上德,故曰下德。不失德者是指其德不见,其功可称。通俗一点即:德行最高的人,不自以为有德,因此就没有德行。德行低下的人,就怕失去得行,因此就没有德行。

老子的哲学观点具有朴素的辦证法,象"祸福相依",“塞翁失马"等,须仔细认真地揣摩,方能理解其道家真谛。

其他网友回答:

如同研究所有哲学问题,一定要先定义问题,我看很多当代解道德经,都把“德”当做道德的德来解,岂不一开始就错了?

那么,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从古文字出发,可以看到,德,乃心承于天之所赋,所以,古人也有,得于天之理为之德也的说法。

也就是,心,承得于天,谓德。

心者何也?

乃天地万物于人身之镜也。

所以,古人讲的求德,和阳明子说的格物,是一回事,就是以本心照见万物。

上德不德,说的是本心不偏,不以“得”为“得”,而以“本然”为“得”,心之所得,不往外求,往里看,正心诚意,自然“有得”,是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就好理解了,上德往内求,不求有得,乃求正其本心,下德往外求,求“有得”,求“不失”,本来无有,何处保持?是以“下德不失,是以无德”哉。


其他网友回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出自《老子》,体现了道家在道德上的“无为”,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道家在道德上之“无为”观点,某种程度是针对道德虚伪而言的,旨在表明,真正有德的人,不需要外在的道德规范束缚自己,因为道德规范本存于心,还何须束缚。

不过,上述解读是基于社会人伦来解读的,因为在道家思想中,人类社会成文的道德规范也属于是人为的东西,道家的上德之人所拥有的人格,属于道家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是超越人伦的,进入到了道家哲学的研究层面,在这里不宜过多展开议论,因为没有必要。我们仅在人伦层面来研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便已经能够给予我们足够多的处世智慧了。

道家所谓的“上德之人”,他的道德根深蒂固,属于自己的本心,所以,对于以道德为本心的人,就不必时时刻刻将道德规范挂在嘴边来束缚自己。其实,道家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与儒家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

1、“上德之人”之“不德”属“真”,“下德之人”之“不失德”属“假”

在《老子》一书中,记录着如下这段精妙的议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这句话大抵是在告诉我们,真正有德行的上德之人,是不拘泥于道德的概念和外在形式的,因为“德”本于心,于是便在举手投足之间,皆符合德;而所谓的下德之人,时刻恪守道德规范和道德形式,道德于他而言是外在束缚,这样的人,德并不是由内而外的,所以内在本心是不具备道德的。因此,上德的人往往无所作为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往往有所作为而且有心作为。

其实这句话看着比较绕,如果用“真”和“假”两个概念来辨识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上德之人”,他们的内在本心本就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所以,他不用刻意去作为,但是他却在外人的眼里看起来处处有德,这种不刻意去符合德而有德的人,属“真”而所谓的“下德之人”,他们时刻在作为,而且这个作为,是刻意而为,道德规范并未深入其心,他是刻意按照道德规范去做,这种刻意,表明了一种目的。有目的去做,也就是有为,而这种有为,则表明行为并非“出于本心”,而是“私欲”的结果。因此,“下德之人”的有为,在老子那里,就属“伪”了。

2、道家的“上德不德”与儒家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有异曲同工之妙

许多研究道家的朋友对儒家带有一些偏见,这是实在没有必要的,道家之善,是自然之善,儒家之善,是人伦之善,虽然都是研究善的,但是研究的领域不一样,实在没有必要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排斥。而道家也好,儒家也罢,他们的目的最终还是想要人们过得好,过得自由。

只是两家思想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也各自有各自的不足,儒家思想极端了,僵化了,就容易衍生道德虚伪,人的功利心可能会更加泛滥;而道家思想僵化了,极端了,那么极端避世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这是不利于人类社会文明建设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轨迹,社会需要儒家的积极进取,也需要道家的修身养性。

而儒家和道家虽然在学说特色上各有特点,但是二者也有其共同点。孔子曾经说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在说,他在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学习;三十岁的时候生活事业基本相对稳定,可以独当一面了;四十岁的时候,看尽人间百态,有了不被外界迷惑的辨析能力;五十岁的时候,大抵了解到自己来这世上应该做些什么;六十岁的时候,心态平和,不同的言论都能坦然对待;到了七十岁的时候,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得到比较大的提高,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了。

这就是说,孔子一生在经历过各种事情以后,心性和道德修养各方面都有了提高,这个时候,道德准则已经深入其心,道德准则于他来说,不再是外在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恪守的对象了,一言一行皆出于本心,而本心即道德,这是一种道德品性达到极致的理想境界,和道家所谓的“上德之人”有一定的相似性。道家的“上德之人”举手投足之间虽然为自然而然,但是却没有“失德”的地方,这是因为,道德准则已深入其心,成为其心的一部分,所作所为符合道德且无违心,或者说并不刻意,这是一种道德上高度自由的超脱状态。

3、总结:道家“上德之人”与“下德之人”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符合道德行为后者是“刻意”,前者是“自然而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道家“上德之人”不失德的原因在于道德本在其心,他的行为虽属于从心而动,但是皆符合“德”,这是一种道德上高度自由的理想人格。而“下德之人”虽然看上去其所作所为符合道德准则,但是却是刻意为之,是“违心之举”,这个人有身心相离的“道德虚伪”之嫌。因此,我们可以总结,道家“上德之人”与“下德之人”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符合道德的行为,到底是“刻意”,还是“自然而为”。即“上德之人”自然而为,“下德之人”刻意强为。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老子的《道德经》众所周知,强调提倡社会道德。

意思:

最高上(尚)的道德,不会时时标榜道德,因为心中有德;

德不离口光说不练,这是下三滥的道德,因为其内心不存有道德。

老子也在劝勉大家少说多做,少点浮夸,多干实事。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内容。下面我就将本人的《老子探步》中的解释抄录如下: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不德:不贪得。德,通“得”。

②不失德:不愿失去自己的得,即放弃既得利益。

③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④无以为:无成见。

⑤为之:违反道理。

⑥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⑦薄:不足、衰薄。

⑧首:开始、开端。

⑨前识者:前面见识的这些东西。

⑩华:通“化”,异化。

译文

上德不贪得,因此有德;下德不愿舍弃自己的得,因此无德。上德不违反道理而且无成见;下德违反道理而且有成见。上仁违反道理却没有成见,上义违反道理而且有成见。上礼违反道理而且没有人响应他,就扬起臂膀迫使人家按礼行事。所以,离开道然后讲德,失去德然后讲仁,失去仁然后讲义,失去义然后讲礼。可见,礼这东西,是忠信淡薄的表现,动乱的祸道;前面见识的这些东西,都是“道”的异化,愚蠢的祸首。因此,大丈夫立身纯厚而不居于浅薄;心存朴实,而又贪恋浮华。历来,都是有取舍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同时也是《道经》的开头。

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

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

“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品之类的人,看似处处都彰显德行,处处用德的框架来比较似乎都很恰当,但是事实上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在老子的概念里,上德就是“无为”的德。

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具体到德无为,那就是指德支持着实际的社会秩序,使天下大同。此时德是有作为、有贡献于社会的,所以是功于社会的,但它却不因自己对社会有贡献而争处社会之前之上,反而隐藏在社会之下之后。德无为就是德于社会而不居功自傲。

下德自然是有为之德了。有为的定义必然是“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了。

假想我们置身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在这里到处都能听到关于真善美和仁义孝悌的知识的说教,看到那些导师们谍谍不休,不知疲倦地辛苦宣传,他们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并要求人们遵循着德的标准行为而生活。

很显然当下的人们还过着不德的生活,如果是有德,根本不用到处宣传,也就是如果没有不德现象的发生,也就不会发生规范道德,以正视听的必要。

如今关于德的说教泛滥,必是由于社会中不德现象普遍存在的缘故。

德之所以现身说法,就是为了纠正和补救当下社会的不德之偏。

这充分说明了该社会并未真正实现有德的生活。

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下德的社会状态里,我们能够学到关于德的知识,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但正是由于在下德的社会里有不德的普遍发生,所以才离不开德的知识和说教。

其他网友回答:

上德之人不自以为有德,因此有德。下德之人不失去德行,因此没德。

上德之人做事情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所作为。

上德之人做事情付出不图回报,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下德之人做事情有所失有所得。做不到老子所教导的无为而治。

其他网友回答:

上古修道之圣君,居道无而用德一,其德末朴散,其德无上,故曰:上德。

上德圣君以无为为宗,不以德教化子民,尊循自然,子民安居乐业,自作自息,自生自灭,其德不可见,而合于道,故曰:不德。

上德圣君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风调雨顺,子民生活无忧,心身健康,民得以全,是以有德。

下德者,其修道的层次不及上德之君。

下德之君的修炼状态,其德二已经朴散为五,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德的完整性丧失,惟恐失其德,为了防止德的流失,行有为之教,子民可见其德,可见其功,故曰:不失德。

下德之君有为,并有意表现他的德治,故曰:无德。

上德之圣君,行无为而治,法道安静,因循自然,无所改而为也,无以为而为也,无所因而为也,无所为而为也。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老子道德经三十八章描述的。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认为有徳,德低的人以有德而自居!也可以解释为:德高的人顺其自然而为之,德低的人做事而念念不忘。老子道德经在二千多年就告诉我们:做了有德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做了好事,我是有品德的人,你们要表个表扬我---不是这样。做完就过去了,这才是真正的德,不是作秀。我做了好事没有人看见,老在强调,这是一种境界不高的表现!


其他网友回答:

<2>《道德经》第38章定义为“尚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一人付出逾万众获益,誉为舍生忘己无私奉献。万众受损只一人占利,贬作私歹心黑损人利己。付出努力虽未见功,却是可歌可泣的行为。不想付出却想获得,是最可悲可鄙的行径。一人之力弱小单薄,二人之力可收助功,合众之力可建奇功,振臂而得呼应则无功不建。因此不以弱小而放弃,不以卑微而嫌弃,不以爱憎而抛弃,不以好恶而遗弃。德行赏善,大过通由怱视小过累积而惯成。行为检点,从小善做起培养善信德行。有担当的人敢于承责而不卸责,勇于实践而不缩首愄尾,崇尚品德剔除沥渍。

(说说:以上注解仅供爱好研读老子道德经学者参考、借鉴、启发!)(荐读品)

标签: 上德不德 有德 子曰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