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以无为来观察世间的奥妙(运行规则),以有为来观察世间的规则是如何运行的。这世界却在运行之中,千变万化,普通人也很难悟道。
其他网友回答:想领悟《道德经》并不能从只字片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可能都误读本意!再者,《道德经》版本千余个,读《道德经》者人人都有一本《道德经》!
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这里的《无》是指事物没有形成之前,《有》则指事物己形成,而老子说,道为万物之宗,即于道中揣摩其中奥妙,从事物的本身寻研其端倪!这不就是科学研究吗?
二千五百年的老子超级大脑!中国人的自豪!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这句话的前“欲",指不属于自己的,多余的,累己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能贪得无厌,累己累身,反招不测,坚持不贪,结果精妙无穷。后"欲"则是指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力所能及的,只要坚持,终能实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最终实现理想,获取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目前有两种读法和见解。 1、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常无,意欲观察其深渊高妙。常有,意欲观察其所归趋。徼,通“侥”,边际的意思。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和本体,如要想更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2、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常没有欲(欲可理解为人的情欲和志欲),才能观察到其至妙处。常有欲,才能观察到其规律及目的。推而广之,人类用无意识来发现事物的奥妙,用有意识来归属他的边界。
3、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一章。
4、第一章全段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全段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古人解释版:我们要从常无中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观察道的边际。 现代解释版:我常常让自己处于“无欲”的状态 ,因为这样我才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然后让自己进入“有欲”的状态,因为有欲望才会有动力,这样我才能够去证实或解决我发现的这些问题。 出土文物新版: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语出:老子《道德经》 原文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翻译:宇宙大道,是可以认知、表述、可以遵循的途径,但不是恒定不变的。这些理论也可以叙述清楚,但也不是亘古不变的概念。 从“无名”角度去分析,是万物之“始”的状态。从“有名”角度去分析,是万物之“母”的状态。
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两者来源相同,不同的称谓,但说的是一回事。道中的变化玄妙无比,是看清众多奥妙的关键。 扩展资料: 老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揭示出来了。
与今天人们所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刻内涵所在。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
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 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老子第一章的内容是《道德经》概论式而阐述的 在这里要纵观道家整体而出发才能讲有所得。 这里我们要知道:“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层意。 并且“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一层意。
另外我们也知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层意。 所以: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推到这个结论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道德经》中“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实际上需要我们首先在“无欲”状态下跳出圈外,秉承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弄清整个情况的来胧去脉,抓住事情的关键,认清事情的本质。
对此,也是在讲“道”在“欲”上的特点,因为“道”成就万物而又不是万物中的任何一物,所以“道”无偏私,亦无欲,因此能够保持一个无欲的状态,自然便可以多少体会“道”的微妙;但是,万物先天之欲,实则是“道”下落到万物的体现,所以,时常进入有欲的状态,则可以观察到道的“矢向”。在面临复杂的情况时,继而以“有欲”的心态去决定事情怎么做。从而最难得应该是自然处事、一切顺“道”,最容易的却是心怀欲望、自陷困顿。“有欲”容易“无欲”难,所以老子才这样告诫我们。
謝邀。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简言之:经常于事物发端前观察探究想要答案的奥秘;常从事物本源深入研究其发生与发展,明辦表象与本质。未必准确,请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出自《道德经》第一章,原文(按王弼注本)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笔者认为这一段话前后应当联系起来理解:
“无”代表物质,是宇宙之本原。“有”代表“无”(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和时间,是“万物之母”。这是老子自然观,虽然时代不同,语言不同,但这是《道德经》的纲,理解题主提出的问题,必须以此为前提、为指导。同时,标点符号应更正。
由于老子赋予“无”与“有”的特殊内涵,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应理解为:恒久的“无”(物质)形态,我们需要观察其微妙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恒久的“无”(物质)存在形式——“有”(时空),我们需要观察其无边无际的客观规律性。
谢谢邀请!
注:①常,指恒久不易或变化的规律(《辞海》)。②欲,想要,需要,将要(《辞海》)。③妙,细微,眇小,奥妙(《辞海》)。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④徼(jiào),边界,无边无际。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出自《道德经》第一章,用比喻通俗的讲,就是说要想让镜子照的更清楚,就要把它擦的足够亮。八十一章《道德经》中,第一章最重要,而第一章中,这段话最重要,由此可见此段话在《道德经》中的地位。
“无”是打扫房间为了方便我们更好的理解,需要先对“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重新再断一下句:
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道德经·第一章》“无”是个动词,意思是让它无,让什么无呢?就是要让一切事物身上那些被我们强行帖上的标签无,我们平时认知事物,其实是在往它们身上帖主观标签。
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一旦被我们作为认知对象,“可爱”、“讨厌”、“珍贵”等标签就被帖上了,虽然站在石头的角度,这些标签和它没任何关系,但对我们而言,这些标签和石头之间已经被划上了等号。
就这样,每一个被我们捕捉到的事物身上,都被帖上了大大小小多个标签,我们的心象一面镜子,而这些标签则象是撒在镜面上的尘土,尘土越多,镜子里的影像就越模糊,我们认知事物的真相也越困难。
所以《道德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恒无”,要把这些标签撕掉,这就相当于是清除了心镜上的尘垢,只有这样,才能让镜子里的影像重新变得清晰起来。“恒”就是时时刻刻,“恒无”,时时刻刻保持心镜无染。
“欲以观其妙”,镜子表面擦干净了,再去照物,事物的妙处就能显现出来了,这个“妙”就是事物从无到有的一个变化过程,这是非常奇妙的,一个事物,只有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它。
“有”是请进客人“恒有,欲以观其徼。”前面是观察一个事物是怎么有的,这里是观察它有了之后,又是怎么无的,前后两个叠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生灭过程。
“妙”和“徼”是在讲事物生和灭的边界,前者是从无到有的生,后者是从有到无的灭,关于这一点,释家也有一个“事边际性”的说法,“事边际性”包括两层,一个是有的状态,叫尽所有性,一个是空的状态,叫如所有性,这就是释家所谓的性空缘起,以及缘起性空。
而“恒有,欲以观其徼”就是尽所有性,“恒无,欲以观其妙”则是如所有性,说法虽不一样,但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并无差别,万事万物都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是万物的共性,也是万物的真实性,只要我们遵循先打扫再请进的原则,就能观察到这个真理的存在。
认识到这个真相对我们很重要,这会让我们破除掉很多错误的执着,缘生缘灭是万物的共性,但很多事情我们都是要等到结果出来了才知道害怕,却忽略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这就是不懂缘起的道理。
曾子的“慎终追远”就是对此类情况的正确处理方式,要从事因上着手,提前将那些导致不良后果的因素抽掉,不要让这些缘聚起来,那么我们担心的后果自然就不会出现。相反,我们希望出现哪些结果,也要提前下手,让缘尽快聚起来,等到条件成熟了,结果必然出现,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通过对“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古人的智慧真是高明,普通人眼光短浅,被欲望驱使,罔顾客观规律,从而只顾眼前,给自己留下了诸多的后患,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的。
总结总之,万物皆有所遵循的规律,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更改的,只有我们彻底抛开主观上的成见,这才有机会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相。
就象平时品尝美食,其实我们等于是在品尝佐料,因为加工美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按自己的喜好加佐料,所以孔老夫子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那么我们要想真正的品尝到食物的原味,就要把里面的佐料剔除干净,我们可以不喜欢,但不能因此而忽略真相。
其他网友回答:
“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缴”,语出《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恒,永恒不变,后来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改为常。常,常常,经常,表示恒久,这里引伸为规律。
恒,规律。无欲,没有欲望,表示是客观的规律没有欲望意识。妙,奇妙,真妙。“恒无欲,以观其妙”,表示客观的规律是没有欲望也没有意识,视之不见,但是,看到天地万物的奇妙的作为与神奇规律的运行,从奇妙的现象中可以感受到奇妙背后那看不见的规律。
“恒有欲,以观其缴”,恒,这里是主观的规律。缴,痕迹。万物的本质是能量,能量是有欲望与意识的,能量在宇宙中的运行是会留下痕迹。所以,只要观看万物生长所留下来的痕迹就可以知道宇宙运行的规律。
宇宙是由客观的规律与主观的规律组成的。客观规律是隐藏在宇宙中的真理,自有永有,“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万物都是依据真理的客观的规律运行,万物是看不见的,所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是,真理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计算的,它就是数学。发现数学的公式就是发现真理,所以,《圣经》说上帝看不见的除非自己显明出来,被发现的数学就是上帝属性的一部分。
主观的规律是宇宙的能量,宇宙的能量无处不在,但是,能量运行在规律之中,能量的运行有迹可循,能量的存在是相对存在,而能量的运行时根据数学的环境在相对变化,能量的物理性如果没有数学的规律控制,物理是不存在的,所以,物理的根本是数学。数学是水管,物理是水,数学是客观规律,物理是主观规律,客观规律与主观规律融合在一起才是宇宙正常运行的宇宙规律。
恒无欲=数学。所有宇宙奇妙的现象的背后都是数学在计算。恒有欲=物理。宇宙中所有的物质的运行其背后都会留下痕迹,就好像使用电脑只要你在电脑里留下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会留下痕迹是一样的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疫情期间,不出门或少出门,静待发展结果。就是“无欲以观其妙。”医学工作者奋战在一线,救死扶伤。科学界分析病因,研制抗病的药物,就是“有欲以观其徼。”
威海链 » 怎么理解《道德经》中“恒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