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为何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在教人平凡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野狐试答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这句话没有教人平凡的意思,恰恰说得是超凡的问题。

庄子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他认为摆脱物的束缚,不依赖、凭借外物就可以成为最高境界的人,就可以神游于天地万物之间,甚至可以超乎时间之外,到达一种绝对的自由状态。

至人、神人、圣人其实是一个人,换了三个说法,只是为了强调这种最高境界的人,这三句话要放在一起去理解,意思是最高境界的人是无己、无功、无名的;反过来,也只有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高度,才能成为最高境界的人。

无己就是忘身,忘掉自己,庄子讲坐忘。老子说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庄子讲的是弃形求神,讲的是修道的问题,和我们做人也是有关的。

无功不是不作为,而是有大作为,但不以作为当作为。在道家,自然是最高的法则,自然造化的功劳是最大的,但自然从不会标榜自己的功劳,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做就做了,做过了就过了,最高境界的人就是要参同天地,有大功而不言功。

名是外在的、虚妄不真实的,庄子要的是本真的东西,只有忘掉这些外在的虚名才方便修道,才可以到达最高境界,所以修道之人力戒名利。求名求利,邀功请赏那是俗世的事情,是有背修道的东西。

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精神修养的方法。功利化、物质化太强的今天,学点庄子的淡泊超然,对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大有好处的。

其他网友回答:

至人无几,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神人、圣人首见于《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三者都是《逍遥游》所设计推崇的理想人物,都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对这三者的内涵最早进行解说的,一般认为来自《庄子•天下》: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

这个解释过于玄奥。个人认为,对所谓的至人、神人、圣人可以从精神境界与社会功能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在精神境界上,三者并无高下之分,都是得道者,所以我们就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进行论述。

首先,个人明确认为,“无己”“无功”“无名”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民“无己”则为至人,臣“无功”则为神人,君“无名”则为圣人。

如《大宗师》所说:

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 伏牺氏得之,以袭气母; 维斗得之,终古不忒。

庄子此处所列举的豨韦氏、伏牺氏、维斗都是得道者,可以挈天地、袭气母、终古不忒,都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但他们仍各居一方,各司其职。根据资料记载,无论是豨韦氏、伏牺氏还是维斗,得道者之后的职责与其得“道”之前的身份职守有着密切的关联。

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而这些个体又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或者阶层。各个群体有着各自不同之“累”,按现在的话来说,各有各的烦恼。君王虽然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却终日为求贤德之名而负累;做臣子的有社会地位,不求贤德之名,却念念不忘建功立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普通百姓 ,不用考虑建功立业,更不用操心天下事,那么唯独关注的就是自身,也就是“至人无己”的“己”。

以庄子的思想理念来看,“己”“功”“名”是社会中人们得“道”的三大障碍。消除这些障碍,就可以得道。于百姓而言,要“无己”,于臣子而言,要“无功”,而于君主而言,则要“无名”。

所以,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并不是教人平凡,而是为人们得道提供途径。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小楼,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出自于庄子的《逍遥游》。

“无名”的“名”与《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名同义,应解释为“无特定形式”。“名” 与“道”相互对立,道无形支配着一切,“名”是“道”的形式,是由道产生的,由道主导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源头,物不过是道的一种变化形式。

在庄子的哲学中,“物”就是“形”,“形”是可变的,万物从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 “万物以形相生”,但是道虽无形却最具实在。因此,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不求名”,而是摆脱所有有形事物的束缚,与道成一体,自由的境界,正是“逍遥游”所说的“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 “无功”的“功”应为“功能、用处”。这种说法在先秦作品中是相当普遍的。

荀子在《天论》中说,天道“不见其事而见其功”“以全天功”,韩非子在《解老》中也说“德者道之功”。这些说明表明“功”也是道的一种体现,即特定事物的功能和功用,也包括人的功能功用。 “神人无功”是指达到最高水平的人没有人为的功能,只有虚与道的结合, 听顺于自然。庄子在他的《大宗师》中也说:“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堕肢体、 去聪明”也是指让人们抛弃各种功能。

总之,“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没有自我,没有人为功能,没有特定形式的境界。这是庄子所说的最高境界,也是“道”的最高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确实有道理,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帮他,他会很感激,如果不需要的话,你就是帮助,他也不会领情,正如古人说得好,穷时帮一口,胜似饱肚帮一斗,有时候,一口饭能救活一个人的命,因为他缺着,一斗米人家没放眼里,因为他家里有千斗万斗,多一斗和少一斗根本看不出来,不但不会领情,甚至在心里还会讥讽。

人本来就是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任何伟大都是来自平凡,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才能检验出真理……

其他网友回答:

教人不要“浮”不要“飘”,要踏踏实实地生活别像一个二楞子似地整天闹腾追求些不靠谱的“虚名”。

其他网友回答: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并非教人平凡,而是阐发他追求自由的哲学。

这句话,是庄子在《逍遥游》里说的。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就不能不对《逍遥游》的要义加以解读。

庄子干嘛要写《逍遥游》?所谓“逍遥游”,就是庄子向往的一种不受约束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理想自由状态。

此文开篇即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鲲,是大鱼,大到“不知其几千里也”。但是,这个时候,鲲是不自由的,潜于水中,凭水浮游。

在庄子那里,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物化”。这是由道家学说 “变化”的思想而来的。

老子的《道德经》,说来说去,讲的是变化——从无到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也在变化,强与弱,上与下,明与晦等等,都在变化转化。

后人,都认为庄子属于道家,所以有了“老庄”一说。

其实,庄子和老子,有很大的不同。老子看到了世间万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他过于消极,以致主张退回到“小国寡民” 的状态去,以不变应万变。

庄子则孑然不同,他也认为万物是变化的,然而却主张,借助这种变化,去追求绝对的自由。

所以他在《逍遥游》里说,鲲已经大到不知几千里也,可这并不是真正自由的状态。

他接着说,必须变化,“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就是“物化”,是一种主动的变化。

鹏仍然很大,“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相比鲲,鹏已经可以从水里出来了,自由多了。

但是,这仍然不是真正的自由。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不是生气愤怒,而意同于“鼓”。孔子曰:“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这个“怒”和“鼓”,都是“充满”的含义。“怒而飞”,就是双翅鼓满了空气,乘风而起。庄子后面说的“抟扶摇”,也是这个意思,“抟”是“鼓”,“扶摇” 是升力很大的风的名字。

鲲化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比起潜于水中,已经自由多了。然而,这是真正的自由吗?还不是。因为,大鹏还必须“怒而飞”,还必须“抟扶摇”,后面还说到要抟“羊角”,“羊角”也是大风的名字。

庄子又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

庄子的时代,对于日月运行、阴阳变化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冬为阴,夏为阳。“六月息也”,“息”不是休息,也不是减弱。在古汉语里,“消”和“息”是一对反义词——“消”是消弱,“息”是生长。

庄子这里是说,鲲变化为鹏,飞去南冥,就是开始了变化的进程。这就是“物化”。

在讲完前面这些内容后,庄子举了很多深奥的例子。

比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抬头看见的青苍天色,你能确定就是天空的本色吗?茫茫天际,真的是寥廓无穷的吗?从天上向下看,和从下向上看是一样的吗?

好像和前面的鲲鹏毫无关系,而实际上,关系大得很,庄子是说,未知何其多,有限的自由,是不可能知道谜底的。

再比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水过于浅,就不能承载大船。一杯水倒在堂前,只能是草芥为舟了,把杯子当船,都会搁浅。

这也是在说,有大自由,才能完成大使命。

还比如,“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而起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知了和学鸠这种小鸟笑话大鹏,我们,“决而起飞”,就是一“挣巴”就飞了,飞到树上,实在不行就落地上,干嘛要飞九万里去南极呢?

这依然是说,没有足够的主观决心,是不可能获得真正自由的。

庄子的文章恣肆汪洋,看似毫不相干,然则环环相扣。

在讲了“物化”之后,庄子开始讲“人化”。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微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这段话里,庄子列举了“知效”、“行比”、“德合”、“徵国”这样四种人,掌握知识后能够依照去做的、能够在一乡里做表率的、可以与国君德合为臣的、经验和才能可应付治理一国的。

这是庄子对人才由低到高的四个等级划分。

可是庄子说,在叫宋荣子这个高人看来,只能一声哂笑,这四类人虽然自视甚高,“也亦若此矣”——不过如此。

接着,庄子又讲了比这四等人更高的三种人。

第五种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此种人的智慧和境界,已经到了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度,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庄子说,“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这样的人,世上是很少的了,他们对于世事,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第六种人——“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音,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道家说,庄子师从列子,未知真假。不过,庄子确实认为列子是高人,列子会飞,在高空中被冷风吹到反而觉得很爽,不停地飞十五天后还能返回。庄子说,你们天天求褔,能达到列子的境界吗?可是,列子飞十五天,他仍然要靠风,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的自由。

第七种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认为,这种人不乘风,而“乘天地之正”。什么是天地之正,有人解释是“天地之间的正气”,实际上,更应该解释为“道”,也就是规律。庄子说,你掌握和驾驭了天地之间的正道,自觉遵循规律,此时的生命,才真正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接着,庄子就要说到“至人”、“神人”和“圣人”了。

在讲了七种人依次提高的境界之后,庄子说:“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果说庄子是道家,至人、神人、圣人这三种境界,才是对老子“无为”的最好诠释。

所谓“至人”,“至”是达到,“至人”,就是达到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就是“无己”。“无己”,不是完全忘我,而是掌握自己的命运。

“至人”是分层次的,掌握自己命运,是第一层次;更高的层次,是“无功”。什么是“无功”,究竟是一个人有了大智慧、大才能,贡献于天下,但从不需要天下来感谢他。所谓“无功”,是不邀功,不贪功,不沾沾自喜,反而默默无闻。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可以称得上“神人”了。

“圣人无名”,庄子说,真正的圣人,是没有圣人之名的,如果说某某是圣人,他就一定不是圣人了。真正的圣人,做了无数好事大事,但从不以圣人自居,而且极力避免“圣人”这个称呼落到自己头上。

其实,孟子也讲过类似的思想——“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讲了六种境界。

庄子认为,至人、神人、圣人,是一个人掌握自己命运,获得最大限度自由的最高境界。

后来的许多人,包括帝王们,实际上很欣赏庄子这个思想。

比如,唐魏征奉敕所写的《九成宫醴泉铭》就说到:“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还说:“大道无名,上德不德”。其实体现的都是庄子的这一思想。

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司马迁说——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做过植物园园长一类的小官,楚威王曾想拜他为相,这是很大的官了。庄子说,别侮辱我,拂袖而去。但他学问“无所不窥”,什么都懂,但总体上属于老子学派。这是司马迁的记述,也是关于庄子最详尽的记述了。

庄子生活的年代,诸侯争霸,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凭他的才能,辅佐一个明君实现争霸目标大概不是太难的事。

然而,庄子思考得更深刻,一个明君或一个能臣,就可以挽世界于水火么?所以他才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他想的明白,即便干得再好,最后不过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已。

庄子是反复思考过的,也很痛苦,于是才说,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他没有几个朋友,大约只和那个“学富五车”的惠施还是谈话对手,也是俩人见面,就因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而吵架。

于是,庄子着重思考的,就是人如何才能活得自由。

“至人”、“神人”和“圣人”,恰恰反映的,就是对此的深刻理解。

据此来说,庄子,是一个世界级的哲学家。

别说西方学者探讨人的自由云云,庄子比他们探讨这个问题,早了两千年还拐弯儿。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庄子·逍遥游》里面的一句点睛的结语,是由鲲鹏一飞九万里高空,与在树枝上飞跃的蝉和麻雀作对比,从而引出“小知(智)不及大知(智),小年不及大年”的论述。所以,我很奇怪题主读庄子这句话,是怎么读出他“在教人平凡”的意思来的?

在庄子的理想中,人世间所谓的圣人,其实是不足道哉的。因为他认为在圣人之上还有两种更高层级的人:第一种是至人,其次是神人,然后才轮到圣人。

至人、神人、圣人这三种人有什么不同呢?

也就是说,至人第一,神人第二,圣人才排个老三?原因在哪里呢?这就需要用到题主提到的这句话了: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是个什么状态?

那么,至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状态的人呢?庄子说是:无己!也就是没有自己!一个人没有自己又是个什么状态呢?

首先我们来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是如何辨别自己的呢?也就是一个人如何把自己跟别人,或别的动物甚至生物区分开?

最直观的,那当然首先确定自己是人,然后根据自己的体型、模样、鼻子、耳朵等等这些由肉和骨架组成的躯体来区分,来确定自己是自己。

至此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如果这副由肉和骨架组成的躯体没有了呢?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庄子认为的“至人无己”的状态。

我们人类,为了维持自己这个躯体的正常运转,就不得不向大自然摄取必要的物质,比如空气、水、食物、衣服等等,所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与大自然是对立的。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有所待者”,意思就是有所依赖,有所凭借。

假如,我们没有了这个躯体,也就不需要从大自然中摄取这些东西了。这时我们与大自然当然就不是对立的了,因为我们就是这个大自然。这就是庄子说的至人无己的状态。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又是个什么状态?

次于至人的神人,他们做什么事是不讲求功德的。也就是说,神人做事的时候,只是因为他认为应该这么做,于是他就这么做了。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只是因为他睡醒以后觉得周围漆黑一片不舒服,所以就拿来吧斧子胡乱划拉了几下;女娲造人也是一样,完全是因为她觉得天地间没有人没有生气,于是就仿造自己的样子造了人。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庄子说的“神人无功”的意思。

至于比神人还次之的圣人,他们做事是不在乎名声的。更准确点讲,圣人只做对的事,而且在做事的时候是不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的。也就是因为这样,老子在《道德经》中才这样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至人、神人、圣人,我们怎么理解才更清楚?

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今天,每一个人几乎都已经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由长、宽、高组成的三维空间里面。有很多科学家提出了这样了这样一个假设:既然有二维空间、三维空间,那有没有四维空间、五维空间,甚至更高维的空间呢?

当然,目前还没有科学家能够证明四维及更高维的空间是真实存在的。但如果我们假设真实存在,那庄子所说的至人、神人、圣人就应该是存在于不同维度空间里的人。

圣人, 和我们一样,存在于三维空间里,只是因为他们先知先觉,所以能抢先怎么做是对的,以此来引领人们去做。神人, 应该存在于比我们更高一个层级的维度空间里,所以像开天辟地、捏土造人这样的事,就像我们在二维空间的纸上画几个小人那么简单。不过用庄子的话来说,他们还是“有所待者”。至人, 应该存在于比神人更高层级的维度空间里,他们是完全的“无所待者”,因为他们就是大自然,就是宇宙,就是道。当然,以上言论仅是我个人在看完《逍遥游》后,经多年思考想到的。有失偏颇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多多批评指正

标签: 至人无己 在教 庄子 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