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流逝,自身也在不断“改良”适应时势。而文化“适应”的结果就是互相融合,并非非此即彼。所谓的兴衰就是与时势匹配得融洽与否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没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下去,墨家儒家是为了迎合封建社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封建社会消亡,新社会类型发展,墨家和儒家文化不再合时宜。
谁的思想更符合统治者的政治利益;谁就更兴盛。
其他网友回答:学习传统文化,不必釆取学究训古的方式,只要回到那个时代,就一目了然了。
学习传统文化只是为了得到启发和借鉴,不必把圣人之言作为真理的化身。
墨子的祖先也是官宦人家,到墨子时己是一届草民。所以主张兼爱,非攻,节葬,完全符合墨子的身份。
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努力学习技艺,刻苦劳作,完全是一副穷家贵、、、。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
多少文章成妙论,奈何难测是人心。
墨家,想让富人保持穷人的生活状态。
儒家,想让权贵遵循君子的道德情怀。
且不说人有了钱之后为什么不能穿名牌开名车住豪宅泡美女,单单让每一个富豪都变成名符其实的慈善家,环保家就已经让人吐血了。
要求每个君主诸侯和三公六卿都学会宽容,学会推辞,学会奉献,学会无私,恪守正义,崇尚良知,要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能当上权贵,恰恰是因为将这些关键因素全部抛弃。
无法倡导墨家思想,是因为它消灭了成就感和虚荣心,甚至一键删除了生活的动力,活着不一定为了享福,但总不能让人自讨苦吃吧?
必须倡导儒家思想,是因为只有人们不成功,才能捍卫我的成功。小人最喜欢就是除了他以外全世界所有人都特么是道德君子,那感觉甭提多爽了!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什么适者?适者就是强者。而强者的第一需求就是自己越来越强,别人越来越弱。
所以,墨家思想一个被排除在外。因为剔除了强者的快感和存在感,更忽略了强者存在的价值。
所以,每当乱世,儒家思想也被排除在外,力量才是一切,所以乱世需要的是张良,陈平,郭嘉,贾诩这种谋士,而不是蔡邕、陶渊明,杜甫这种酸儒到极点的君子。
所以,一旦太平盛世,稳定才是一切,除了朕以外,大家都要作君子,不争(只能我一个人争),不抢(只能我一个人抢),不贪(只能我一个人贪),不弑(我可以杀你们,但你们不能杀我),忠孝仁义礼智信,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缺,全给天下人戴上儒家的镣铐。
规矩是我们定的,但我们可以不守规矩。你能奈我何?
你能奈我何?
在儒家思想里,什么是礼?归根结底就两个字
尊卑!
这两个字,鲁迅先生的解释更痛苦一些——吃人!
人人平等,在一个受儒家思想熏陶三千多年的国家里,怎么……可……能……?
其他网友回答:<2>首先我们说儒家
儒家起源于孔子,而且孔子也没有把自己命名为儒家,他的一生,都是在为了恢复周礼而奋斗。
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本来是为了稳定社会,周礼也确实将社会稳定了数百年之久。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时代,有些诸侯、卿大夫敢于僭越周礼,自行其是,越制享受,随着周天子的影响力变成微乎其微时,出现礼崩乐坏也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诸侯国之间者了是尔虞我诈进行各种阴谋、阳谋。每个诸侯不再按照级别要求去行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意思是:
孔子说,季氏以八佾之舞,在他的家庙庭中舞之。是可忍也。这种事,季氏犹可忍心为之。孰不可忍也。他还有何事不可忍心为之。忍字, 这种事都能做得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但是那个年代,哪一个诸侯还愿意用周礼来约束自己呢?所以不会有人鸟他。
后来到了战国,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纷纷游说诸侯以王道治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的就是孟子与魏惠王的对话。到了战国时期更加没国家愿意推行儒家的思想,那是法家、兵家、纵横家的天下。
一直到了在汉武帝时代,由儒家弟子董仲舒推出天命和天人合一的概念,将皇权与天命联系在一起,儒家思想得到政治上的支持,开始兴旺,从此影响中华文明上千年。直到至今。
由墨子开创,百家争鸣是从墨子批儒批孔开始的,这是春秋与战国之间的事。但墨家学派其兴起快,其消亡也快,并未能真正撼动儒家的根基。
墨子高度肯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墨子说:动物是不必男耕女织的,因为羽毛就是衣服,蹄爪就是鞋子,水草就是粮食。作为人,却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劳动则不得食。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首先,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劳动,都要做出贡献。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贡献则因分工不同,叫“分事”,比如君王大臣搞政治,贵族当助理,农民种庄稼,妇人做纺织。这些都属于劳动,也都有理由有资格、按照贡献大小得到相应的报酬。这就是自食其力,按劳分配。
其次,既然按劳分配,那么,为了体现公平,社会也应该保证所有人都“各从事其所能”,让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是各尽所能。
第三,既然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那么,社会的管理,就应该是有能力的人上,没有能力的人下。即便地位卑贱如农民、工人、商贩,只要有能力,也应该给以封爵,送地。相反,即便是贵族的骨肉之亲,没有能力也不能做官。
总之,尊卑贵贱,都必须根据能力、表现和贡献进行调整,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与陈胜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机会均等。
但是,墨家的思想在当时根本不可行,说提很好,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
穿粗布衣服,着草鞋木屐,整天干活不休息,弄得小腿上没有粗毛,腿肚子上没有细毛,非如此不能叫“禹道”,不能算“墨者”
这与人们的生活目标是相违背的,人们的愿望,是既要平等,也要过好日子。人人破衣烂衫,餐餐粗茶淡饭,天天劳动不止,还不准有娱乐活动,这样的日子恐怕没人想过。
所以,等墨子死后,他的思想也无法由其弟子传下去。就此over了。
儒家和墨家兴衰的根源,大抵可以归结为两个学派维护的阶级是否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主角”。
从历史演变来看,我们可以大略总结儒家墨家兴衰轨迹,战国时期,粗略看上去,墨家兴盛,儒家没落,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墨家便逐渐销声匿迹,儒家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
1、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兴盛,儒家没落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受欢迎情况,甚至让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发出了“墨翟之言盈天下”的感叹,可见墨家思想,在战国时期那个战乱的社会大环境,属于深入人心的思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墨家思想中的许多观点都喊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大抵属于维护底层劳动人民的学说。
次要原因有许多,这里说一下比较突出的一点。墨子之前,在孔子的带领下,诸子百家开设私学,将知识带给底层人民,私学平民化成为一种大趋势。也就是说,儒家的“有教无类”思想让一般人也能获得“教育”,这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底层的手工业劳动者中出现许多能人志士。而这些能人志士中有许多人在墨子学说中找到归属感,墨家继而被逐渐壮大。
因此,我们可以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没落,墨家兴盛”的原因做一个大致的整理: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阶级的统治不再那么牢固,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情况就比较明显了。于是,维护尊卑有序的儒家,大抵就不受用,这也导致了孟子奔波的一生。而墨家就不一样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由于贵族阶级的统治像往昔那般牢固,再加上孔子开设最大规模的私学,让一般人也能获得受教育的能力,诸子百家紧随其后,办学收徒,于是,底层社会的人民也能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并且人才辈出。而战国时期又是一个求贤若渴的年代,有才的墨子脱颖而出,再加上他的学说喊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以至于墨子在战国备受追捧。
2、秦始皇后,墨家渐渐销声匿迹,儒家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主流学说战国时期的大乱战不可能一直持续,总会出现强者最后统一诸侯国,成为天下共主,秦始皇就是这位“强者”。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意味着要恢复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就墨家之“兼爱”思想来说,该思想旨在反对“尊卑有序”中的“等差之爱”,这显然不利于秦始皇巩固自己的权利,墨家思想随着封建社会秩序渐渐深入,定然是会逐渐消失的,这是学说的“特色”,以及社会大环境决定的。
儒家思想就不同了,一直以强调“社会秩序”为特色,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以后,更加适合实现封建统治,对君权的巩固,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由于儒家思想素来与维护“礼”为特色,而封建社会必须有一个“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所以儒家思想会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主流学说,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3、儒墨兴衰的原因,大抵就在于学说维护的阶级是不是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主角”从上述的议论,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儒家在战国时期没落,汉武帝时期成为主流学说,主要是因为儒家素来维护“礼”,这个“礼”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就是“尊卑秩序”。这个“尊卑秩序”确实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但是也能巩固君主的权利,对加强统治阶级权利有帮助。
而墨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兴盛,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渐渐没落,是因为战国时期求贤若渴,贵族阶级对社会的统治不那么稳固,而一般人也能受教育,社会底层人民有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和更宽阔的舞台,于是在战国时期,墨家成为最受欢迎的学派。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社会底层人民发声的墨家学说有碍于秦始皇巩固自己的权利,随着君主集权制的深入,墨家思想销声匿迹属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儒墨兴衰的原因,大抵就在于学说维护的阶级是否是当时社会大环境的“主角”了。
其他网友回答:封建社会的统治阶段基本上都吹捧儒文化,使之一支独大。在没有其它文化竞争与交流的基础上,最后使儒文化演变成了“儒教”。
其他网友回答:墨家思想产生背景及其主要思想
墨学源于夏文化。“墨子与孔子异,其学出于夏礼。”《韩非子·显学》篇说到,孔子墨子俱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庄子认为墨学源于夏禹,庄子盛年距墨子卒仅四五十年左右,应该说他比任何后人更加了解墨子,庄子所载更能真实地反映月墨子思想:墨子崇尚夏道,墨家效法大禹。墨学文化深受周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墨子早年在鲁国受过系统的学习,鲁国长期受周文化的浓厚影响与熏陶。通过系统的学习,墨子对周文化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墨子对儒学达到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提出与儒学完全不同的主张。“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道而用夏政。”墨家的思想主要有十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和明鬼思想。
墨家思想衰微原因分析
1
墨家思想与时代发展潮流相背
“兼爱”思想在墨子的十大理论中居于首位。它的理论内涵与儒家的理论内涵是格格不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使得墨子的兼爱思想无人问津。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和明鬼的十大主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诸子之间的相互批评,我们可以看出,墨子的这十大主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战国末期,各个诸侯国相继覆灭,取而代之的是大一统局面的出现。“非攻”已经过时,“尚贤”“尚同”“节用”等在其他各派中有所体现,已经被融合或被其他各派吸收。明显的有儒家兼有或吸收其思想,孟子云:“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由此可见,百家争鸣末期,各派汲取百家之长。在这种情况下,当朝统治者无须按照墨家的思想来治国治世。
2
墨家的思想理论思想理论的薄弱性
任何社会的建立必然体现统治阶级的思想理论,因此不论哪个王朝建立,它所要做的就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断向人民灌输其思想。但是,墨子的思想还主要关注政治与伦理思想,到了墨家后期,墨家的主要思想转移到了科学与逻辑方面。这样的转化结果,使墨家在科学和逻辑学方面达到了其他各家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同时也使墨家的思想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3
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的不可调和性
墨子走出儒家,另立门户的原因就是墨家对孔子学说的直接对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思想的存活空间更小。儒、墨两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基本相同,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却是截然相反。儒家希望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逐渐恢复旧的伦理纲常,而墨家则主张彻底冲破血缘宗法制的道德束缚,重建社会伦理。因此,在赞成或反对宗法制的问题上两家无法达成共识。孟子大骂墨家为衣冠禽兽,无父无君;墨子则指责儒家的“亲亲”是天下最大的不义。
4
形成极端组织
与先秦其他门派不同,墨子为了推行其主张,成立了严密的组织。《庄子·天下》记载:“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墨子·公输》记载:“……然臣之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圐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某种学说的存在或发展并不依赖于这样的组织形式,但是以成立组织作为推行学说的手段,而该组织的运作又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那么,当统一国家建立以后,墨家的道路就只能越走越窄,它只能在战国那样的环境中生存。因此,由战国转入秦汉帝国,在时代转变之际,墨家受创最为严重。这样的组织必然不见容于统一之后的秦帝国。一旦赖以凝聚、发展的组织无法持续运作,墨学遂迅速衰微。
威海链 » 传统文化:儒家和墨家兴衰的根源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