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中关于人性的看法有哪些观点?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宋明理学是继先秦哲学之后我国古典哲学的又一个高峰期,其中以北宋五子朱熹、绍雍,程颐,程颢,周敦颐为代表,他们的人性论则各有千秋,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哲学的发展。问题有些庞大,我挑选三个有代表性的简单分析,做一个常识性的文化普及。

一、张载“性与天道合一”

张载人性论以其本体论为基础,体现了“性与天道合一”。其对人性问题的探究并非是对人性进行现实的善恶价值判断,而是要对人性进行形上本体层面的追溯,为人类确立道德价值的终极根源。

张载的人性论包括两个层面,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他认为天地之性是至高无上的人性,重点论述了气质之性,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始源。

气落实于性上就表现为万殊的气质之性。何谓气质之性? 饮食男女、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人之气质美恶与贵贱夭寿等都属于气质之性。

气质之性具有特殊性,它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表现不同。气质之性可以解释个体特性的差别,可以说明现实中人性的善恶差异。

天地之性是人的道德创造之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决定人之为人的根本之性。这是张载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二、朱熹“性之至善”

朱熹在他的人性学说上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的观点,并且有所发展。他同张载一样继承了《中庸》之中,天命之谓道的思想,朱熹以“理”赋予“天命之性”最高的至善的原则之后,又以“气”来补充世间为何有善亦有恶的存在。

朱熹通过理之本体改造了张载的“气秉说”,把“理”与“气”一起运用来阐述“性”,构建起一套更趋严密人性论学说。朱熹的人性论在继承儒家由“恶→善”的必然趋向的基础上,主要突破了这样一些逻辑命题:

其一,人生命中性的善恶不同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过程,即是说人性中的善恶存在不是决定性的根源;其二,由于气的不同,遇到的善恶不同,这就需要改变。

当然,人性中恶的气质要顺理成章变成为“天命之性”或“义理之性”,要依据的是朱熹所倡导的渐趋光明的工夫。

三、王夫之“性日生日成”

在人性论的观点上,王夫之同样继承了气本论的学说,但是他的人性论又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他的人性论总体上体现出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永恒的运动变化的本原之气,万事万物不断新陈代谢,发展变化。

通过对于世界外部的考察,转向与人自身,认为人性的生成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以本然之“气”连接天、人、性、命,以气之同源,体现生命之平等。

强调人性生成的过程性与阶段性,并在其中引入“习养”说明人性发展变化的多样性;人性是由自然之气形成的,非先天赋予的善,亦非先天赋予的恶,并在后天习养过程中,应继天之善,成己之善。

他的人性论以气为中介,贯通了天、地、人三者,体现了中国哲学的鲜明特色,即:天人合一。在当时以及现在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宋明理学家们用他们毕生的鲜血带来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智慧,并且在今天熠熠生辉,从今天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充分汲取了朱熹、张载、王夫之等人的养料。当下,需要一大批有识之士去学习了解他们的思想,传播出去,提升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

其他网友回答:

宋明理学关于人性的看法,就离不开二程关于人性的说法。程颢关于人本性的说法,大抵是延续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有本心,人的本心是善的,但是人性存在善和恶。即程颐在程颢的基础上表明,人虽然本心属善,但是“才”的好坏,以及后天的习染导致“情动”,继而出现了恶。

1、程颢提出“天理”:人的本心是善的,但人性有善有恶

二程即程颐和程颢,是一对亲兄弟,二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认为其变法的目的太功利,二人的思想则更加侧重于宣扬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道义。关于人性,在二人的思想中,也有相关议论。

首先,程颢提出了“天理”的概念,意义巨大,对于“天理”的理解,我们可以大抵简单理解为事物自身本来就有的内在规定性,以及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规定和联系等。

关于人性,程颢在其“天理”的观念上做了进一步发挥。程颢从“天理”推出,人的内在规定性就是人性,因为“天理”本就是至善的,所以人的本心就属于至善的存在。但是人世间确实存在着恶,恶从哪里来呢?程颢指明人因为后天的习染和自己的气质影响,导致先天的本心受到遮蔽,继而出现恶。

也就是说,程颢虽然认为人的本心是善的,但是人因为后天习染和人的气质影响,也有性恶的一面。所以在程颢的观念里面,人性有善有恶。

2、程颐:树木之“才”有优劣之分,人之“才”也有“善恶”之别

关于人性中的恶,后天习染比较好理解,那么气质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一点,程颐有发挥解释。在程颐的思想体系里面,气质有时候称为“才”,这个“才”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理解。就好像有的树木可以用来做车轮,有的树木适合用来做栋梁,不同树木的“才”不一样。表现在人身上,不同的人之“才”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所以,人性中的恶,有的是因为“才”不好,有的是因为后天习染了不好的习惯所致,有的则是二者兼具。

此处再做一个简单的整理,以求更加清晰一些。个人觉得,二程思想里面,表现在人身上的“天理”可以看成是人的“本心”,这个“本心”所有人都有,属于“至善”的。但是人性却有善恶分别,那是因为人出生后的“才”有优劣之分,这个“才”大抵类似于“秉性”一般的存在。就像有的树木坚硬,适合做横梁,而有的树木木质比较软,适合雕刻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才”,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同时,除了“才”导致人性善恶分别以外,还有人在后天学习中染上了不好的习惯等,继而导致善之本心被遮蔽,人性趋恶。

值得注意的是,“才”表现出来的“恶”也好,“后天习染”也罢,它们之所以会造成人性之恶,是源于它们对人之本心的“遮蔽”作用。我们可以把“本心”理解为一级概念,把“才”和“习染”理解为二级概念。而此处的“才”有善有恶,只有“恶”的“才”,才会导致本心被遮蔽,导致人性之“恶”。“习染”一般指的是社会物欲对人的负面影响,导致的结果一般都是“恶”的。

三、总结:二程强调本心属“善”,本心之下的人性有善有恶

所以,如果从二程“天理”之“本心”出发,二程实则最终强调,人最本源还是“善”的存在,但是从二程关于“才”的议论出发,则可以看成二程认为人有性善性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二程思想里面,本心属于人性之上的一级概念,人性属于本心之下的二级概念,本心由至善的“天理”决定,属于至善的存在。而人性受到人的“气质”或者说“才”的影响,有善有恶,同时,后天的习染会导致“情动”,继而遮蔽本心中的“善”,促成人性的恶。所以我们可以说二程强调本心属“善”,本心之下的人性有善有恶。

其他网友回答:

宋明理学就是佛教,已不属于华夏法统,谈不上什么人性,更多的是天竺魔教的邪性和恶性。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天竺魔教的教义。

戒色、戒荤等等都是人欲,但华夏法统认为人欲即天理,这些都是上天赋予人的基本功能,灭人欲即是与天则神罚为敌,必遭天谴。

看看现在的印度,过去的西藏结果一目了然。

正真的华夏法统就一句话,食色性也。

标签: 宋明理学 人性 看法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