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吧:
虽然《道德经》,《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家文化思想,而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儒家文化思想。但是倡导的都是文明社会的思想理念,只是用不同文化思想来表达而已,确实是大致相同。 首先来论述一下《道德经》的思想理念:《道德经》文中核心思想,一个字概括就是“道”。而道的内涵解释就是“无”。无为才自化,清静才自正。具体地说就是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自弱。最后达到正直的本心和本性,由此《道德经》中这个“道”就会充分显示“德”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隐含在内的就是“道”,显现出来的就是“德”,这样一来人就会在社会中自然而然的会有道德行为了。这就是《道德经》中倡导的思想理念。
其次论述一下《庄子》的思想理念:庄子在《逍遥游》一之中有句话“窅然丧其天下焉”说明无亡是摆脱各种缚束和依靠的唯一途径。只要做到忘掉一切,就能达到人生,自由,自在,自乐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表明就是不能为物的大,小,多,少衡量,人的志气不能受物财来拘束。《庄子》追求的思想就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生的起点,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一切,可谓“无欲望”任其自飞。这也就是《庄子》倡导的思想理念。
最后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思想理念:“心即理也,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而心意之所体现,必有其物,物就是其事。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把“心”作为倡导社会中的人们,复原其心体所共同的与万物为一体的本心,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就会有“良知”之心。这也说明王阳明高扬主体意识的能动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心外无物”的涵义。如果一个人没有心外欲望,就能把自己的主观意识能动性发挥出来,这就是王阳明的思想理念。
∴综上所述,《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理念,那就是都在共同倡导人的心中“无欲望”。心中“无欲望”才能为事成功,心中“无欲望”才能自由自在快乐生活,心中“无欲望”才能有自我道德修养,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更大的大挥。总之,《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的共同理念,都在倡导一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社会,都在倡导一个以人为本自我道德修养的社会,倡导一个文明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共同为当今的社会越来越美好作出努力。
其他网友回答: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是儒家思想的又一个高峰,是更接近于中华文化本质的儒家思想,但阳明心学同时又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道不同结果不同,不看说什么皆抄袭,德道什么是结果。没好结果,抄袭的板本多着呢,大骗子小骗子,普天盖地有用吗?
其他网友回答:王阳明,集大成。儒释道,皆精通。重实践,建奇功。
其他网友回答:三者理念不一样。
《道德经》中的老子思想,《庄子》一书中的庄子思想,以及王阳明的思想,要说完全没有类似的点,显得太绝对,但是三者的观念,不能说是相同的。
《道德经》更多在阐明自然之理,围绕着“道”展开的;《庄子》一书呢,虽然书中议论的层面比较高,但是与《道德经》相比,《庄子》给人的感觉还是离人更“近一些”,如果非要概括《庄子》讲了啥,个人觉得,《庄子》的主要内容,大概就是“无用之用”了。而王阳明,他显然是入世的,只不过王阳明从动机断善恶,认为人先天就有“良知”、“良能”,其在社会伦理的观点过于主观,而且唯心,而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给人一种“玄妙莫测”的感觉,可能基于此,大家才会将王阳明思想与道家思想联系上吧。
但是,我们可以给三者思想排序,从《道德经》思想,到庄子思想,再到王阳明思想,三种思想呈现递进关系,其积极入世意味是逐渐增加的。
1、《道德经》里的老子思想:更多在讲自然之理,围绕着“道”展开《道德经》一书短短几千字,里面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老子给出来的东西,大抵都是高度凝练的类似“原理”一般的存在。而老子所谈论的,基本上也就是“自然”了。虽然不能说《道德经》一书就是全面讲述“自然之理”的,但是这本书中确实有大部分内容向我们展现了精妙绝伦的“自然之理”。
这里的“自然”,个人认为也攘括了“人类社会发展”,出于私心强作妄为不属“自然”,但“私心”必然会指向“对应的灾难”,这因果间的必然,其实也能看成事自然之理的体现。说得更大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按照庞大的自然之理前进的。按照《道德经》之老子的世界观,谁也逃不出这个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理”。所以,道德经里面揭示的“理”可以用在方方面面,可以当作“治国”的原则,也可以当作“修身”的智慧,还能看成是对自然观察的结果。
所以,《道德经》所针对的对象,不能说仅限于人世,它有更庞大的世界观,说宇宙都不为过。因此,我个人觉得,可以保守认为《道德经》更多是在阐释自然之理,是围绕着“道”展开议论的。
2、《庄子》里的无用之用而《庄子》里面表现出来的思想,其继承了“老子”对“道”之无为特色的阐述,整本书里面有许多内容运用各种巧妙的寓言来强调“无用之用”的大智慧。要说《道德经》这本书更加贴近于没有人为的“自然”,那么《庄子》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即是带着老子“无为”的特色而“生长”于“烟火人间”,更加贴近于人世一些。
庄子巧妙运用各种寓言,直接揭露了人世间“强作妄为”造成的苦果,庄子虽然在讲道家的“道”,道家的“无为”,但是其许多议论大多都是建立在人事上的。诚然,庄子文章中透露出其对“逍遥人生”的追求,但是,我们也能感觉到庄子大抵在用出世的态度议论人世。庄子将老子思想中的“道”变得更“亲民”了一些,旨在展现道的“无用之用”。这里的无用简单解释一下,大家大抵可以理解为“不强求”。
3、王阳明:从动机断善恶,人先天就拥有良知良能王阳明的知,并非“念头”,“念头”在王阳明那里才是“行”。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里面,人先天就拥有美好的道德品性,先天就有“良知”、“良能”。人拥有先天的“知”,而指导行为的念头亦是善的,这个时候,先天的美好道德品质与指导人善之行为的念头“合一”,这才做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很显然,王阳明此举是以人的动机断善恶,对人之道德品性要求更加严苛,实则也是对“伪君子”的否认和打击。因此,从王阳明之动机断善恶,认为人先天就拥有良知良能,不难看出,王阳明思想属积极入世的,只是这先天的“良知良能”之存在显得过于主观和唯心。
4、从《道德经》里的老子思想,到庄子思想,再到王阳明思想,三种思想不一样,也各具特色,但与人世的关系越来越近从《道德经》之“不可名之道”,再到《庄子》之“无为”的处事世智慧,再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我们不难看出,三者思想虽有相似点,但是绝对不能说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三种思想各具特色,各不相同,但是从《道德经》之老子思想,再到庄子思想,再到王阳明思想,三者思想与人世的关系属越来越近。
其他网友回答:都是引导人向善、有德、仁爱、尽忠、尽孝、知行合一、以礼待人。
其他网友回答:三者都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都对我们提高自我修养,修身养性,指导和思考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者又是不同的。《道德经》和《庄子》更多抽象和上升为哲学理论,探讨了人与我,我与人,我与世界、我与自然的关系;而王阳明更多是向内探求,认为心即理,实现了知行相连、辩证统一,是知行合一,以行践知的典范。
木心先生曾经对老子和庄子进行过一番有趣的比较: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
三者具体来看:
1.《老子》大部分是关于老子“证道”之后所体验和感受到的存在的描述,是对自身所感受到的真相的描述,是一种高意识层次的描述。一些由此而产生的论断,譬如争议较多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在老子体验到“真相”之后做的判断。而人们读《老子》常常是在缺少体验的情况下解释文意,故容易偏离本意。或者说,《老子》这部书更多的是用来体验而不是做某种理论的解释。尝试着往这方面去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庄子一直在讥讽万代颠倒的世界,嘲笑那些为功名利禄蝇营狗苟之徒,讽刺那些为眼前蝇头小利毁坏天人和谐的小人。那些谋取权力之人以心灵的残缺和人格的扭曲来换取世俗所谓的福气,而庄子却宁愿做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的老龟,也不愿做供在高堂的占卜龟壳。庄子的飘逸和洒脱,正是他卓尔不群、高傲不羁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
在《庄子》天下篇中,阐述了最高的学问是探讨宇宙和人生本原的学问。打开庄子的世界,有限的内篇无不昭昭弘道,万物依天道而行。何谓万道之本源?唯道。何为万物之源泉?唯道。人生本原又何在?庄子微笑轻轻点拨——人最大的智慧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人生不过蚁穴一梦。
3.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王阳明心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心学认为心即理,就是说天理=人本来就有的良知。这是王阳明的假设,这个假设表明良知拥有所有的一切,与生俱来、人人都有,所以你不需要向外界去求索,只需要向内心探寻就可以了。王阳明心学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两者是不可以分割的。不能行,反映出的正是不知。不能没有知的行,也不能没有行的知,割裂开来的知和行都不是真的知和真的行。王阳明心学的第三部分内容是致良知,讨论的是怎么做才可以让自己的良知光明,不被物欲和私欲蒙蔽。良知指的是能分清善恶的品德和能分清是非的智慧。私欲和物欲指的是心中产生的和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的各种超过一定度的不合理的欲望和心理。
首家五色阅读俱乐部 汇聚独特五色悦读者
SINCE 2009
小一大书悦读会,让你的阅读更缤纷,周三绿色乐活日快乐!
其他网友回答:老庄是道家,王阳明的主流思想是儒家的。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这个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客体存在,“道”是道家思想的本体论;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良知,即心即理,心是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
在哲学史上,道家以老庄并称,是因为它们同样推崇道,其学说的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性。
《道德经·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老子主张只有顺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则。老子庄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们把道说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认为道之所以能够成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因为道的“无为”。
道是老子和庄子追求的最高价值,他们认为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老子说“道常无名,朴”,朴即是道的本真状态。老子强调“道”的“朴”即是强调以真为人性之本,人为的一切道德教化都是对人自然本性的侵害。
庄子说:“性者,生之质也”,认为性是是生命的本质,与生俱来,因此人的天性是至真至纯的。
因此,道家从自然真朴的人性论出发,对施行仁义礼智的主张进行了驳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指出仁义的出现是自然大道被毁坏之后的产物。庄子更直接地说儒家“以仁义易其性”,实惠灭人性本真的罪魁祸首。
但庄子并非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子唱和,庄子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不少地方与老子存在着差异。
比如老字将人与天地道并列,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而庄子提出齐物论,认为人等同于物。人没有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再如,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而庄子提倡齐物论,认为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暂时的、相对的,是又提出无名、无功的修行要求。
王阳明“心学”与老庄思想的接近处王阳明著名的学说就是“心即理”,与陆九渊“我心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心”同出一撤。王阳明的意思就是“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一切事物。
但王阳明很多观点契合了老庄思想,主要变现为:
天赋人心观。王阳明认为,人的本心、本性由天所赋予,天赋人心纯粹至善、完美无缺,可称之为吾心自足。王阳明认为那些规范社会行为的规章条文有可能被物化称将死的 教条,而破坏人心的纯粹。如果心中有理,则可将规范内化于自律,最好的社会形态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这些观点与老子的“发璞归真”“复归婴儿”有其曲同工之妙。
诚。王阳明认为诚是分别善恶的分水岭、试金石,为善去恶即是诚,诚就是没有丝毫私意。他也反对主观意识及任何虚假伪善,强调扬善抑恶、改过迁善。这与老庄的“无为”“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接近。老庄认为:越是人为的规范,越是距离纯真、距离大道更远。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后儒舍心外求,不明白从自心之良知良能上体认外物,结果导致无所作为,要致良知必须反身向内,以求还原本心,再现内在的善。这与老子“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思想类同。
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王阳明的“心即理”,这个“理”就是王阳明的“道”。他肯定了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律性,而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思想,反映了王阳明在道德意义上的平等与自由思想,打破了过去的儒家固有的圣人观念,这与老子的“体道者即圣人”接近,与庄子的物物平等思想更接近。
老子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能知之,能行之,则可为圣也。
总之,王阳明作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博学多识,圆融三教,能够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博采诸家,独成一家之言,是明代影响最大,也是至今广为流传的哲学思想。他在理(道)本体论、人心之天赋、诚善、反身内求,致良知成圣人等诸方面,都有着跟老庄类似的思想观点,对明代中后期,一直当今的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道德经》、庄子学说、和王阳明心学三者的理念,都是探求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但是他们各自的主要学术观点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庄子学说认为万物生于“一气”,对宇宙万物的认识是从气的运动变化(即物质中)去探求,而王阳明则是主张从心理去探求,离开物质以心明理。这恰好是道家学说强调的“师心必败”。虽然都是能够离开物体探求,不落所谓格物致知的窠臼。但是两者的认识论还是根本不同的。
在人生方面,王阳明作为一代鸿儒,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之高,可谓是列入圣班。王的人生态度还是以齐家治国、入世济世为主张。而庄子则是认为无论做什么,做得再成功也不如清净无为,逍遥于江湖。两者人生观更是南辕北辙。
而老子《道德经》,虽然也强调道的玄冥幽微,即是说宇宙人生道理是玄妙莫测的,但他有从德入手的办法,修德以明道。这里的“格物致知”虽然也是超然物外,但要通过修悟才能明白,虽然和王阳明心学有点相似,但不是单纯的心悟,而是道家的性命双修。
相对来说,老子《道德经》对宇宙人生道理的揭示比较深刻,有对天道地德的深层次揭示,也有处世、治世的智慧。而解读老子思想也是要通过“修”才能悟,悟才能修,修悟才能明。而这也和王的“知行合一”不同,这是修悟而后知,不是行其所知,知其所行。
换个角度概括地说,庄子学说是出世之学,王阳明学说是入世之学,老子学说是既能够出世也能够入世之学
综上所述,老子、庄子、王阳明三家之学表面看有些相似,而深究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威海链 » 《道德经》、《庄子》和王阳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