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你如何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语出《论语·颜渊篇》,其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随风而倒。这是孔子回答季康子询问治政之事时说的话。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对孔子说的“风”与“草”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

1. 作为“风”,为政者一定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政令、政举一定要符合民心、民意,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就会听话并跟着走。但是,作为“草”,人民群众不可能无条件地随“风”倒。古代统治阶级正是因为没有正确对待“草”,所以才有历次的农民起义。

2.风与草的关系,在这里是指执政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需要正确的执政者带领,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而执政者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领导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推动历史前进。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孔子回答不够明确,我们要正确对待。

谢谢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孔子指明德者具有榜样作用,可以以德服人;第二层含义是,孔子强调为上者想要管控好手下,就一定要保证自己拥有好的品性。

要想准确理解孔子这句话,我们来看看原文。

《论语》中记录着这样一段对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段对话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季康子问孔子一些治国理政的事情,季康子问:“为了成全符合道义的人,我去杀掉不讲道义的人,这样做可以吗?”

孔子回答说:“治国理政不要杀戮太重,只要您向善,百姓就会跟着您向善。拥有好德行的为上者就如风一般,可以为如草一般的为下者树立好的榜样,亦如风吹草必跟着倒一样,为上者有德行,为下者亦重德行。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理解的难点在于对“君子”、“小人”的理解

从这段话之语境来看,如风一般的“君子”指的是“君主”,而“小人”指的是“老百姓”如果脱离语境,可能就会生出歧义,认为这里的“小人”是德性败坏的人,若按照这种解读来理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句话,可能就变味了。

所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之“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古代封建制度的地位差别,并非特指人在品性上的差别。

毕竟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教季康子治国,属于教君主治理百姓,所以孔子此处之“君子”和“小人”,强调的是“地位差别”。

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两层含义

(1)有德者具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可以如风偃草一般,以德服人

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句话中,以及上下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将有德者比作“风”,风的特点是“轻柔”,并且具有“导向性”。也就是说,在孔子心里,有德者定带有“轻柔”之气质,对身边人具有“导向性”。于是,便有了“草上之风,必偃”一说。

其实孔子此举是在强调有德者如风一般“轻柔”,且具有导向性之“榜样作用”。

(2)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

孔子用“草”来比喻老百姓,我们可以将老百姓看成上下级关系之为下者;同时,孔子又用风来比喻君主,我们可以将君主看成上下级关系之为上者。而孔子这里所说的“风”,是“德风”,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自身就要具备高尚的品行,或者说得更加通俗,为上者要以德服人,用自己的高尚的品德,杰出的人格魅力让为下者心服口服,而不是运用“强制性,威胁性”的方式去压迫为下者,这样治标不治本。

也就是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

综上所述,要理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就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含义,这里的“君子”与“小人”仅仅只是代指古代的君主与百姓,是表达一种上下级关系,即“小人”并不是指品行低劣之人。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含义之一,是告诉我们有德者如风一般“轻柔”,且具有导向性之“榜样作用”;含义之二则是,为上者要想管理好为下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

本文由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注: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此语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里先说一下季康子,他是鲁国大夫,也是当时的鲁国国相,也就是鲁国政权的实际掌握者,所以他才会向孔子问政。“康”是谥号,“子”是爵位。季康子大约比孔子小一点,比孔子晚去世十一年。

《论语》常常提到季氏,季康子就是当时季氏的家长,季氏与孟孙氏、叔孙氏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的“三桓”,因为这三家的祖先都是鲁桓公的儿子。鲁桓公在鲁国的历史还是很有名。他的夫人就是有名的“文姜”,是齐国的公主,未出嫁之前,就曾与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齐国的国君私通。后来,鲁桓公与自己的夫人一起到齐国,文姜与哥哥旧情复燃,被丈夫鲁桓公知道。鲁桓公很气愤,大约做了对夫人文姜不礼貌的事。文姜告诉了哥哥。齐君便派人把鲁桓公害死了。

鲁桓公死了之后,他的儿子鲁庄公继位。鲁庄公也是娶的齐国的媳妇叫“哀姜”。因为哀姜没生孩子。鲁庄公没有嫡子,当然庶子有好多。晚年的时候,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产生了很多麻烦。鲁庄公有三个兄弟,大叫庆父,次叫叔牙,小的叫季友。

鲁庄公希望自己喜欢有儿子继位,但请叔牙来商量,他对叔牙说:“我觉得自己快死了,我死之后,国家怎么办?”其实这是在试探叔牙。叔牙说:“有庆父在,国君不必担心。”这表明支持国君的兄弟,也就是自己的哥哥庆父接班的态度。这让鲁庄公大失所望。于是,鲁庄公又找自己的小兄弟季友商量。季友知道庄公喜欢的儿子是谁,就发誓保他上位。这时,庄公告诉了季友他的哥哥叔牙的态度。于是季友便按庄公的意思,用药毒死了叔牙。以保太子上位。季友就成了鲁国的国相。掌握了鲁国的权力。

太子上位之后。庆父与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一起杀死新君,另立了一位国君。这样,庆父当了国相,季友逃离鲁国。鲁国开始了政治上的动乱。

庆父和哀姜立了新君之后,心里上还是不满足,一心想要自己上位。于是,又把新立的国君也杀了。这种政汉口 上混乱局面引起国人士大夫的不满。季友趁机回国拥立新君,并除掉庆父。稳定了鲁国的政局。有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己”说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庆父、叔牙和季友,三人是亲兄弟,为了政治上的争权夺利,两位丢了性命。庆父与叔牙虽然死了,但是,他们后代做为鲁国公室的血统没变,大夫的地位也没有被取消。所以,后来庆父的后代就是所谓孟孙氏,叔牙的后代是叔孙氏,季友的后代就是季氏。三家同为鲁国大夫,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统称为“三桓”。

三桓之间,在内部权利之争中,可以互相残杀。但在鲁国面对其它大夫之家的权力争斗中,三桓又可以结合在一起。因为季友在平定庆父之乱中,立了大功,季氏成为鲁国政权的掌握者,到孔子时代,大约一两百年,好多代了。这时,鲁国已经是三桓强,而公室弱的局面了。这与当时周室弱,诸候强的天下大势是一致的。

把历史背景解释清楚了。季康子与孔子的对话就好理解了。季康子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则何如?”春秋时期,在各国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骨肉相残,血腥相杀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做为政治家的季康子看来,他所杀的,一定是“无道的”,所亲近的,就是有道的。总之,政治是和杀戮相联系的。这显然与政治观念不一样。于是,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吗?”显然,孔子认为为政不能用杀戮的手段。“如果你想为善,自己行善,人民也会跟着为善。君子之德,就像风一样,百姓之德就像草一样,风来的时候,草自然会跟随风的方向。”这里的君子,说是道德高尚的人也行,说成领导者,行政者也可。二者本就是统一的。孔子的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句俗语,“人随王法,草随风。”只不过后世把君子之德改为“王法”而已。

孔子的政治思想,始终如一的。他所强调的是德治。而不是通过强制的力量。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强调的是统治者的以身做则,言教不如身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说的意思也差不多。《四书集注》有解释说:“杀之为言,岂为人上之语哉?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而况于杀乎?”意思是说:当领导的,怎么能动不动就说杀呢?如果以身做则,老百姓就会自觉的跟着学;如果不以身作则,而是以语言教老百姓,他们就会追问为什么这样?不会立刻行动。以杀治民,更是等而下之了。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难理解。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最后补充一点,上文提到与庆父私通的哀姜,因为把鲁国搞乱了。最后被他娘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杀死,把尸体交给了鲁国。这也是哀姜谥号为哀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君子要如风,能提供正确的方向并带动人民。

小人要如草(小人指的底层人民),能跟随君子的德风,一起让社会变得更好。


其他网友回答:

君子施行教化,民众顺从教化!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就像是风一样,而小人的德行就像是草一样,草上面一起风,就弯腰伏倒了。

当年季康子问孔子这个社会偷盗犯罪的人太多了,都抓起来杀掉好不好。孔子回答他,作为执政者本身掌控着权利,只要你行得正,哪里需要用杀来制止百姓呢?平头老百姓就像是草一样,上面刮什么风,他就倒向哪里!

民间有句俗语叫“墙头草,风吹两面倒”,这句话往往用来形容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小人一般是没有原则与立场的,风吹向哪边就倒向哪边,趋炎附势,捧高踩低不外如是。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见机行事的,这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风向不对了总会去调整自己,不敢去做那个逆风而行的人。

所以,当年毛主席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除了用来形容斗争不是你胜就是我胜之外,还包含有谁占了上风,谁就能够让民众追随。

因此,我们很多时候,作为规则的制定者,或者是执行者,只要上层行得正,坐得直,把控得住权利,法度森严的话,就不用去担心下面的人违背规则,不守规矩。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风云,专注于文化领域。孔子这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来源于《论语.颜渊》。

译文的意思是君子的道德如同风一样,小人的道德如同草一样,风吹草动,草随着风向来回摇摆。其实孔子通过这句话,表达出了君子的思想品行,对于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在当时的古代社会,影响深远。

而从我们现代社会来看的话,我的理解有2点:

1,居高的话,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同样要深入一线

当我们的职位或者我们的身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自己更加需要以身作则了,因为下面有很多的眼光在看着,有很多的人在跟随着自己。那么如果领头人出现了纰漏,走错了方向,那可不仅仅是自己的损失,会引发很多的问题。同样,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不能和身边的人远离,特别有些人感觉自己高高在上,高人一等,这样做出一些决定的时候,会很不符合实际。平常多倾听一些大家的意见,普通一线的心声才是更加重要的。切记不要一叶障目,或者是自己骄傲的看不起人,这样早晚会被人超过的。

2,居下的话,不要盲从,坚持住自己的底线,要有向上的心

当我们现在还没有地位,没有职位,没有话语权的时候,不要气馁,更要记得学会积极向上。特别是我们上边的人,带领我们的人,一定要学会分辨好与坏,是与非。不要去盲目的跟从,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这样在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不会被带偏,被同化了。在没有机会的时候,自己多努力的完善自己,多学习, 厚积薄发,等真正机会到来的时候, 我们也可以鲤鱼跳龙门,也能从普通人群当中脱颖而出的。切记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被现实的残酷和挫折磨碎了棱角。

以上就是我的完整看法和理解了,希望对题主以及大家有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意思:

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背景:

季康子曾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

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理解: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其他网友回答:

一、什么是君子?

先前的君子是指“君王即皇帝”,所来延伸为有地位、有修养、德行之人。比如:大家熟知的“君”临天下,这里的君指君王;信陵君、平原君、武安君等。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君子是指有较高的学问、修养、道德、公心的人。比如:廉颇、蔺相如、戊戌变法中被杀的六君子、在《新白蛇娘子传奇》中的许仙也被称为君子。

二、什么是小人?

.小人一般是指自私自利,无远大理想,营蝇苟利,凡事不问缘由,不分是非,有奶便是娘的人,含贬意。

三、君子的特性。

由于君子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情操,凡事都会讲求对错,对的事自己主动去做,错的事即使是做了对自已有有很大利益,也不会去做。比如:屈原明知若坚持自己的理想,会给自己带来贫穷和灾祸,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他却仍然坚持去做。其原话为:“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吾不能变心而不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等。”

四、小人的特性。

上面说了,小人干的大多是损人利己的事。比如:偷盗、剽窃、甚至,谋财害命之事。

五、君子与小人的较量。

由于,君子干的事都是受人拥护的;而小人干的事,是令人愤恨的。因此,他们之间的较量,小人往往是会打败仗的。

综上,孔子之说无疑是正确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代表浩然正气,小人代表鸡鸣狗盗,前者无论从什么方面,都会全面碾压后者。因此,君子与小人之间的较量,就是猫与老鼠之间的较量。这也是君子能够流芳百世,小人往往遗臭万年之故的原因。比如:岳飞与秦桧、包公与陈士美、林则徐与琦善等。


其他网友回答:

"德“是意向丶奋斗目标的意思,不是后来所谓的伦理道德。君子是统治者,小人是被统治者。俗话说:老百姓是墙头草,随风倒。君子叫你干啥你干啥,不就是"风行草上必偃“吗?

谢邀!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众位圣人先贤的醒世箴言熏陶下的民族,建设一个世界级繁荣富强国家的目标,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各位先贤的敬畏之情。

标签: 必偃 德草 德风 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