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是什么意思,是无作为的意思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一、字、词、语句、思想、含义应放在作者原著的文章、语境中来理解。二、我们要知道著作者的身份、地位。三、我们要知道著作者的著作,是为什么人著作的。四、在以上三条的基础上,去理解文章著作中的字、词、语句,及其思想和含义。

在上述框架内,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是要放在老子,这个春秋后期周朝王室图书、博物馆长,这么一个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和他所遗留的著作《道德经》这篇文章,及其思想、语言的环境中,去理解道家的无为思想。

按本人私下理解,老子及其《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是指引、教诲为上、为王者,不要乱作为,不可做不合道义、规律、德性的事情,用现代白话说,就是为上、为王者,要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天理人情,减少对平民百姓的搜刮、欺压、盘剥和强性控制,不要随便出政策压榨民众。只有符合“道”和“德”的执政行为,才是正确的执政行为。然而,最好的政策,也往往在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又会有一部分人受政策之害。老子这个无为思想的更多的含义,是开示为政者顺应天时、民情,少做于国、于民、于己都无益的执政行为。

老子及其《道德经》中,又有很多充满辨证法的思想。因此,对于几千年后的现代人,肯定对老子、《道德经》及其无为思想的理解上,也会出现见仁见智、公婆各自有理的情况。本人认为,针对于我们普通的个人,老子的无为思想,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要随便的胡乱作为,要做正确的、正当的、有益的、能成的作为,知止而行。反过来讲,又只有不妄想妄为,才可以有更好的做为。所以,道家的无为思想,不是不作为,而是为了更好的有作为,才不能随便、随意作为。

其他网友回答:

道家之无为并非无作为的意思,此处是在以“无为”来反对“强作妄为”。

要体会道家“无为”思想,我们可以回到提出“无为”这一概念之老子所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老子提出无为的时代背景-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物欲浮动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人,那个时候周王朝衰微,礼崩乐坏,争斗无处不在。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土地与资源等等上的竞争,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休止的利益竞争。

老子在那战乱年代看到周围兵荒马乱、物欲横流的强作妄为,人们在尔虞我诈中流离失所,而周王朝衰微局势已定,于是,老子决定出关。在出函谷关的时候,老子为我们留下了一篇一千五百字左右的文章,然后就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了。而这一千五百多字,经过后人多方整理,流传到今天,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子》一书了。

《老子》一书中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而这本书中,也有许多经典的观点,其中,比较突出,亦比较容易被人误解的,就是“无为”了。

老子之无为思想并非无作为,而是不胡作非为

表现老子之无为思想的句子中,比较经典的一句,就属下面这句了: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没做什么多余的事情,但是却能成就万物。

这句话蕴含了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认为,这个世界存在一个“道”,万事万物都是根据这个“道”运转的,比如太阳东升西落这个事实,又比如人渴了喝水,饿了吃饭这个规律。这是生来就有的,属“自然”的。而自然之安排,往往看上去是相对比较符合一个事物之发展需要的。也就是说,人按照“自然而然”的方式去“自然而为”,即为道家思想中之“无为”。

在老子思想体系里面,与“无为”所相对的“有为”是什么呢?下落到人生层面来讲,就是人因为一己私欲去做伤人利己的事情。

老子所处的环境,诸侯国之间之所以会发生战争,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进行算计,大抵都是出于人为之私欲,这种私欲自然不是顺从东升西落之自然之道的,属于一种满足个人私欲的强作妄为。于是老子眼里的世界因为人追求过多的“欲”,去过多地“有为”,继而生灵涂炭,人间上演着一部又一部悲剧。

人与人的斗争也好,诸侯国间的兴衰也罢,老子大抵从这些事实中看清了这所有争端之源头,不过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私心之强作妄为罢了,继而他提出了“无为”这一说法。

综上说述,老子之无为,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当时人“强作妄为”之太过追求名利的贪婪之欲。老子说讲的“无为”,是抑制过度之欲的意思,有些像儒家的“义”,即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此保有自己的自然本心,不至于沦为被欲望奴役的奴隶。

我是颜小二述哲文,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多谢各位。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的最准确的意思不自以为是,不以自己的正确为正确。是管理的学问,天子效法自然管理天下万物,万物自为,天不吭气,对错好坏自己做了就知道了,无言之教。天下万物自为优胜劣汰的结果都是强者。道家不尚贤人人都是能人。

标签: 无为 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