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人犯错要闭门思过,和孟子有关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古代闭门思过一说如果按照孟子关于“心”的解读来看,确实和孟子有关。简单来说,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拥有“四心”,这“四心”缺一不可,缺了一个,就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人了,就是接近“禽兽”一般的存在。所以,人犯错了,就要面壁思过,反思自己丢了哪一“心”,以此保有“四心”,避免成为“禽兽”。

1、孟子认为,人和飞禽走兽区别开,是因为人生来就有四心

在孟子思想里面,所谓的闭门思过,指的就是人失去了人与禽兽所分离开的“四心”。要理解闭门思过,我们先看看孟子思想中何谓“四心”。这四心用孟子的话说,就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在孟子思想里面,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四心,这四心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孟子指出,人因为有“恻隐之心”,所以在看到人悲惨的遭遇时,会忍不住同情;人因为有“羞恶之心”,于是不愿意去做那些不知羞耻的事情;人因为有“辞让之心”,所以懂得谦让,知道长幼有序;人因为有“是非之心”,于是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孟子觉得,这“四心”是人独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象征着人先天的“善”,也正是因为人先天就具有这四个善的发端处,所人才会发展出社会,人才会和“飞禽走兽”区别开。

2、孟子思想中的“四心”虽是先天就有,但后天也可能失去,失去时,就需要闭门思过

孟子指出,人虽然先天就拥有“四心”,如果后天太过放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这“四心”,渐渐走向“恶”,

所以,孟子觉得,人要想一直保有自己“善”的天性,就需要时时刻刻反复思考自己是不是保有这“四心”,并且去践行自己“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类似嫉妒、好利之类的情况不知道反思,那么这个人就可能是失去了类似“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或者“是非之心”,也就是说人代表“善”之天生四心出现不全,这个时候,因为禽兽生来是没有这四心的,于是失去了四心中无论哪一心的人,某种程度上属正走在渐渐变成“衣冠禽兽”的路上。这么一看,孟子这话说得还确实够狠的。

所以,大家在看古装电视的时候,是不是有时候看到长辈罚小辈面壁思过,小辈就哭哭唧唧,又委屈又生气的?不知道大家当时有没有这个感觉,我当时反正是觉得,不就是面壁思过吗,至于这么悲伤和懊恼甚至是害怕吗。现在我算是明白了,长辈要晚辈去面壁思过,按照孟子理论来说,这不就是在说晚辈已经在走向“兽”的路上了。听到长辈说自己“快成禽兽了”,这晚辈能不哭哭唧唧吗?

所以,在古代,人一犯错就需要面壁思过,如果按照孟子思想来解读的话,也有其逻辑合理处。因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人与兽之区别就在于这先天之善,人拥有代表善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少了一个,人就向“兽”近了一步,等都没有了的时候,人与兽之间的差别就没有了,就完全成为和禽兽无异的存在了。于是,孟子指出人要时刻反思和践行这“四心”,而所谓的面壁思过,就是古人反思自己是不是丢了这“四心”,继而防止自己渐渐变成“禽兽”的办法。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闭门思过是和孟子的性善论和四心有关的。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什么是闭门思过?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一、闭门思过:

闭门思过,中国古代典故之一,后引用为成语。本义为关起门来思考自己的过错,比喻自我反省,改过自新。出处:

1、东汉·班固《汉书·韩延寿传》、《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2、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2、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按照孟子的看法,不仅人性本善,人性本来有“四心”,就连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发现仁义礼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天生资质。这使人想到他在《公孙丑上》里面所说的,人有仁义礼智的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已经植根于我们的本性之中。

古人犯错就闭门思过,就是在反思自己到底丢了“仁义礼智”哪一种向善的心的“天赋”。

其他网友回答:

凡人犯错难免,知错就改可贵。贤者(不光是孟子)闭门思过,智者闻过则喜。犯了错误不肯承认,怕别人揭短,怨恨别人批评,坚持错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人难成大事。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应该知道,孟子思想里面有讲到“心”的观念吧。孟子认为人有四种心,这四种心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那么这四种心分别代表着什么呢?

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因此,所谓的“恻隐之心”即是我们仁慈的发端处,就像我们看到遭遇凄惨的人就忍不住去同情,这个时候,我们同情的感情状态,便来自我们心中的“恻隐之心”。

所谓的“羞恶之心”,就是我们“为当为之事”的发端处。所谓的“义”,便是指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会做应当做的事情。就如我们知道害人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不去做,这个时候,孟子觉得,我们之所以不去害人,是我们的“羞恶之心”在起作用。

所谓的“辞让之心”,便是我们我们日常生活中懂得守礼,知道长幼有序,分得清长幼尊卑。为子的要尊重孝顺父母,为臣的要尊重伺候君主,我们之所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有辞让之心。

所谓的“是非之心”,便是指我们能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是因为我们有智慧。如果一个人不能辨别是非,那么这个人就是愚不可及了。

在孟子的观念里面,以上这“四心”,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后天赋予的,更不是外铄的。有些人之所以会做出十恶不赦、不仁不义、不守礼节,不顾尊卑,不分是非的事情来,不是因为他本性不够善良,而是因为他舍弃了本性。舍弃本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人变成了和“禽兽”一般的存在。

孟子觉得,舍弃了“善”的天性的人,就和兽无异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这四种“心”,并且时时刻刻去思考和践行这四种“心”。兽就不一样,兽和人的差别就在于它们生来没有“四端”,便一生都不会知道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智。

所以,孟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做出了违背“仁义礼智”的事情,那便需要“闭门思过”,通过“闭门思过”来检查以及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放弃了自己区别于兽的“四心”,并且努力将这些“心”找回来,以便从“兽性”恢复“人性”。

这下,明白了为何古代的人一听说长辈要让自己“闭门思过”,要么就是气得甩手而去,要么就是哭哭唧唧地哀求。

长辈要你“闭门思过”可不就是怀疑你丢了你的善良本性吗。意思就是让你反思反思,自己到底丢了“仁义礼智”哪一种向善的心的“天赋”。

但是,我们细细想想,顺着孟子的观点进行推理,人与兽的区别在于人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端,这四端少了哪一样,就说明“人性”被损坏了,那就不能称为人了,不是人是什么?可不就是对立面“兽”吗?

难怪古代的晚辈一听到面壁思过表现得那么可怜或者抑或是愤怒的,这可是长辈在驯晚辈,“你还不反思反思,你已经快'不是人了',就快变成‘兽’了!”

晚辈听到这般的责怪,能不生气或者委屈才怪呢。

臆想,当时的小年轻可能心里觉得,“咱也没做啥,咋还成兽了?”

眼界尚浅,但热衷分享文字,文中若何不当之处,请各位莫怪莫怪。

其他网友回答:

闭门思过这成语和孟子没有丝毫关系,闭门思过的由来如下:

《汉书·韩延寿传》记载,韩延寿为左冯翊太守时,有一次见有兄弟两人争讼田产。韩认为骨肉争讼,有伤风化,责任在于自己没有把地方治理好。于是“闭阁思过”,最后感化了这兄弟俩,由互争变为互让。

由此可见,闭门思过确实跟孟子没关系,孟子虽然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样也是提倡人的仁义道德,但和这没什么关系!


标签: 闭门思过 古代人 孟子 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