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对我国文化有一定影响力,请问考城隍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是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考城隍》这个故事大抵是作者蒲松龄在借故事中主人公阳间科举不中,阴间反中城隍爷这一略显荒唐的故事来暗指当时科举制度的黑暗。同时蒲松龄又借故事中“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这句诗来表明,自己虽在科举之路屡屡受挫,但自己依旧保有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

一、《考城隍》中的荒唐故事:阳间科举不中,阴间却考上城隍爷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中的第一篇故事,大抵讲了一个书生苦读多年没能考上科举,但是他却在梦中来到阴间考中了城隍爷。这名书生虽然考上了城隍爷,因为顾忌家中老母尚未归老,于是便恳求地府考官让他回去为母亲送终以后再来上任城隍爷,地府的考官应允了。于是,和书生一同考试的秀才便先行暂代书生当城隍爷,待到书生的母亲死去以后,书生再来上任。

考试完了以后,书生和秀才告别,秀才送给了书生一句诗,这句诗就是“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后来书生在第二天就听说死了一个秀才,之后又过了几年,书生在给母亲养老送终以后,在其母亲去世的第二天便失去了,他这是去上任城隍爷了。

二、《考城隍》故事中的书生与作者蒲松龄的相似之处:数次考科举不中

我们都知道,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他能写出这样的传世作品,可见他的功底是非常深厚的,学识也是相当渊博。但是才高八斗如蒲松龄,他在一生中考了多次科举,最后都名落孙山。

明明自己有这般才华,却总是无法用功名证明自己,蒲松龄的心里能没有不甘吗?

因此,《考城隍》这个故事中之书生遭遇可能是蒲松龄在暗喻些什么。书生和蒲松龄一样,都是科举多次未能考上的人,但是书生在地府考上城隍爷,可见书生确实才高八斗。也就是说,蒲松龄可能是在借书生之才考八斗却不得志来暗喻自己的处境,毕竟蒲松龄自己也是才高八斗而不得志。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考城隍》这个故事的亮点就在于阴间和阳间之对比,阳间没考上,阴间之鬼神考试却上了?这说明什么?要知道,阳间之人事可以造假,阴间哪里能造假瞒过鬼神呢?也就是说,书生能考上阴间之城隍爷,说明他有真本事,而在阳间却没有考上科举,说明阳间之科举可能略失公允。

可见,蒲松龄是在借着《考城隍》故事中之秀才遭遇暗讽当时科举考试中存在不公现象。

三、科举不中却考上城隍爷之书生的豁达心境亦是蒲松龄的心境

在故事的结尾,秀才和书生分离的时候说了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这句诗就表明了故事中的书生与故事外的蒲松龄之共同心境,他们都是豁达的。

虽然自己多次科举不中,但是自己有没有本事自己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于是蒲松龄便借着故事中秀才之口写下了“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这句诗。只要花在酒在,那么春天就一直在,即便周围漆黑一片,心亦是亮的,夜即便没有烛火,没有灯光,我也活得坦坦荡荡。

可见,蒲松龄虽然借着故事中之秀才的经历讽刺科举之黑暗,但是他亦借着“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表明自己的豁达心境。

蒲松龄是豁达的,同时也是执著的,既然心中坦坦荡荡,失败又何妨,最重要的是他自己知道自己考科举是为了什么。蒲松考科举,不是为了科举而考科举,他的心里大略有他考科举之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大抵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但是无论是什么,这个目标定不是功利的,否则他也不会有这般豁达心态了。

所以,《考城隍》这个故事大略就是在暗喻作者蒲松龄所处时代科举制度之黑暗,同时也一方面表明了蒲松龄在屡败屡战中活得坦荡之豁达心态。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谈穿越,蒲松龄显然是大咖,古往今来,阴阳转换,人兽互动,都装在他那本《聊斋》之中。这本志怪小说,开宗第一篇就讲了个″考城隍"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宋焘的书生病了,忽然有人请他考试,同考的还有一位秀才,考卷的题目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生答卷中因“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段话受到考官的赏识,被任命为城隍,这时宋生才醒过神来,这个职务是个鬼差,不是人职,急忙向监考人说明这职务虽好,但因老母在世,无人送终,能否待老母归天后,再去上任。监考人中一位看得象大领导的,被其孝心打动,找来管阳寿的会计拔拉一算,还有九年,于是把他送回去照顾老母。那位陪考的秀才,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喜滋滋的上任去过“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的好日子去了。宋焘一梦醒来,一打听,果然有一秀才挂了,9年后老母仙逝,安葬后的第二天这宋生果然断气,在赴任城隍的官位时,还没忘到岳父家去显摆一下,前呼后拥的威风。这个故事,多数人认为是在宣扬孝道。个人认为蒲松龄是在自嘲并说明他讲鬼怪故事的宗旨,他一辈子都想考取个功名,却屡试不中,比范进还惨,71岁才考个贡生,平日靠在村口摆个茶摊度日,可想而知,岳丈一家不会有好脸色。现实不济,穿越一下总可以吧,说不定两眼一闭就真的成神了呢?至于宗旨就是宋涛在答卷中的那几句话。

其他网友回答:

写故事,直接的创作目标是写一个合乎事理情理的事情,而不是确定一个先验的“中心思想”再据这个中心思想安排情节。情节设置完整之后,能体现出什么意涵,那就由观者见仁见智吧。

我不认为这故事埋伏着蒲松龄的什么必然隐喻,他只是记录一个故事而已。

标签: 城隍 聊斋志异 寓意 请问